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如何立德树人-最新教育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8.94 KB
- 文档页数:6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幼儿立德树人这一重要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
在此,我将以“立德树人,为幼儿筑梦未来”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品德立德树人,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品德是人的灵魂,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培养健全的人格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包括性格、情感、意志等方面。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面对困难、克服挑战。
3.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德树人,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引导幼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如何践行立德树人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关爱学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因材施教。
通过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全面发展。
3. 融入德育元素,渗透日常生活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将德育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关爱他人;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才立德树人,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3篇】篇一: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作为一名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
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榜样影响学生。
同时,教师要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再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履行基本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的权益,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学设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篇二: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来落实这一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坚守师德,做到对学生的爱岗敬业,恪守教育规范。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自我认识和性格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严守教育规范,不搞个人恩怨,不利用权力谋取私利。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3篇】篇一: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是我们始终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思路,供参考。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自身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师德观。
只有身体力行,才能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学生的品格培养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勤奋努力等素质。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创新能力等。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是为了他们未来做好为人师表的准备。
再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发展。
立德树人不仅是指引学生德育方向,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优势,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解决困惑和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最后,教师要积极与家长、社会合作,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
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互相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形成育人合力。
同时,也要与社会资源合作,利用社会上的优质资源和专业教育机构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教师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全面综合的考虑,既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育,也要关注他们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还需要与家长、社会合作,共同推动立德树人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
篇二: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怎样落实立德树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成为学生的榜样。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1. 立德树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3. 立德树人,是幼儿园教育的需要。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教育阶段,也是孩子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
立德树人,就是要让幼儿园教育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摇篮。
二、幼儿园立德树人的具体措施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英雄故事、开展道德教育课、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2. 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独立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品质。
我们要从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自己整理书包、打扫卫生、完成作业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
3.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等,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4. 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幼儿园师者风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幼儿园师者,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以身作则,立德树人。
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们的引导者和榜样。
在幼儿园师者的风范中,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是密不可分的。
一、敬业爱岗,潜心教书育人1. 传承经典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师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教育事业,秉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孩子们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他们要潜心研究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2. 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幼儿园师者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心灵沟通,温暖关怀作为幼儿园师者,要有一颗温暖的心,与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情感的引领者,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茁壮成长。
二、励志育人,立德树人1. 做出示范,培养道德情操在幼儿园师者的风范中,立德树人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们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示范,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道德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弘扬民族传统,培养爱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幼儿园师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让他们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新一代。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引导公益行为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们要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人翁。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教育中,作为幼儿园师者的风范是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相辅相成的。
敬业爱岗,潜心教书育人,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励志育人,立德树人,彰显了教师的师德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在当今社会,国家对于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的实践中。
本文将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展开论述。
立德树人理念强调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更要重视他们的道德培养。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性,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立德树人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更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成长过程中,道德品质、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关注和培养的体现。
我们所说立德树人,其实质就是要在幼儿心中种下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能够独立思考,有所担当。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
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这一点,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比如,有的孩子擅长绘画,我们就多鼓励他们发挥艺术天赋;有的孩子喜欢科学实验,我们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动手操作,探索未知。
这样,孩子在自信中成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还需要我们关注幼儿的实践能力。
我们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长。
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幼师立德树人这一重要议题。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立德树人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师立德树人的心得和体会。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立德树人,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在我国,立德树人被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下一代,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一代新人。
3. 提高国民素质。
立德树人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二、幼师在立德树人中的角色与使命1. 做学生的楷模。
幼师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2. 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尊重、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4.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幼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立德树人提供有力保障。
三、如何践行立德树人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 注重德育教育。
我们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融入传统文化。
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热爱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谈谈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通用6篇)篇一谈谈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可见,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
在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后,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将讲话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
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
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
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
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
当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精神娱乐时,教师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
当教师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第三,具备独特的魅力素养。
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
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教师来影响他们。
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
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
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幼儿园教师立德树人这一重要议题。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
在此,我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一谈对立德树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就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在幼儿园教育中,立德树人尤为重要,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
其次,我们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二是培养良好品德。
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友善。
三是强化文明素养。
我们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是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呢?一、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
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二、关爱幼儿,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心。
情感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我们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四、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总之,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教育如何立德树人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被认为是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幼儿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
因此,如何在幼儿教育中立德树人,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幼儿教育中,首要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这包括培养孩子们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等。
教师和家长应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鼓励并表扬他们在生活中展现出的良好行为。
例如,在每周班会中,可以表扬那些帮助别人、分享玩具等正面行为的孩子,以此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注重情感教育幼儿时期是感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相互配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爱和陪伴,建立孩子们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
同时,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和交流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三、积极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性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尝试。
比如,在游戏时间或者课堂上,给予孩子们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倡导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观。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公平意识和公正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公平的含义,并教育他们在与他人相处中要公平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
此外,教师应自己以身作则,做到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以树立良好的榜样。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幼儿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做道德思想的舞者
作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受教育的对象、家长及社会群体,
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育人的基调。
一个教师爱学习、善思考,会给孩子做出无声的榜样,会给家长做出科学育人的暗示。
经验是宝贵的,但有时经验也成了道德教育手段更新的障
碍。
凭经验沟通交流、处理问题、教育幼儿……语言、思想、行
为皆滞步僵化,全无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孩子和家长虽然表面唯唯诺诺,但私下里一定会产生一种无奈与哀叹:“廉颇老矣!”
这个“老”,不是指该老师年龄的老,而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交流的语言和教育手段的老化。
没有了教育思想作为道德教育的
灵魂,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就失去了光泽,教师本身也就缺乏了应有的人格魅力。
所以说,幼儿教师必须与学习结缘,与求知相伴,树立教师
特有的文化形象和思想形象,才能使教育思想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也才能在幼教事业上有所建树,从而以灵动的道德思路引领自己立德树人,做道德思想的舞者。
二、立德树人,做塑德形象的舞者
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说:“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深远。
”
教师的道德形象是教师最基本的形象,是影响幼儿一生的形
象。
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政治形象等是教师的基本形象的具体体现。
一个幼儿教师,说话粗声大气、口无遮拦、
毫无顾忌,行为大大咧咧、粗心大意,心胸狭窄、脾气暴躁,遇
事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自私自利、脏话连篇、不拘
小节,混淆文明与豪放的概念,缺少爱心……幼儿是一张白纸,
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也能遭受最脏最丑的涂鸦。
这样的教师,
孩子不喜欢,家长也不放心。
国家对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举措连连。
虽然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转型期,但对我们的待遇问题还是在逐步改善,应该心怀感恩之心,精神愉快地从事着这项工作,干好工作。
“国家好,
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这是确立好幼儿教师的正确职业情感观
的硬道理。
某老师当着孩子家长的面信口开河,更是不应该。
这
样做,极大地损害幼儿教师的社会形象,特别是损害了自身的人格形象和政治形象,孩子会时刻提防着老师的负面情绪发作,家长也唯恐校园暴力事件一不小心就会在身边发生,不可能放心将孩子交给我们。
再说,家长们更会担忧:这样的老师能使我们的
孩子健康成长吗?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育先哲们特别强调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教师应该成为阳光下的使者,
不应成为阳光下的阴影。
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立德树人,做塑德
形象的舞者。
三、立德树人,做德育课改的舞者
课堂是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的主阵地。
幼儿园的道德教育课堂不像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育形式。
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演绎幼儿道德教育的主旨,将立德树人的思想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
贯穿其中,使幼儿在不经意之间接受正面影响。
如《幼儿画册》
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散文和儿歌。
教师就以此为蓝本,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
如《十月里的第一天》《月亮》等,它们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彩,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如果不进行精心的设计,课
堂教学一定会黯然失色。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整个教学活动因素调动起来,在朗诵中活动,在活动中记忆,并辅以情境
图画、播放国歌、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帮助幼儿情境朗诵。
将“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播进了幼儿的心田,
初步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中还引进了表达机制,结合儿歌《月亮》中的一句“月亮和我好”,老师就和孩子们展开了
讨论:“月亮喜欢和什么样的小朋友好呢?”孩子们各抒己见:“月亮喜欢和会说谢谢的小朋友好”“喜欢和吃饭不挑食的小
朋友好”“喜欢和干净的小朋友好”“喜欢不跟陌生人走的小
朋友好”“喜欢和上课坐得好的小朋友好”“喜欢和买车票自
觉排队的小朋友好”“喜欢和好好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好”“喜
欢和不哭的小朋友好”……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安全意识、笑对困难、守时守序等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种种素质,在老师的智慧引领之
下,孩子们以稚嫩的大脑思维,得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结论,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