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5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7年第47卷第9期2007,V o l .47,N o .94 37140921413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分析信息管理系统马智亮1, 傅思源1, 李 恒2, 李勇鹤1(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2.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地政学院,香港)收稿日期:2005207210作者简介:马智亮(1963—),男(汉),内蒙古,教授。
E 2m ail :m azl @tsinghua .edu .cn摘 要:研制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分析的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分析工作现状,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以及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实现并验证系统。
通过进行文献调研和现场调研,建立了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并进行了试用,进而征求了领域专家的意见。
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力地支持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分析工作,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图分类号:T P 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054(2007)0921409205I nforma tion managem en t system formarket ana lysis of rea l esta tedevelop m en t projectsMA Zhilia ng 1,FU S iyua n 1,L I He ng 2,L I Yonghe 1(1.D epart men t of C iv il Eng i neer i ng ,Tsi nghua Un iversity ,Be ij i ng 100084,Ch i na ;2.D epart men t of Buildi ng and Real Estate ,The Hong KongPolytechn ic Un iversity ,Hong Kong ,Ch i na )Abstract :A info rm ati on m anagem ent system w as developed fo r m arket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 ent p ro jects .T he system is based on current status of m arket analyses using geographic info r m ati on system s (G IS ),netwo rk analysis,and database techno logies .T he op ini ons of field experts w ere obtained fo r the results from a p ro to type system.T he system can assist m arketanalyse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 ent p ro jects,reduce co sts,andi m p rove wo rk 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real estate developm ent p ro jects;m arket analysis;geograph ic info r m ati on system (G IS );database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风险性,投资者必须事先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其内容一般包括投资环境分析、市场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投资方案比选以及项目综合评价等,其中,市场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内容大纲1报告的由来2报告的结构3报告的特点4报告的启示1. 报告的由来•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施工行业很热门且应用发展迅速众多的研讨会、报告会、培训会BIM大赛展示最佳实践•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BIM应用与发展按BIM技术应用点对行业BIM应用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对行业具有导向、借鉴作用,反响很好•实际应用更为深入,体现为BIM技术和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应用今年的报告既是对此的总结,也是去年报告的继续•住建部信息中心组织报告编写工作确定了主题反复讨论确定了提纲就每一项内容设法说服行业的最佳实践者执笔•分工编写合力完成共21家单位的50多位专家参加写作或提供资料最后封闭作业,讨论、修改、定稿•本人负责了统稿工作•共13章第1章:导入性的第2章:行业问卷调研结果第3章至第11章:总结9种集成应用第12章和第13章:总结2种补充的BIM 应用第3章以后每章均有2个以上案例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 深度应用与发展第1章BIM 应用与发展概述第8章BIM 与GIS 的集成应用第2章BIM 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第9章BIM 与3D 扫描的集成应用第3章BIM 与PM 的集成应用第10章BIM 与虚拟现实的集成应用第4章BIM 与云计算的集成应用第11章BIM 与3D 打印的集成应用第5章BIM 与物联网的集成应用第12章BIM 部品库的应用第6章BIM 与数字化加工的集成应用第13章BIM 在装配式施工中的应用第7章BIM 与智能型全站仪的集成应用4个特点反映新应用突出大工程注重实用性提示新趋势反映新应用第2章展示了年度行业BIM应用调查结果PM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加工智能型全站仪GIS 3D扫描虚拟现实3D 打印第3章—第11章反映了BIM 与9项技术的集成应用第12章和第13章反映2项上一行业报告中未包含的BIM应用技术BIM部品库BIM在装配式施工中的应用突出大工程22个案例是不同类型的大工程6912超400米高层建筑项目高层建筑项目多层建筑项目地铁项目211古建项目高速公路项目航站楼项目本行业报告中包含的案例一览1. 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高度530米)12. 邢汾高速公路项目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13.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3.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597米高)14. 宝庆路3号建筑改造项目4. 苏州中南中心(总建筑高度729米)15.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高度632米)5. 天津中天永利大厦16. 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演艺厅项目6. 深圳地铁9号线17. 上海玉佛禅寺修缮与改扩建工程7. 上海浦江大型PC保障房项目18. 保利大厦项目8. 上海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项目19. 苏州盈创3D打印试验楼项目9. 武汉英特宜家购物中心项目20. 南通CBD中央商务中心10.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主体高度:600米)21. 马驹桥物流B东地块公租房项目11. 武汉中心项目(建筑高度438米)22. 中南总部基地高级公寓楼项目注重实用性•分别阐述各项BIM应用技术的核心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BIM与9项技术的集成应用概述集成原理与核心价值应用方法与步骤应用案例及效果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其它应用类似集成应用,不仅给出理论,而且给出方法,还有实例BIM与PM的集成应用•概述…•集成原理与核心价值两种集成方式:基于数据的集成,直接采用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核心价值:提高项目管理可视化管理能力;提供更有效分析手段;为项目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应用方法与步骤采购BIM应用软件与已有项目管理系统集成…采购并应用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定制开发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应用案例及效果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BIM部品库的应用•概述…•应用原理与核心价值部品管理系统:前端管理系统,后端管理系统,部品库核心价值:提高BIM模型的共享能力;为设计中的模拟工作提供所需产品数据;促进预制装配式生产和施工…•应用方法与步骤BIM部品库选型步骤…建立BIM部品库的步骤…应用BIM部品库的步骤…•应用案例及效果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优良部品材料库系统…泰和安消防产品BIM部品库…•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提示新趋势•针对每一项应用技术归纳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发展趋势•例:BIM与PM的集成应用存在问题管理模式需要转变BIM应用软件与项目管理系统间数据接口有待完善发展趋势基于BIM的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将得到发展项目集成交付(IPD)将会在我国得到应用应有利用新技术的意识应有发展新技术的胆量应有创造新技术的勇气4.报告的启示应有利用新技术的意识•发现问题,寻找新技术(软件、硬件)的意识特别是在进行大型工程项目施工时大型工程项目是新技术(包括集成已有技术)的天然应用载体应该向新技术要效益•例1: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与智能型全站仪的集成•例2: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利用三维扫描进行验收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与智能型全站仪的集成项目概况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
智慧建造综述一、“智慧建造”的来历国内关于“智慧建造”,较早地可追溯到2010年杨宝明博士于《中国信息化》上发表的“走向低碳时代的智慧建造”[1]一文,但是由于当时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有限,工程建造行业对“智慧建造”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2010年前后的数年里,众多研究者对于“智慧建造”的探究多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智慧建造”的认知和界定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智慧建造”作为一个核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被国家、政府、工程行业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则主要归功于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2]和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战略[3]。
其中,德国“工业 4.0”尤为关键,它推动了《中国制造2025》[4]这一战略行动纲领的实施。
德国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所以工业4.0也被认为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即智能化时代。
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工业智能化,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2]。
建筑工业的本质就是工业。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推动了工程行业引入“智能建造”、“智慧建造”的发展理念,逐渐明确了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
不过,在德国工业4.0出现之前,智能化发展理念已经逐渐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所关注。
随着IBM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提出了“智慧地球”[5]概念和“智慧的城市”[6]愿景,智慧理念开始走向世界,走进中国。
2012年,“互联网+”[7]理念的提出更是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机遇,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工程建设行业。
“互联网+”模式的进入让工程建造的信息化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8本期话题2020 · 9│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思考■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马智亮境污染、用工荒、发布了│2020 · 9本期话题29│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具有工业强度的智能化系统笔者认为,智能建造是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建立并应用建造过程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实现安全建造,并实现性能价格比更好、质量更优的绿色建筑的过程。
建造包括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智能化系统既包含技术方面的智能化系统,也包含管理方面的智能化系统。
所以,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没有系统是不行的,即智能建造离不开智能化系统,因为没有系统就没有改变;二是智能化系统有很多,它们需要形成层次。
这其中有项目层次、企业层次,也有产业层次。
很显然,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拥有同样的需求。
人们诚然希望拥有一个智能化系统,其中包含各种功能,能够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
但在现实中这一点很难实现。
实际上,企业往往需要拥有涵盖多方面的多个智能化系统。
重要的是,企业需要通过规划,使所拥有的系统形成体系,不仅能够尽可能覆盖企业的业务范围,而且能够有一定的深度,并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目标。
然而,没有可达到工业强度的系统也不行,即企业拥有的智能化系统应该具有工业强度。
这就要求企业不能仅仅拥有一些通过研究获得的原型系统,或在原型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实验系统,而应该拥有成熟的、具有工业强度的系统。
否则,系统将经不起实践的考验,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会挫伤应用人员使用系统的积极性。
发展智能化系统应该坚持硬件和软件并重、技术和管理并重,以及既有系统和智能化系统融合智能化系统中的硬件需要各种硬件设备来支撑,包括计算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机器人、无人挖土机、无人机等,以及与这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软件以及其他软件。
硬件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没有软件驱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无法运行。
展望“十二五”再话信息化——访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
于巧稚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11(000)018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全行业的共识.建筑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设计阶段的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水平.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 “十二五”时期,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加快提升、发挥效用的关键时期.建筑企业要深入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推动信息技术与企业经济社会发展更全面、深入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企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带动、促进和支撑作用.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对建筑业信息化进行引导,加快信息化在建筑领域的发展.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于巧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实用为重规划先行——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马智亮教授 [J], 李刚超
2.马智亮:走科学合理的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 [J], 吉子
3.“十二五“时期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展望——访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 [J], 《残疾人研究》编辑部;郭春宁
4.访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吴建平共享+无人驾驶未来交通新业态 [J], 王宇
5.全球救市,中国应该先把自己的地盘守好——访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访全国收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 [J], 韩跃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本体论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规范表达
魏振华;马智亮
【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年(卷),期】2013(005)004
【摘要】当前的成本预算软件对成本预算规范的支持,仍然需要依赖预算人员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对不同规范的支持也不够灵活.本体论可以用来对成本预算规范的知识和规则进行形式化表达,并支持进行灵活的扩展.本文通过对典型的成本预算规范的分析,实现了基于本体论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规范表达,建立了一个基于本体论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数据表达和利用框架,并阐述了该框架的适用性.该表达和框架为实现建筑工程自动成本预算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6页(P1-6)
【作者】魏振华;马智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23.3
【相关文献】
1.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作用分析 [J], 李艳鹏
2.项目管理中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 [J], 陈嵩
3.项目管理中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 [J], 常晓宏
4.浅析工程预算在控制建筑工程成本中的问题及措施 [J], 滕慧娟
5.建筑工程成本造价超预算原因及解决措施 [J], 李慧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断发展中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佚名
【期刊名称】《钢结构》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1926年建立于环境优美的清华园中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清华大学最早设立的系科之一。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来的40年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不断适应社会主义
【总页数】2页(P7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1
【相关文献】
1.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J],
2.实用为重规划先行——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马智亮教授 [J], 李刚超
3.弘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写在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六十周年之际 [J],
4.试论如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和影响力——关于清华大学后勤党组织努力探索的思考 [J], 张岩;王一捷;赵满成
5.不断发展创新的现代手工艺学院展——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 [J], 杭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M你必须知道那些事儿国内外BIM标准对比BIM标准全知道——全貌图最近看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副博士研究生导师马智亮在全国智标委BIM/CIM登载标准工作组成立会上发表的《反思:可以从国际BIM标准再学点什么》本期《BIM标准全知道:国内外BIM标准对比》将从以下几点与大家一齐交流:马教授演讲总结;作者个人的一点研究和理解。
01马教授演讲总结BIM的概念于2002年在美国提出,我国较早的引入了BIM技术,在2008年我国在地下隧道建设建设项目中已经应用BIM。
BIM的核心概念是: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在模型中包含非几何信息,实现模型信息的全生命期信息共享。
因为涉及到多参与方信息共享,因此在BIM应用中,BIM标准非常重要。
现在我国已发布的BIM国家标准有:《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园林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建筑风格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制造工业工程设计内部信息模型应用标准》GB/T51362-2019;《建筑信息模型储存标准》,待发布马教授明确提出国标制作的过程中,虽然借鉴了很多国际标准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部分问题:1、编制时间过长,六部标准编制工作持续了8年时间;2、标准发挥作用有局限性,使用频次不高,难满足用户需求3、原始数据共享靠厂商提供的数据格式,并非内容规范,信息共享存在壁垒。
BS的BIM标准核心框架:其中图形化标准(IFC标准)最为重要,经过了23年的迭代发展。
(而我国目前暂未发布)。
美国国家BIM标准发布历程:2007:NBIMSV1:全生命期视图、工作范围、方法论、应用案例;2012:NBIMSV2:基于共识的标准2015:NBIMSV3:V2的扩展版。
我国BIM标准与国际相比的不足:未能使全生命周期信息资源共享理念落地,未能实现基于计算机的未有讯息交换;对BIM标准的基础重视不够,数据交换标准未先行,使得各应用分册标准没有实质性地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未建立全面、科学、可扩展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