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百鸟朝凤片段 人音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百鸟朝凤》教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1、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2.认识唢呐及常见的中西乐器,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能用语言(绘画)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3.培养爱护鸟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欣赏音乐,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模仿与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独创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本课题所需课件、投影仪、唢呐等乐器。
教学实录:1、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古诗,但是所有的古诗都是围绕着它来写的,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在这些诗里面填一个字,你觉得哪个字是最合适诗里需要的呢?生: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这么多诗人都是围绕着鸟来作诗的,可以体现出鸟在人类心中的地位。
师:那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叫《百鸟朝凤》。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
但是它有一个优点:他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睡觉和玩,而它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将别的鸟仍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许多的小鸟都笑话它,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些蕴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
聆听百鸟朝凤(片段)-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百鸟朝凤》是一首中国传统乐曲,歌颂百鸟的欢声笑语和生命力。
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能够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
2. 学习目标1.了解《百鸟朝凤》这首乐曲的基本情况,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2.听懂《百鸟朝凤》的基本旋律和节奏;3.学唱《百鸟朝凤》歌曲的部分片段。
3. 难点分析学习唱歌前半段的旋律和节奏,掌握用齐声、齐气、齐劲的唱法唱好这首歌曲的部分。
二、教师指导1.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取听、唱两种方式,辅以齐声、齐气、齐劲的唱法,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从而完成首段的学习。
2. 教学过程1.教师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基本情况和文化内涵,并播放乐曲,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
2.分段教唱歌曲,先教唱前半段旋律和节奏,逐字逐句地引导学生跟唱。
3.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带领大家一起用齐声、齐气、齐劲的唱法唱歌曲的前半段。
4.反复练习,加强熟练程度,直到学生能够自己唱出歌曲的前半段。
3. 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养,适当调整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和唱好歌曲。
2.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音、姿势和气息控制方式,保护嗓子,避免唱歌造成伤害。
3.学生学唱时应注意用力均匀、语调清晰、音调准确、情感真实地表达歌曲。
三、作业布置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1.熟记歌曲《百鸟朝凤》的前半段旋律和节奏,熟练掌握齐声、齐气、齐劲的唱法;2.练习唱歌,并录下自己的唱歌内容;3.做好听力训练,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并学会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百鸟朝凤》这首乐曲的基本信息和文化内涵,掌握了其中前半段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齐声、齐气、齐劲地唱好这首歌曲的部分。
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发音习惯和唱歌方式,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聆听《百鸟朝凤(片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使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整齐、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3.使用打击乐器为《唢呐配喇叭》伴奏。
教学重点:能整齐、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教学难点:使用打击乐器为《唢呐配喇叭》伴奏。
教具准备:碰铃、沙锤、三角铁,自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开场律动《小乐队》1.师生问好。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乐器,有些什么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歌曲里唱了许多的乐器,让我们的小乐队开始演奏吧!二、欣赏《百鸟朝凤》1.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是由西洋乐器演奏的乐曲《小乐队》,现在我们来听一段由我国的民间乐器演奏的乐曲《百鸟朝凤》。
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2.师:好看吗?(好看)你看到了什么?(我看见多好漂亮的鸟)。
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
她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
它就是百鸟之王。
鸟儿们都在朝拜凤凰呢!3.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师:你们的耳朵真灵。
刚才我们听到的鸟叫声是由一种名叫唢呐的乐器演奏的。
唢呐是我国的民间乐器,它的音色高亢明亮,适宜表现热烈、欢快的音乐风格,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
4.你能模仿演奏唢呐的动作吗?你能模仿鸟的叫声吗?5.老师今天带来一些小东西,它们也能发出鸟儿的叫声,你听。
好听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乐曲一起合奏吧!6. 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演奏完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小鸟很高兴,有许多鸟儿在朝拜凤凰非常热闹)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幸福的神鸟。
《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以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百鸟争鸣表现出一种热闹,喜气洋洋的气氛。
三、学唱《唢呐配喇叭》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小朋友唱的关于乐器的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播放课件)2.好听吗?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喜悦,高兴,开心)这是一首四二拍的,欢快的歌曲。
《百鸟朝凤》教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1、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百鸟朝凤》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百鸟朝凤》,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以及歌曲的趣味性。
2、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能为歌曲创编动作,用字母谱创编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初步了解我国的民间乐器。
教学难点:旋律中×× Ο×│ × ―│的节奏。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若干、琴。
教学过程:聆听《百鸟朝凤》
1.静静地初听乐曲。
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的乐器——唢呐。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
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
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提示: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的心情。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
师:朝凤的百鸟有哪些呢?
生1:杜鹃、斑鸠、黄鹂、丹顶鹤……
生2:啄木鸟、喜鹊、黑尾鸟、麻雀……
生3:朝凤的百鸟还有── 猫头鹰、画眉、黄嘴鸟,连知了也加入了百鸟的欢唱。
3.再次完整地听赏乐曲,注意区别各种不同的鸟叫声。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百鸟朝凤_人音版简谙
2、教师随机评价,提取节奏
(1)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嘎嘎……
(2)小鸡: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叽叽
(3)小猫: ||: X | X :|| 喵喵
(4)大象: ||: X X | X X :|| 咚咚咚咚
(5)小狗: ||: X 0 | X X 0 :|| 汪汪汪
(6)请全班同学合作表演。
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三)第三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
”——巩固节奏,培养聆听及对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
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
方法:双圆,反向,动作不同。
1、学自由选择节奏如:
大象: ||: X X | X X :|| (走走)
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跑跑)
2、教师用小鼓区别节奏型。
学生聆听表演。
适时评价,颁发头饰。
(四)第四个节目:小小音乐家——复习巩固歌曲
1、(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
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
2、主持人有个问题,《快乐的音乐会》都唱了哪些乐器?你们都谁去参加了音乐会?
(学生表演,教师评价,并出示二胡、小鼓、唢呐提示.鼓励学生加动作表演
3、表演唱
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用歌声,用乐器伴奏表演》。
五、下课
同学们,在快乐的音乐声中,现在我宣布快乐的音乐会结束。
篇一:《百鸟朝凤》音乐课教案歌曲《向日葵》、欣赏《百鸟朝凤》音乐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歌曲《向日葵》2综合训练声乐练习、旋律填空3欣赏:《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4 口风琴二、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歌唱,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绿化和建设做贡献。
2通过旋律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辨别是否通顺、流畅的初步能力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运用正确气息吹奏口风琴一、组织教学1进教室要求学生做到铃响安静听音乐进教室2检查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音乐书、笔、3师生问好要求:听琴声起立站好,声音洪亮,听琴坐下二、基础训练1视唱练耳,课后练习(一)曲式分析:练习为二声部的练声曲,由渡音程构成,模拟布谷鸟的啼鸣。
(重难点)要求:用较高的声音位置和明亮的音色,并有弹性,小曲中间4小节旋律应明亮,连贯,声部和谐。
过程:先听老师范唱歌谱。
提问:①练习曲的节奏和调式。
②练习曲分为几个声部?答案:乐曲为(大调分为两声部,四二拍的节奏,请学生听琴唱谱看到休止符唱出,第一声部掌握后,集体祝唱第二声部,在唱准音高和节奏后,用“u”做发声韵母,因为过了一个寒假,收拢一下声音很有必要。
三、口风琴训练复习巩固指法、气息和一些练习曲,先回忆吹奏的正确气息再回忆指法。
要求: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腰部用力,口鼻同时吸气,吹奏要控制气息。
过程:先集体进行呼吸练习,老师提出要求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吐气时吐发“tu”音,嘴唇要放松,用力的只有腰部在外撑。
呼吸掌握后,练习指法,注意按指的正确位置,再复习练习曲。
先用单音吹节奏,掌握后,掌握旋律、注重气息,要有控制,吹“tu”时,更要注意请学生回忆一下这首练习曲是选自哪首歌曲答案:《布谷》(放录音)请学生回忆一下这首歌曲,先听范唱,再跟琴唱词或唱歌谱。
边复习歌曲边想一想这首歌写了些什么答案:布谷鸟盼望春天的到来,为什么要盼望春天,答案:寒冷的冬季已快过去,暖温的春天,万物复苏,将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请同学再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春天的歌。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2学情分析插入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同时也感受唢呐这一民族吹奏乐器的特点。
欣赏一段音乐后,我请同学们猜一猜刚才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由于唢呐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所以学生很快的答出是唢呐。
我又给学生出示了唢呐的图片,告诉同学们唢呐是民族吹管乐器,并介绍唢呐的构造及表现力。
让学生了解唢呐的演奏姿势,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重点: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二、导言:1、请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小鸟叫)对,是小鸟在婉转的唱歌。
2、老师再请同学们玩一个填字游戏。
古诗中缺少哪一个字?(鸟)让我们有感情的读一遍古诗。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来今天我们的课跟什么有关吗?(鸟)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民间乐曲《百鸟朝凤》。
三、新授:师:大家都知道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
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百鸟朝凤》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学生讲故事(放幻灯片)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气氛。
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仿佛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
1、请同学们欣赏《百鸟朝凤》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唢呐师:唢呐不仅能惟妙惟肖的模仿鸟叫,还能模仿个别小动物的叫声及人的声音等等。
唢呐的音色是这样的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唢呐会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
我们一起来欣赏《百鸟朝凤》,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1)你认为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师:乐曲用欢快的旋律,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
3、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师:这首乐曲可不像小沈阳说的那样,“周边的国家他都没去过”。
可见这首民
间乐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4、下面我们就来逐段的欣赏乐曲《百鸟朝凤》(1)欣赏引子部分,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
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欣赏A主题,这部分的情绪特点是怎样的?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当出现鸟鸣的段落时,同学们可以模仿鸟的动作及声音。
(3)播放旋律B,你能听出它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叫声吗?师:好一幅百鸟争鸣的场景,就连“知了”也跟来凑热闹了。
四、拓展延伸:师:唢呐的音色高亢明亮,擅于模仿,其实有很多乐器都擅于模仿。
现在老师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乐曲的片段,看看它们都是由什么乐器模仿了什么声音?(放乐曲片段)学生回答:师:为了让同学们拓宽音乐视野,老师最后给大家播放一段任同祥创作的另一首唢呐独奏《庆丰收》五、小结:同学们,鸟类美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鸣声,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
我国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提到的鸟就有30多种,鸟被人称赞可见一斑。
鸟类不但入诗,其华丽的羽毛、俊美的神态,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
鸳鸯戏水、松鹤延年、鹰击长空、喜鹊登梅等都是常见的画景。
所以,我们更要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板书设计百鸟朝凤唢呐独奏任同祥改编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百鳥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