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及案例分享
- 格式:pptx
- 大小:29.67 MB
- 文档页数:111
国内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分析一、国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以美国芝加哥河的生态修复为例,芝加哥河全称芝加哥环境卫生和航行运河,全长251公里,贯穿芝加哥市区,是美国伊利诺伊州东北部的通航运河,由密歇根湖以西的南、北两条支流汇成。
1885年大风暴时,该河大量污水流入密歇根湖,为解决这一问题,于1900年修筑运河,使河水倒流。
这一工程被视为现代工程史上的一大壮举。
现河水经南支流河流向内地,经伊利诺水道与密西西比河相接。
(一)存在问题芝加哥河的历史也是芝加哥城百年来工业化发展的历史。
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芝加哥河对于城市的工业和航运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城市中的居民和工业企业对于芝加哥河却缺少保护意识,使得芝加哥河从一条自然资源丰富的自然河流,变成了有着为了支撑航运码头而建造的绵延数公里混凝土驳岸的渠化河流。
在百年后的今天,芝加哥河沿岸的混凝土驳岸和防波堤逐渐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两岸城市居民对于绿地的迫切要求,也把对于芝加哥河岸的改造事宜提上了沿岸企业和城市管理者的日程。
(二)修复措施芝加哥河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是对于河岸的处理。
在过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河岸周围空间,芝加哥河两岸采用的是混凝土板桩护岸的形式。
但是随着混凝土的老化和民众对于生态性的要求,新型的生态驳岸成为了另一种选择。
1.矮墙式驳岸矮墙式驳岸是指把原有驳岸的板桩截断或者直接将其替换为更短的板桩使之变为矮墙,并根据矮墙的高度进行一些土方工程改造,让河岸的坡度平缓自然。
为了增加驳岸的生态性,一般在矮墙的顶端建造向水中延伸的平台,在平台上填充营养基质,种植水生植物,以此来提高驳岸的绿化水平,同时水生植物和平台也能为河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而对于市民来说,更加低矮的驳岸增加了人们亲近水面的可能性,从心理上拉近了城市居民与河流的距离,也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了场地。
矮墙式驳岸最大的优点是非常适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因为其占地面积少,不需要对河流周边的土地做出很大的调整就可以实现生态化的目标。
2021年7月安阳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4期(总第112期)Joumal o£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uly,2021 Vol.20No.4(Gen.No.ll2)D01:10.19329/ki.l673-2928.2021.04.013治理河道污染恢复美丽河湖——以安阳河的污染治理为例谢海滨",张志斌b(安阳市生态环境局a.安阳县分局;b.殷都分局,河南安阳455000)摘要:近年来,安阳市政府斥巨资全力打造"碧水工程”,力求还群众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综合治理,通过实施一批安阳河截污治污、河道综合治理与水质净化提升等综合治理工程,极大减轻了各种污染源对河水的污染,安阳河污染问题根本解决,水质明显改善。
进入"十四五”时期,安阳河的水生态保护工作要在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上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更加强调“人水和谐”,让群众拥有更多的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治理;现状;污水;调查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志码:A目前,河南省安阳市“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十四五”期间安阳市更加注重生态要素,建立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规划指标体系,实现“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的要求。
安阳河通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为“十四五”期间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让安阳河逐步恢复生态流量,逐步恢复水生动植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满足群众的景观、休闲、垂钓、游泳等亲水要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安阳河概况安阳河发源于林州市黄花寺,自西向东穿安阳市区而过,在内黄县李大晁村入卫河,全长164km、流域面积1920km2,安阳市区段河长49.1km,流经安阳市龙安区、殷都区、北关区、安阳县。
冯宿桥断面位于安阳河下游,水体功能为农业用水,功能区目标为IV类。
冯宿桥断面上游较大支流为珠泉河、粉红江、安丰沟、御路沟、于曹沟,其中位于市区的安丰沟、御路沟和于曹沟为“十三五”期间安阳市整治的黑臭水体。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清淤扩挖根据翻身河河道具体情况,经过实地查看及清淤方案论证,我单位确定采用泥浆泵清淤,并结合长臂挖掘机挖掘施工。
施工顺序按照顺河流方向,自上而下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①机械准备:15KW泥浆泵两台,箱式运土车四台,普通双桥车辆四台,长臂挖掘机1~2台(视实际情况定),普通挖掘机两台。
首先沿河道两侧修建临时施工便道,靠近施工便道的淤泥用普通挖掘机挖掘装车外运,较远处则用长臂挖掘机装车外运,河道中心处则用高压水泵冲搅后再用泥浆泵抽至箱式运输车内外运。
②河道清淤按照自上游至下游、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施工。
③首先进行河道中央的淤泥挖掘。
我标段河道现状宽度在45米至60米之间,施工时挖掘机不能一次将河道中央的淤泥挖至河堤上,故河道中央的淤泥需经过2~3次倒运方能至河道两侧,然后将淤泥挖至河岸箱式运土车上外运。
④由于采用水中清淤,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边环境污染,因此一部分淤泥挖至岸边需经过晾晒后方可外运。
渣土运输及弃土场管理①淤泥运输渣土运输将严格按照山东省有关渣土运输的有关规定,选用性能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
做到运输车辆不超载,车厢上部全部用篷布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渣土散落污染市区道路及周边环境。
为防止渣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乱倒、乱弃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标段将采用开挖现场与弃土场双向签票的办法,坚决杜绝渣土乱倒、乱弃。
为保证车辆运输不对市区环境造成污染,在渣土运输的区间段内安排清洁人员,随时对车辆散落下来的土块、泥块进行清扫,并安排专人进行巡视。
②弃土场管理河道整治工程弃土方,按照甲方及监理指定位置存放。
为配合弃土场管理,安排普通挖掘机一台在弃土场,协助运输车到土、平整土场等。
弃土高度严格按照规划高度,禁止超区域、超高度弃土。
2.土方开挖施工顺序测量放线→设置截水沟→挖掘机开挖→推土机运输→人工整修边坡→坡面防护。
河湖水域生态修复方案一、概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湖水域生态面临严重破坏和污染,急需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套应对措施,旨在恢复河湖水域的生态平衡,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水质改善1.减少污染源通过加强工业和居民生活水源的污染治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减少废水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
2.农业管理采用科学的农业水利管理,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业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3.加强监管强化水质监测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河湖水域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确保水质达标。
三、水生态系统修复1.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河湖两岸的植被恢复工作,重新引入本地或适应性强的植物物种,提高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价值。
3.鱼类保护与繁殖实行科学的渔业管理,禁止捕捞和销售濒危物种,建立保护区域,划定渔业休渔期,采取措施促进鱼类繁殖和种苗放流。
四、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定期对河湖水域的水质、植被、鱼类和其他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五、社会参与与教育宣传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河湖水域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六、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结合当地发展需求,注重生态经济的发展,探索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结论针对河湖水域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我们提出的生态修复方案包括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修复、监测评估、社会参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有效地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恢复河湖水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为后代留下美丽的自然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河湖水域的生态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2020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长,河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就是其中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文将就该导则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一、导则的基本背景《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联合编制的文件,旨在指导和规范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该导则的出台是对当前我国河湖生态环境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引导和监督。
二、导则的主要内容1. 生态保护和修复原则导则明确了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原则,即生态保护优先、整体谋划、科学规划、多元治理、全面推进。
这一原则的提出,体现了在进行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时需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
2. 工程技术导则导则对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具体阐述,包括水质改善、湿地建设、水生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是指导相关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3. 管理与监测要求导则还规定了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管理与监测要求,包括项目立项、设计评审、施工验收、运行监测等环节。
这些要求是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保障。
4. 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估导则要求对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效果判定标准等。
这些评估内容是评价工程实施效果的关键,也是提升工程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导则的实施效果自《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出台以来,我国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技术导则的指导,很多地方实施了一系列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些地方还建立了相应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及时监测和评估。
ECOLOGY区域治理分析河湖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浙江裕腾百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崔耀,叶春禄,童勇勇摘要:现如今,人们生产生活中各种不合理的污染行为给我国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河湖水质及生态环境,我国提出了实行河长制的河湖治理具体方法,并长效化推行绿色持续发展的河湖生态保护理念。
文章基于我国河长制河湖管理的现实背景,分析了河湖水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关键技术,并尝试提出了实践中需要注意的策略要点。
关键词:河湖水;生态治理;修复技术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2-0123-0001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来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已经成为河湖水生态治理的重点工作内容。
将微生物净水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用于水生态治理实践中,能够从根本上对河湖水域进行改善修复,从而构建出更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切实迎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发展理念。
一、分析水生态修复技术(一)利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这种修复技术主要是充分利用了水生植物的自净作用,从而实现了水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
应用这种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净化污水,还能降低水体污染率并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条件。
该方法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借助这些水生植物的生理特性,吸收一些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
这些生物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污染环境中可以存活很长时间。
但是任何植物对污染的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当水生环境的污染程度高于植物最高的承受能力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河湖水治理时要多加考虑,对于污染情况较严重的水体,应首先考虑植物的耐受性能,对其进行预先培养。
目前较为常见的利用该种方案完成治理的技术有:生态浮床技术、氧化塘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将水生植物作为治理的核心,完成对河湖水污染的综合治理[1]。
(二)微生物净水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是通过修复水生态中的微生物系统达到治理效果。
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地的河湖建设已备受关注。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保护和美化河湖所带来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优秀的河湖建设方案,为城市河湖建设提供参考。
方案一:湖水植被和生境的保护湖泊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许多城市的人造湖泊的养护不够,加之外来物种的侵害,导致湖泊水质受到威胁。
而将水生植物引入到城市湖泊中,则可达到保护湖泊水质的目的。
参考案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引入大量耐污染、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有效提升了水质。
方案二:人造湖美化人造湖的美化主要是体现在周边环境的设计上,包括岸线、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等。
通过建立轮廓线、拓宽绿地等手段,可以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
此外,湖区的人文建设也很重要,例如攀爬设施、游泳场、健身设施等,不仅方便市民使用,也使湖区变得更加活力。
参考案例:深圳湘梓公园人造湖,拥有各式各样的黄昏美景,并设置了不少休闲设施,如棋牌区、游泳池、儿童游乐区等。
方案三:城市湖泊的改造和治理有些城市的湖泊建设并不出色,可能存在着水质问题、流通状况不佳、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因此,为城市湖泊进行改造和治理,使之成为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宝贵资源,是我们探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案例:全球著名的抽水蓄能电站三峡工程,虽然其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采石、挖土、建筑等活动,但通过对其建设区域的治理和恢复,其蓄水后形成的湖泊更是变得清澈纯净,成为了长江流域中生态最为完整的湖泊之一。
方案四:湖泊的生态修复为了改善城市湖泊水质,许多地方采取了湿地复垦技术。
不仅能够增强湖泊自净能力,还能改善周边环境,延长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绿地维护成本。
参考案例:上海洪泾湖,通过以植物和动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建设,并改变周边自然、人工环境,促进自然复兴,最终达到了自然修复和环境改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河湖建设,我们应该关注环保,致力于保护河湖的生态环境;要美化河湖周边的城市环境,让市民在河湖间更好地享乐;修复与治理受到污染的河湖,使其得以更好地重现其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