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测试(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镏.金()上溯.()挑衅.()天堑.()五卅.()2、课文以生活方式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题,有什么好处?副标题有什么作用?3、课文中有三处事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⑴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⑵旗帜、红星、松柏等装饰花纹()⑶牡丹花、荷茶、菊花组成八个大花圈()A、象征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B、象片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C、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4、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打比方)B、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列数字,打比方)C、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列数字)D、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
(作比较)5、就你的理解,说说三段碑文的含义。
读选文,回答问题: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
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
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东西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打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
深液,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瞻仰()旌旗()天堑()挑x n()上s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矗立()崇敬()践踏()峻峭()3.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A、接近B、流传C、挂下D、低下⑵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A、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B、认真仔细地观看C、从近往远观看D、从低往高观看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A、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B、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C、我踏着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D、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
5.对本文说明顺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B、由上到下,从东到北的方位顺序C、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D、纪念碑建筑过程顺序6.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读选文,回答问题: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7.以句号为标志,全段共四句话,分析它们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四句话说明了纪念碑四个部位的装饰。
B、第一句概括全段内容,后三句分方位说明纪念碑的装饰。
C、前三句按纪念碑的部位说明装饰,最后一句概括纪念碑的“风格”和“精神”。
D、第二句是全段的核心内容,作重点说明,其他三句略写,点到为止。
8.读下面咏牡丹的诗句,选出与小碑座四周雕刻牡丹的寓意相同的一项()A、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2.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
(1)遥遥相对丰功伟迹永垂不朽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慷概激昂坚强不屈美观朴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光辉业绩喜行于色万分崇敬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4)洁白耀眼雄伟峻峭消毁鸦片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课文中有三处事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 (2)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 ) (3)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 )A.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B.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C.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 ) (2)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 5.按照要求填空。
(1)本文作者采用了以顺序为__________主,以纪念碑的方向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具体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2)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__________,副标题表明文章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6.快乐学习吧。
(1)心语倾诉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家争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烈士纪念日,美国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是美国全国性公共假日。
人民英豪永世长存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2.认识课文的主要说明次序、说明方法及作用;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认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人民英豪的光芒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学习重点:1、认识本文说明语言正确、鲜亮、生动的特点。
2、学习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相联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对人民英豪纪念碑的有关状况作必定的认识,加深认识,并学会整理中心资料。
教课构思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解说这篇课文时,应第一指引学生熟习课文内容,理清文中重点说了然哪些部分,采纳了什么样的说明次序,说明的对象有何特点等,而后在此基础上,再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解说此课时,先对课文作整体掌握后,设计了几个风趣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的睁开中,掌握说明文的特点。
最后共同剖析语言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讲堂。
教课方法:朗诵法、谈论法、问答法、延长拓展法”学习方式:自主、合作、研究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仰望()耸立()镏金()上sù()五卅()天qiàn()镶嵌()发髻()重幔()小庑殿顶() yú()越你感觉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2、本文从说明文分类来说,属于说明文,说明文。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整体特点是什么?4、解题:文章标题下边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5、常有的说明次序有哪些?本文的说明次序是如何的?第一课时学习重点:1、意会说明文的知识重点2、学会找说明对象、特点3、领会主体部分的说明次序。
教课过程:一、导语设计:( 2 分钟)检查预习导学1,扫清生字。
( 3 分钟)二、依据图片,从直观的角度认识人民英豪纪念碑。
(10 分钟)1、放映人民英豪纪念碑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察看。
(不一样角度拍照的图片,能够帮助学生对纪念碑的外观、基本构成作认识。
2.请一位同学看着图片介绍纪念碑。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习题精选八十七第1题【单选题】选出与例句表述不同的一项( )例句:老二按老大的主意开快车,结果出了事故,撞伤了三个行人。
A、三个行人被老二撞伤了,这是老大叫老二开快车所致。
B、老二开快车,是听了老大的话,结果出了事故,把三个行人撞伤了。
C、老二开快车出了事故,撞伤了三个行人,这都是老大的主意。
D、老二的车子出了事故,撞伤了三个行人,原因在于老二按老大的主意把车开得太快。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A、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B、认真仔细地观看C、从近往远观看D、从低往高观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矗立(chù)上溯(suò)重幔(màn)旌旗(jīng)B、逾越(yú)怦然(pēng)澎湃(péng pài)凝滞(zhì)C、宛转(wǎn)青稞(kē)蹒跚(pǎn shān)翕动(xī)D、吝惜(lìn)亡赖(wáng)翁媪(ǎo)惶惑(hu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给下列加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A、接近B、流传C、挂下D、低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廷拔镏金顶天立地永垂不休B、旌旗祟敬坚强不曲万古长存C、外滩俊峭康慨激昂怒形于色D、奠基浮雕勇往直前丰功伟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将下列形声字按表格要求进行归类,正确的是( )。
钢张飘期花望裳围A、左形有声:钢张飘B、左声右形:飘期钢C、上形下声:裳花D、外形内声:围望【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括号内的词语可以去掉的一项是( )A、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2.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
(1)遥遥相对丰功伟迹永垂不朽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慷概激昂坚强不屈美观朴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光辉业绩喜行于色万分崇敬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4)洁白耀眼雄伟峻峭消毁鸦片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课文中有三处事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 (2)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 ) (3)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 )A.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B.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C.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 )(2)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 5.按照要求填空。
(1)本文作者采用了以顺序为__________主,以纪念碑的方向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具体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2)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__________,副标题表明文章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6.快乐学习吧。
(1)心语倾诉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家争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烈士纪念日,美国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是美国全国性公共假日。
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矗.立(chù)镏.金(liú)上溯.(sù)重幔.(màn)五卅.(sà)庑.殿(wǔ)逾.越(yú)天堑.(qiàn)挑衅.(xìn)2.读准多音字(1)率.领:shuài其他读音:lǜ组词:效率(2)子弹.:dàn其他读音:tán组词:弹琴二、重要词语1.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后世。
朽,磨灭。
2.瞻仰:恭敬地看。
3.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4.遥遥相对:远远地相互对峙,对立着。
5.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6.序幕:这里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7.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8.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形,表现,显露;于,在;色,神色。
9.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本文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
堑,壕沟。
三、作家作品周定舫,生于1931年11月13日,浙江省定海县人。
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
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
四、观察点指说明事物的立足点,也叫视点。
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换的。
观察点与所说明的事物之间有三种组合形式:①定点换物。
指固定观察者的立足点,对所要说明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
这种顺序或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或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由左及右,由右及左等等。
此种形式的说明文意在对周围事物的说明。
②定物换点。
指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和视点来立体地说明某一事物的表现手法。
说明的对象不变,而只是变换立足点。
用此形式写说明文有利于展示同一事物的各个侧面。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即是采用此种形式。
③移步换物。
指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说明下来。
视点和要说明的对象都在移换,这种说明文将能够将众多复杂的事物说明清楚。
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挑.水 B.挑.战 C.挑.衅 D.挑.拨离间答案:A解析:分析:A项“挑”读tiāo,其他都读ti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答案:C解析:分析:A项“旌”应读jīnɡ;B项“重”应读chónɡ;D项“溯”应读sù。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选词填空(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________纪念碑。
A.望见 B.瞧见 C.瞅见 D.瞥见答案:A解析:分析:因为是“未进入广场”所以距离比较远,应该选用“望见”。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词义的辨析。
4.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A.遥遥相对丰功伟绩永垂不朽B.慷概激昂坚强不屈美观朴素C.光辉业绩喜行于色万分崇敬D.洁白耀眼雄伟峻峭消毁鸦片答案:A解析:分析:B概——慨;C行——形;D消——销。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准确区分情况。
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5.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瞻仰巍峨奠基B.旌旗镶嵌挑衅C.发髻逾越镏金D.上溯矗立消毁答案:D解析:分析:D项“消”改为“销”。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6.选词填空()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2.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
(1)遥遥相对丰功伟迹永垂不朽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慷概激昂坚强不屈美观朴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光辉业绩喜行于色万分崇敬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4)洁白耀眼雄伟峻峭消毁鸦片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课文中有三处事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 (2)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 ) (3)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 )A.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B.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C.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 ) (2)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5.按照要求填空。
(1)本文作者采用了以顺序为__________主,以纪念碑的方向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具体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2)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__________,副标题表明文章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6.快乐学习吧。
(1)心语倾诉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家争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烈士纪念日,美国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是美国全国性公共假日。
第三单元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
这8个字是碑的(甲)。
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碑文是:①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②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④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1.选文中(甲)处应填的词语恰当的是( )A.中心B.主旨C.精神D.主题2.第1段文字对石碑的说明,先后;先后;先后按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3.第2段文字的句序已被打乱,正确语序应是:。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答:5.第2段文字说明事物的特征是( )A.先烈们的精神万古长存。
B.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C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造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D.整个纪念碑经过多种装饰。
6.选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和。
7.文中所说的纪念碑的造型“有民族风格”指的是;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又指的是。
8.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出“历次斗争”中的几个著名战例。
(至少写三个).答:参考答案与解析第三单元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2.低高四周中间正面背面空间3.③⑦④①4.介绍了纪念碑的碑身以及它的造型风格。
5.C 6.说明描写7.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全国人民对先烈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8.如:甲午战争、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血战台儿庄、淮海战役等。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
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
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
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
2.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
(1)遥遥相对丰功伟迹永垂不朽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慷概激昂坚强不屈美观朴素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光辉业绩喜行于色万分崇敬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洁白耀眼雄伟峻峭消毁鸦片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课文中有三处事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 ) (2)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
( ) (3)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
( )
A.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B.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C.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 )
(2)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 ) 5.按照要求填空。
(1)本文作者采用了以顺序为__________主,以纪念碑的方向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具体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2)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__________,副标题表明文章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6.快乐学习吧。
(1)心语倾诉
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家争鸣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烈士纪念日,美国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是美国全国性公共假日。
如果我国也准备设立“人民英雄纪念日”,请你为此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至“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回答7~10题。
7.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8.试分析“闪闪发光”四字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三个历史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
舞蹈的建筑
刘心武
(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在建筑与舞蹈之间嵌入一个“凝固”的限制词,把某些建筑比喻为“凝固的舞蹈”,也是可以的。
(2)在中外古典建筑里,要找出“凝固的舞蹈”的例子来,似乎比较困难。
这是因为古典时代人们的思路不像如今这么多元狂放,更因为建筑设计手段与施工技术远没有如今这么先进,所以难以“舞动”。
如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建筑设计师们好比巧妇拥有了庞大的米粮库,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炊事中大显身手。
因此,舞蹈性思维进入建筑设计师大脑后,舞蹈元素运用在建筑中成为可能,一些“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
(3)最先把舞蹈元素糅进设计中的,可能是某些大型运动场馆的天棚。
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运动场开风气之先,把天棚设计成仿佛往巨人肩膀后甩去的风衣,生动活泼,诡奇醒目。
此种设计后来渐成范式,只是在新的设计中不断花样翻新。
韩国世界杯比赛场地,就是最新的一个变体。
这种糅进舞蹈元素的设计方式也在世界各地的机场设计中流行开来。
美国丹佛空港的天棚就恍如一大匹在风中呈曲波状舞蹈的银缎。
(4)人们不禁会问,如果不仅仅是糅进舞蹈元素,而是完全地“舞蹈化”,这样的建筑有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
美国建筑设计师欧·盖里为西班牙毕尔巴鄂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几乎完全由“扭动的肢体”构成,没有一个立面是规整的。
不仅天棚,所有的使用空间,包括走廊,充满了舞蹈的曲面和曲线。
建成后的博物馆,通体仿佛是几个穿着紧身衣的舞蹈家在忘情的舞动中绞缠在一起。
(5)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建筑艺术的新胜利,但这种完全“舞蹈化”的建筑恐怕只能作为一种流派,而且是小流派而存在。
这一流派的设计,要化为大地上的实际存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的机缘凑集。
(6)特别看重建筑设计艺术创造内涵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尤其是年轻一代,据我所知,有的事在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舞蹈性思维”。
中国传统艺术里,跟舞蹈最相通的领域是书法里的狂草,舞剑器与挥毫墨绝对是异曲同工。
他们在借鉴舞蹈时也借鉴书法,这构成一种创新优势,是特别可贵的。
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相关探索目前只是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
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舞蹈的建筑”?不着急,早晚会出现的吧。
(选自《百年美文》,有改动)
11.阅读文章,概括“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
(4分)
答:
12.文章第(3)段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答:
13.文章第(4)、第(5)两段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4分)
答:
14.文章第(6)段加点词“一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答: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A项“旌”应读jīnɡ;B项“重”应读chónɡ;D项“溯”应读sù。
2.答案:(1)迹绩(2)概慨(3)行形(4)消销
3.答案:(1)B(2)A(3)C
4.答案:(1)列数字(2)打比方
5.答案:(1)瞻仰者本人的活动人民英雄纪念碑
(2)对象介绍的建筑物
6.(1)答案(提示):可以告诉烈士抗战以来社会的变化,解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说自己对他们的仰慕,还可以说自己的决心和打算。
内容具体,合乎情景,语言通顺,感情真挚即可。
(2)答案(示例):我建议,通过立法,将每年4月5日定为“人民英雄纪念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它超越了某一具体历史事件或战争纪念日的局限,海内外炎黄子孙此心同一,因此具有最大的时空涵盖性和最广泛的民众基础。
清明时节与人间愁绪浑然一体,气氛凝重,便于抒发怀念之情。
7.答案: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地介绍了碑心石的重量、碑心石的高度,使表达更加清晰、严密。
8.【解析】解答此题要从表面的意思和它象征着革命烈士的精神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闪闪发光”四个字不仅是写实,而且象征着革命烈士的精神在闪闪发光。
9.答案:①解放战争;②五四运动;③鸦片战争。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内心感受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中关键词语从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回答。
答案: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11、①新材料的出现;②先进的建筑设计手段;③先进的施工技术;④建筑设计师的追求创新和思想多元(舞蹈性思维进入设计师大脑)。
12、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丹佛空港天棚的舞蹈元素(创意形态)和给人带来的美感,说明了“舞蹈的建筑”流行的领域(范围)更广(也可答说明了“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并流行开来的深层次原因)。
13、不能调换。
第(4)段作者先肯定这种完全舞蹈化的建筑是可能的,再举例说明这样的建筑设计已经成为现实,第(5)段则补充说明这种设计要变成实际存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的机缘凑集(这种完全舞蹈化不可能迅速普及推广开来)(1分)。
这样写更符合人们的认识(认知)规律。
(评分说明:主要从(4)(5)两段在内容方面的关系与上下文在行文结构方面的联系两个
方面回答。
第4得分点如答“这样写使上下文联系更紧密(或答第(4)段与第(5)段联系更紧密);或答”这样写更加符合文章中作者对主要说明对象的认识”或“这样写逻辑性更强”)
14、不能去掉,“一直”说明这种探索“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如果去掉则不能强调中国建筑师们(对建筑舞蹈性思维)自始至终(执著)的艺术追求和探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