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学习目标:
1.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说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 4.学习本课,要认识到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 勇于改革才能发展,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献身于改革的人,也会受到后人的崇敬。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春秋
东周
战国
一、春秋时代(列国并立时代)
◆ 原因: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 ◆ 主持:秦国蜀郡守李冰 ◆ 地点:四川成都以北灌县 ◆ 功能:防洪蓄水灌溉 ◆ 意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良田
春秋
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 年 春秋五霸:
东 周
战国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 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作业: 1、练习册第6课和第二单元检 测题 2、背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商鞅:姓公孙名鞅。
他是卫国人,又叫卫鞅。 后因在秦功劳卓著封为 商君,所以又叫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
商鞅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变法内容
鼓励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 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 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 婢
作 用
有利于经济 发展(国富)
有利于增强军队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 战斗力(兵强) 的人。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有利于将地方 权利收归中央
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形势图
战 国 七 雄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
•
二、战国时代(大国对峙)
◆ 起止时间: 前475年到前221年 ◆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代为我国的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