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4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22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特定穴课程讲义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10类。
特定穴主治规律强,应用范围广,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称为井、荥、输、经、合。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这是对五腧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
分布特点与组成古人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由于每条经有5个穴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
五输穴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以此类推。
十二经脉五输穴的穴名及其五行属性见下表。
阴经五输穴及五行属性表阳经五输穴及五行属性表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运用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作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灵枢》又有“合治内腑”之说。
综合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荥穴多用于治疗热证,输穴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经穴治疗作用不典型,合穴多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病证。
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根据《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观点,将五输穴配属五行使用,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