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22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中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B .2x -…C .2x >-D .2x -…2.化简21211a aa a ----的结果为( ) A .11a a +- B .1a -C .aD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35=D 2= 4.如图,在ABCD 中,已知4AC cm =,若AC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D 的周长为( )A .26cmB .24cmC .20cmD .18cm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圆柱的高3AB =,底面直径3BC =,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 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已知显微镜下的某种疟原虫平均长度为0.0000015米,该长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8.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化简:a+=.9.如图,在ABCD中,10⊥.则BD=.AD=,AC BCAB=,6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3=,BC=,求AC的长,如果设AC x∠=︒,10∆中,90ACBAC AB则可列方程为.11.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 =.现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则ABC ∆的面积为 .12.若关于x 的方程2134416m m x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演算步骤)13.(111|2|()2---(2)计算:2-- 14.解分式方程:21133x xx x =-++.15.先化简,再求值:2222()ab b a b a a a---÷,其中11a b == 16.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D 、BC 相交于点E 、F .求证:AE CF =.17.嘉嘉参加机器人设计活动,需操控机器人在55⨯的方格棋盘上从A 点行走至B 点,且每个小方格皆为正方形,主办单位规定了三条行走路径1R ,2R ,3R ,其行经位置如图与表所示:已知A 、B 、C 、D 、E 、F 、G 七点皆落在格线的交点上,且两点之间的路径皆为直线,在无法使用任何工具测量的条件下,请判断1R 、2R 、3R 这三条路径中,最长与最短的路径分别为何?请写出你的答案,并完整说明理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l 起跑,绕过P 点跑回到起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须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胜.结果:甲同学由于心急,掉了球,浪费了6秒钟,乙同学则顺利跑完.事后,甲同学说:“我俩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为50秒”,乙同学说:“捡球过程不算在内时,甲的速度是我的1.2倍”.根据图文信息,请问哪位同学获胜?19.小刚根据学习“数与式”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以下是小刚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特例12=;特例2=;特例=;特例4: (举一个符合上述运算特征的例子) (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如果n 为正整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 . (3)证明猜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20.在四边形ABCD中,AB ACDC=∠=∠=︒,6BD=,4=,45ABC ADC(1)当D、B在AC同侧时,求AD的长;(2)当D、B在AC两侧时,求AD的长.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某公司计划购买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材料,且A型机器人搬运10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22.已知:如图,在Rt ABC=,3=,动点P从点B出发沿AC cmAB cm∆中,90C∠=︒,5射线BC以1/cm 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边的长;(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3)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六、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2分)23.如图,等边ABCcm s→→→的方向以3/∆的边长为8,动点M从点B出发,沿B A C B 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出发,沿C A B Ccm s的速度运动.→→→方向以2/(1)若动点M、N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第一次相遇?(2)若动点M、N同时出发,且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即停止运动.那么运动到第几秒钟时,点A、M、N以及ABC的边上一点D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时间t并请指出此时点D的具体位置.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中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B .2x -…C .2x >-D .2x -…【解答】解:由题意,得240x +…,解得2x -…, 故选:D .2.化简21211a aa a ----的结果为( ) A .11a a +- B .1a -C .aD .1【解答】解:原式21211a aa a -=+-- 2(1)1a a -=- 1a =-故选:B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35=D 2=【解答】解:A 不能合并, 所以A 选项错误;B 、原式=,所以B 选项错误;C 、原式==,所以C 选项错误;D 、原式2==,所以D 选项正确 .故选:D .4.如图,在ABCD 中,已知4AC cm =,若AC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D 的周长为( )A .26cmB .24cmC .20cmD .18cm【解答】解:4AC cm =,若ADC ∆的周长为13cm ,1349()AD DC cm ∴+=-=.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D BC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18AB BC cm +=.故选:D .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解:A 、22272425+=,222152024+≠,222222025+≠,故A 不正确;B 、22272425+=,222152024+≠,故B 不正确;C 、22272425+=,222152025+=,故C 正确;D 、22272025+≠,222241525+≠,故D 不正确.故选:C .6.如图所示,圆柱的高3AB =,底面直径3BC =,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 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 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B.C D.【解答】解:蚂蚁也可以沿A B C+=,AB BC--的路线爬行,6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右图所示,点A、C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的长.在Rt ADCADπ=,CD AB==,AD为底面半圆弧长, 1.5∠=︒,3∆中,90ADC所以AC====<,6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已知显微镜下的某种疟原虫平均长度为0.0000015米,该长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米.1.510-【解答】解:6=⨯,0.0000015 1.510-故答案为:6⨯.1.510-8.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化简:a+=2.【解答】解:由数轴可得: 02a <<,则a +a =(2)a a =+-2=.故答案为:2.9.如图,在ABCD 中,10AB =,6AD =,AC BC ⊥.则BD =【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6BC AD ∴==,OB OD =,OA OC =, AC BC ⊥,8AC ∴==,4OC ∴=,OB ∴==,2BD OB ∴==故答案为:.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90ACB ∠=︒,10AC AB +=,3BC =,求AC 的长,如果设AC x =,则可列方程为 2223(10)x x +=- .【解答】解:设AC x =, 10AC AB +=, 10AB x ∴=-.在Rt ABC ∆中,90ACB ∠=︒,222AC BC AB ∴+=,即2223(10)x x +=-.故答案为:2223(10)x x +=-.11.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 =.现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则ABC ∆的面积为 1 .【解答】解:1[4S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则ABC ∆的面积为:1S ==,故答案为:1. 12.若关于x 的方程2134416m m x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 1-或5或3. 【解答】解:去分母得:4(4)3x m x m ++-=+,可得:(1)51m x m +=-,当10m +=时,一元一次方程无解, 此时1m =-, 当10m +≠时, 则5141m x m -==±+, 解得:5m =或13-,综上所述:1m =-或5或13-,故答案为:1-或5或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演算步骤)13.(111|2|()2---(2)计算:2--【解答】解:(1):原式22+- 0=;(2)原式612(202)=-+--1818=--=-.14.解分式方程:21133x xx x =-++. 【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3(1)x +,得 32(33)x x x =-+, 解得34x =-.检验:当34x =-时,333(1)3(1)044x +=⨯-+=≠.∴34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5.先化简,再求值:2222()ab b a b a a a---÷,其中11a b == 【解答】解:原式222()()a ab b aa ab a b -+=+-2()()()a b aa ab a b -=+-a b a b-=+,当1a =1b =-时,原式==.16.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D 、BC 相交于点E 、F .求证:AE CF =.【解答】证明: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 CO ∴=,//AD BC , EAC FCO ∴∠=∠,在AOE ∆和COF ∆中 EAO FCO AO COAOE COF ∠=∠⎧⎪=⎨⎪∠=∠⎩, ()AOE COF ASA ∴∆≅∆, AE CF ∴=.17.嘉嘉参加机器人设计活动,需操控机器人在55⨯的方格棋盘上从A 点行走至B 点,且每个小方格皆为正方形,主办单位规定了三条行走路径1R ,2R ,3R ,其行经位置如图与表所示:已知A 、B 、C 、D 、E 、F 、G 七点皆落在格线的交点上,且两点之间的路径皆为直线,在无法使用任何工具测量的条件下,请判断1R 、2R 、3R 这三条路径中,最长与最短的路径分别为何?请写出你的答案,并完整说明理由.【解答】=,11+++=+++,=25101+<+<+++,∴最长路径为A E D F B →→→→;最短路径为A G B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l 起跑,绕过P 点跑回到起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须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胜.结果:甲同学由于心急,掉了球,浪费了6秒钟,乙同学则顺利跑完.事后,甲同学说:“我俩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为50秒”,乙同学说:“捡球过程不算在内时,甲的速度是我的1.2倍”.根据图文信息,请问哪位同学获胜?【解答】解:设乙同学的速度为x 米/秒,则甲同学的速度为1.2x 米/秒, 根据题意,得6060(6)501.2x x++=,解得 2.5x =.经检验, 2.5x =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甲同学所用的时间为:606261.2x+=(秒), 乙同学所用的时间为:6024x=(秒).2624>, ∴乙同学获胜.答:乙同学获胜.19.小刚根据学习“数与式”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以下是小刚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特例12=;特例2=特例=;特例45= (举一个符合上述运算特征的例子) (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如果n 为正整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 . (3)证明猜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 【解答】解:(1)由例子可得,特例425==,25=;(2)如果n 为正整数,用含n =,=(3)证明:n 是正整数,∴==.=20.在四边形ABCD 中,AB AC =,45ABC ADC ∠=∠=︒,6BD =,4DC = (1)当D 、B 在AC 同侧时,求AD 的长; (2)当D 、B 在AC 两侧时,求AD 的长.【解答】解:(1)如图1,过点A 作AE AD ⊥交DC 的延长线于E , 45ADC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AC =,45ABC ∠=︒,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B AE =⎧⎪∠=∠⎨⎪=⎩, ABD ACE ∴∆≅∆, 6CE BD ∴==,10DE =,AD ∴==; (2)如图2,过点A 作AE AD ⊥,使AE AD =,连接C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C AE =⎧⎪∠=∠⎨⎪=⎩, ABD ACE ∴∆≅∆,6BD EC ∴==,90CDE ADC ADE ∠=∠+∠=︒,在Rt CDE ∆中,DE ==,AD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某公司计划购买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 材料,且A 型机器人搬运10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8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 ,则至少购进A 型机器人多少台?【解答】解:(1)设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 千克材料,则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30)x +千克材料, 根据题意,得100080030x x=+, 解得120x =.经检验,120x =是所列方程的解. 当120x =时,30150x +=.答: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千克材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0千克材料;(2)设购进A 型机器人a 台,则购进B 型机器人(20)a -台, 根据题意,得150120(20)2800a a +-…, 解得403a ….a 是整数,14a ∴….答:至少购进A 型机器人14台.22.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C ∠=︒,5AB cm =,3AC 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1/cm 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BC 边的长;(2)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 (3)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解答】解:(1)在Rt ABC ∆中,222225316BC AB AC =-=-=,4()BC cm ∴=;(2)由题意知BP tcm =,①当APB ∠为直角时,点P 与点C 重合,4BP BC cm ==,即4t =; ②当BAP ∠为直角时,BP tcm =,(4)CP t cm =-,3AC cm =, 在Rt ACP ∆中,2223(4)AP t =+-,在Rt BAP ∆中,222AB AP BP +=, 即:22225[3(4)]t t ++-=, 解得:254t =, 故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4t =或254t =;(3)①当AB BP =时,5t =;②当AB AP =时,28BP BC cm ==,8t =;③当BP AP =时,AP BP tcm ==,(4)CP t cm =-,3AC cm =, 在Rt ACP ∆中,222AP AC CP =+, 所以2223(4)t t =+-, 解得:258t =, 综上所述: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5t =或8t =或258t =.六、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2分)2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8,动点M从点B出发,沿B A C B→→→的方向以3/cm s 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出发,沿C A B C→→→方向以2/cm s的速度运动.(1)若动点M、N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第一次相遇?(2)若动点M、N同时出发,且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即停止运动.那么运动到第几秒钟时,点A、M、N以及ABC∆的边上一点D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时间t并请指出此时点D的具体位置.【解答】解:(1)由题意得:3216t t+=,解得:165t=;(2)①当83t剟时,点M、N、D的位置如图2所示: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DM AN∴=,//DM AN.60MDC ABC∴∠=∠=︒ABC∆为等腰三角形,60C∴∠=︒.MDC C∴∠=∠.MD MC∴=8MC BN AN BN∴+=+=,即:328t t+=,85t=,此时点D在BC上,且245BD=(或16)5CD=,②当843t<…时,此时A、M、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③1643t<…时,点M、N、D的位置如图所1示: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DN AM∴=,//AM DN.60MDB ACB∴∠=∠=︒ABC∆为等腰三角形,60B∴∠=︒.MDB B∴∠=∠.MD MB∴=.8MB NC AN CN∴+=+=,38288t t-+-=,解得:245t=,此时点D在BC上,且325BD=(或8)5CD=,④当1683t<…时,点M、N、D的位置如图所3示:则162BN t=-,243BM t=-,由题意可知:BNM∆为等边三角形,BN BM∴=,即:28316t t-=-,解得8t=,此时M、N重合,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答:运动了85或245时,A、M、N、D四点能够成平行四边形,此时点D在BC上,且245BD=或325.。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 3 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得零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3+a 3=a 3 ) B .a •a 3=a 3C .(a 3)2=a 6C .x =﹣2D .(ab )3=ab 32.分式 A .x =2的值为 0,则 x 的值是(B .x =0)D .x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1,2)关于 y 轴对称的点 B 的坐标为( )A .(﹣1,2)B .(1,2)C .(1,﹣2)D .(﹣1,﹣2) 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 D ≌△A C D 的条件是()A .∠B =∠C 5.把多项式 a 2﹣4a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a (a ﹣4)B .(a+2)(a ﹣2)B .∠B D A =∠CD AC .AB =ACD .B D =C D)C .(a ﹣2)2D .a (a+2(a ﹣2)6.已知∠M O N =40°,P 为∠M O N 内一定点,O M 上有一点 A ,O N 上有一点 B ,当△PA B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 的度数是()A .40° 7.化简 A .﹣a ﹣1B .100°C .140°D .50°的结果是( )B .﹣a+1C .﹣ab+1D .﹣ab+b8.如图,△ABC 中∠ACB =90°,C D 是 AB 边上的高,∠BA C 的平分线 AF 交 C D 于 E ,则△CEF 必为( )A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9.若式子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10.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4°,则∠2 的度数是..11.若 a =2,a ﹣b =3,则 a 2﹣ab =12.若(x 2﹣a )x+2x 的展开式中只含有 x 3 这一项,则 a 的值是13.如图,在△AB C 中,AC =A D =B D ,当∠B =25°时,则∠BAC 的度数是...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1,0)、B (3,0)、C (0,2),当△AB C 与△ABD 全等 时,则点 D 的坐标可以是 三.解答题(共 78 分).15.(1)计算:(﹣2a 2b )2+(﹣2ab ) (﹣3a 3b ). (2)分解因式:(a+b )2﹣4ab . 16.(1)求值:(1﹣ (2)解方程:)÷ ,其中 a =100. =+3.17.已知 x =3,x =6,x =12,x =18. a b c d (1)求证:①a+c =2b ;②a+b =d ;(2)求 x 2 ﹣+ a b c的值. 18.将图 1 中的矩形 AB C D 沿对角线 AC 剪开,再把△AB C 沿着 A D 方向平移,得到图 2 中 的△A ′BC ′.(1)在图 2 中,除△A D C 与△C ′BA ′全等外,请写出其他 2 组全等三角形;① ;②;(2)请选择(1)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19.在一个含有多个字母的式子中,若任意交换两个字母的位置,式子的值不变,则这样的 式子就叫做对称式.例如:a+b ,abc 等都是对称式. (1)在下列式子中,属于对称式的序号是 ①a 2+b 2②a ﹣b ③④a 2+bc .(2)若(x+a )(x+b )=x 2+mx+n ,当 m =﹣4,n =3,求对称式;的值.20.某商场第 1 次用 600 元购进 2B 铅笔若干支,第 2 次用 800 元又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 每支的进价是第 1 次进价的八折,且购进数量比第 1 次多了 100 支. (1)求第 1 次每支 2B 铅笔的进价;(2)若要求这两次购进的 2B 铅笔按同一价格全部销售完毕后获利不低于 600 元,问每 支 2B 铅笔的售价至少是多少元?21.如图,A D 是△AB C 的角平分线,点 F 、E 分别在边 AC 、AB 上,连接 DE 、D F ,且∠ AF D+∠B =180°. (1)求证:B D =F D ;(2)当 AF+F D =AE 时,求证:∠AF D =2∠AE D .22.如图,在等边△AB C中,线段A 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 M上时,以C D 为一边在C D的下方作等边△C D E,连结BE.(1)填空:∠CAM=度;(2)若点D在线段A M上时,求证:△A D C≌△BE C;(3)当动点D在直线A M上时,设直线BE与直线A M的交点为O,试判断∠A OB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3=a3)B.a•a3=a3C.(a3)2=a6D.(ab)3=ab3【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a3+a3=2a3,∴选项A不符合题意;B、∵a•a3=a4,∴选项B不符合题意;C、∵(a3)2=6,a∴选项C符合题意;D、∵(ab)3=a3b3,∴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分式A.x=2的值为0,则x的值是(B.x=0)C.x=﹣2D.x≠﹣1【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式的值为0,得x﹣2=0,且x+1≠0.解得x=2.故选: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y轴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A.(﹣1,2)B.(1,2)C.(1,﹣2)D.(﹣1,﹣2)【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点A(﹣1,2)关于y轴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1,2),故选:B.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 D≌△A C D的条件是()A.∠B=∠C B.∠B D A=∠CD A C.AB=AC D.B D=C 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添加∠B=∠C可利用AAS定理判定△AB D≌△AC 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添加∠B DA=∠C D A可利用ASA定理判定△AB D≌△AC 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添加AB=AC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 D≌△AC 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添加B D=C D不能判定△AB D≌△AC 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把多项式a2﹣4a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A.a(a﹣4)B.(a+2)(a﹣2))C.(a﹣2)2D.a(a+2(a﹣2)【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即可.【解答】解:原式=a(a﹣4),故选:A.6.已知∠M O N=40°,P为∠M O N内一定点,O M上有一点A,O N上有一点B,当△PA B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的度数是()A.40°B.100°C.140°D.50°【分析】设点P关于O M、O N对称点分别为P′、P″,当点A、B在P′P″上时,△PA B周长为PA+AB+BP=P′P″,此时周长最小.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求出∠APB的度数.【解答】解:分别作点P关于OM、O N的对称点P′、P″,连接OP′、OP″、P′P″,P′P″交O M、O N于点A、B,连接PA、PB,此时△PAB周长的最小值等于P′P″.由轴对称性质可得,OP′=OP″=O P,∠P′OA=∠P O A,∠P″OB=∠P OB,∴∠P′OP″=2∠M O N=2×40°=80°,∴∠OP′P″=∠OP″P′=(180°﹣80°)÷2=50°,又∵∠BP O=∠O P″B=50°,∠APO=∠AP′O=50°,∴∠APB=∠AP O+∠BP O=100°.故选:B.7.化简A.﹣a﹣1的结果是()B.﹣a+1C.﹣ab+1D.﹣ab+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除法运算,做除法运算时要转化为乘法的运算,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然后约分.【解答】解:=(﹣)×=﹣a+1.故选:B.8.如图,△ABC中∠ACB=90°,C D是AB边上的高,∠BA C的平分线AF交C D于E,则△CEF必为()A.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1=∠2,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3=∠4,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5=∠4,然后求出∠3=∠5,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CE=CF,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AF是∠BAC的平分线,∴∠1=∠2,∵∠ACB=90°,C D是AB边上的高,∴∠1+∠3=90°,∠2+∠4=90°,∴∠3=∠4,∵∠5=∠4(对顶角相等),∴∠3=∠5,∴CE=CF,∴△CEF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9.若式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即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式子有意义,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3 .∴x的取值范围是: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10.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4°,则∠2的度数是134°.【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3,再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4,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1=44°,∴∠3=90°﹣∠1=90°﹣44°=46°,∴∠4=180°﹣46°=134°,∵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2=∠4=134°.故答案为134°.11.若a=2,a﹣b=3,则a2﹣ab=6.【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a,进而将已知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2,a﹣b=3,∴a2﹣ab=a(a﹣b)=2×3=6.故答案为:6.12.若(x2﹣a)x+2x的展开式中只含有x3这一项,则a的值是2.【分析】首先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整理得出x3+(2﹣a)x进而根据展开式中只含有x3这一项得出2﹣a=0,求出即可.【解答】解:∵(x2﹣a)x+2x的展开式中只含有x3这一项,∴x3﹣ax+2x=x3+(2﹣a)x中2﹣a=0,∴a=2,故答案为:2.13.如图,在△AB C中,AC=A D=B D,当∠B=25°时,则∠BAC的度数是105°.【分析】由在△AB C中,AC=A D=B D,∠B=2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 D C的度数,接着求得∠C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 C的度数.【解答】解:∵AD=B D,∴∠BA D=∠B=25°,∴∠A D C=∠B+∠BA D=25°+25°=50°,∵A D=A C,∴∠C=∠A D C=50°,∴∠BA C=180°﹣∠B﹣∠C=180°﹣25°﹣50°=105°,故答案为105°.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3,0)、C(0,2),当△AB C与△ABD全等时,则点D的坐标可以是(0,﹣2)或(2,﹣2)或(2,2).【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分三种情况解答即可.【解答】解:∵△AB C与△AB D全等,如图所示:点D坐标分别为:(0,﹣2)或(2,﹣2)或(2,2).故答案为:(0,﹣2)或(2,﹣2)或(2,2).三.解答题(共8小题)15.(1)计算:(﹣2a2b)2+(﹣2ab)(﹣3a3b).(2)分解因式:(a+b)2﹣4ab.【分析】(1)先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原式=4a4b2+6a4b2=10a4b2;(2)原式=a2+2ab+b2﹣4ab=a2﹣2ab+b2=(a﹣b)2.16.(1)求值:(1﹣)÷,其中a=100.【分析】(1)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a的值代入计算可得;(2)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依次计算可得.【解答】解:(1)原式=•=a﹣1,当a=100时,原式=100﹣1=99.(2)方程两边同乘x﹣1,得2x=1+3(x﹣1),解得x=2,检验:当x=2时,x﹣1≠0,∴x=2是原方程的解.a b c d17.已知x=3,x=6,x=12,x=18.(1)求证:①a+c=2b;②a+b=d;(2)求x2﹣+的值.a b ca cb a x b d【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x+=x2.x • =x.据此即可证得①a+c=2b;②a+b=d;(2)由(1)的结论解答即可.【解答】解:(1)证:∵3×12=62,a x c b∴x • =(x)2a c b即x+=x2.∴a+c=2b.∵3×6=18,a xb d∴x • =x.a b d即x+=x.∴a+b=d.(2)由(1)知a+c=2b,a+b=d.则有:2a+b+c=2b+d,∴2a﹣b+c=d∴x2﹣+a b c=x=18.d18.将图1中的矩形AB C 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 C沿着A D方向平移,得到图2中的△A′BC′.(1)在图2中,除△A D C与△C′BA′全等外,请写出其他2组全等三角形;①△AA′E≌△C′CF;②△A′DF≌△CBE;(2)请选择(1)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分析】(1)依据图形即可得到2组全等三角形:①△AA′E≌△C′CF;②△A′DF≌△C BE;(2)依据平移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答】解:(1)由图可得,①△AA′E≌△C′CF;②△A′D F≌△CBE;故答案为:△AA′E≌△C′CF;△A′D F≌△CBE;(2)选△AA′E≌△C′CF,证明如下:由平移性质,得AA′=C′C,由矩形性质,得∠A=∠C′,∠AA′E=∠C′CF=90°,∴△AA′E≌△C′CF(ASA).19.在一个含有多个字母的式子中,若任意交换两个字母的位置,式子的值不变,则这样的式子就叫做对称式.例如:a+b,abc等都是对称式.(1)在下列式子中,属于对称式的序号是①③;①a2+b2②a﹣b③④a2+bc.(2)若(x+a)(x+b)=x2+mx+n,当m=﹣4,n=3,求对称式的值.【分析】(1)根据对称式的概念求解可得;(2)先根据等式得出a+b=m=﹣4,ab=n=3,再由+=【解答】解:(1)属于对称式的是①③,计算可得.故答案为:①③;(2)由等式a+b=m=﹣4,ab=n=3,∴a2+b2=(a+b)2﹣2ab=(﹣4)2﹣2×3=10,20.某商场第1次用600元购进2B铅笔若干支,第2次用800元又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1次进价的八折,且购进数量比第1次多了100支.(1)求第1次每支2B铅笔的进价;(2)若要求这两次购进的2B铅笔按同一价格全部销售完毕后获利不低于600元,问每支2B铅笔的售价至少是多少元?【分析】(1)设第1次每支2B铅笔的进价为x元,则第2次的进价为0.8x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购进100支,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可求出第一次购进2B铅笔的数量,用其加100可求出第二次购进数量,设每支2B铅笔的售价为y元,根据利润=单价×数量﹣进价结合总利润不低于600元,即可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第1次每支2B铅笔的进价为x元,则第2次的进价为0.8x元,依题意,得﹣=100,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且适合题意.答:第1次每支2B铅笔的进价为4元.(2)600÷4=150(支),150+100=250(支)设每支2B铅笔的售价为y元,依题意,得:(150+250)y﹣(600+800)≥600,解得:y≥5.答:每支2B铅笔的售价至少是5元.21.如图,A 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F、E分别在边AC、AB上,连接DE、D F,且∠AF D+∠B=180°.(1)求证:B D=F D;(2)当AF+F D=AE时,求证:∠AF D=2∠AE D.【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 M=D N,角角边证明△D M B≌△D N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 D=F D;(2)由边角边证△A DF≌△A D G,其性质得F D=G D,∠AF D=∠A G D,因AF+F D=AE,AE=A G+G E得FD=G D=G E,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AG D =2∠GE D,等量代换得∠AF D=2∠AE D.【解答】证明:(1)过点D作D M⊥AB于M,D N⊥AC于N,如图1所示:∵D M⊥AB,D N⊥AC,∴∠D M B=∠D N F=90°,又∵A D平分∠BA C,∴D M=D N,又∵∠AF D+∠B=180°,∠AF D+∠DF N=180°,∴∠B=∠DF N,在△D M B和△D N F中,∴△D M B≌△D N F(AAS)∴B D=F D;(2)在AB上截取A G=AF,连接D G.如图2所示,∵A D平分∠BAC,∴∠DAF=∠DAG,在△A DF和△A D G中.,∴△A DF≌△A D G(SAS).∴∠AF D=∠A G D,F D=G D又∵AF+F D=AE,∴A G+G D=AE,又∵AE=A G+G E,∴F D=G D=G E,∴∠G D E=∠GED又∵∠A G D=∠G E D+∠G D E=2∠G E D.∴∠AF D=2∠AED22.如图,在等边△AB C中,线段A 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 M上时,以C D 为一边在C D的下方作等边△C D E,连结BE.(1)填空:∠CAM=30度;(2)若点D在线段A M上时,求证:△A D C≌△BE C;(3)当动点D在直线A M上时,设直线BE与直线A M的交点为O,试判断∠A OB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AC,D C=E C,∠ACB=∠D CE=60°,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BCE=∠AC D,根据SAS就可以得出△A D C≌△BE C;(3)分情况讨论:当点D在线段A M上时,如图1,由(2)可知△A C D≌△BCE,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D在线段A 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AC D≌△BCE而有∠CBE=∠CA D=30°而得出结论;当点D在线段M 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AC D≌△BCE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1)∵△AB C是等边三角形,∴∠BA C=60°.∵线段A M为BC边上的中线∴∠CA M=∠BA C,∴∠CA M=30°.故答案为:30;(2)∵△ABC与△DE 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 D=CE,∠ACB=∠D C E=60°∴∠AC D+∠D C B=∠D CB+∠BCE∴∠AC D=∠BC E.在△A D C和△BE C中,∴△AC D≌△BC E(SAS);(3)∠A OB是定值,∠A OB=60°,理由如下:①当点D在线段A M上时,如图1,由(2)可知△A C D≌△BCE,则∠CBE=∠CAD=30°,又∠AB C=60°∴∠CBE+∠AB C=60°+30°=90°,∵△AB C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 M为BC边上的中线∴∠B OA=90°﹣30°=60°.②当点D在线段A 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 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 D=CE,∠ACB=∠D C E=60°∴∠ACB+∠D C B=∠D CB+∠D C E∴∠AC D=∠BC E在△AC D和△BCE中∴△AC D≌△BC E(SAS)∴∠CBE=∠CAD=30°,同理可得:∠BAM=30°,∴∠B OA=90°﹣30°=60°.③当点D在线段M A的延长线上时,∵△AB 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 D=CE,∠ACB=∠D C E=60°∴∠AC D+∠A CE=∠BCE+∠ACE=60°∴∠AC D=∠BC E在△AC D和△BCE中∴△AC D≌△BC E(SAS)∴∠CBE=∠CAD同理可得:∠CAM=30°∴∠CBE=∠CAD=150°∴∠CB O=30°,∠BA M=30°,∴∠B OA=90°﹣30°=60°.综上,当动点D在直线A M上时,∠A O B是定值,∠A OB=60°.理由如下:①当点D在线段A M上时,如图1,由(2)可知△A C D≌△BCE,则∠CBE=∠CAD=30°,又∠AB C=60°∴∠CBE+∠AB C=60°+30°=90°,∵△AB C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 M为BC边上的中线∴A M平分∠BAC,即∴∠B OA=90°﹣30°=60°.②当点D在线段A 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 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 D=CE,∠ACB=∠D C E=60°∴∠ACB+∠D C B=∠D CB+∠D C E∴∠AC D=∠BC E在△AC D和△BCE中∴△AC D≌△BC E(SAS)∴∠CBE=∠CAD=30°,同理可得:∠BAM=30°,∴∠B OA=90°﹣30°=60°.③当点D在线段M A的延长线上时,∵△AB 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 D=CE,∠ACB=∠D C E=60°∴∠AC D+∠A CE=∠BCE+∠ACE=60°∴∠AC D=∠BC E在△AC D和△BCE中∴△AC D≌△BC E(SAS)∴∠CBE=∠CAD同理可得:∠CAM=30°∴∠CBE=∠CAD=150°∴∠CB O=30°,∠BA M=30°,∴∠B OA=90°﹣30°=60°.综上,当动点D在直线A M上时,∠A O B是定值,∠A OB=60°.。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AD ∥BC ,∠ABC 的角平分线BP 与∠BAD 的角平分线AP 相交于点P ,作PE ⊥AB ,垂足为E .若PE=3,则两平行线AD 与BC 间的距离为 ( ) A .3 B .5 C .6 D .不能确定(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所示,有以下三个条件:①AC =AB ;②AB ∥CD ;③∠1=∠2.从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则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3、如图,在△ABC 和△DEC 中,已知AB =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 .BC =EC ,∠B =∠E B .BC =EC ,AC =DC C .BC =DC ,∠A =∠D D .∠B =∠E ,∠A =∠D 4、下列六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0个B .6个C .3个D .4个5、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6、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其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有几个( ) A .0 B .1 C .2 D .37、如图,能判定EB ∥AC 的条件是( )A .∠C=∠ABEB .∠A=∠EBDC .∠C=∠ABCD .∠A=∠ABE8、若3x ﹣2y =0,则等于( )。
A .B .C .D .9、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8输入为18,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 .3.5B .3C .0.5D .﹣310、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a ⊕b =,若2⊕(2x ﹣1)=1,则x 的值为( )A .B .C .D .11、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70°方向的M 处,它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40°的N 处,则N 处与灯塔P 的距离为( )。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2018的相反数是( ) A .2018 B .﹣2018 C . D.﹣2.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a 2=a 4B .a 3÷a=a 3C .a 2•a 3=a 5D .(a 2)4=a 63.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盐通铁路沿线水网密布,河渠纵横,将建设特大桥梁6座,桥梁的总长度约为146000米,将数据14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6×105B .0.146×106C .1.46×106D .146×1034.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5的倒数是( ) A.﹣ B . C .5 D .﹣55.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使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3B .x <3C .x ≥3D .x ≠36.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已知点A (x 1,3),B (x 2,6)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 .x 1<x 2<0B .x 1<0<x 2C .x 2<x 1<0D .x 2<0<x 17.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在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 ,CE 平分∠ACD 交AB 于E ,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BC=ECB .EC=BEC .BC=BED .AE=EC二、填空题8.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分解因式:x 2﹣2x+1= .9.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将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摆放在矩形上,如图所示,若∠1=40°,则∠2= .10.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如图,点D 为矩形OABC 的AB 边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经过点D ,交BC 边于点E .若△BDE 的面积为1,则k= .11.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如图,图1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形(图2)组成的美丽图案的一部分,图2中,图形的相关数据:半径OA=2cm ,∠AOB=120°.则图2的周长为 cm (结果保留π).12.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3分)如图,在直角△ABC 中,∠C=90°,AC=6,BC=8,P 、Q 分别为边BC 、AB 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APQ 是等腰三角形且△BPQ 是直角三角形,则AQ=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 13.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在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直径约为0.00077cm ,数据0.0007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4.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因式分解:18﹣2x 2= .15.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若m 是方程2x 2﹣3x ﹣1=0的一个根,则6m 2﹣9m+2015的值为 .16.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用半径为10cm ,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 cm .17.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8.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2,△ABC 内接于⊙O ,∠ACB=135°,则AB= .19.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关于x 的方程mx 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20.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的坐标为(8,0),点C 的坐标为(0,4),把矩形OABC 沿OB 折叠,点C 落在点D 处,则点D 的坐标为 .21.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3分)如图,在等腰Rt △ABO ,∠A=90°,点B 的坐标为(0,2),若直线l :y=mx+m (m ≠0)把△ABO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m 的值为 .三、计算题22.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6分)计算:π0﹣()﹣1+.23.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6分)解不等式:3x ﹣1≥2(x ﹣1),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4.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5.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4分)化简 (2)(2x+3)2﹣(2x+3)(2x ﹣3)四、应用题26. (2018 江苏省盐城市) (10分)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 (米)与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信息,当t= 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 米/分钟; (2)求出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27. (2018 江苏省扬州市) (10分)“扬州漆器”名扬天下,某网店专门销售某种品牌的漆器笔筒,成本为30元/件,每天销售y (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规定每天漆器笔筒的销售量不低于240件,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取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该网店店主热心公益事业,决定从每天的销售利润中捐出150元给希望工程,为了保证捐款后每天剩余利润不低于3600元,试确定该漆器笔筒销售单价的范围.参考答案1.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解答解:﹣2018的相反数是2018. 故选:A .2.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 、a 2+a 2=2a 2,故A 错误; B 、a 3÷a=a 2,故B 错误; C 、a 2•a 3=a 5,故C 正确; D 、(a 2)3=a 8,故D 错误. 故选:C .3.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解答解:将14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6×105.故选:A .4. 】.分析依据倒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5的倒数﹣.故选:A .5.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 x ﹣3≥0, 解得x ≥3, 故选:C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 6.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k=﹣3,图象位于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6, ∴x 1<x 2<0, 故选:A .7. 】.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CD=∠A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ACE=∠DCE ,再结合∠BEC=∠A+∠ACE 、∠BCE=∠BCD+∠DCE 即可得出∠BEC=∠BCE ,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BC=BE ,此题得解. 解答解:∵∠ACB=90°,CD ⊥AB ,∴∠ACD+∠BCD=90°,∠ACD+∠A=90°, ∴∠BCD=∠A . ∵CE 平分∠ACD , ∴∠ACE=∠DCE .又∵∠BEC=∠A+∠ACE ,∠BCE=∠BCD+∠DCE ,∴∠BEC=∠BCE , ∴BC=BE . 故选:C .二、填空题8. 】.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解答解:x 2﹣2x+1=(x ﹣1)2.9. 】.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 解答解:∵∠1=40°,∠4=45°, ∴∠3=∠1+∠4=85°, ∵矩形对边平行, ∴∠2=∠3=85°. 故答案为:85°.10. 】.分析设D (a,),利用点D 为矩形OABC 的AB 边的中点得到B (2a ,),则E (2a ,),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a •(﹣)=1,最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D (a,),∵点D 为矩形OABC 的AB 边的中点,∴B (2a ,),∴E (2a ,),∵△BDE 的面积为1, ∴•a •(﹣)=1,解得k=4.故答案为4.11. 】.分析先根据图1确定:图2的周长=2个的长,根据弧长公式可得结论.解答解:由图1得:的长+的长=的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半径OA=2cm ,∠AOB=120° 则图2的周长为:=故答案为:.12. 】.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①如图1中,当AQ=PQ ,∠QPB=90°时,②当AQ=PQ ,∠PQB=90°时; 解答解:①如图1中,当AQ=PQ ,∠QPB=90°时,设AQ=PQ=x , ∵PQ ∥AC , ∴△BPQ ∽△BCA ,∴=, ∴=, ∴x=, ∴AQ=.②当AQ=PQ ,∠PQB=90°时,设AQ=PQ=y . ∵△BQP ∽△BCA ,∴=,∴=,∴y=.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Q的值为或.13.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77=7.7×10﹣4, 故答案为:7.7×10﹣4.14. 】.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2(9﹣x 2)=2(x+3)(3﹣x ),故答案为:2(x+3)(3﹣x )15.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2m 2﹣3m ﹣1=0,∴2m 2﹣3m=1∴原式=3(2m 2﹣3m )+2015=2018 故答案为:201816. 】.分析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根据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弧长,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依题意,得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2πr=,解得r=cm .故选:.17. 】.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口诀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解答解:解不等式3x+1≥5x ,得:x≤,解不等式>﹣2,得:x >﹣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故答案为:﹣3<x≤.18.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和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二倍,可以求得∠AOB 的度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的长. 解答解:连接AD 、AE 、OA 、OB ,∵⊙O 的半径为2,△ABC 内接于⊙O ,∠ACB=135°, ∴∠ADB=45°, ∴∠AOB=90°, ∵OA=OB=2, ∴AB=2,故答案为:2.19.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可得△=4﹣12m >0且m ≠0,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mx 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且m ≠0, ∴4﹣12m >0且m ≠0, ∴m <且m ≠0,故答案为:m<且m ≠0.20.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矩形对边平行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BE=OE ,利用AAS 得到三角形OED 与三角形BEA 全等,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DE=AE ,过D 作DF 垂直于OE ,利用勾股定理及面积法求出DF 与OF 的长,即可确定出D 坐标. 解答解:由折叠得:∠CBO=∠DBO , ∵矩形ABCO , ∴BC ∥OA , ∴∠CBO=∠BOA , ∴∠DBO=∠BOA , ∴BE=OE ,在△ODE 和△BAE 中,,∴△ODE ≌△BAE (AAS ), ∴AE=DE ,设DE=AE=x ,则有OE=BE=8﹣x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在Rt △O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42+(8﹣x )2=x 2, 解得:x=5,即OE=5,DE=3, 过D 作DF ⊥OA ,∵S △OED =OD •DE=OE •DF , ∴DF=,OF==,则D (,﹣). 故答案为:(,﹣)21. 】.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合适的辅助线,然后根据题意即可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m 的值. 解答解:∵y=mx+m=m (x+1), ∴函数y=mx+m 一定过点(﹣1,0), 当x=0时,y=m ,∴点C 的坐标为(0,m ),由题意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2,,得,∵直线l :y=mx+m (m ≠0)把△ABO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得,m=或m=(舍去),故答案为:.三、计算题22. 】.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三次根式化简3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解:π0﹣()﹣1+=1﹣2+2 =1.23. 】.分析不等式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 系数化为1,求出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解答解:3x ﹣1≥2(x ﹣1), 3x ﹣1≥2x ﹣2,3x ﹣2x ≥﹣2+1, x ≥﹣1;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密--------------------------------封--------------------------------线-----------------------------------------------24.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当x=+1时原式=•=x ﹣1=25. 】.(4分)化简分析(1)根据负整数幂、绝对值的运算法则和特殊三角函数值即可化简求值.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即可. 解答解:(2)(2x+3)2﹣(2x+3)(2x ﹣3) =(2x )2+12x+9﹣[(2x 2)﹣9] =(2x )2+12x+9﹣(2x )2+9 =12x+18四、应用题26. 】.分析(1)根据图象信息,当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60分钟行驶2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甲的速度;(2)由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可得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减去甲的速度得出乙的速度,再求出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即A 点的横坐标,用A 点的横坐标乘以甲的速度得出A 点的纵坐标,再将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 解答解:(1)根据图象信息,当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2400÷60=40米/分钟.故答案为24,40;(2)∵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100﹣40=60米/分钟.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为2400÷60=40分钟, 40×40=1600,∴A 点的坐标为(40,1600).设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 ∵A (40,1600),B (60,2400), ∴,解得,∴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40x .。
2018-2019学年联考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近似数0.13是精确到()A.十分位B.百分位C.千分位D.百位2.(3分)下列四张扑克牌中,左旋转180°后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是()A.B.C.D.3.(3分)是2的()A.倒数B.平方根C.立方根D.算术平方根4.(3分)在3×3的方格中涂有阴影图形,下列阴影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5.(3分)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1|>1,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a=1C.a=0D.a=﹣16.(3分)如图是作△ABC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7.(3分)在代数式和中,x均可以取的值为()A.9B.3C.0D.﹣28.(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a、b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分式的值不变,则W 中可以是()A.1B.C.ab D.a29.(3分)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10.(3分)若(b为整数),则a的值可以是()A.B.27C.24D.2011.(3分)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 =4,BF=3,EF=2,则AD的长为()A.3B.5C.6D.712.(3分)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B<90°③假设在△ABC中,∠B≥90°④由AB=AC,得∠B=∠C≥90°,即∠B+∠C≥180°.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13.(3分)已知x=,则代数式(7+4)x2+(2+)x+的值是()A.0B.C.D.2﹣14.(3分)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4、3,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A.10B.C.10或D.10或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5.(4分)=.16.(4分)如图,在△ABC中,∠B=∠ACB=2∠A,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D 为垂足,连接EC,则∠ECD=.17.(4分)如图,在△ABC中,∠ACB=90°,∠A=30°,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射线CE交AB于点F,若AF=6,则BC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如图,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A点;(1)说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2)比较点A所表示的数与﹣2.5的大小.19.(1)发现.①;②;③;…………写出④;⑤;(2)归纳与猜想.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3)证明这个猜想.20.如图,在△ABC中,AB=BC,BD是∠ABC的平分线,E为AB的中点,连接DE,若DE=5,AC=16,求DB的长.21.如图所示,△ABC中,∠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E,EF⊥AB,EG ⊥AC,垂足分别为F、G,则BF=CG吗?说明理由.22.已知代数式(﹣1)÷,则:(1)当x=﹣3时,求这个代数式的值;(2)这个代数式的值能等于﹣1吗?请说明理由.23.某超市为了促销,将本来售完后可得1800元的奶糖和900元的水果糖混合后配成杂拌糖出售.这种糖每千克比奶糖便宜4元,比水果糖贵6元.已知这两种糖混合前后质量相同,求杂拌糖的单价.24.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是BC上一动点,连接AD,过点A 作AE⊥AD,并且始终保持AE=AD,连接CE.(1)求证:△ABD≌△ACE;(2)若AF平分∠DA E交BC于F,探究线段BD,DF,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在(2)的条件下,若BD=3,CF=4,求AD的长.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八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近似数0.13是精确到()A.十分位B.百分位C.千分位D.百位【分析】确定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这个数的最后一位是什么位即可.【解答】解:近似数0.13是精确到百分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近似数,用到的知识点是精确度,一个数最后一位所在的位置就是这个数的精确度.2.(3分)下列四张扑克牌中,左旋转180°后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是()A.B.C.D.【分析】左旋转180°后还是和原来一样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左旋转180°后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是只有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需要熟记的内容.3.(3分)是2的()A.倒数B.平方根C.立方根D.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是2的算术平方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根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3分)在3×3的方格中涂有阴影图形,下列阴影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5.(3分)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1|>1,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a=1C.a=0D.a=﹣1【分析】所选取的a的值符合题设,则不满足结论即作为反例.【解答】解:当a=﹣1时,满足|a﹣1|>1,但满足a>2,所以a=﹣1可作为证明命题“若|a﹣1|>1,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6.(3分)如图是作△ABC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分析】观察图象可知已知线段AB,α,β,由此即可判断.【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已知线段AB,∠CAB=α,∠CBA=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3分)在代数式和中,x均可以取的值为()A.9B.3C.0D.﹣2【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且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x的范围,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知,x﹣3≠0且x﹣3≥0,解得:x>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且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8.(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a、b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分式的值不变,则W 中可以是()A.1B.C.ab D.a2【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代入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如果把分式中的a、b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分式的值不变,则W中可以是: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正确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9.(3分)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分析】先表示出图形中各个部分的面积,再判断即可.【解答】解:A、∵+c2+ab=(a+b)(a+b),∴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c2=(a+b)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4×+(b﹣a)2=c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形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能根据图形中各个部分的面积列出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10.(3分)若(b为整数),则a的值可以是()A.B.27C.24D.2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3+=b当a=20时,∴=2,∴b=5,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1.(3分)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 =4,BF=3,EF=2,则AD的长为()A.3B.5C.6D.7【分析】只要证明△ABF≌△CDE,可得AF=CE=4,BF=DE=3,推出AD=AF+DF =4+(3﹣2)=5;【解答】解:∵AB⊥CD,CE⊥AD,BF⊥AD,∴∠AFB=∠CED=90°,∠A+∠D=90°,∠C+∠D=90°,∴∠A=∠C,∵AB=CD,∴△ABF≌△CDE(AAS),∴AF=CE=4,BF=DE=3,∵EF=2,∴AD=AF+DF=4+(3﹣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3分)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B<90°③假设在△ABC中,∠B≥90°④由AB=AC,得∠B=∠C≥90°,即∠B+∠C≥180°.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分析】通过反证法的证明步骤:①假设;②合情推理;③导出矛盾;④结论;理顺证明过程即可.【解答】解:由反证法的证明步骤:①假设;②合情推理;③导出矛盾;④结论;所以题目中“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应该为:假设∠B≥90°;那么,由AB=AC,得∠B=∠C≥90°,即∠B+∠C≥180°所以∠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所以因此假设不成立.∴∠B<90°;原题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证法证明步骤,考查基本知识的应用,逻辑推理能力.13.(3分)已知x=,则代数式(7+4)x2+(2+)x+的值是()A.0B.C.D.2﹣【分析】将x的值代入原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当x=时,原式=(7+4)(2﹣)2+(2+)(2﹣)+=(7+4)(7﹣4)+4﹣3+=49﹣48+1+=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14.(3分)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4、3,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A.10B.C.10或D.10或【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上的中线,最后即可求出斜边的长.【解答】解:①如图:因为CD==2,点D是斜边AB的中点,所以AB=2CD=4,②如图:因为CE==5,点E是斜边AB的中点,所以AB=2CE=10,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10或,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在解题时要注意分两种情况画图,不要漏解.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5.(4分)=﹣.【分析】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立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的立方为﹣,∴﹣的立方根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解题时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16.(4分)如图,在△ABC中,∠B=∠ACB=2∠A,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D 为垂足,连接EC,则∠ECD=36°.【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设∠A=x,则∠B=∠ACB=2x,则x+2x+2x=180°,解得,x=36°,∴∠B=∠ACB=72°,∵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EA=EC,∴∠ECD=∠A=36°,故答案为:3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4分)如图,在△ABC中,∠ACB=90°,∠A=30°,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射线CE交AB于点F,若AF=6,则BC的长为4.【分析】连接CD,根据在△ABC中,∠ACB=90°,∠A=30°,BC为x,可知AB=2BC=2x,再由作法可知BC=CD=x,CE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故CD是斜边AB 的中线,据此可得出BD=x,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CD,∵在△ABC中,∠ACB=90°,∠A=30°,设BC=x,∴AB=2BC=2x.∵作法可知BC=CD=x,CE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CD是斜边AB的中线,∴BD=AD=x,∴BF=DF=x,∴AF=AD+DF=x+x=6.解得:x=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如图,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A点;(1)说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2)比较点A所表示的数与﹣2.5的大小.【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度,再根据圆的半径定义得到OA,求出A;(2)根据A所代表的数,直接比较与﹣2.5的大小;【解答】解:(1)OB=,∵OB=OA=∴A所代表的数字为﹣\sqrt{5}$;(2)A点表示的数为﹣$\sqrt{5}$≈﹣2.235∴A点表示的数大于﹣2.5【点评】本题运用了勾股定理、数轴上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9.(1)发现.①;②;③;…………写出④;⑤;(2)归纳与猜想.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3)证明这个猜想.【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例子可以写出例4;(2)根据(1)中特例,可以写出相应的猜想;(3)根据(2)中的猜想,对等号左边的式子化简,即可得到等号右边的式子,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例子可得,④为:,⑤,故答案为,,(2)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故答案为:,(3)证明:∵n是正整数,∴.即.故答案为:∵n是正整数,∴.即.【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0.如图,在△ABC中,AB=BC,BD是∠ABC的平分线,E为AB的中点,连接DE,若DE=5,AC=16,求DB的长.【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8,AD⊥A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AB=BC,BD是∠ABC的平分线,∴AD=DC=AC=8,AD⊥AC,∴∠ADB=90°,又E为AB的中点,∴AB=2DE=10,由勾股定理得,BD==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所示,△ABC中,∠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E,EF⊥AB,EG ⊥AC,垂足分别为F、G,则BF=CG吗?说明理由.【分析】先根据点E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可求出BE=CE,再根据点E在∠BAC的角平分线上,且EF⊥AB,EG⊥AC可求出EF=EG,再由HL定理可求出Rt△EFB≌Rt△EG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BF=CG;理由如下:因为点E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BE=CE.因为点E在∠BAC的角平分线上,且EF⊥AB,EG⊥AC,所以EF=EG,在Rt△EFB和Rt△EGC中,因为BE=CE,EF=EG,所以Rt△EFB≌Rt△EGC(HL).所以BF=CG.【点评】本题涉及到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涉及面较广,难度适中.22.已知代数式(﹣1)÷,则:(1)当x=﹣3时,求这个代数式的值;(2)这个代数式的值能等于﹣1吗?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2)假设分式的值等于﹣1,根据化简结果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依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作出判断.【解答】解:(1)原式=(﹣)÷=•=,当x=﹣3时,原式==﹣2;(2)若原式的值为﹣1,则=﹣1,解得:x=﹣1,而当x =﹣1时,原式分母为0,无意义;所以原式的值不能等于﹣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3.某超市为了促销,将本来售完后可得1800元的奶糖和900元的水果糖混合后配成杂拌糖出售.这种糖每千克比奶糖便宜4元,比水果糖贵6元.已知这两种糖混合前后质量相同,求杂拌糖的单价.【分析】设杂拌糖的单价为x 元,则奶糖的单价为(x +4)元,水果糖的单价为(x ﹣6)元,根据这两种糖混合前后质量相同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杂拌糖的单价为x 元,则奶糖的单价为(x +4)元,水果糖的单价为(x ﹣6)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 =36.经检验,x =36是原方程的解.答:杂拌糖的单价为36元.【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是BC 上一动点,连接AD ,过点A 作AE ⊥AD ,并且始终保持AE =AD ,连接CE .(1)求证:△ABD ≌△ACE ;(2)若AF 平分∠DAE 交BC 于F ,探究线段BD ,DF ,F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在(2)的条件下,若BD =3,CF =4,求AD 的长.【分析】(1)根据SAS ,只要证明∠1=∠2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BD 2+FC 2=DF 2.连接FE ,想办法证明∠ECF =90°,EF =DF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3)过点A 作AG ⊥BC 于G ,在Rt △ADG 中,想办法求出AG 、DG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E ⊥AD ,∴∠DAE=∠DAC+∠2=90°,又∵∠BAC=∠DAC+∠1=90°,∴∠1=∠2,在△ABD和△ACE中,∴△ABD≌△ACE.(2)解:结论:BD2+FC2=DF2.理由如下:连接FE,∵∠BAC=90°,AB=AC,∴∠B=∠3=45°由(1)知△ABD≌△ACE∴∠4=∠B=45°,BD=CE∴∠ECF=∠3+∠4=90°,∴CE2+CF2=EF2,∴BD2+FC2=EF2,∵AF平分∠DAE,∴∠DAF=∠EAF,在△DAF和△EAF中,∴△DAF≌△EAF∴DF=EF∴BD2+FC2=DF2.(3)解:过点A作AG⊥BC于G,由(2)知DF2=BD2+FC2=32+42=25∴DF=5,∴BC=BD+DF+FC=3+5+4=12,∵AB=AC,AG⊥BC,∴BG=AG=BC=6,∴DG=BG﹣BD=6﹣3=3,∴在Rt△ADG中,AD===3.【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青海省西宁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18-2019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24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x≠1B。
x>1C。
x<1D。
x≠﹣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3+a4=a7B。
2a3×a4=2a7C。
(2a4)3=8a7D。
a8÷a2=a43.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在如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A。
B。
C。
D。
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4B。
16C。
10D。
14或166.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
CB=CDB。
∠BAC=∠DACC。
∠XXX∠DCAD。
∠B=∠D=90°7.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
A。
abB。
(a+b)²C。
(a-b)²D。
a²-b²8.如图,把△XXX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2分,共16分。
9.(-12) ÷ 3 = -4.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是(-2.-3)。
1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则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B.C.﹣2 D.0.3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计算(﹣xy2)2的结果是()A.2x2y4B.﹣x2y4C.x2y2D.x2y44.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5.△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 B.a=4,b=5,c=6C.a=6,b=8,c=10 D.a=5,b=12,c=136.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D.若a+b<0,那么a<0,b<07.估计(2+)•的值应在()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8.如果直线y=3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2,则b的值是()A.±3B.3C.D.29.如图,直线y=﹣x﹣1与y=kx+b(k≠0且k,b为常数)的交点坐标为(﹣2,l),则关于x的不等式﹣x﹣1<kx+b的解集为()A.x>﹣2 B.x<﹣2 C.x>1 D.x<l10.如图,把Rt△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1,1)、C(5,1),∠ABC=90°,AC =4.将△ABC沿y轴向下平移,当点A落在直线y=x﹣2上时,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A.B.C.D.11.如图,Rt△ABC的两边OA,OB分别在x轴、y轴上,点O与原点重合,点A(﹣3,0),点B(0,3),将Rt△AOB沿x轴向右翻滚,依次得到△1,△2,△3,…,则△2020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A.(673,0)B.(6057+2019,0)C.(6057+2019,)D.(673,)12.已知整数k使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正整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和为()A.4 B.9 C.10 D.12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因式分解:5x2﹣2x=.14.+(π﹣3.14)0﹣(﹣)﹣2=.15.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3),且与直线y=﹣x+1平行,则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6.若m,n为实数,且m=+8,则m+n的算术平方根为.17.甲、乙两人在同一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方向、同时出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步1800米,当甲第一次超出乙300米时,甲停下来等候乙.甲、乙会合后,两人分别以原来的速度继续跑向终点,先到终点的人在终点休息.在整个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x(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跑了米.18.A、B、C、D、E、F六人按顺序围成一圈做游戏,每人抽一个数,已知每人按顺序抽到数字的两倍与其他五个人的平均数之差分别为9、10、13、15、23、30,则C抽到的数字是.三、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解下列方程组或者不等式组(1)解方程组:(2)解不等式组:20.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3,1),C(﹣1,3).(1)作图: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得到△A1B1C1,求作△A1B1C1;(2)求△BCC1面积.四、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重庆一中田径代表队在2018年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勇夺金牌8枚,银牌4枚,铜牌8枚,喜讯再次点燃了同学们热爱运动的热情为了解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每日运动时间的情况,并将调查学生每日运动时间情况条形统计图学生每日运动时间情况扇形统计图.(1)被抽查的学生总数是人,并在图中补全条形统计图;(2)写出每日运动时间的中位数是小时,众数是小时;(3)求这批被调查学生平均每日运动的时间.22.如图,直线AB:y=2x+6与直线AC:y=﹣2x+2相交于点A,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直线AC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C.(1)求交点A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3.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重庆一中mama超市准备购进甲、乙两种绿色袋装食品.其中甲乙两种绿色袋装食品的进价和售价如表:已知:超市购进200袋甲种袋装食品或者购进300袋乙种袋装食品所用金额相等(1)求n的值;(2)要使购进的甲、乙两种绿色袋装食品共1200袋的总利润(利润=售价﹣进价)不少于6400元,且不超过6420元,问该mama超市有哪几种进货方案?要获得最大利润该如何进货?(请写出具体方案)24.在△ABC中,AB=AC,点D为BC的中点,连接AD.(1)如图1,H为线段CB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AH,若∠ACB=60°,∠AHC=45°,AH =2,求HC;(2)如图2,点E为AD上任意一点,过点E作EF⊥AD交AC于点F,连接BF,取BF中点M,连接MD和ME,求证:ME=MD.五、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25题10分,26题12分,共2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对于一个任意四位正整数,若其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是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的两倍,则称这样的四位正整数为“双倍数”,如6231,其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为62,其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是31,62是31的两倍,则称6231为“双倍数”(1)猜想任意一个“双倍数”能否被67整除,并说明理由;(2)若一个双倍数的各个数位数字分别加上1组成一个新的四位正整数,这个新的四位正整数能被7整除,求所有满足条件的“双倍数”.2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与直线l2:y=﹣x+8相交于点A,直线l2与x轴相交于点B,与y轴相交于点C,点D(﹣6,0),点F(0,6),连接DF.(1)如图1,求点A的坐标;(2)如图1,若将△ODF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a个单位,得到△O′D′F′,点D与点B 重合时停止移动,设△O′D′F′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a的关系式,并写出a的取值范围;(3)如图2,现将△ODF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12个单位得到△O1D1F1,直线O1F1与直线l2交于点G,再将△O1GB绕点G旋转,旋转角度为α(0°≤α≤360°),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O1′GB′,直线O1′G与直线l1的交点为M,直线GB′与直线l1的交点为N,是否存在△G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B.C.﹣2 D.0.3【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是无理数;B.是分数,属于有理数;C.﹣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D.0.3是有限小数,即分数,属于有理数;故选:A.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3.计算(﹣xy2)2的结果是()A.2x2y4B.﹣x2y4C.x2y2D.x2y4【分析】根据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解答】解:(﹣xy2)2=x2y4,故选:D.4.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0,即x﹣3≠0,解得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x﹣3≠0,∴x≠3.故选:C.5.△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 B.a=4,b=5,c=6C.a=6,b=8,c=10 D.a=5,b=12,c=13【分析】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32+42=52,∴△ABC是直角三角形;B.∵52+42≠6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C.∵62+82=102,∴△ABC是直角三角形;D.∵122+42=13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6.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D.若a+b<0,那么a<0,b<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互余的定义对C进行判断;利用反例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选项的命题为真命题;B、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B选项的命题为真命题;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所以C选项的命题为真命题;D、当a=﹣3,b=1,所以D选项的命题为假命题.故选:D.7.估计(2+)•的值应在()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即可.【解答】解:(2+)•=2+2,∵2<2<3,∴4<2+2<5.故选:B.8.如果直线y=3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2,则b的值是()A.±3B.3C.D.2【分析】设直线y=3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B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AOB的面积为2,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直线y=3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当x=0时,y=3x+b=b,∴点B的坐标为(0,b);当y=0时,3x+b=0,解得:x=﹣.∵S△AOB=OA•OB=2,∴×|b|×|﹣|=2,∴b=±2.故选:C.9.如图,直线y=﹣x﹣1与y=kx+b(k≠0且k,b为常数)的交点坐标为(﹣2,l),则关于x的不等式﹣x﹣1<kx+b的解集为()A.x>﹣2 B.x<﹣2 C.x>1 D.x<l【分析】根据题意知,直线y=kx+b位于直线y=﹣x﹣1上方的部分符合题意.【解答】解:如图,直线y=﹣x﹣1与y=kx+b(k≠0且k,b为常数)的交点坐标为C (﹣2,l),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x﹣1<kx+b的解集为x>﹣2.故选:A.10.如图,把Rt△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1,1)、C(5,1),∠ABC=90°,AC =4.将△ABC沿y轴向下平移,当点A落在直线y=x﹣2上时,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A.B.C.D.【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根据平移的特点,可知线段AC扫过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点A落在直线y=x﹣2上时,从而可以求得线段AC平移的距离,进而求得线段AC扫过的面积.【解答】解:∵点B(1,1)、C(5,1),∠ABC=90°,AC=4,∴BC=4,∴AB==4,∴点A的坐标为(1,5),将x=1代入y=x﹣2得,y=﹣,∴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5﹣(﹣)|×(5﹣1)==,故选:D.11.如图,Rt△ABC的两边OA,OB分别在x轴、y轴上,点O与原点重合,点A(﹣3,0),点B(0,3),将Rt△AOB沿x轴向右翻滚,依次得到△1,△2,△3,…,则△2020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A.(673,0)B.(6057+2019,0)C.(6057+2019,)D.(673,)【分析】在翻滚的过程中,每翻滚三次就重复出现原来的形状,可将这样的翻滚称为三循环,那么2020÷3=673.…1,所以△2020的形状如同△4,即直角顶点的纵坐标为0,再求出△ABC的周长的673倍即为横坐标.【解答】解:∵2020÷3=673. (1)∴△2020的形状如同△4∴△2020的直角顶点的纵坐标为0而OB1+B1A2+A2O2=3+6+3=9+3∴△2020的直角顶点的横坐标为(9+3)×673=6057+2019故选:B.12.已知整数k使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正整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和为()A.4 B.9 C.10 D.12【分析】解方程组得,得到k=4,6;解不等式组得到k=4,5,6,于是得到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和=4+6=10.【解答】解:解方程组得,∵方程组的解为正整数,∴,∴k=4,6;解不等式组得,,∵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1<≤2,∴3<k≤6,∴k=4,5,6,∴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和=4+6=10,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3.因式分解:5x2﹣2x=x(5x﹣2).【分析】提取公因式x即可得.【解答】解:5x2﹣2x=x(5x﹣2),故答案为:x(5x﹣2).14.+(π﹣3.14)0﹣(﹣)﹣2=﹣10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9=﹣10.故答案为:﹣10.15.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3),且与直线y=﹣x+1平行,则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 .【分析】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先把(0,3)代入得b=3,再利用两直线平行的问题得到k=﹣,即可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0,3)代入得b=3,∵直线y=kx+b与直线y=﹣x+1平行,∴k=﹣,∴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故答案为y=﹣x+3.16.若m,n为实数,且m=+8,则m+n的算术平方根为 3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求得n=1,继而求得m=8,然后求m+n的算术平方根.【解答】解:依题意得:1﹣n≥0且n﹣1≥0,解得n=1,所以m=8,所以m+n的算术平方根为:==3.故答案是:3.17.甲、乙两人在同一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方向、同时出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步1800米,当甲第一次超出乙300米时,甲停下来等候乙.甲、乙会合后,两人分别以原来的速度继续跑向终点,先到终点的人在终点休息.在整个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x(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跑了1380 米.【分析】先由图象和已知条件求出甲乙的速度,进而求出两人相距300米时甲跑的路程以及离终点的距离和从会和到终点甲所用的时间,从而求出乙跑420秒的路程,最后求出乙跑的总路程.【解答】解:由题意得乙的速度:1800÷1200=1.5(米/秒),甲的速度:1.5+300÷300=2.5 (米/秒),∴两人相距300m时,甲跑的路程是 2.5×300=750(米),此时离终点距离为1800﹣750=1050(米),∴从会合到终点甲的用时是 1050÷2.5=420(秒)乙从会合点跑420秒路程是 420×1.5=630(米),∴当甲到终点时,乙跑的总路程是 750+630=1380(米).故答案为:1380.18.A、B、C、D、E、F六人按顺序围成一圈做游戏,每人抽一个数,已知每人按顺序抽到数字的两倍与其他五个人的平均数之差分别为9、10、13、15、23、30,则C抽到的数字是15 .【分析】设A、B、C、D、E、F六人抽到的数分别为:a,b,c,d,e,f,由题意列出方程组,可求c的值.【解答】解:设A、B、C、D、E、F六人抽到的数分别为:a,b,c,d,e,f,由题意可得解得:c=15故答案为:15三.解答题(共8小题)19.解下列方程组或者不等式组(1)解方程组:(2)解不等式组:【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可得;(2)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解答】解:(1)整理得①﹣②得7y=﹣1,解得y=﹣,把y=﹣代入②得x+=2,解得x=,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解不等式①得,x≤4;解不等式②得x>﹣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4.20.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3,1),C(﹣1,3).(1)作图: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得到△A1B1C1,求作△A1B1C1;(2)求△BCC1面积.【分析】(1)依据平移动方向和距离,即可得到△A1B1C1;(2)利用割补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BCC1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BCC1面积为:6×3﹣×1×6﹣×2×2﹣×3×4=18﹣3﹣2﹣6=7.21.重庆一中田径代表队在2018年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勇夺金牌8枚,银牌4枚,铜牌8枚,喜讯再次点燃了同学们热爱运动的热情为了解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每日运动时间的情况,并将调查学生每日运动时间情况条形统计图学生每日运动时间情况扇形统计图.(1)被抽查的学生总数是100 人,并在图中补全条形统计图;(2)写出每日运动时间的中位数是40 小时,众数是40 小时;(3)求这批被调查学生平均每日运动的时间.【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被抽查的学生总数是10÷10%=100人,每日运动时间为1.2小时的学生人数为100×20%=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00;(2)每日运动时间的中位数是40小时,众数是40小时;故答案为:40,40;(3)这批被调查学生平均每日运动的时间=×(0.2×10+0.5×15+1×40+1.2×20+1.6×10+2×5)=0.995小时.22.如图,直线AB:y=2x+6与直线AC:y=﹣2x+2相交于点A,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直线AC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C.(1)求交点A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分析】(1)联立直线AB,AC的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2)设直线AB与y轴交于点E,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C,E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ABC=S△BOE﹣S△BOC﹣S△ACE,即可求出△ABC的面积.【解答】解:(1)联立直线AB,AC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解得:,∴交点A的坐标为(﹣1,4).(2)设直线AB与y轴交于点E,如图所示.当x=0时,y=2x+6=6,y=﹣2x+2=2,∴点E的坐标为(0,6),点C的坐标为(0,2),∴OE=6,OC=2,CE=4.当y=0时,2x+6=0,解得:x=﹣3,∴点B的坐标为(﹣3,0),OB=3.∴S△ABC=S△BOE﹣S△BOC﹣S△ACE,=×3×6﹣×3×2﹣×4×1,=4.23.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重庆一中mama超市准备购进甲、乙两种绿色袋装食品.其中甲乙两种绿色袋装食品的进价和售价如表:已知:超市购进200袋甲种袋装食品或者购进300袋乙种袋装食品所用金额相等(1)求n的值;(2)要使购进的甲、乙两种绿色袋装食品共1200袋的总利润(利润=售价﹣进价)不少于6400元,且不超过6420元,问该mama超市有哪几种进货方案?要获得最大利润该如何进货?(请写出具体方案)【分析】(1)根据“购进200袋甲种袋装食品或者购进300袋乙种袋装食品所用金额相等”列出方程并解答;(2)设购进甲种绿色袋装食品x袋,表示出乙种绿色袋装食品(1200﹣x)袋,然后根据总利润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答】解:(1)依题意得:200(n+2)=300(n﹣2),解得:n=10,(2)设购进甲种绿色袋装食品x袋,表示出乙种绿色袋装食品(1200﹣x)袋,根据题意得,,解得:≤x≤270,∵x是正整数,270﹣266.7+1=4,∴共有4种方案;∵甲的利润大于乙的利润,要获得最大利润该应该进货时甲最大才行,即甲进货270袋,乙进货1200﹣270=930袋.24.在△ABC中,AB=AC,点D为BC的中点,连接AD.(1)如图1,H为线段CB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AH,若∠ACB=60°,∠AHC=45°,AH=2,求HC;(2)如图2,点E为AD上任意一点,过点E作EF⊥AD交AC于点F,连接BF,取BF中点M,连接MD和ME,求证:ME=MD.【分析】(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C=AB,∠ABC=∠BAC=60°,AD⊥BC,CD =BD=BC,∠BAD=30°,证明△A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AD=DH=AH=2,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D=2,求出CD=BD=,即可得出HC=DH+CD =2+;(2)延长FE、DM交于点G,证出∠DEG=90°,EF∥B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G=∠BDM,证明△BDM≌△FGM(AAS),得出DM=GM,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解:∵AB=AC,∠A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BC=AB,∠ABC=∠BAC=60°,∵点D为BC的中点,∴AD⊥BC,CD=BD=BC,∠BAD=30°,∵∠AHC=45°,AH=2,∴△A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DH=AH=2,∵∠BAD=30°,∴AD=BD=2,∴CD=BD=,∴HC=DH+CD=2+;(2)证明:延长FE、DM交于点G,如图2所示:∵EF⊥AD,AD⊥BC,∴∠DEG=90°,EF∥BC,∴∠G=∠BDM,∵M为BF的中点,∴BM=FM,在△BDM和△FGM中,,∴△BDM≌△FGM(AAS),∴DM=GM,∴EM=DG=MD.25.阅读下列材料:对于一个任意四位正整数,若其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是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的两倍,则称这样的四位正整数为“双倍数”,如6231,其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为62,其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是31,62是31的两倍,则称6231为“双倍数”(1)猜想任意一个“双倍数”能否被67整除,并说明理由;(2)若一个双倍数的各个数位数字分别加上1组成一个新的四位正整数,这个新的四位正整数能被7整除,求所有满足条件的“双倍数”.【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将数字表示成67的倍数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已知数字,即可求出已知数的满足条件,写出已知数即可.【解答】解:设正整数m=D4D3D2D1,其中D4、D3、D2、D1表示各个位置上的数字,且为0到9之间的整数(D4≠0),根据“双倍数”的定义,有10D4+D3=2(10D2+D1).(1)假设m=D4D3D2D1是“双倍数”,则有m=1000D4+100D3+10D2+D1=100(10D4+D3)+10D2+D1,根据“双倍数”定义,有m=100×2(10D2+D1)+10D2+D1=2010D2+201D1=201(10D2+D1),则==3(10D2+D1)=30D2+3D1为整数,由此可见,任意一个“双倍数”都能被67整除;(2)由题意,新组成的四位正整数可表示为:1000(D4+1)+100(D3+1)+10(D2+1)+D1+1=201(10D2+D1)+1111因为=N,也就是2010D2+201D1+1111可以整除7,而1111÷7=158……5,所以需要“双倍数”(2010D2+201D1)÷7=n……2才可以整除7故所有满足这样条件的“双倍数”(用排除法)有:2613,50252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与直线l2:y=﹣x+8相交于点A,直线l2与x轴相交于点B,与y轴相交于点C,点D(﹣6,0),点F(0,6),连接DF.(1)如图1,求点A的坐标;(2)如图1,若将△ODF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a个单位,得到△O′D′F′,点D与点B重合时停止移动,设△O′D′F′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a的关系式,并写出a的取值范围;(3)如图2,现将△ODF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12个单位得到△O1D1F1,直线O1F1与直线l2交于点G,再将△O1GB绕点G旋转,旋转角度为α(0°≤α≤360°),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O1′GB′,直线O1′G与直线l1的交点为M,直线GB′与直线l1的交点为N,是否存在△G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两直线解析式组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交点A的坐标;(2)△DOF向右水平移动时,与△AOB重叠的图形在0<a≤6时为直角三角形,用a表示出两直角边即可求出面积的函数关系式,当6<a<24时,重叠部分为四边形,S四边形SHO′D′=S﹣S△F′SH.△F′O′D′(3)存在,在△GO1B绕点G逆时针旋转过程中,等腰△MNG只有两种情况:①∠MGN=60°,②∠MGN=120°;分类进行计算.【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A(6,).(2)在y=﹣x+8中,令y=0,得﹣x+8=0,∴x=24∴B(24,0),令x=0,y=,∴C(0,),在Rt△BOC中,tan∠BCO===,∴∠BCO=60°,在Rt△DOF中,tan∠DFO===,∴∠DFO=30°.分两种情况:①当0≤a≤6时,如图1,F′O′交直线l1于点E,则O′(a,0),∴y=a,∴E(a,a),即EO′=a,OO′=a,∴S=OO′•EO′==,②当6<a≤30时,如图2,OO′=a,∴H(a,)F′H=﹣()=∵F′O′∥OC,∴∠BHO′=∠BCO=60°∵∠D′F′O′=∠DFO=30°,∴∠F′SH=90°,∴SH=F′H=(),F′S=SH=(),∴S=S△F′O′D′﹣S△F′HS=F′O′•D′O′﹣F′S•SH=×6×6﹣×()×()=∴.(3)存在,MN=8或24.∵F1O1∥y轴,∴∠BGO1=∠BCO=60°,∴△GMN为等腰三角形时,∠MGN=60°或120°,分两种情况:①当∠MGN=60°时,△GMN必为等边三角形,如图3,此时旋转角α=30°或90°或270°,∵OO1=12,∴BO1=12,∴BG===8,AB=OB cos∠OBC=24cos30°=12,∴AG=AB﹣BG=12﹣8=4,∴MN=NG===8,②当∠MGN=120°时,△GMN为等腰三角形,∴∠MNG=∠NMG=30°,如图4,此时旋转角α=120°或300°,MN=2AN===24.。
市西初级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1.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一定没有实数根的是()A.210x x --= B.24690x x -+= C.2x x=- D.220x mx --=3.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2y x =图像上的是()A.()1,2-- B.16,6⎛⎫ ⎪⎝⎭C.()2,1-D.(1,2)-4.)A.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B.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C.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D.两点(,)x y 与()2,1-间的鉅离.5.若M (12-,y 1)、N (14-,y 2)、P (12,y 3)三点都在函数k y x=(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A.y 2>y 3>y 1B.y 2>y 1>y 3C.y 3>y 1>y 2D.y 3>y 2>y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到点P 距离等于1cm 的点的轨迹是以点P 为圆心,半径长为1cm 的圆B.等腰ABC ∆的底边BC 固定,顶点A 的轨迹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C.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D.到直线l 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轨迹是两条平行于l 且与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直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7.函数 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8.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231x x -+=___________.9.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的题设是___________.10.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40k x x k -++-=有一个根是0,那么k =___________.11.若函数(1)y k x =+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2.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 的一个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另外三点在坐标轴上,则k =___________.13.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若5,4AC cm BC cm ==,则D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2:2:3:1,且∠ABC=90°,则∠DAB 的度数是______°.15.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平分ACB ∠,2,,A B BC a AC b ∠=∠==,则AD =___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16.一种型号的数码相机,原来每台售价50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现在每台售价为3200元,假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 ,那么可列方程___________.17.如图,在教学楼走廊上有一拖把以45︒的倾斜角斜靠在栏杆上,影响了同学们的行走,小明自觉地将拖把挪动位置,使其倾斜角变为60︒.如果拖把的长为2米,则行走的通道拓宽了_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A 点的坐标为(a ,a ).如图,若曲线3(0)y x x=>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满分66分)19.化简:÷.20.解方程:2410y y -+=.21.,再求当x y ==时的值.2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30x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0m =时,将m 的值代入方程,并用配方法求出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23.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DM 长为15米,DN 长为20米),用28m 长的篱笆围成了一个面积为192m 2的长方形花园ABCD(篱笆只围AB,BC 两边).求篱笆BC 长.24.小华和小晶上山游玩,小华步行,小晶乘坐缆车,相约在山顶缆车的终点会合.已知小华歩行的路程是缆车所经线路长的2倍,小晶在小华出发后50分钟才坐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80米.图中的折线反映了小华行走的路程y (米)与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1)小华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_____米,他途中休息了___________分钟;小华休息之后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___米;(2)当030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3)当小晶到达缆车终点时,小华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___________米.25.已知:如图,,AD CD BC CD ⊥⊥,D C 、分别为垂足,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BC DF =.求证:(1)DAF CFB ∠=∠;(2)AF BF ⊥.26.如图,已知直线12y x =与双曲线(0)k y k x =>在第一象限交于A 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4,点B 在双曲线上.(1)求双曲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B 的纵坐标为8,试判断OAB ∆形状,并说明理由.2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BC ADC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边AC 、BD 的中点.(1)求证:MN BD ⊥;(2)当15,10,BCA AC cm OB OM ︒∠===时,求MN 的长.28.如图,已知3,4,,// AB BC AB BC AG BC ==⊥,将一个直角的顶点置于点C ,并将它绕着点C 旋转,两条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G 于点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联结DE 交BC 于点F ,设BE x =.(1)当60DCB ︒∠=时,求BE 的长;(2)若AD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3)旋转过程中,若DC FC =,求此时BE 的长.市西初级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1.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判定.【详解】解:A.不是同类二次根式B.=C.=是同类二次根式D.2x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即: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2.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一定没有实数根的是()A.210x x --= B.24690x x -+= C.2x x =- D.220x mx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概念,求出△的正负即可解题.【详解】解:A.x 2-x-1=0,△=1+4=5>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x 6x 90-+=,△=36-144=-108<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C.2x x =-,2x x 0+=,△=1>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2x mx 20--=,△=m 2+8>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属于简单题,熟悉根的判别式的概念是解题关键.3.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2y x =图像上的是()A.()1,2-- B.16,6⎛⎫⎪⎝⎭ C.()2,1- D.(1,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2y x=中xy=2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1(2)2-⨯-=,∴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A 正确;B.1612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B 错误;C.2122-⨯=-≠,∴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C 错误;D.1222-⨯=-≠,∴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D 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中k=xy 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B.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C.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D.两点(,)x y 与()2,1-间的鉅离.【答案】D【解析】【分析】=,然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可以理解为两点(,)x y 与()2,1-间的距离.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设两个点A 、B 以及坐标分别为1122(,);(,)A x y B x y ,则A 和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 =5.若M (12-,y 1)、N (14-,y 2)、P (12,y 3)三点都在函数k y x=(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A.y 2>y 3>y 1B.y 2>y 1>y 3C.y 3>y 1>y 2D.y 3>y 2>y 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k 值判断函数图像及增减性,再利用增减性比较大小即可.【详解】∵k >0,∴函数图象分布于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2-<14-<0,12>0,∴y 2<y 1<0,y 3>0,∴y 3>y 1>y 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k 值的意义是解题关键.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到点P 距离等于1cm 的点的轨迹是以点P 为圆心,半径长为1cm 的圆B.等腰ABC ∆的底边BC 固定,顶点A 的轨迹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C.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D.到直线l 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轨迹是两条平行于l 且与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直线【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圆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到点P 距离等于1cm 的点的轨迹是以点P 为圆心,半径为1cm 的圆,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等腰△ABC 的底边BC 固定,顶点A 的轨迹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线段BC 中点除外),故B 选项符合题意;C 、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D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轨迹是两条平行于l 且与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直线,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轨迹,圆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7.函数 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答案】12x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210x +≥ 解得:12x ≥- 故答案为:12x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本题的解题关键.8.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231x x -+=___________.【答案】3535()()22x x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即可.【详解】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31x x -+=043522b x a -±±=∴2353531()22x x x x +--+=--故答案为:33(22x 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的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的题设是___________.【答案】两个角相等【解析】【分析】交换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即可得到逆命题,然后根据命题的定义求解.【详解】解: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题设是: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两个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10.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40k x x k -++-=有一个根是0,那么k =___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到2-k≠0,由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已知方程,列出关于k 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来求k 的值.【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40k x x k -++-=的一个根为0,∴240k -=,且2-k≠0,∴k=±2,且2-k≠0,解得,k=-2,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注意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11.若函数(1)y k x =+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答案】k <-1【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在y=kx(k ≠0)中,当比例系数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列不等式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k+1<0解得:k <-1故答案为:k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12.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 的一个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另外三点在坐标轴上,则k =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因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S 是个定值,即S=|k|.【详解】解:根据题意,知S=|k|=3,k=±3,又因为反比例函数位于第四象限,k <0,所以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y x=中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 的几何意义.13.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若5,4AC cm BC cm ==,则D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答案】9【解析】【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 ,则△DBC 的周长为DC+DB+BC=DC+AD+BC=AC+BC ,计算即可.【详解】解:∵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DA=DB ,∴△DBC 的周长为DC+DB+BC=DC+AD+BC=AC+BC=5+4=9cm ,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2:2:3:1,且∠ABC=90°,则∠DAB 的度数是______°.【答案】135°【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BC ,从而可求得∠BAC 的度数.设AB =2x ,通过计算证明AC 2+AD 2=CD 2,从而证得ΔACD 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DAC=90°,从而求得∠DAB 的度数.【详解】解:∵AB :BC :CD :DA=2:2:3:1,且∠ABC=90°,∴AB=BC ,∴∠BAC=∠ACB=45°,∴设AB =2x ,则BC =2x ,CD=3x ,DA=x,∴AC 2=AB 2+BC 2=(2x)2+(2x)2=8x 2又CD 2-AD 2=(3x)2-x 2=8x 2∴AC 2=CD 2-AD 2∵AC 2+AD 2=CD 2∴ΔACD 是直角三角形,∴∠DAC=90°,∴∠DAB=45°+90°=135°.故答案是:13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5.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平分ACB ∠,2,,A B BC a AC b ∠=∠==,则AD =___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a-b【解析】【分析】在CB上截取CA′=CA,连接DA′,根据SAS证明△ADC≌△A′DC,根据△ADC≌△A′DC,得出DA′=DA,∠CA′D=∠A,再证明DA′=A′B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在CB上截取CA′=CA,连接DA′,∵CD平分∠ACB,∴∠ACD=∠A′CD,在△ADC和△A′DC中,''CA CAACD A CD CD CD=⎧⎪∠=∠⎨⎪=⎩,∴△ADC≌△A′DC(SAS),∴DA′=DA,∠CA′D=∠A,∵∠A=2∠B,∠CA′D=∠B+∠A′DB,∴∠A′DB=∠B,∴BA′=A′D=AD,∴BC=CA′+BA′=AC+AD∴AD=BC-AC=a-b,故答案为:a-b.【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6.一种型号的数码相机,原来每台售价50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现在每台售价为3200元,假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那么可列方程___________.【答案】5000(1-x)2=3200【解析】【分析】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根据原来每台售价为50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现在每台售价为3200元,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5000(1-x)2=3200.故答案为:5000(1-x)2=3200.【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是个增长率问题,根据两次降价前的结果,和现在的价格,可列出方程.17.如图,在教学楼走廊上有一拖把以45︒的倾斜角斜靠在栏杆上,影响了同学们的行走,小明自觉地将拖把挪动位置,使其倾斜角变为60︒.如果拖把的长为2米,则行走的通道拓宽了_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1-【解析】【分析】根据余弦函数分别求出两次拖把距墙根的距离,求差得解.【详解】解:∵AB=CD=2,∠ABO=45°,∠CDO=60°,∴BO=AB•cos45°=22⨯=;DO=CD•cos60°=1212⨯=.则1-.1-米.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运用能力,掌握余弦值的计算公式并灵活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A 点的坐标为(a ,a ).如图,若曲线3(0)y x x=>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C 点的坐标(a-1,a-1),然后分别把A 、C 的坐标代入求得a 的值,即可求得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 和点C .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 时,即2a =3,解得:(负根舍去);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C 时,即2(1)a -=3,解得:(负根舍去),-.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y=k x (k 为常数,k≠0)的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k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满分66分)19.化简:÷.【答案】143.【解析】试题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试题解析:原式=(233)=3﹣13+2=143.20.解方程:2410y y -+=.【答案】1222y y ==【解析】【分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2410y y -+=241y y -=-2224212y y -+=-+2(2)3y -=2y -=∴1222y y =+=【点睛】本题考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方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1.,再求当x y ==时的值.【答案】xy ;1【解析】【分析】数值进行求解即可.+=xy ,当x y ===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确定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30x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0m =时,将m 的值代入方程,并用配方法求出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答案】(1)98m >-;(2)1230;2x x ==-【解析】【分析】(1)根据方程解的个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2)取m=0,由此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关于x 的方程2230x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2-4×2×(-m )=8m+9>0,解得:98m >-.(2)当m=0时,原方程为2230x x +=2302x x +=222333()0(244x x ++=+239()416x +=3344x +=±∴1230;2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牢记“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根的判别式△>0”是解题的关键.23.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DM 长为15米,DN 长为20米),用28m 长的篱笆围成了一个面积为192m 2的长方形花园ABCD(篱笆只围AB,BC 两边).求篱笆BC 长.【答案】BC 的长为16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BC=x 米,得AB=(28-x )米,根据长×宽=192列出方程,进一步解方程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设BC=xm ,则AB=(28-x )m ,由题意得:x (28-x )=192,解得:x 1=12,x 2=16,当BC=12米时,AB=16米>15米,不符合题意,舍去.故BC 的长为16米.【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小华和小晶上山游玩,小华步行,小晶乘坐缆车,相约在山顶缆车的终点会合.已知小华歩行的路程是缆车所经线路长的2倍,小晶在小华出发后50分钟才坐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80米.图中的折线反映了小华行走的路程y (米)与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1)小华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_____米,他途中休息了___________分钟;小华休息之后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___米;(2)当030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3)当小晶到达缆车终点时,小华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___________米.【答案】(1)3600,20,55;(2)y=65x ;(3)1100【解析】【分析】根据图象获取信息:(1)小华到达山顶用时80分钟,中途休息了20分钟,行程为3600米;休息前30分钟行走1950米,休息后30分钟行走(3600-1950)米,利用路程、时间得出速度即可.(2)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3)求小晶到达缆车终点的时间,计算小华行走路程,求离缆车终点的路程.【详解】解:(1)根据图象知:小华行走的总路程是3600米,他途中休息了20分钟;小华休息之后行走的速度是(3600-1950)÷(80-50)=55米/分钟,故答案为3600,20,55;(2)设函数关系式为y=kx ,可得:1950=30k ,解得:k=65,所以解析式为:y=65x ,故答案为:y=65x ;(3)小晶所用时间:3600180102÷=,小华到达山顶用时80分钟,小华比小晶迟到80-50-10=20(分),∴小晶到达终点时,小华离缆车终点的路程为:20×55=1100(米),故答案为:1100.【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是关键.此题第3问难度较大.25.已知:如图,,AD CD BC CD ⊥⊥,D C 、分别为垂足,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BC DF =.求证:(1)DAF CFB ∠=∠;(2)AF BF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可以得出△ADF ≌△FCB 就可以得出∠DAF=∠CFB ;(2)根据∠DAF+DFA=90°可以得出∠AFB=90°,就可以得出△AF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解.【详解】证明:(1)∵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AF=BF ,AE=BE .∵AD ⊥CD ,BC ⊥CD ,∴∠D=∠C=90°.在Rt△ADF和Rt△FCB中AF FB DF CB=⎧⎨=⎩,∴△ADF≌△FCB(HL),∴∠DAF=∠CFB;(2)∵∠D=90°,∴∠DAF+∠DFA=90°,∴∠CFB+∠DFA=90°,∴∠AFB=90°.∴AF BF⊥.【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6.如图,已知直线12y x=与双曲线(0)ky kx=>在第一象限交于A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点B在双曲线上.(1)求双曲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B的纵坐标为8,试判断OAB∆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8y x=;(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将A 点横坐标x=4代入12y x =中,得A 点纵坐标y=2,可知点A 的坐标为(4,2),再将A (4,2)代入(0)k y k x =>求k 即可;(2)点B 在双曲线8y x=上,将y=8代入得x=1,即B (1,8),已知A (4,2),O (0,0),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分别求OA ,AB ,OB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OAB 是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将x=4代入12y x =,得y=2,∴点A 的坐标为(4,2),将A (4,2)代入(0)k y k x=>,得k=8,∴8y x =(2)△OAB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y=8代入8y x=中,得x=1,∴B 点的坐标为(1,8),又A (4,2),O (0,0),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OA =,AB =OB ∵OA 2+AB 2=20+45=65=OB 2,∴△OAB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求法,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求法,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利用交点坐标将问题过渡.2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BC ADC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边AC 、BD 的中点.(1)求证:MN BD ⊥;(2)当15,10,BCA AC cm OB OM ︒∠===时,求MN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5【解析】【分析】(1)连接BM、DM,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求出BM=DM,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即可;(2)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BMN=30°,求出∠NBM=30°,求BM,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证明:(1)连接BM、DM.∵∠ABC=∠ADC=90°,点M、点N分别是边AC、BD的中点,∴BM=12AC,CM=12AC,∴BM=DM=12AC,∵N是BD的中点,∴MN是BD的垂直平分线,∴MN⊥BD(2)解:∵∠BCA=15°,BM=CM=12AC,∴∠BCA=∠CBM=15°,∴∠BMA=30°,∵OB=OM,∴∠OBM=∠BMA=30°,∵AC=10,BM=12AC,∴BM=5,在Rt △BMN 中,∠BNM=90°,∠NBM=30°,∴MN =12BM =2.5,答:MN 的长是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MBN 和BM 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28.如图,已知3,4,,// AB BC AB BC AG BC ==⊥,将一个直角的顶点置于点C ,并将它绕着点C 旋转,两条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G 于点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联结DE 交BC 于点F ,设BE x =.(1)当60DCB ︒∠=时,求BE 的长;(2)若AD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3)旋转过程中,若DC FC =,求此时BE 的长.【答案】(1)433;(2)y=34-x+4(0≤x≤163);(3)76.【解析】【分析】(1)首先证明,∠CBE=90°,∠BCE=30°,根据tan30°=BE BC,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作DM ⊥BC 于M .只要证明△DCM ∽△CEB ,得DM CM CB E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3)先证明∠EDA=∠EDC ,由EA ⊥DA ,EC ⊥DC ,推出EA=EC=x+3,在Rt △BCE 中,根据EC 2=BE 2+BC 2,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如图1中,∵∠DCE=90°,∠DCF=60°,∴∠BCE=30°,∵AB ⊥BC ,∴∠CBE=90°,∴tan30°=BE BC,∴43BE =∴BE=433.(2)如图2中,作DM ⊥BC 于M .∵AG ∥BC ,AB ⊥BC ,∴AG ⊥AB ,∴∠A=∠ABM=∠DMB=90°,∴四边形ABMD是矩形,∴BM=AD=y,AB=DM=3,CM=4-y,∵∠DCM+∠CDM=90°,∠DCM+∠BCE=90°,∴∠CDM=∠BCE,∵∠DMC=∠CBE,∴△DCM∽△CEB,∴DM CM CB EB=∴344yx-=,∴y=34-x+4由题意可得xy≥⎧⎨≥⎩,即3404xx≥⎧⎪⎨-+≥⎪⎩解得:0≤x≤16 3∴y=34-x+4(0≤x≤163)(3)如图3中,∵CD=CF,∴∠CDF=∠CFD,∵AG∥BC,∴∠CFD=∠ADF,∴∠EDA=∠EDC,∵EA⊥DA,EC⊥DC,∴EA=EC=x+3,在Rt△BCE中,∵EC2=BE2+BC2,∴(x+3)2=x2+42,∴x=7 6,∴BE=7 6.【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七一华源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下列式子:①x 2;②5y x +;③a -21;④1+πx ,其中是分式的有()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④C .只有①③D .只有①②④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3·b 3=2b 3B .(x +2)(x -2)=x 2-2C .(a +b )2=a 2+b 2D .(-2a )2=4a 24.下列等式从左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a (x -y )=ax -ayB .x 2+2x +1=x (x +2)+1C .(x +1)(x +3)=x 2+4x +3D .x 3-x =x (x +1)(x -1) 5.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6.如图,根据计算正方形ABCD 的面积可以说明下列哪个等式成立() A .(a +b )2=a 2+2ab +b 2B .(a -b )2=a 2-2ab +b 2C .(a +b )(a -b )=a 2-b 2D .a (a -b )=a 2-ab7.如图,已知点P 为△ABC 三条内角平分线AD 、BE 、CF 的交点,作DG ⊥PC 于G ,则∠PDG等于 () A .∠ABE B .∠DAC C .∠BCFD .∠CPE8.甲、乙两个救援队向相距50千米某地震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已知甲救援队的平均速度是乙救援队平均速度的2倍,乙救援队出发40分钟后,甲救援队才出发,结果甲救援队比乙救援队早到20分钟.若设乙救援队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则方程可列为() A .xx 5031250=+ B .xx 501250=+ C .xx 5031250=- D .xx 501250=- 9.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x 2+mx +9的最大值为10,则m 的值可能为() A .1B .2C .4D .510.已知Rt △ABC 中,∠C =90°,∠A =30°.在直线BC 或AC 上取一点P ,使得△P AB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 点有() A .2个B .4个C .6个D .8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计算:a -6a 9=__________;201620155.1)32(⨯=__________;约分:cab bc a 2321525-=__________ 12.当x 为__________时,分式22xx -的值为负13.已知4y 2+my +9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14.如图,把R 1、R 2、R 3三个电阻串联起来,线路AB 上的电流为I ,电压为U ,则U =IR 1+IR 2+IR 3.当R 1=19.7,R 2=32.4,R 3=35.9,I =2.5时,则U 的值为_________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某一条边的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等于_________ 16.如图,Rt △ABC 中,∠C =90°,点D 、点E 为边AB 上的点,且AD =BE ,点M 、N 分别为边AC 、BC 上的点.已知:AB =a ,DE =b ,则四边形DMNE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本题8分)分解因式:(1) x 3-9x(2)16x 4-1(3) 6xy 2-9x 2y -y 3(4) (2a -b )2+8ab18.(本题8分)解方程:(1) 665122+=++x xx x (2)1441222-=-x x19.(本题8分)(1) 先化简,再求值:xxx x x x x +-∙-+÷+--111112122,其中21=x (2) 当x =-3.2时,求322444222++-÷-+-xx x x x x 的值20.(本题8分)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是V(1) 如果盒子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 (2) 如果盒子底面是长为b 、宽为c 的长方形,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3) 上面两种情况下,如果盒子的底面面积相等,那么两种盒子的表面积相差多少?(不计制造材料的厚度)21.(本题8分)已知,如图直线AB ⊥BC ,线段AB <BC ,点D 在直线AB 上,且AD =BC ,AE ⊥AB ,且AE =BD ,连接DE 、DC ,∠ADE =α(1) 请在下图中补全图形,并写出∠CDE 的度数____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 如图,当点D 在点B 下方,点F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BD =CF ,直线AF 与DC 交于点P ,试问∠APD 的度数是否是定值?若是定值,求出并说明理由22.(本题10分)有一市政建设工程,若甲、乙两工程队合做(甲、乙两工程队所做的时间相同)10天完成全部工程的125,施工费用80万元;若甲队先做20天,剩余部分再由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12天才能完成,施工费用196万元(1) 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要多少个天?(3) 若甲、乙两工程队合做(甲、乙两工程队所做的时间不一定相同),要使该工程施工总费用不超过192万元,则甲工程队至多施工多少天?23.(本题10分)已知,如图1,在△ABC 中,三边AB 、BC 、CA 的长表示为c 、a 、b ,a 、b 、c 满足a 2+b 2+c 2-ab -bc -ca =0 (1) 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 如图2,AE ⊥BC 于E ,AD ∥BC ,BD ∥AE ,F 为AC 中点,求CEFBDFS S ∆∆的值 (3) 如图3,将△ABC 沿AC 翻折至△ADC ,E 为线段BD 上一点.将线段CE 绕C 点顺时针旋转120°得CF ,连DF 、EF 交CD 于M ,交AB 于N ,求NEMF24.(本题12分)已知如图1,在平面坐标系中A (a ,0)、B (0,b ),其中a 、b 满足条件2a 2+b 2-24a -16b +136=0,∠OAB 与∠OB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 (1) 求出A 、B 两点的坐标(2) 求S △IAB(3) 如图2,过I 作IH ⊥x 轴于H ,M 为OH 中点,N 为线段IM 上一点且∠ONH =135°,求证:HN ⊥IM。
贵州省遵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线段中,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B.2,5,8C.3,4,5D.3,6,92.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a + 2b = 5aB.(a + b) = a + bC.(-a b ) = a bD.1 - 4m + 4m = (2m -1)4.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9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 )A.20°B.100°C.20°或100°D.20°或80°6.如图,已知AD∥BC,AB=CD,AC,BD 交于点O,另加一个条件不能使△ABD≌△CDB 的是( )A.AO=COB.AD=BCC.AC=BDD.OB=OD7.下列正多边形不能镶嵌为平面图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8.小明在计算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漏掉了一个内角,结果得1000°,则这个多边形是( )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十边形9.如果mx2 + 4x + m2 + 3 = 0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A.m=±1B.m=-1C.m=0D.m=110.港珠澳大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又一伟大奇迹,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 公里.通车前需走水陆两路共约340 公里,通车后,约减少时间2.5 小时,平均速度是原来的6 倍,如果设原来通车前的平均时速为x 千米/小时,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11.如图,从边长为a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中减去边长为b 厘米的小正方形,将剪下的图形从虚线处剪开,再拼成一个矩形(长方形).试求这个“新矩形”的面积,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因式分解a - b = (a + b)(a - b)B.整式乘法a - b = (a + b)(a - b)C.因式分解(a + b)(a - b) = a - bD.整式乘法a ± 2ab + b = (a ± b)12.如图,点B,C,D,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为等边三角形,AC=CD,AD=DE,若AB=3,AD=m,试用m 的代数式表示△ABE 的面积( )A. B.m C.m D.3m二、填空题13.计算________14.分解因式:2m -32m5=________;15.已知a+b=3,ab=2,则a2+b2=________;16.若分式有增根,则m=________;17.如图,在∠AOB 的边OA、OB 上取点M、N,连接MN,P 是△MON 外角平分线的交点,若MN=2,S △PMN=2,S△OMN=7.则△MON 的周长是________;18.如图,以AB 为底分别作等边三角形QAB 和正方形ABCD.如果在正方形的对角线AC上存在一点P 使PD+PQ 存在最小值为2,则该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9.(1)计算:(2a6b)-1 ÷(a-2b)3 (2)因式分解:2xy+1-x2- y220.解方程:21.化简,然后从-1,0,1,2 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如图,点A(-1,2),B(-3,1),C(-1,1)在平面坐标系中.(1)在图中找出第四个点P,使以A、B、C、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该四边形,并写出P 点的坐标________;(找出一个即可)(2)求出(1)中你画出的四边形的面积.23.如图,△ABC 和△BDE 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DE+EC=AE.2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等式a2+b2+c2=ab+bc+ac,试猜想该三角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25.“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占领汽车市场,以“北汽”和“北汽新能源EV500”为例,分别在某加油站和某充电站加油和充电的电费均为300 元,而续航里程之比则为1∶4.经计算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节约0.6 元/公里.(1)分别求出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单价(每公里费用);(2)随着更多新能源车进入千家万户,有条件的小区及用户将享受0.48 元/度的优惠专用电费.以新能源EV500 为例,充电55 度可续航400 公里,试计算每公里所需电费,并求出与燃油车相同里程下的所需费用(油电)百分比.26.已知,有一组不为零的数a,b,c,d,e,f,m,满足,求解:∵a=bm,c=md,e=fm∴= = m利用数学的恒等变形及转化思想,试完成:(1)244,333,422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2)已知a,b,c 不相等且不为零,若,求的值.27.数学思维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概念,思维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试用你的数学能力解决下列问题:图1 图2(1)如图1 是角平分线的一种作法,其运用的数学知识是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中的________(判定方法);(2)如图2,在△ABC 中,∠B=60°,∠BAC 的平分线AD 与∠BCA 的平分线CE 交于点F,则:①∠AFC=________度.②写出EF与F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八年级(上)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2.(3分)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将()A.增加180°B.减少180°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3分)满足下列哪种条件时,能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是()A.∠A=∠E,AB=EF,∠B=∠D B.AB=DE,BC=EF,∠C=∠FC.AB=DE,BC=EF,∠A=∠E D.∠A=∠D,AB=DE,∠B=∠E4.(3分)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a2•a3=a6B.(a2)3=a5C.(a2b)2=a2b2 D.a3+a3=2a35.(3分)在,,,,中,分式的个数是()A.1 B.2 C.3 D.46.(3分)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B.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D.△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7.(3分)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两处图形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此等式是()A.a2﹣b2=(a+b)(a﹣b)B.(a+b)2=a2+2ab+b2C.(a﹣b)2=a2﹣2ab+b2D.(a+2b)(a﹣b)=a2+ab+b28.(3分)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AB=10,S △ABD=15,则CD的长为()A.3 B.4 C. 5 D.69.(3分)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110°,则底角为()A.70°或40°B.40°或55°C.55°或70°D.70°10.(3分)多项式a2﹣9与a2﹣3a的公因式是()A.a+3 B.a﹣3 C.a+1 D.a﹣111.(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A.扩大100倍 B.扩大10倍C.不变D.缩小到原来的12.(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B.C.D.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3.(3分)将0.0000003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14.(3分)已知4x2+mx+9是完全平方式,则m= .15.(3分)若m﹣n=4,则2m2﹣4mn+2n2的值为.16.(3分)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17.(3分)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18.(3分)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填序号)19.(3分)将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则图中∠α的度数为.20.(3分)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21.(3分)若a m=2,a n=3,则a3m+2n= .22.(3分)已知﹣=5,则的值是.三、解答题(共5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和说理过程)23.(8分)(1)+3=(解方程)(2)x﹣x3(分解因式)24.(6分)先化简(1+)÷,再从1、2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4,﹣3),C(﹣1,﹣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B1;C1;(3)△A1B1C1的面积为;(4)在y轴上画出点P,使PB+PC最小.26.(6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B=40°,∠DAE=15°,求∠C的度数.27.(8分)已知:如图,△ABC和△DB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证:AD=CE;(2)求证:AD和CE垂直.28.(8分)如图,在等腰△ABC中,∠BAC=120°,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1cm,求BD的长.29.(10分)在我市某一城市美化工程招标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投标,经测算: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0天,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24天可完成.(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3.5万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2万元.若该工程计划在70天内完成,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是由甲队或乙队单独完成工程省钱?还是由甲乙两队全程合作完成该工程省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解答】解:图(1)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2)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图(3)有二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五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轴对称图形有4个.故选:C.2.(3分)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将()A.增加180°B.减少180°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答】解:∵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内角和可能减少180°,可能不变,可能增加180°.故选:D.3.(3分)满足下列哪种条件时,能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是()A.∠A=∠E,AB=EF,∠B=∠D B.AB=DE,BC=EF,∠C=∠FC. AB=DE,BC=EF,∠A=∠E D.∠A=∠D,AB=DE,∠B=∠E【解答】解:A、边不是两角的夹边,不符合ASA;B、角不是两边的夹角,不符合SAS;C、角不是两边的夹角,不符合SAS;D、符合ASA能判定三角形全等;仔细分析以上四个选项,只有D是正确的.故选:D.4.(3分)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a2•a3=a6B.(a2)3=a5C.(a2b)2=a2b2 D.a3+a3=2a3【解答】解:A、a2•a3=a5,故本选项错误;B、(a2)3=a6,故本选项错误;C、(a2b)2=a4b2,故本选项错误;D、a3+a3=2a3,正确.故选:D.5.(3分)在,,,,中,分式的个数是()A.1 B.2 C.3 D.4【解答】解:,,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选:C.6.(3分)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B.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D.△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解答】解:由题意得:△BC′D≌△BFD,∴DC′=DF,∠C′=∠C=90°;∠C′BD=∠CBD;又∵四边形ABCD为矩形,∴∠A=∠F=90°;DE∥BF,AB=DF;∴∠EDB=∠FBD,DC′=AB;∴∠EDB=∠C′BD,∴EB=ED,△EBD为等腰三角形;在△ABE与△CDE中,∵,∴△ABE≌△C′DE(HL);又∵△EBD为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综上所述,选项A、C、D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故选:B.7.(3分)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两处图形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此等式是()A.a2﹣b2=(a+b)(a﹣b)B.(a+b)2=a2+2ab+b2C.(a﹣b)2=a2﹣2ab+b2D.(a+2b)(a﹣b)=a2+ab+b2【解答】解:由题意得:a2﹣b2=(a+b)(a﹣b).故选:A.8.(3分)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AB=10,S △ABD=15,则CD的长为()A.3 B.4 C.5 D.6【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C=90°,AD平分∠BAC,∴DE=CD,∴S△ABD=AB•DE=×10•DE=15,解得DE=3.故选:A.9.(3分)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110°,则底角为()A.70°或40°B.40°或55°C.55°或70°D.70°【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当顶角的外角是110°时,顶角是180°﹣110°=70°,则底角是×(180°﹣70°)=55°;②当底角的外角是110°时,底角是180°﹣110°=70°;即底角为55°或70°,故选:C.10.(3分)多项式a2﹣9与a2﹣3a的公因式是()A.a+3 B.a﹣3 C.a+1 D.a﹣1【解答】解:a2﹣9=(a﹣3)(a+3),a2﹣3a=a(a﹣3),故多项式a2﹣9与a2﹣3a的公因式是:a﹣3,故选:B.11.(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A.扩大100倍 B.扩大10倍C.不变D.缩小到原来的【解答】解:分别用10x,10y代替式子中的x、y得==,可见新分式与原分式相等.故选:C.12.(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B.C.D.【解答】解: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故选:D.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3.(3分)将0.0000003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3.4×10﹣7.【解答】解:0.00000034=3.4×10﹣7,故答案为:3.4×10﹣7.14.(3分)已知4x2+mx+9是完全平方式,则m= ±12 .【解答】解:∵4x2+mx+9是完全平方式,∴4x2+mx+9=(2x±3)2=4x2±12x+9,∴m=±12,m=±12.故答案为:±12.15.(3分)若m﹣n=4,则2m2﹣4mn+2n2的值为32 .【解答】解:∵2m2﹣4mn+2n2=2(m﹣n)2∴当m﹣n=4时,原式=2×42=32.故答案是:32.16.(3分)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3 .【解答】解:∵分式的值为零,∴,解得x=﹣3.故答案为:﹣3.17.(3分)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2<x<8 .【解答】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4﹣3<x﹣1<4+3,解得:2<x<8,即x的取值范围是2<x<8.故答案为:2<x<8.18.(3分)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①②③(填序号)【解答】解:①∵∠A+∠B=∠C,∠A+∠B+∠C=180°,∴2∠C=180°,∠C=9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A:∠B:∠C=1:2:3,∠A+∠B+∠C=180°,∴∠C=9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A=90°﹣∠B,则∠A+∠B=90°,∠C=9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A=∠B=∠C,则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①②③.19.(3分)将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则图中∠α的度数为15°.【解答】解: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α=60°﹣45°=15°,故答案为:15°.20.(3分)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135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BC≌△BDE,∴∠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故填135.21.(3分)若a m=2,a n=3,则a3m+2n= 72 .【解答】解:∵a m=2,a n=3,∴a3m+2n=(a m)3×(a n)2=23×32=72.故答案为:72.22.(3分)已知﹣=5,则的值是 1 .【解答】解:解法一:由已知﹣=5,∴a﹣b=﹣5ab,则=.解法二:将原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ab,===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5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和说理过程)23.(8分)(1)+3=(解方程)(2)x﹣x3(分解因式)【解答】解:(1)方程的两边同乘x﹣2,得1+3(x﹣2)=x﹣1,解得x=2.检验:把x=2代入x﹣2=0,即x=2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则原方程无解;(2)x﹣x3=x(1﹣x2)=x(1﹣x)(1+x).24.(6分)先化简(1+)÷,再从1、2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解答】解:原式=﹣•=﹣,当a=2时,原式=﹣.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4,﹣3),C(﹣1,﹣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3,2);B1(4,﹣3);C1(1,﹣1);(3)△A1B1C1的面积为 6.5 ;(4)在y轴上画出点P,使PB+PC最小.【解答】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2)A 1 (3,2);B 1 (4,﹣3);C 1 (1,﹣1);故答案为:(3,2);(4,﹣3);(1,﹣1);(3)△A 1B 1C 1的面积为:3×5﹣×2×3﹣×1×5﹣×2×3=6.5;(4)如图所示:P 点即为所求.26.(6分)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B=40°,∠DAE=15°,求∠C 的度数.【解答】解:∵AD是BC边上的高,∴∠ADE=90°.∵∠ADE+∠AED+∠DAE=180°,∴∠AED=180°﹣∠ADE﹣∠DAE=180°﹣90°﹣15°=75°.∵∠B+∠BAE=∠AED,∴∠BAE=∠AED﹣∠B=75°﹣40°=35°.∵AE是∠BAC平分线,∴∠BAC=2∠BAE=2×35°=70°.∵∠B+∠BAC+∠C=180°,∴∠C=180°﹣∠B﹣∠BAC=180°﹣40°﹣70°=70°.27.(8分)已知:如图,△ABC和△DB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证:AD=CE;(2)求证:AD和CE垂直.【解答】(1)证明:∵△ABC和△D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BD=BE,∠ABC=∠DBE=90°,∴∠ABC﹣∠DBC=∠DBE﹣∠DBC,即∠ABD=CBE,在△ABD和△CBE中,,∴△ABD≌△CBE(SAS),∴AD=CE;(2)证明:延长AD分别交BC和CE于G和F,如图所示:∵△ABD≌△CBE,∴∠BAD=∠BCE,∵∠BAD+∠ABC∠∠BGA=∠BCE+∠AFC+∠CGF=180°,又∵∠BGA=∠C GF,∵∠BAD+∠ABC+∠BGA=∠BCE+∠AFC+∠CGF=180°,∴∠AFC=∠ABC=90°,∴AD⊥CE.28.(8分)如图,在等腰△ABC中,∠BAC=120°,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1cm,求BD的长.【解答】解:∵等腰△ABC中,∠BAC=120°,∴∠B=∠C=×(180°﹣120°)=30°,连接AD,∵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C=∠CAD=30°,∴∠BAD=∠BAC﹣∠CAD=120°﹣30°=90°,∵DE=1cm,DE⊥AC,∴CD=2DE=2cm,∴AD=2cm,在Rt△ABD中,BD=2AD=2×2=4cm.29.(10分)在我市某一城市美化工程招标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投标,经测算: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0天,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24天可完成.(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3.5万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2万元.若该工程计划在70天内完成,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是由甲队或乙队单独完成工程省钱?还是由甲乙两队全程合作完成该工程省钱?【解答】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需x天.根据题意,得:×20+(+)×24=1.解这个方程得:x=90.经检验,x=90是原方程的解.∴乙队单独完成需90天.答:乙队单独完成需90天.(2)设甲、乙合作完成需y天,则有(+)×y=1.解得,y=36,①甲单独完成需付工程款为60×3.5=210(万元).②乙单独完成超过计划天数不符题意,③甲、乙合作完成需付工程款为36×(3.5+2)=198(万元).答: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由甲、乙合作完成最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