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50
基坑工程施工培训讲义一、基坑工程概述1. 定义:基坑工程是指为满足建筑物的地下室、基础或其他地下结构的建设需要,对地面进行开挖、支护、降水等施工过程的总称。
2. 基坑工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进度。
3. 基坑工程的难点和风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受限、施工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
二、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技术1. 支护结构类型(1)灌注桩排桩支护:悬臂式、锚拉式、内撑式、内撑-锚拉混合式。
(2)地下连续墙支护:顺做法、逆作法、半逆作法。
(3)土钉墙:适用于较稳定的土层。
(4)咬合桩围护墙:适用于软土地基。
(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适用于软土地基。
(6)板桩围护墙:包括混凝土板状和钢板桩。
(7)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适用于较浅的基坑。
2. 施工技术要点(1)施工前准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文件、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网和障碍物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监测方案。
(2)支护结构施工: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土钉墙施工、咬合桩施工、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板桩围护墙施工、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施工。
(3)降水施工:井点降水、喷射降水、电渗降水等。
(4)土方开挖与回填:根据施工进度和支护结构情况合理安排土方开挖与回填。
三、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基坑工程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地质风险、施工风险、环境风险、人员风险等。
2. 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
(2)做好施工现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做好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基坑工程因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支护结构失效,发生坍塌事故。
2. 案例二:某基坑工程在降水过程中,未做好排水措施,导致周边建筑物受损。
3. 案例三:某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成功避免事故发生。
4.5 工程桩施工4.5.1 施工概况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拟开挖基坑坑底-15.5m以上至下而上土质为:流塑淤泥质土、可塑粉质黏土、流塑淤泥质土、砂性填土,基坑坑底-15.5m以下土质为:可塑粉质黏土、全风化砾岩、强风化砾岩、中风化砾岩。
为保证工程桩成桩质量,基坑底上部淤泥土质采用旋挖灌注桩,当桩端入中风化或微风化较大时,成孔钻机钻至中风化岩面后,可改为冲击成孔。
冲击成孔进入基岩后,每钻进100~500mm,应清孔分段取样一次:非桩端持力层段高为300~500mm;桩端持力层段高为100~300mm。
分析取样满足设计要求后准备终孔验收。
故本工程大部分工程桩采用旋挖灌注桩,个别工程桩采用冲孔灌注桩。
有溶、土洞的区域应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成桩。
其中桩基包括D1200、D1200b、D1600、D1600a共四种,其中D1200b和D1600a桩为抗拔桩,桩净长约10~25米,其中桩径1200mm共218根,桩径1600根317根。
工程桩需入岩情况为:D1200:入中风化砾岩>6.0m,1米的微风化可替换2.75米中风化。
D1200b:入中风化砾岩>6.5m,1米的微风化可替换2.25米中风化。
D1600:入中风化砾岩>8.0m,1米的微风化可替换2.75米中风化。
D1600a:入中风化砾岩>8.0m,1米的微风化可替换2.25米中风化。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4.5.2 机械准备配置计划根据工程量和工期安排,我公司拟投入3台旋挖灌注桩机和1台冲孔桩机进行桩基施工,并配备吊车、泥浆运输车机等机械配合,同时投入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塔尺等测量仪器。
4.5.3施工顺序施工支护桩的同时,先施工塔楼区域(核心筒)工程桩,后施工其余区域工程桩。
桩基施工顺序以一个方向进行施工,由上而下或由左到右操作,切不可由两边向中间施工。
桩基施工前先完成外围止水帷幕施工。
4.5.4 施工工艺冲孔桩施工工艺流程4.5.5 施工方法1、测量定位用经纬仪测放桩位,桩位中心插一钢筋,四周各打一根控制桩来控制桩位中心,用砂浆固定控制桩,并经复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