主要岩浆岩分类表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
1、凝灰岩凝灰岩是火山喷出地表,颗粒比较细(可以随风漂移,可距离火山口较远)下落地表的火山灰,堆积固结成岩的产物,主要以中酸性为主,大部分出露于晚侏罗系。
在福建“南园”地区出露最完整,所以命名为南园组。
在江西,上饶鹅湖岭附近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鹅湖岭组。
主要为一套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安山岩、粗面岩的火山岩系地层。
承德避暑山庄我没有去过,所以,不知道石刻凝灰岩的成分,但凝灰岩(酸性的)不外乎以下这几种特征(描述几种常见的):1.晶屑玻屑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晶屑玻屑含量小于10%,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
玻屑含量3-10%,玻璃质。
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
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
2.凝灰岩:灰白色为主,晶屑特征同上,只是晶屑含量10-30%。
凝灰结果,块状构造。
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
3.熔结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色,熔岩结构,块状构造,胶结物为熔岩胶结,岩石致密坚硬。
4.流纹质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色,流纹条带(黑白相间)清晰,流纹结构,块状构造,熔岩质胶结,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近地带,岩石致密坚硬。
2、辉绿岩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
深灰、灰黑色。
主要由辉石和基性长石(与辉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类)组成,含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基性斜长石常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和高岭石;辉石常蚀变为绿泥石、角闪石和碳酸盐类矿物。
因绿泥石的颜色而整体常呈灰绿色。
辉绿岩为深源玄武质岩浆向地壳浅部侵入结晶形成,常呈岩脉、岩墙、岩床或充填于玄武岩火山口中的岩株状产出。
按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分为橄榄辉绿岩、石英辉绿岩等。
可做建筑石材或工艺石料,是铸石原料。
质地均匀、无裂纹者可做石材原料,细粒者尤佳。
如贵州的“罗甸绿”、浙江临海的“孔雀绿”、河南的“五龙青”、“菊花青”均属此类矿床。
3、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
岩浆岩分类及基本特征表火成岩分类及基本特征表岩浆岩的分类根据SiO含量对岩浆岩大类的划分2SiO岩类备注2>66酸性岩类66-53中性岩类常见四大类岩石45-53基性岩类<45超基性岩类<20 碳酸岩类(很少)根据碱度对岩浆岩系列和岩石类型的划分按色率划分岩浆岩的分类1.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类色 率 岩 类 >66 深色岩 35-66 中色岩 <35 浅色岩3.霓霞岩-霞石岩类4.碳酸岩类5.辉长岩—玄武岩类6.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7.闪长岩-安山岩类8.正长岩—粗面岩亚类9.霞石正长岩—响岩亚类10.花岗岩—流纹岩类Q 909060602010356590205P5A10105090106060F硅英岩(英石岩)富石英花岗岩类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 云 闪长 岩 碱长 花 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 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石英辉长岩石英斜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岩含副长石闪长岩含副长石辉长岩含副长石斜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副 长 石 正 长 岩碱长正长岩含副长石碱长正长岩副长石岩含副长石二长闪长岩含副长石二长辉长岩副长石闪长岩副长石辉长岩深成岩根据实际矿物含量用QAPF图解分类和命名(基于Streckeisen, 1976图)Q=石英,A=碱性长石,P=斜长石,F=副长石侵入岩各大类的主要特征色率主要矿物结构构造产状超基性岩-橄榄岩>90%橄榄石、辉石等粒、碎斑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层状、蛇绿岩套基性岩-辉长岩10-90%辉石、斜长石(An >50)辉长结构-半自形-他形块状构造杂岩体中性岩-闪长岩10-40%角闪石斜长石(An=30-50)半自形粒状块状构造杂岩体酸性岩-花岗岩<10%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An<30)花岗结构-半自形粒状块状构造斑杂构造片麻状构造岩基岩株岩浆岩化学成分变化规律Q 60602020103565905A 1010509010P 60609090F M 90<M=90100—(>Ol 10%)(<Ol 10%)(>Ol 10%)(<Ol 10%)流纹岩英安岩碱长流纹岩石英 碱长粗面岩石英安粗岩玄武岩安山岩碱长粗面岩粗面岩安粗岩含副长石粗面岩含副长石碱长粗面岩碱玄质响岩响岩质碧玄岩响岩质 副长 石岩碱玄质副长石岩副长石岩超镁铁质岩火山熔岩QAPF图解分类和命名响岩。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天然石料:天然岩石经机械或人工开采、加工(或不经加工)获得的各种块料或散粒状石材。
岩石的形成与分类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一、岩浆岩1. 岩浆岩的形成与分类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岩浆上升冷却而成的。
1)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在上部覆盖层的巨大压力下,缓慢且比较均匀地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矿物全部结晶,多呈等粒结构和块状构造,质地密实,表观密度大、强度高、吸水性小、抗冻性高。
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急剧降低和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岩浆不能全部结晶,或结晶成细小颗粒,常呈非结晶的玻璃质结构、细小结晶的隐晶质结构及个别较大晶体嵌在上述结构中的斑状结构。
建筑上常用的喷出岩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等。
3)火山岩:火山岩也称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经急速冷却后形成的。
常见的有火山灰、火山砂、浮石及火山凝灰岩等。
2.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1)石英:结晶状态的SiO2强度高、硬度大、耐久性好。
常温下基本不与酸、碱作用。
温度达575℃以上时,石英体积急剧膨胀,使含石英的岩石,在高温下易产生裂缝岩浆岩分为:酸性岩石(SiO2>65%)中性岩石(65%≥SiO2≥55%)碱性岩石(SiO2<55%)2)长石:强度、硬度及耐久性均较低(与石英相比)正长石(K2O·Al2O3·6SiO2)斜长石钠长石(Na2O·Al2O3·6SiO2)钙长石(CaO·Al2O3·2SiO2)干燥条件下耐久性高,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较易风化,特别遇CO2,更易于被破坏。
风化后主要生成物是高岭石(Al2O3·2SiO2·2H2O)。
3)云母:含水的铝硅酸盐,柔软而有弹性的成层薄片。
白云母黑云母云母含量较多时,易于劈开,降低岩石的强度和耐久性,且使表面不易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