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概论复习重点精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127.03 KB
- 文档页数:27
电视艺术概论考试要点一、绪论部分艺术的三个定义:1、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其定义可以置换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苏珊·格朗说:“艺术是情感的形式。
”3、克莱尔·贝尔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与苏珊·格朗异曲同工。
比较而言,情感论更接近艺术的本质,一个艺术作品可以没有思想和哲理,但不能没有情感。
情感、理念、感性形式,构成艺术。
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
电视艺术,则是被电视传播的那种艺术形态。
电视艺术的定义: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电视的功能: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儿,作为一种物质手段,一般说来,它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信息传播功能,二是新闻纪实功能,三是艺术表现功能。
影视视听语言:人类崭新的语言—视觉语言—图像语言—视觉文化—影像文化。
视觉思维:镜头与画面、蒙太奇、长镜头、听觉语言、叙事。
视觉文化:文字与印刷文化、视觉文学、新的视觉的精神绣斑。
蒙太奇的定义: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
镜头组接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隐喻蒙太奇。
二、电视剧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经历了“直播电视剧”时期、“电视剧单行本”时期、“电视连续剧”的产生、多种样式电视剧并存的时期。
1、“直播电视剧”时期——电视剧观念的诞生(1958年——1966年)“直播”是指演员表演、电视传播、观众收看同时进行。
我国第一个直播“电视小戏”为《一口菜饼子》。
这类电视剧的主要特征:遵循戏剧的模式,以戏剧的美学观为其支撑点。
这时期电视剧的特征:一是它的时效性——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动态和党的方针、政策;而是它的纪实性——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
2、“电视单本剧”时期——电视剧观念的嬗变(1978年——1982年)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步电视单本剧——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三家亲》。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总结知识结构图: 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继承与特性)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是综合艺术电视艺术的范围各类型作品的概念第二部分:电视类型作品 电视剧各类型作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电视文学电视文艺视听语言规律 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艺术创作基本规律节目流程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 技术手段广播发展史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电视剧、电视文艺、纪录片技术发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影响:数字电视、非线编 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和方式 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纪实频道的生存知识点分析:单本剧、系列剧、历史剧、情景喜剧、名著改编、通俗剧、革命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改编 电视散文、电视小说 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一.电视艺术定义⏹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1. 20世纪是电影的世纪。
2. 中国灯影戏从13世纪开始,就逐渐向南亚、波斯和欧洲传播。
3. 从1877年开始,美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具贡献的发明家爱迪生先后发明了留声机和可以连续拍摄的摄影机。
4. 1895年12月28日,是电影的诞生日。
这一天,法国导演卢米埃尔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向公众放映了他所拍摄的电影。
5. 卢米埃尔喜剧片《水浇园丁》情景片《火车到站》6. 中国电影的最早放映是在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一开始就把西洋艺术媒介和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京剧结合起来。
首部中国故事短片电影《难夫难妻》(1913)由郑正秋、张石川编导7. 关于梅里爱:1897年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戏剧纪录片式的电影美学观念;开辟了摄影棚拍片的新天地;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8. 法国电影在1910年之前是世界电影的霸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电影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电影新霸主。
9. 20世纪20年代以来,法国电影主要流派:印象派电影、先锋派电影。
其中,先锋派电影分为达达主义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电影,达达主义电影如《机器舞蹈》;超现实电影如《一条安达鲁狗》(人本化努力地回归真实)10. 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德国电影两大主流风格是表现主义电影和室内剧电影。
由梅育等人创作的《卡里加里博士》,开辟了表现主义电影的先河。
另一部表现主义电影名作《疲惫的死》。
在苏联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下,德国出现无产阶级电影有声电影诞生于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拍摄了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王》;11. 电影基地的定点和定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电影称霸全球电影市场。
法国百代公司(最早的电影王国),最为叫座的几块招牌是文学片、艺术片、喜剧片和爱情片。
12. 美国的好莱坞:目前最大的电影基地或电影制作与发行中心,全球电影中心,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世界电影的大本营。
美国电影的发源离不开爱迪生。
一、文化的概念1、广义(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哲学》:“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包括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
(2)庞朴: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包含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
2、狭义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
即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
即,知识修养。
3、符号论的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希尔:人的本性是文化,正是文化把人与非人区别开来,动物只有信号,没有符号。
信号只是单纯的反应,不能描写和推论。
二、文学的概念1、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2、从社会结构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3、从作家的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结,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评价和情感的流露;4、从读者的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渠道;5、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直接现实,没有语言和语言的结构也就没有文学。
三、文学的文化意义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生活的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四、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学:关于电影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电影研究的同义语。
五、电影的特征1、电影既是商业又是艺术;2、电影是声画结合的艺术,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3、电影具有高度的综合性;4、逼真性;5、运动性;6、蒙太奇;7、技术性。
六、电视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在亚力山大王宫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被称为“世界电视诞生日”。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电视艺术概论复习1、人物是电视艺术作品的最主要的表现对象2、音响音响包括自然界的一切声响、人们发出的无意义的声响以及各种机器设备等人工制品所发出的声响。
3、人物语言包括以画外音出现的解说词,也包含画面中人物的语言。
音乐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其主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能够表达人的情绪和心理4、文学艺术思维(1)文学是电视艺术的母体学性,无论什么类型的电视艺术创作总要首先由一个脚本,然后将这一文学为本转化为屏幕艺术。
正因为如此,电视艺术已经先天的具有了文学性。
(2)文学思维是基本思维。
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时总要想到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这些思维概念,而这些文学概念都是文学创造的,在电视艺术创作中,只要应用了这些概念就是运用了文学思维。
(3)画面语言渗透文学性A.借景抒情B.托物抒情C.叙事抒情D.直接抒情(4)电视艺术借鉴了许多文学的表现手法a象征b隐喻c夸张d对比e烘托5、客观视角这是一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再现社会生活的视角。
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和表现形态的自由性。
6、多角度表现站在创作者或作品中诸多人物的不同角度上,共同阐明同一对象的本质特征。
7、纵向开放结构截取生命长河中的一段,它既无头也无尾。
是依据时间流程缀连而成。
8、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9、细节的作用(1)细节可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2)细节可以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历程(3)细节可以结构全部作品10、时间的运动节奏短镜头造成快节奏;长镜头造成慢节奏11、意境,就是一部艺术作品给予观众的总体的艺术感受。
情与景的相互交融,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哲理就是电视艺术作品中深沉、含而不露的思想。
12、跳跃思维电视艺术中,思维可以从一个时空跳到另一个时空,中间呈现一种断裂不连贯的形态。
13、画面语言所谓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三、考核知识点(一)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二)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四、考核要求(一)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1. 识记:影响较大的几种艺术分类法(本体论方法,心理学方法,符号学方法,功能论方法)2. 领会:电视艺术在艺术门类中的归属3. 应用: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样式的关联与区别(二)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1. 识记: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运动性,视听综合性2. 领会:技术基础、媒介方式和传播特性,是决定电视艺术存在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因而也是决定电视艺术本质特性的根本原因3. 应用:深入理解运动性和视听综合性,是形成电视艺术其它艺术特性的基础第二章电视艺术思维三、考核知识点(一)电视艺术思维本质(二)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三)视听思维的运用(四)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四、考核要求(一)电视艺术思维本质1.识记:电视艺术的本质性思维成分2.领会:各种艺术样式中,艺术思维与艺术语言之间的对位关系、表里关系3.应用:电视艺术思维本质与电视艺术语言方式之间的关系(二)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1.识记:电视艺术思维活动中,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的2.领会: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符合人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视听思维组合进行的基本规律3.应用: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以电视艺术视听形象为基础,因此与传统艺术视听思维有明显区别(三)视听思维的运用1.识记:电视艺术的基本视听原理2.领会:电视艺术的各个环节创作,都应遵循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规律3.应用:电视作品的文字底本创作中,如何运用视听思维;前期摄录阶段对视听思维的运用;后期剪辑制作阶段对视听思维的运用(四)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1.识记: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与现实普通视听思维、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不同2.领会:电视艺术视听思维对现实普通视听思维、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借鉴3.应用:电视艺术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的组合,所产生的新的思维规律第三章电视艺术语言三、考核知识点(一)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二)轴线规则(三)运动的类型和特点(四)叙事段落的构建四、考核要求(一)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1.识记:景别的概念和基本划分2.领会:景别与叙事情绪、节奏的关联3.应用:不同景别镜头之间的组接依据和组接要点(二)轴线规则1.识记:如何确立轴线,轴线一侧的三角形机位设置体系。
第一章绪论1电视艺术定义: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2电视艺术的类别:a)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b)电视艺术片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等。
C)电视剧艺术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d)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但经过电视艺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形式美的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
e)电视纪实艺术类——运用自然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
也就是屏幕上的非虚构的艺术形态。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
3电视艺术确立的依据:理论依据:从艺术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动因出发(1)电视的创造性。
体现在电视可以表达出多样性的、有意义的作品。
电视艺术作品的存在决定了电视艺术观念和体系的存在。
作为一种精神创造活动,从艺术产生“游戏说”的观念上来讲,电视艺术作品是建立在想象力之上的。
(2)电视艺术作品的审美性。
能够使人获得充分地艺术体验。
(3)电视艺术作品的形象性。
电视艺术概论考点:关于艺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苏珊朗格——艺术是情感的形式克莱奥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电视艺术定义: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其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其三,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蒙太奇思维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法。
规定情境定义: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是戏剧情节的基础。
包括: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环境,事件,人物关系。
斯坦尼将之分为外部与内部情境。
内部情境是指人物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
层次:——规定情境(百万英镑、浮士德、无人地带、手铐、金基德电影、迷失-飞机失事)——极端规定情境(无人地带、死无葬身之地、蒙塞拉、加莱、迷失-神秘岛)——象征隐喻情境(现代启示录、犀牛、无人地带、亨利四世、迷失-迷失与重生之地)纪录片定义:格里尔逊(英语世界里首次提出)“创造性的处理现实”对现实素材创造性处理巴赞:真实、时间、永恒——木乃伊情结—透视绘画—摄影影像本体论克拉考尔:物质的现实复原塔尔科夫斯基:时间的盒子、雕刻时光现实、历史、情感、思想唯一性(《明室》)创作细节(举例):——类型:神态、动作、物件、环境——作用:刻画人物、展示内心、揭示主题、交代环境、推动情节——表现手段:画面、解说、字幕、讲述纪实风格(举例、展开)特征:——纪录真实时空:《龙脊》的雨——纪录完整的过程:原汁原味、去除精神锈斑——纪录现在进行时、未来与未知:潜伏行动——纪录偶然因素:日本老兵、海龟——细节:神态、动作、物件、环境音乐电视音画同步⑴定义:指音乐内容与画面内容基本吻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基本同构的一类音画关系。
《电视艺术概论》知识点1.运用内分法,可以将电视节目分作四大类:新闻类、文艺类、教育类、服务类。
2.电视节目的分类方法有内分法、外分法和平分法。
3.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主要由三大类所构成,它们是画面语言、有声语言和造型语言。
4.电视艺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化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现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5.电视语言:凡是能够表达出思想或者感情,并且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
诸如画面、声音、造型、镜头、编辑、特技、符号、文字等等都可以构成电视艺术的语言,并且成为电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语言元素。
6.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述方式。
7.构图语言: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8.一幅屏幕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
9.所谓主体,是指画面中所表现的主要对象。
10.所谓陪体,是指画面中为了突出主体、说明主体,起烘托、陪衬作用的物体。
11.所谓环境,是指由对象周围的人、物和空间构成的画面。
12.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13.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互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14.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
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感情的重要语言手段。
15.有声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诸如人声、音乐、音响,总称之为有声语言。
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16.人声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诸如言语、啼笑、感喟等等。
电视艺术片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成一种综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如文学、绘画、舞蹈、音乐、戏曲等,营造诗一样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的电视艺术片种。
兼容性电视是具有高度兼容性的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容,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兼容,也是多种艺术元素的兼容,还是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兼容,多种兼容性造就了电视的艺术特点,影调语言是指电视画面中的色彩层次,色彩反差与色彩对比,影调语言是电视画面的基本语言因素,它和色彩,构图,光效一起组织成完整的画面,达到渲染环境,表达情感的作用电视艺术风光片以独特的屏幕造型,精美的画面语言。
艺术地展现自然景观的秀丽和壮美.其主要内容在自然景观的展现中,注入创作者浓重的主题意识。
节奏电视艺术作品的编辑章法。
画面运动的和谐内在旋律。
以及内部组合的艺术规律。
它体现为时空处理,以及长短,快慢,张弛的有机组合。
开放性电视艺术结构就其纵向来说-—电视艺术截取时间长河中的一段,既无头也无尾,这样更能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更能发挥引发人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更多思考;就其横向来说——即便是一段生活,也不是做全面的展示,而是截取几个相关的节点,这样,观众的触角更能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全面的看待现实生活;总之,开放性电视艺术结构是最广博无限的艺术容量。
为什么说电视艺术是电子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1.电视艺术给电影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电视艺术的发展,几乎将戏剧艺术逼上了“绝路"3.给文学这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电视艺术的当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真实的展现了中国社会现实。
2.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3.揭示人们心里结构的善变。
1、什么是有声语言?它们各自承担着怎样的表意功能有声语言:是指电视屏幕上,一切能传情达意的声音形态,包括人声、音乐、音响。
它们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表意功能(1)人声语言除了表达逻辑思维,传递各种信息的功能之外,还会因为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的不同,而具备了情绪、性格,气质等形象方面的丰富表现力(2)音乐语言的表意功能,只有与画面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才能得以体现,孤立于画面之外的音乐语言几乎不存在。
影视理论概论课期末考查复习范围及要点一、复习范围1、第一章:电影的观念p42、第二章:电影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划分标准p373、第三章:电影艺术概念的当代性;p69故事片的一般特征4、第六章:电影中的声音控制p157、画面录制。
5、第七章:蒙太奇思维p198、蒙太奇结构(六种)、p201蒙太奇手法(三种)。
二、复习要点1、对于基本理论,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影视创作现状和作品进行分析和论述,阐明你的观点和见解。
2、对于电影技法方面的知识点,要能够结合具体影片的视听语言来分析说明其作用和功能。
(1)声音录制:强化、弱化、模拟、代换与译配;p158(2)镜头角度:仰角、俯角、平角;(3)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4)光色的造型与表现功能(5)画面剪辑:p172淡出、淡入,化出、化入,切出、切入(6)声音剪辑: p175对白剪辑、画外音剪辑、音乐剪辑、音响剪辑(7)声画组合:同步组合、对位组合、对比组合(8)蒙太奇结构:场面蒙太奇、镜头对列蒙太奇、插入段落蒙太奇表意性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破碎蒙太奇(9)蒙太奇手法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10)运动摄影:推、拉、摇、移、跟(一)远景镜头摄影(像)机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开阔,景深悠远。
这类镜头视野宽广,主要用于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规模,并在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或气势上发挥作用。
电视因屏幕小,远景特别是大远景要少用或不用。
电影则可以运用自如,以表现其反映生活的独特能力。
(二)全景镜头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
它把主体放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加以表现,是塑造环境中的人和物的主要手段,人和物可以通过环境的衬托展现自己。
它在视觉上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同在剧场里观看舞台框内的演员演出十分相似。
这种景别,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三)中景镜头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它把人从环境中划出来,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和情绪神态,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表演场面的常用镜头。
1)电视艺术:被电视所传播的艺术形态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达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是电视屏幕中群众的客观存在2)电视艺术审美的特征:①逼真性和虚幻性的统一②再现与表现的统一③具象性与完整性的统一④记叙性与情感性的统一3)语言体系:主要有画面语言、有声语言以及造型语言三种语言形态构成电视艺术的语言,不是单一的语言形态,而是由诸多语言元素构成的多元化的、非常复杂的完整电视语言系统4)电视单本剧: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所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术样式,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独幕剧”特点:①取材现实生活②塑造人物形象③注重屏幕造型④描绘生活场景5)电视连续剧: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是在结尾是留下悬念,以待下集时人物和情节再继续发展特点:①开放性的艺术结构②叙事式的表现手法③悬念的设置和安排6)电视小说:是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转化为具有声画艺术特质的“屏幕作品”特点:①追求文学的审美价值②文学语言的屏幕再现③环境场景的“假定性”④具有电视屏幕的具象性7)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特点:①立意新颖②联想丰富③文采飞扬8)电视诗:是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集中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创造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画面清新,诗句凝练,富于想象,强调节奏,具有诗的空灵意境和抒情朦胧美的电视文学样式特点:①诗化的镜头②驰骋的想象③多轨的组合9)电视风光艺术片:以独特的屏幕造型,精美的画面语言,艺术地展现自然景观的秀丽和壮美,为其主要内容,在自然景观的展现中,注入创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具有较强主观抒情色彩的电视艺术片种特点:①显现自然风貌的神韵②寄寓创作者的情思③蕴含深刻的哲理意念10)电视风情艺术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法做出,以介绍、歌颂和赞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其主要内容,以充满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的音乐、歌曲、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片种特点:①展现地域的风情②内蕴丰富的知识③充满生活的情趣11)电视音乐艺术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的手段,以音乐语言为其抒情表意的主要艺术方式,以画面语言为其烘托渲染的辅助表现形态,给观众以音乐审美愉悦的电视艺术片种特点:①以音乐艺术为母体②以画面语言为烘托③完成音画有机组合12)电视舞蹈艺术片:以舞蹈的艺术形式为主体的电视艺术片,其中的舞蹈表演,既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是为表现统一的、完整的思想意念而设计的,是纳入整体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艺术片种特点:①以舞蹈艺术为形式②以时空交叉为手段③以艺术鉴赏为目的13)电视综艺晚会:以现场直播的技术手段,文艺晚会的艺术样式,通过电子技术手段的制作,对各种文艺节目进行再创作,经过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和串联,将文艺与娱乐融为一体,给观众以综合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特点:①开掘新颖题材②独创艺术形态③追索地方特色④追求文化底蕴14)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综合构图语言元素: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光效语言元素: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得千差万别的变化色彩语言元素: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调语言元素: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15)思维要点①角度:艺术眼光的试金石②结构:开放型的艺术结构③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升华④细节:艺术的丰腴血肉⑤含蓄:艺术的崇高境界⑥节奏:艺术的和谐旋律⑦意境:鉴赏者总的艺术感受⑧哲理:思想的艺术结晶。
课程代码:01178电视艺术概论中国传媒大学李明一、绪论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也可以定义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苏珊说:“艺术是情感的形式”。
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上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剧电视剧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直播电视剧”时期、“电视单本剧”时期、“电视连续剧”的产生、多种样式电视剧并存的时期。
我国第一个直播“电视小戏”是《一口菜饼子》。
时效性和纪时性,构成了电视剧总体观念的基础。
电视单本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电视文艺的新时代。
中国大陆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敌营十八年》。
通俗剧是指:以反映世俗的生活、世俗的情感为主的电视剧。
通俗电视剧的特征:1、有浓厚的世俗精神和平民意识;2、强烈的戏剧性;3、情节、人物类型化、模式化;4、消费性;5、娱乐化;6、商业化;7、制作标准化;8、形式的通俗和幽默。
人是电视节目的主题。
世俗化成为电视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表现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表现在平民化,即专题节目主人公绝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平常百姓,无名小卒。
2、第二个表现是生活化、日常化。
3、恢复伟人、展示名人真实面目是世俗化的第三个表现。
情感成为电视专题节目的重要主题。
电视专题片中,情感的表达方式很多。
分为:细节、空镜头画面、特写、慢动作与定格;此外情节、镜头蒙太奇组接、音乐、解说词都是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
(有可能是论述题,要有一些例子)作品的风格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
我们的电视专题节目,主要是专题片和纪录片。
被称作:“时代的立体档案”、“历史的备忘录”。
文化通常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
另有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者:狭义文化(哲学、文学……)、广义文化(典章制度、生产交换……)、深义文化(民族、人类精神)思辨的表达方式:首先、创作都要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其次、必须寓恩辨、哲理于形象中,让形象,让画面说话;再次、要将哲理与情感结合起来,既有哲理在思索,又有诗情在腾跃,既有哲理的深邃,又有情感的炽热。
电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选择、论述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概述1.初创期(1958——1965)中国电视事业正式起步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电视直播剧《一口菜饼子》(1958.6.15)直播小戏:北京电视台播出中国第一部电视剧2.停滞期(1966——1976)彩色电视制式的出现和普及(技术层面)PAL制式(我国)3.复苏期(1977-1979)出现第一支商业广告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参桂养荣酒”4.繁荣发展期(1979年至今)设立广播电视奖项飞天奖:1981,电视剧奖金鹰奖:1983 电视剧奖项(观众)星光奖:1987 电视文艺节目奖项1983年春晚——综合性文艺晚会走向成熟电影的发展脉络无声电影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而兄弟——电影之父《工厂大门》《婴儿早餐》《水浇园丁》《火车到站》梅里爱时代:1897——1908 科幻影片《月球旅行》卓别林代表的的喜剧电影(高峰)中国无声电影《定军山》中国第一部影片1905《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郑正秋(第一代导演)洪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有声电影的发展好莱坞“梦幻工厂”制片厂制度:A.高度精细地组织分工B.制片人制度C.明星制度独立电影:自筹资金,自由表达现代电影的发轫:《小城之春》《公民凯恩》新浪潮电影(反传统,崇尚无理性)雷乃《广岛之恋》特吕弗《四百下》与电视剧同步前进的现代电影现代科技与市场经铸就的各色大片具有“四高“特征的电影。
即高投资与高回报(票房),高科技(制作)与高娱乐(刺激)影视艺术的差异影视制作角度(重点看)电视艺术的传媒特色电视艺术的“坷垃支“现象一种艺术样式拼贴另一种样式(前苏联传播学者:特罗申)传输阶段:A.即时消费的快感B.共时消费的神秘C.日常性的大众狂欢接受阶段:A.私人交谈性质B.双向互动的参与性C.收视的选择性和随意性电视艺术的美学追求意蕴、意境、风格、格调、品味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画面语言A.构图语言:画面语言的基础(1)主体(2)陪体(3)环境(4)空白给构图营造视觉美感B.色彩语言(增加表现力)C.光效语言:表意性光效、装饰性光效D.影调语言:画面形象构成的基础(1)影调层次的空间美(2)影调反差的质感美(3)影调对比的立体美:在电视荧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人声音乐音画同步:音乐与画面紧密融合音画对位:音乐和画面的非同步关系音响、效果声:自然生响,模拟声响)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并融进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电视艺术概论复习重点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电视艺术概论复习重点1引论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在与材料、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塑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电视节目的类别:内分法:新闻类教育类文艺类服务类外分法:综艺节目主持人节目受众参与节目平分法:一般型综合型专题型对象型电视艺术分类:电视文学类电视艺术类电视戏剧类电视综艺类问题:为什么说电视艺术是电子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由于电视具有传播手段的先进性,服务对象的群众性,以及内容形式的的多样性,使得电视成为传播国内外大事的新闻窗,传播各类文化科学的知识库,以及传播各类文艺节目的百花园。
这样,电视将人类带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新世纪——电视文化的新时代首先:电视艺术给电影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再次:电视艺术的发展几乎将戏剧艺术逼上了“绝路”最后:电视艺术给文学这一古老的文化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2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兼容性:诸家所长,集于一身电视艺术是兼容性极强的的艺术,它综合各家艺术之所长,集于一身,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样式,使之具有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审美特征。
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的文化形态,它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诸多艺术在综合、沉淀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
因此任何新的艺术样式都流淌着古老艺术的血液,但同时又是独立的、自立门户的艺术品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定:电视艺术是迄今为止最具多种艺术兼容美学特质的、独立的艺术新品种。
首先: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容其次:电视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兼容再次:电视艺术史诸多艺术元素的兼容还有:电视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多样性:尺幅荧屏,大千世界电视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电视艺术题材的多样性其次:电视类别的多样性再次:电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还有:电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另外:电视艺术结构的多样性参与性:屏幕内外情感交融电视艺术的的参与性是由什么决定的?首先:电视的传播共性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其次:特殊审美心理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再次:特殊表达方式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当代性:现代理念,当代意识电视艺术的当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真正的展现中国社会现实其次: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再次: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3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
语言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直接体现。
电视艺术语言:凡是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构图、光效、色彩、影调、人声、音乐、音响、造型.......都可以构成电视艺术的语言,并成为电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元素。
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所谓“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达方式。
构图语言:它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光效语言:所谓光效语言,是指有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光效语言作用:记叙时序环境描写塑造人物表现感情色彩语言: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的作用:描述自然环境抒发深沉感情确定情绪基调影调语言:所谓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失误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
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影调语言的表现方式:影调层次影调反差影调对比电视艺术的有声语言:指在电视屏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诸如人声、音乐、音响,总称为有声语言。
人声语言:指屏幕上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诸如,言语、啼笑、感喟等。
这些有声语言,是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声语言在电视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白:屏幕上人物之间的对话独白: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己内心活动的人声语言,也就是人物在屏幕画面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形态。
旁白:这是一种画外传来的人声语言形态。
表现为第一人称的自述,或第三人称的评论与评说。
心声:是指由画外音表现出来的人物内心的活动。
这也是电视艺术解释人物心理状态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播音:指向观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必须注意语言运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解说:是指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人声语言来交待、说明或评论的一种表达方式。
主持人同期声音乐语言:音乐也是一种语言,特别是一种表达深层情感的语言。
当它介入电视艺术作品之中,也就构成了电视艺术的重要语言形态。
所谓音乐语言,主要是指专门为电视艺术作品编配的音乐,主要由节奏、旋律和音韵所组成,它构成了电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意、抒情的语言元素。
音乐语言的类别:背景性音乐语言—这是一种说明交代作品的背景的音乐语言,他不是直接参加剧情,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他需要稳定而不宜多变戏剧性音乐语言—表现处于矛盾冲突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音乐语言,他在体现冲突时一般并不着眼直接描绘冲突事实本身,而是表达冲突发展过程中人物的的心理状态抒情性音乐语言—抒发人物或创作者内在的情感音乐语言,它既可以起到表现人物主观意识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解说着的客观评价作用描绘性音乐语言—对画面上的事物、情景及具体的音乐特征,如鸟鸣,流水奔马风暴等加以绘声绘色的描绘音响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艺术作品中,除人声语言,音乐语言之外,所有能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代环境的一切声音形态的总称。
但是,音响语言的应用范围之广,几乎囊括自然界的一切音响分类:动作音响语言——人或动物的行为所产生的声音自然音响语言:自然界中排除认得行为而发出的声音如风雨雷电背景音响语言:群众的杂沓音响,如集市的叫卖声,战场的冲杀声机械音乐音响语言:因为机械设备所发出的声音特殊音响语言:人为制造的非自然音响或对自然音响进行加工处理的音响。
音响语言在介入创作时应该达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首先:自然音响的还原其次,音响应该形成语言再次,音响应该成为审美对象造型语言: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屏幕造型:是一种时间造型与空间造型,声音造型与画面造型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时空造型,画面造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造型才构成了电视艺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态。
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具有较强的绘画性,雕塑性和持续性,给予观众以立体感、凝固感和陌生感,寓意深刻、联系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
并与有声语言相结合,构成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形态。
分类观念造型语言: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含蓄的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观念,称之为观念造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的运用范围极广,凡主观的。
表现性的造型,均可纳入观念造型语言之列。
象征造型语言:通过屏幕上特定的景物或物体,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促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深悟其中蕴含着的意念。
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均具有某种象征性。
心理造型语言: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形象而深刻的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造型语言,谓之心理造型语言。
模糊造型语言:造型语言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只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意识,目的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在创造能力的屏幕造型语言。
4电视节目相关的名词解释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时效性现场性纪实性综合性贴近性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话语形式,营造屏幕内外面对面人际传播的“场”氛围,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双渠道来传递信息的电视节目类型。
脱口秀: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由于这些人一般不会备稿,兴之所至,脱口而出,所以港台翻译家就形象的把这种节目翻译成能脱口秀影视剧本:第一是供制片人审阅的故事梗概第二是剧作者创作的文学剧本第三导演拍摄时使用的工作台本也就是分镜头剧本特点:造型性运动性视听性综合性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三大类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
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1.平行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2.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3.颠倒蒙太奇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当前状态,再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4.连续蒙太奇这种蒙太奇不像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
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
1.抒情蒙太奇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
2.心理蒙太奇是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
3.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
这种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
4.对比蒙太奇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如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