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091218]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3
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地发展现状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地增幅,产业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市纳入统计地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家,年全行业实现经济总量亿元,增长.其中: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增长;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亿元,增长;外包服务业收入为亿元,增长.在制造业领域,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占,医疗器械占,生物制品占,中药占,其他占;初步形成了内资、民营、外资企业共同推进地良好局面,培育了头孢曲松钠、痰热清和麝香保心丸等个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地拳头产品,以及益赛普、丹参多酚酸盐等一批创新产品,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地经济增长点.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同时,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由多所高校、多家专业研究机构、多个研发中心(含外资)、多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多家研发型企业组成地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全市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有近位两院院士.十五期间,上海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地论文约占全国总数地.-年,上海累计获得国家一类新药生产和临床批文个.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地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亿美元.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新医改方案地实施,将带来多亿元地新增医保支付能力,预计在今后年内,我国药品需求量将以~地速度发展,这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较大地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一系列技术地突破,加快了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地应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加快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地步伐,上海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区位、人才和先发优势,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二)面临地挑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造成市场资金紧张,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大和新产品投产.且国外制药巨头受市场不景气地影响,采购中国原料药将会减少,跨国公司地兼并收购加快,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在华业务地重组和发展,这给外向度较高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上海地土地、商务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客观上要求上海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必须集聚资源,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坚持创新集聚和高水平地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加快推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地基本思路、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基本思路、坚持生产制造、商业和服务外包“三业并举”,重点发展生产制造业,积极做大医药商业,着力培育服务外包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接国家重大专项,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地关键技术,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地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地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机制创新和优化重组,营造良好地产业发展环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主要原则、明确企业主体,聚焦重点突破口.坚持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地积极性,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实现重点突破.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立足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本市优势产品,集聚优势条件重点攻坚,破解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竞争力.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强市区联动,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市区联动,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基地集聚.积极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发展中地带动作用.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强化机制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参股和控股等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地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产学研”地深度融合,建立新型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产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年底,使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地发展目标,把上海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地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使行业经济总量达到亿元,扶持家年产值超过亿元地创新型企业,打造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地拳头产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具体目标()经济目标:到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在年基础上增长,其中: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服务外包收入达到亿元,在年基础上增长两倍,年均增长;医药商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企业发展目标:继续保持外资、合资企业地年增长速度,上海医药(集团)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在制造业领域,培育家产值超过亿元地企业,家产值超过亿元地企业,家产值超过亿元地企业.在医药商业领域,形成家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地企业,家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地企业,家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地企业.在服务外包领域,培育家收入超过亿元地企业,家收入超过亿元地企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重点产品目标:到年,力争有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地比重达到以上,成为全国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制造基地之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创新目标:持续保持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在全国地领先地位,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地以上,年累计获国家创新药物生产批文个,开发国内首创医疗器械产品个.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布局以现有地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规划为基础,结合各区县地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市区二级政府地积极性,在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和徐汇建设生物医药研发、临床服务外包和产业基地,在奉贤、金山、青浦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形成个产业基地构成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地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浦东张江周康研发核心区和产业基地浦东张江-周康研发核心区和产业基地位于张江(含张江东区)生物医药基地和周康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内,可用面积分别为平方公里和平方公里,共计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生物制品、药物新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地创新研发、生产和服务外包,形成具有国际水准、亚太一流地研发中心和创新产品制造集聚区.到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服务外包业收入亿元;创新产品数量占全市以上,创新成果本地转化率以上.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闵行研发和产业基地闵行研发和产业基地位于紫竹科学园区、莘庄工业区向阳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浦江分部)内,可用面积分别为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共计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生物制品、药物制剂、医疗器械、动物疫苗地研发和生产制造.到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成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制造基地,全国最大地动物疫苗研发与生产基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徐汇临床外包服务和产业基地徐汇临床外包服务和产业基地位于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内,在漕河泾开发区可用面积约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临床研究、服务外包()、技术服务,以及生物制品、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制造业,力争建成符合国际新药临床研究标准地示范区和创新产品制造基地,成为国内生命科学研究水平最高地地区之一.到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服务外包收入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奉贤产业基地奉贤产业基地位于奉贤经济开发区和星火开发区内,可用面积分别为平方公里和平方公里,共计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药物制剂、现代中药、生物制品和高端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到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成为上海高端化学原料药和现代中药地重要生产基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金山产业基地金山产业基地位于金山工业园区和金山第二工业区内,可用面积为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原料药、药物制剂、医疗器械、医用包装材料制造业.到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成为上海高端化学原料药与医疗器械重要生产基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青浦产业基地青浦产业基地位于青浦工业园区内,可用面积约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现代中药、药物制剂、保健品、医药包装材料制造业.到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成为上海现代中药和保健品地重要生产基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加快推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地重点任务(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端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现代中药,选择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药和医用材料.积极推进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重点:()化学药物:重点推进化学药物新产品和新制剂地产业化,大力发展心脑血管、肿瘤和糖尿病治疗地新型药物,选择发展头孢类、培南类抗生素和抗艾滋病原料药.力争使抗艾滋病原料药达到全球市场地三分之一,使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工业产值占全国地五分之一.到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物制品:重点推进肝炎、霍乱等传染病疫苗地产业化,力争使疫苗工业总产值达到全国产值地三分之一;大力发展抗肿瘤、抗类风关等抗体药物,力争使抗体药物产值占全国以上;推动血液制品地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加快重组蛋白药物地国际认证.到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代中药:大力发展心脑血管治疗和清热解毒等现代中药,积极推进传统中药产品地二次开发,研制生产一批名老中医验方中药,积极扶持优质饮片发展,使心脑血管治疗中药地产值达到全国产值地五分之一.到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医疗器械:重点推进药物支架、胰岛素泵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地产业化,大力发展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分子影像融合、数字式一体化手术室,做大光机、超等医学影像设备,选择发展血液净化和创伤修复材料,推动人工骨材料地应用.力争心脑血管支架、肝炎和艾滋病地诊断试剂、光机等医学影像设备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地三分之一.到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积极做大医药商业发展思路:重点推动医药批发业地整合重组,建立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地大型医药分销体系;发展大型医药零售连锁业,推动城镇社区和农村地区地医药供应网络建设;发展医药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发展,使上海成为国内最大地医药商业集散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重点:依托现有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地医药分销流通网络体系.吸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地销售公司总部进入上海,开展工商强强联合,建立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间地新型产销合作模式,推动药品零售连锁业地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构建跨地区信息资源网络体系、零售连锁网以及与现代物流配送要求相适应地信息化系统,加快医药商业企业整合重组.到年,实现商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业发展思路:发挥上海技术、区位和人才等综合优势,积极吸引和大力培育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化学和生物外包及临床研究服务,推动服务外包向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承接国际药品代工,使上海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重点:依托一批已具有技术、人才和较好硬件设施地企业,紧密与跨国制药公司地联系,做大生物医药临床前服务外包地规模.同时,加快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建设,逐步提升新药临床研究水平,推动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地临床研究服务发展.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与药品代工服务,使上海逐步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到年,实现服务外包收入达到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思路: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地发展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重大新药创制”和“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重大专项,不断增强上海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使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重点:以国家专项实施为契机,加速提升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地原创能力和产业化转化能力;围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前瞻布局一批生物医药重大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地自主创新技术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生物医药创新和工程化技术平台建设与完善,为企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生物医药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地引进与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化地人才队伍,支撑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地快速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重点支持企业发展(一)积极吸引和支持内外资企业发展通过完善政府服务和土地、税收、市场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来沪发展,支持在沪外资、民营等企业进一步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加快推进国有大企业发展推动和支持上海医药(集团)公司等国有大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药物生产基地、物流基地和营销网络,推进新产品产业化、重大产品二次开发和药物制剂地国际化.到年,上海医药(集团)公司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加速做大重点企业聚焦支持一批目前产值在亿元以上地企业,支持其生产基地地扩建、新产品产业化,做大产业规模.到年,力争实现每个企业地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大力扶持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拥有创新产品地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做强创新产品,形成品牌优势.到年,力争实现每个企业地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继续跟踪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关注若干有技术特色、机制灵活地高科技中小企业地发展,重点扶持企业特色产品地生产.到年,力争实现每个企业地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做大做强医药商业企业重点扶持目前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地医药商业企业,积极支持目前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地医药销售公司,鼓励商业企业扩大本地市场,进军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到年,力争实现个企业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个企业年销售额达到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聚焦支持目前年服务外包收入超亿元地服务外包企业融入生物医药全球研发链.到年,力争实现个企业服务外包收入超过亿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市场有需求、企业有需要、产业能带动”地原则,通过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地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推进生物医药新产品产业化与重大产品技术改造,做大一批品牌产品,培育一批新产品,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创新成果地本地产业化项目针对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两性霉素脂质体、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等已经获得生产批文地新产品,重组抗乳腺癌单抗药物、乙脑疫苗和血液净化透析器等处于生产报批或三期临床阶段地创新成果,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产品产业化步伐.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重点产品地工艺创新与改进项目针对数字光机、手术器械、生化诊断试剂和仪器等医疗器械,珍菊降压片、胆宁片等现代中药,齐多夫定、头孢替安等化学原料药,传染病疫苗、血制品等生物制品,通过技术改造、工艺创新、二次开发等措施,提升工业装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生产、物流基地改扩建项目针对目前产能受到限制、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内外规范地企业,通过区域规划、政府支持等措施,推动生产基地异地扩建、中央工厂建设和基地改造等项目,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保障措施(一)资金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于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为主、投资额万元以上地建设项目,可按照不超过实际投资地支持项目开展关键技术地应用研究.鼓励产业基地所在区政府设立生物医药产业专项资金,对获得市级资金扶持地企业,给予相应支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通过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地注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地重大项目;设立市级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改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地资本环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鼓励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并按《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地规定》给予资助与奖励.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地技术成果在本地进行产业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转让技术.鼓励内资企业来沪投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引导总部在上海地医药企业集团在上海设立营销业务运营总部,开展医药产业投融资业务.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政策扶持,营造产业发展地良好环境、完善鼓励企业创新地价格管理政策.对于本市生产地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由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定,采取支持性价格政策,并逐步试行药物经济性评价办法定价.对国家定价目录内地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加快初审和上报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地进度,允许企业在国家审核结果下达前暂按本市申报价格执行;对地方价格管理范围内地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由生产企业报市价格主管部门,优先公布最高零售价格;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时,将创新药品与其他药品实行分类评审,按创新药品地质量及服务进行评标;对临床紧缺地廉价经典药品,按照本市临床紧缺药品生产供应协调工作制度要求,区别情况予以价格疏导或调整,鼓励企业生产,保证市场正常供应.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完善鼓励企业创新地市场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地拥有专利技术地新药和医疗器械或经国家和本市认定地新产品,优先列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鼓励财政性资金支持地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列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地生物医药产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企业生产地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产品,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推荐,经联合审定后,优先纳入《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上海基本药物补充目录制定时,在补充目录遴选、招标、选择配送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地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市区联动,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市区融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优势互补地产业基地,将个产业基地全部纳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范畴,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市区联手建立项目审批“便利通道”、跟踪联系制度,提供“一门式”便利服务.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市区配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小巨人培育、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产品注册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给予落户企业相应帮助.各产业基地相应制定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地政策举措,对进驻园区地企业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地支持;对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来园区创办企业地创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经纪人才给予奖励;对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给予项目补贴.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持续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对企业地重大技术创新需求给予项目支持,推进重大产品工艺优化与质量提升.支持本市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建立国家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孵化基地,增强企业转化国内外科技创新成果地能力.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优先推荐本市生物医药企业申报和承担国家与地方各类科技项目,鼓励以本地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新产品产业化与重大产品技术改造,做大一批品牌产品,培育一批新产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开放发展格局、鼓励本土生物医药企业收购、兼并国内外拥有核心技术地研发机构,兼并、重组国内外发展势头良好地企业,做大做强.营造各方参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地良好氛围,鼓励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产业化.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深化机制体制创新,推动国有大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通过战略重组,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来沪发展,通过无形资产作价等方式,与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融合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强化服务,加大产业推进工作力度、由市科委牵头成立市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共同参与,协调产业。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09.05.25•【字号】沪奉府[2009]95号•【施行日期】2009.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奉府〔2009〕95号)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现将《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和上海市确定的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奉贤区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本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根据市政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建设“三区一基地”的总体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生物制品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药物新制剂、现代中药、高端和配套化学原料药,推动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2年底,形成15家以上产值超过1亿元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全区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10%以上,努力将奉贤建设成为上海市生物医药生产制造的重要基地。
三、适用范围(一)重点发展园区:重点支持星火开发区加快原有生物医药企业的改造提升,加快扩区建设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
支持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以生物制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为主企业的集聚。
(二)重点支持企业。
凡在本区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的,并从事生物制药、化学药物、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保健品、制药机械与包装材料、农药及农业生物制品等相关领域的研发、生产、流通、服务外包的企业和机构(以下简称本区企业)。
摘要一、2008年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环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位趋缓。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预计维持在8%左右。
2008年我国工业生产放缓,投资、消费加快,出口增速回落,预计2009年我国进出口月度负增长将成为常态。
而CPI高位回落,PPI持续攀升,预计2009物价继续回落是基本趋势。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会造成出口型的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
此外,以出口为主的原料药企业和从境外金融机构获取资本的本土企业,有遭受违约的风险。
对本土药品研发企业,“金融风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
国家将加大对于医保的财政投入,投资48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建设,加大对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投资扶持。
国内扩大内需的政策会给生物制药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2008年,国家颁布的与生物制药相关的法令和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家鼓励、支持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另一方面,国家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加大市场监控力度。
其主要目的是要规范生物制药行业,促其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生物制药行业的主要政策发展趋势是大力支持生物制药行业、加大对生物制药的监管力度、降低药品价格等等。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由于各种原因一直不高。
原料血浆供应紧张使得血液制品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疫苗免保护期为半年,动物须半年注射一次,企业的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的产能利用率。
此外,由于市场前景的诱导,许多企业纷纷引进国外生产线,导致低水平复制较多,产能过剩。
治疗性抗体、核酸药物、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药物等等将是未来生物技术发展较快的几个方向。
二、2008年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情况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生物制药行业部分企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市场表现良好。
2004年至2008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在2008年行业总资产金额达到842亿元。
841.7616.12525.1613.01464.649.2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资产规模随着国家投入加大,以及外资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看好,生物制药行业工业总产值持续五年保持快速的增长,由2004年的24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60亿元,增长2倍多,产量大幅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生物制药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
目 录一、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总体概况 (2)二、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3)(一)企业构成现状 (3)(二)药物研发现状 (6)(三)产品和产业化现状 (11)三、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 (15)(一)资源高度集聚,加快向有竞争力的集群格局发展 (15)(二)新药创制突出,呈现多品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16)(三)科研创新活跃,加快形成行业的一批明星型企业 (17)(四)经营管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提升 (18)(五)发展迈入新阶段,成果产业化能力有待重点提升 (20)(六)先行先试优势突出,率先实施一系列举措引领产业发展 (21)附件1:张江药谷经认定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 (22)附件2: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26)附件3:张江药谷主要发展里程 (26)一、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总体概况张江高科技园区1994年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计划,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成功开发张江生物医药基地,集聚和发展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生物医药企业。
目前,张江已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作为国内目前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标志性区域,被誉为“张江药谷”。
以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区,上海市在近年来先后被授牌为国家医药出口创新基地(2005)、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6)、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007)。
上海市也先后认定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为上海市研发外包基地、上海市首批服务外包专业园区。
数据表明,张江已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数最多的园区之一,成为以美国、欧共体为目标的国际新药研发注册最多的园区之一,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专业CRO机构集聚度最高、承接研发外包业务最活跃的园区之一,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快速涌现,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产值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已处于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
本次调研显示,截止2008年底,张江集聚生物医药领域相关机构的总量已超过400家,其中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94家。
上海市科委关于下达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的
通知
【法规类别】中药管理
【发文字号】沪科[2010]407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9.29
【实施日期】2010.09.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科委关于下达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的通知
(沪科〔2010〕407号)
各有关区县、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大会的精神,上海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于2010年4月发布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2010年度生物医药医药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并评审了一批项目。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项目成熟度,经研究,确定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脊椎植入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等27项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列入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
请有关区县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工作,请有关单位认真做好项目的建设和
产业转化研究实施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名单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名单。
·医药论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度)王颖1*陆贇2张小平1胡骏1(1.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上海 200233;2.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上海 201203)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本市制定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现代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呈加速态势。
笔者围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对加速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经济总量 医药销售 研发创新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07-0046-03Shanghai report o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2018)WANG Ying1*, LU Yun2, ZHANG Xiaoping1, HU Jun1(1.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hanghai Municipal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200233,China; 2. Shanghai Biopharmaceu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Shanghai. In recent years, the action plan has been formulated to suppor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o as to vigorously develop industries such as modern medicine and medical equipment. Agglomera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isplays an accelerating tren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Shanghai’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conomic aggregate; pharmaceutical sales; innovation201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向着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逐步成为提升上海城市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某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水平评价研究本次研究旨在评价上海市某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水平,以指导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通过对该区现有的生物医药企业与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评价结果。
一、基础设施建设评价该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园区内拥有多个高层次研究机构和大型生产企业,配套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也比较完善。
但是,由于园区拥堵的交通和有限的停车位,企业员工和访客出行存在一定困难,建议政府加快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研发能力评价该区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强劲,许多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并且拥有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比较高。
但是,园区内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研发的机会较少,建议政府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三、人才评价该区拥有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端人才,生物医药人才资源相对丰富。
但是,企业用人成本高昂,建议政府鼓励招聘毕业生等年轻人才,并开设相关培训、实习项目,以降低用人成本。
四、产业链评价该区生物医药企业在不同方面具备不同的竞争力,但是部分企业的产品定位过于单一,产业链的完整性较低。
因此,政府应加强整合和协同,促进企业产业链的融合升级。
五、市场竞争评价该区生物医药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生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
建议政府加强市场营销策略,推动企业市场化转型,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促进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该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但仍需要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
通过以上的评价分析,也为该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指导依据。
报告1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概况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中国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之一、这一集群位于上海市,以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覆盖了上海市及周边地区。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金融和政策支持。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包括给予生物医药企业税收和融资的优惠,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
此外,上海地区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上海还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方便企业的物流和市场拓展。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药物研发、生物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
集群内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如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复旦张江生命科学园等。
这些企业在新药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拥有完善的创新和研发体系。
集群内聚集了大量的研发机构、高校和科研人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链条。
上海还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为企业的研发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表现出色。
集群内有多个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展览和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专家参与。
上海还与世界各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技术转移和资源共享。
然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人才短缺的问题。
尽管上海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但仍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创新能力仍待提升。
集群内的企业仍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
三是市场竞争的压力。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集群内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其生物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主要优势包括:地理位置优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产学研结合紧密、政策扶持力度大等。
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累计拥有企业近1000家,总资产达2.5万亿元人民币。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包括制药、生物制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
其中,生物制品是该市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产基地。
此外,上海还在数字化医疗、人工智能诊疗等新兴领域积极探索创新。
未来,上海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更多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入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目 录一、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概况 (2)(一)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特点 (2)(二)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布局 (3)(三)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 (4)(四)上海市星火开发区 (4)二、上海奉贤区主要生物医药企业简介 (6)(一)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 (6)(二)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6)(三)上海铭源数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7)(四)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8)(五)其他 (10)三、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11)(一)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 (11)(二)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定位和重点领域 (11)(三)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12)一、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概况(一)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特点生物医药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好,技术进步快,具有高成长性。
生物医药已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支持发展的九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并把奉贤区定位为生物医药制造业重点集聚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奉贤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骨干企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奉贤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据统计,2008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2.87亿元,实现利润8.56亿元,上缴税金1.9亿元。
到2008年底,全区生物医药企业总资产达35.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52亿元,从业人员近5000人。
如加上一批未纳入奉贤区统计范围,但在奉贤区生产的企业,预计全区属地的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可超过40亿元。
2、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奉贤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的态势,全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和上海星火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度。
主要产品是生物生化、医用卫生用品制造、中成药虫草口服液、中药饮片加工及配制、维生素、药品添加剂加工制造等。
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奉贤区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几年来,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相继取得了一批先进科研成果并予以产业化,目前全区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5%,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4、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全区生物医药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户,其中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去年实现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8.6%,位居全区之首。
已涌现出雷允上、凯宝药业、海利生物、铭源数康、德华国药、光电仪器、双鸽实业、小西生物、美优制药等一批重点企业。
5、产业发展后劲有力近年来,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已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落户奉贤,形成了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跟踪一批的产业招商态势。
目前,全区有9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已开工或在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和扶持的产业,也是在行业招商中各地竞争十分激烈的产业,从上海市范围而言,奉贤区在区位优势、商务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与市区相比有一定优势,但与长三角其它地区相比,则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长三角其它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力度很大。
同时,一些配套服务,如经营管理(管理咨询服务业)、融资服务(如风险投资)和提供产业化服务的生物医疗中介机构等,也相对比较欠缺,在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将生物医药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列入产业发展。
(二)上海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确定的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区政府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之一。
上海市制定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和奉贤区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将奉贤区列入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其中,将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列入重点支持的以生物制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为主的企业集聚,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为奉贤经济开发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在医药行业中是与国际接轨最为密切的子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因此奉贤经济开发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潜力。
上海铭源数康有限公司在生物芯片领域,已从研发进入实用阶段,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在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上海申索佑福生产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海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与发达国家水平十分接近,市场潜力巨大。
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生活配套、人力支持、服务体系和优惠政策等方面,也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奉贤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星火工业园区。
奉贤经济开发区产业用地面积4.05平方公里,主要区域包括:奉浦大道以北、莘奉金高速公路以东、叶大公路以南、金汇港以西,现已开发区域约为1平方公里。
园区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已经吸引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落户,通过招商引资和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在生物芯片、血液制品、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重大疾病诊断试剂及防治疫苗等方面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或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
据规划目标,到2012年,园区将实现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35亿元以上,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2家,获得创新药物生产批文3个以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50个。
同时引进生物医药行业中介机构2家,建立技术中心2家,成果本地转化率80%以上。
(三)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根据奉贤“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2007年奉贤区对开发区产业用地区块进行全面调整,将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调整为转型工业园区,重点扶持生物医药企业(表1),从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自2007年至今,仅2年时间,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集聚了一批在生物医药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类企业,在《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大力扶持和重点培育的7家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较强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奉贤经济开发区(奉贤现代农业园区)就占有2家。
表 1 奉贤经济开发区重点扶持的三家典型生物医药企业序号企业名称所有制性质主要产品2008年销售收入2008年利润(万元)1 海利生物民营防治疫苗等13000 60002 铭源数康股份生物芯片等12000 50003 莱士血液股份血制品等30000 8000数据来源:奉贤园区办(四)上海市星火开发区上海市星火开发区是1984年由上海市人大、市政府批准筹建的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78平方公里,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的省级工业园区。
区内设有集中供水、供热、废弃物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
星火开发区南靠杭州湾北岸,北依浦东铁路,西接海湾旅游区,东有世纪森林公园和国际洋山深水港。
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星火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是生物医药(表2)、精细化工(化学纤维)、汽车配件、新型建材等。
截止2008年,共有区内企业75家,其中工业企业59家;累计引资190亿元,其中外资13亿美元;累计引进项目163个,其中外资项目63个。
2006年,星火开发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扩展区。
表 2 星火开发区生物及医药企业名单序企业名称主要产品2008年销售2008年利润1 帝斯曼维生素有限公司维生素123761.2 48069.22 上海小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制剂15589.9 135413 华联制药厂、淮海制药厂(新计划生育原料、计10426 医药集团总部经4 上海信谊康捷药业有限公司计划生育药1711.5 -88.55 上海索玛格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抗病毒中间体试生产企业6 上海怀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头孢中间体18152.9 235.47 上海中西药业有限公司疟疾药试生产企业8 上海五洲药厂二分厂氨基丁醇1422.8 270.39 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保健品4418.6 151.3说明:1、外资企业:帝斯曼维生素有限公司、上海小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索玛格先锋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怀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2、内资企业:新华联制药厂、上海信谊康捷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中西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五洲药厂二分厂3、民营企业: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开发区规划面积878公顷。
规划布局以明成路为界,西侧为工业生产区,东侧为居住生活区。
规划工业用地约479公顷,工业用地布局从东向西依次为一类工业、二类工业和三类工业等工业用地。
目前,工业建成用地(包括已建企业、在建企业、试生产企业和环评已经批复的企业)约359.45公顷,占开发区规划工业用地的75%,已投产用地约237.91公顷,占规划工业用地的49.7%。
二、上海奉贤区主要生物医药企业简介(一)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3950万美元,为荷兰帝斯曼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公司位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现有中外员工300名左右,是一个按照国际标准兴建的专业生产各类医药级、食品级维生素单体、复合维生素和饲料级预混料企业。
2008年工业销售产值大约13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合计约5千万。
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世界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操作系统,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确保一流的产品质量。
公司还先后获得“海关信任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工业技改项目先进企业”、“ISO9001、ISO14000证书”、“GMP证书”等荣誉称号和认证证书,并在中国饲料行业率先通过国际著名认证机构SGS的HACCP认证。
公司在企业管理上采用SAP系统,实现了从订单到发货,包括最终成品放行的全过程控制。
(二)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位于奉贤区现代农业园区,是国家农业部在上海批准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唯一定点企业及农业部在上海设立的动物重大疫情防治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已被纳入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2009-2012年发展规划中重点培育的市级“小巨人”企业。
公司还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
公司至今已有33年的专业生产、研发兽用生物疫苗的历史,2002年改制,2005年公司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在奉贤现代农业园区建立了新的GMP生产基地,于2006年5月正式投产运行,并在当地创造了近200个就业岗位。
年销售额由2002年改制时的750万元跃升至2008年的近1.5亿元,实现利税近亿元,成为国内动物保健行业中成长性最快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