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35.27 KB
- 文档页数:1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使煤炭资源紧张程度加剧,且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更多,因而有必要加大控制力度,对脱硫脱硝与烟气防尘技术进行优化与改善,使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得以降低,全面优化能源的利用效果。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与烟气除尘技术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引言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物质实现由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烟气污染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围绕电厂实际运行情况落实完善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于烟气污染的治理能力,确保可以在发电过程中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1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各国从脱硫技术的要求出发,已经开发了很多燃煤锅炉控制SO2排量技术,并应用于工程中。
这些技术总结起来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脱去煤中硫被称为燃烧前脱硫,因其工艺成本高,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燃烧过程中对煤进行脱硫称为燃烧中脱硫,主要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技术和炉内喷钙技术。
燃烧后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硫,主要有海水法、石灰石—石膏法、氨吸收法和双碱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规模最大的脱硫技术。
西安某火电厂1#、2#机组(2×300MW)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工艺上将其研磨成细粉与水混合制成吸收浆,吸收浆与烟气在吸收塔内混合接触,浆液中的碳酸钙与烟气中SO2、空气混合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水石膏。
脱硫后的烟气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排入空气,余下的石膏浆经脱水处理后回收并循环利用。
燃煤电厂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摘要:我国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
以NaClO2为吸收剂,系统地总结了和NOX在NaClO2中的反应机理。
发现NaClO2在pH值3~4之间产生的黄绿色ClO2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并且说明了NaClO2溶液脱硝原理主要源于ClO2把NO氧化成NO2,而NO2的进一步吸收通过N2O3和N2O4的水解完成。
而SO2在NaClO2中的吸收过程主要受气膜控制,据此探讨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工业可行性。
关键词:NaClO2;脱硫塔;同时脱硫脱硝引言开发液相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NaClO2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系统地总结SO2和NOX在NaClO2中的反应机理,为进一步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与实际的工业生产相联系,推导出反应的最佳条件。
1反应机理研究1.1ClO2在NaClO2溶液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由于ClO2有强氧化性,所以CIO2的生成对于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有必要研究ClO2在酸性NaClO2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分析其对于提高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化学机理。
根据溶液中各物质的氧化还原特性及电动势,结合考虑NaClO2的化学性质可以推断出ClO2在Na-ClO2酸性溶液中可能发生的歧化反应。
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2ClO2+H2O+3NaClO2→3NaClO3+HClO2+HCl2ClO2+H2O+5NaCIO2→5NaClO3+2HCl2ClO2+H2O+4NaClO2→4NaClO3+HClO2+HCl4ClO2+H2O+9NaClO2→9NaClO3+Cl2+2HCl1.2 NO在NaClO2溶液中的脱除机理分析NO在NaClO2溶液中的涉及许多平行和连续反应。
在酸性介质中,NaClO2主要作为一个种介质把NO氧化成NO2。
NO2的进一步吸收被认为需要通过水解N2O3或N2O4的水解反应。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及发展阶段概述近年来火电厂的脱硫脱硝设备工作开始受到重视,电力行业SO2的排放控制试验也正式进入开发研究阶段,可是局限于小烟气量的试验或规模较小的工业锅炉上,在125MW以上的大型电站锅炉应用很少。
重庆某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进行电厂脱硝,标志着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对火电厂SO2 进行控制。
直到目前我国40%以上的燃煤机组投运了脱硫设备,已超过发达国家(如美国)30%的脱硫比例。
纵观脱硫技术及脱硫脱硝设备产业在我国火电厂的发展,可概括为3个阶段:(1)1992-2002年为“冷态”阶段。
国家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的政策并不明朗,火电厂加装烟气脱硫装置多为示范性质,技术全部国外引进,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国内专门从事脱硫的公司寥寥无几。
(2)2002-2007年为“热态”阶段。
是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发展的“爆炸式”阶段,首先国家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的政策十分明朗,新的政策、法规及标准陆续出台和修订,包括一些强制性政策,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内的脱硫公司也发展到 200多家,基本采用与国外合作的技术模式,国内脱硫公司总承包,国外提供技术支持,国产化设备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此阶段,适应我国火电机组不同情况的烟气脱硫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海水脱硫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半干法、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烟气增湿活化法、活性焦吸附法、电子束法等烟气脱硫工艺;从投运的情况看,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是主流,占90%以上。
(3)2007年后为“温态”阶段。
经过“热态”阶段的“爆炸式”发展,脱硫公司经过优胜劣汰,很多脱硫公司离开了脱硫市场,而且国内许多省份(如广东)已经完成了在役机组加装烟气脱硫设备的任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新建机组烟气脱硫装置;由于本装置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脱硫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脱硫工程造价大幅度下降。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燃煤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燃煤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我国对火电厂烟气的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成为了重点。
本文将从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与节能环保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概述1.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目前常见的烟气脱硫方法包括湿法石膏法、干法石灰石法和氨法等。
湿法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将石膏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达到脱除二氧化硫的目的。
烟气脱硝技术是指采用各种方法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烟气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以及催化氧化法等。
SCR技术由于具有高脱硝效率、低能耗和低副产物生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烟气脱硝工程中。
目前,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各地燃煤火电厂纷纷按照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进行烟气脱硫脱硝改造,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京能集团旗下的燕山热电厂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湿法石膏法脱硫技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大幅降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与此该公司还引进了SCR脱硝技术,通过对烟气进行催化还原处理,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神华集团、华电集团等国内大型火电企业也在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不断提高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水平。
1. 节能作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烟气脱硫过程中所需的吸收剂以及脱硝过程中的催化剂等均属于能源材料的消耗,但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设计,可以降低该消耗量,提高设备和反应效率,从而达到节能要求。
脱硫脱硝调研报告以下是关于脱硫脱硝的调研报告,回答超过1200字。
一、背景信息脱硫脱硝是指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的烟气中去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过程。
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脱硫脱硝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二、脱硫技术1. 石膏法脱硫石膏法脱硫是目前最常用的脱硫技术。
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或石膏溶液喷入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石膏,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目的。
优点是处理效果好,成本较低,废弃物也有利用价值。
2. 浆液吸收法脱硫浆液吸收法脱硫是利用高表面积复合吸收剂来吸收二氧化硫。
吸收剂溶解在水中形成浆液,喷向烟气中吸收二氧化硫。
该技术具有高脱硫效率、低压损失和灵活性等优点。
3.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活性炭吸附法脱硫利用活性炭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附。
活性炭有很高的吸附性能,可以高效去除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种技术具有能耗低和操作稳定的优点。
三、脱硝技术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是目前最主流的脱硝技术。
该技术利用氨在高温下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氮和水,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具有高效、灵活、操作简单的优点。
2. 吸附浓缩法脱硝吸附浓缩法脱硝通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并周期性地对吸附剂进行脱附和再生来实现脱硝。
该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能耗低、废气能够直接排放等优点。
3. 湿法催化氧化法脱硝湿法催化氧化法脱硝是一种基于催化氧化反应的脱硝技术。
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液相中被氧化为氮气和水。
该技术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优点。
四、应用情况脱硫脱硝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和工业锅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脱硫脱硝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对于排放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有严格的限制要求。
脱硫脱硝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显著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在工业锅炉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存在问题和展望尽管脱硫脱硝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能耗、高成本、废弃物处理等。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摘要:燃煤电厂生产经营中,会产生很多的排放物,继而导致污染问题的产生。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故应用该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一、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的意义燃煤电厂运用的传统发电技能,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或硝化物,这对大气产生了严峻的污染效应。
燃煤电厂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及污染物排放主要贡献者。
目前,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燃煤电厂的煤炭燃烧排放监督已愈发严格。
因而,在电厂中合理的运用烟气脱硫脱硝技能,才干完成节能环保等方针。
燃煤电厂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控制点,为此我国环保规划中明确地提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方针,在此局势背景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电厂脱硫脱硝工程的迅速开展,一起也极大地促进了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监测分析技能的开展从而为我国电力职业可继续运作开展提供确保。
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环境管理的力度。
我国也连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技能政策。
1.燃煤电厂的主要污染问题燃煤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量产生,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必须加强对脱硫、脱硝、除尘、控制重金属汞排放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
1.烟尘。
我国火电厂燃煤锅炉烟气烟尘技术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现阶段点差除尘器的应用情况来看,燃煤电厂的除尘技术主要有电除尘、袋式除尘和改造后的电袋合一除尘。
目前,电除尘仍是我国电力主流除尘工艺。
当前大多数燃煤电厂煤种复杂、混烧劣质煤情况突出,烟尘工况条件较为恶劣,而电除尘器对烟尘特性较为敏感,煤质变化等原因均会降低除尘效率。
2.粉尘污染。
火力发电厂的发电会产生大量粉尘,进入大气后会危害人眼和呼吸道,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比如很多粉尘中都含有大量焦油,人吸入粉尘后容易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癌。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摘要:烟气脱硫脱销技术是烟气污染治理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对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烟气脱硫脱销技术的现状及其难点展开了分析,并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促进烟气脱硫脱销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未来发展国家能源局指出,2020年我国实现了CO2、SO2、NOx分别减排17.9亿t、86.4万t与79.8万t的效果,其不仅说明我国环保工作获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种持续性工作内容,应研发和运用各类新型技术手段,保障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据此,本文将以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为视角进行分析研究,介绍某公司所采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关键技术研发及发展情况,以期为我国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运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1烟气脱硫脱硝主要工艺技术发展现状现阶段,国际上各类烟气脱硝技术种类繁多,并且相关技术手段在多年研究及发展过程中已经相对成熟,其中SCR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更是在诸多大型燃煤火电厂中得到广泛运用。
SCR法具有脱除率高、几乎无二次污染、相关技术成熟等优势,已成为我国燃煤火电厂烟气脱硝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些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也开始逐步兴起,如活性炭吸附法、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及SNAP法等,相关工艺可以实现SOx和NOx的联合脱除效果。
相对于传统烟气脱硫和SCR工艺,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不仅脱除效率更高,而且更具经济性,促使各类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也得到普及运用。
工业化联合脱硫脱硝组合工艺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主要是采用FGD系统脱除SOx,通过SCR工艺脱除NOx。
结合实际运用情况来看,此工艺可以实现80%以上的NOx脱除和90%以上的SOx脱除效果。
虽然是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FGD系统和SCR工艺仍然是属于相对独立式运作,其实际运用优势便在于即便是脱硫脱硝系统入口处SOx和NOx的比例出现变化,此工艺仍旧可以保证最佳的脱除效果。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应用发展摘要:近年来,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快速增加,燃煤电站需要承担更多的调峰调频任务。
因此燃煤电站将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这必然会影响机组脱硝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烟气脱硝技术具有技术成熟、脱硝效率高等优点,是当前燃煤电站广泛采用的烟气脱硝技术,该脱硝技术的最佳活性温度窗口在300~400℃范围内。
当燃煤机组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时,SCR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较低,势必会造成脱硝效率的降低。
因此,国内外研究工作者提出了多种脱硝宽负荷运行方案,以提高燃煤机组在低负荷时的脱硝效率。
关键词: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技术2021年,我国的燃煤发电量约占我国总发电量的54.56%。
为降低电厂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燃煤电厂主要使用的脱硝技术有很多中。
很多技术都具有脱硝效率高、运行可靠、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脱硝效率低、烟道积灰严重和催化剂层磨损严重等问题。
在脱硝系统中,流场是否均匀将对喷氨效果、系统的脱硝效率和积灰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
理想的流场不但可以提高脱硝效率,还可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1火电厂烟气脱硝的现状分析以前,火电厂所用的脱硝技术都要借助在分硝和分硫的方式下展开的,更加关注的是某一个位置烟气排放的治理工作,但是这种传统的脱硝技术并不适合大范围的应用,而且应用流程非常的复杂和繁琐。
因此,为了火电厂更好的工作和发展,需要结合火电厂的具体情况,加强对脱硝技术应用的研究,以此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更好地保护大气环境,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火电厂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脱硝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湿法技术、半干法烟气技术、干法烟气技术、膜吸收法以及微生物法等等,同时,还包括还包含加氢脱硝、低温煅烧和氧气再循环等技术方法。
火电厂烟气脱硝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广泛应用给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因为此项工程非常庞大和复杂,所以应用到的机械设备也是非常多的,除了特定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以外,大部分的机械设备都是国内企业完成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