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张志波崔云峰(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港水利管理服务站,江苏连云港222500)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源及风险,需要施工企业采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使存在的危险源与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安全生产。
另外,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质量决定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安全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监视测量等环节开展的质量,因此,需要企业对危险源辨识工作与风险评价工作加以重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1危险源辨识1.1危险源的类型危险源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依据危险在事故发生、事故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而划分。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的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约束、限制第一类危险源的措施产生失效或者是破坏的各类不安全因素。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包含:具有供给能量的设备与装置;引发人体与物体产生较高势能的设备、装置、场所;承载能力的载体;失控后易产生巨大能力的设备、装置、场所;失控后易产生能量突然性释放的设备、装置、场所;自身存在危险因素的物质;应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设备、装置、场所。
第二类危险源包含: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人的因素指的是人的行为中产生了失误,物的因素指的是物发生了故障,环境的因素指的是系统环境,系统环境中包含温度因素、湿度因素、粉尘因素、照明因素、振动因素、噪声因素等。
1.2危险源辨识中需要考虑的元素施工企业在进行危险辨识工作中,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1)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2)根据职业健康的具体方针。
3)掌握以往事故与事件发生情况。
4)审核结果。
5)掌握员工相关信息。
6)掌握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评审中产生的信息7)典型性的危害。
8)设施、产品工艺、合同信息。
9)三种时态、三种状态、物理性与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与生理危害、行为危害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水电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发布时间:2022-12-09T06:34:27.46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4期作者:侯良[导读] 针对引水式电站安全运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危险源管控侯良(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玉门 735211)摘要:针对引水式电站安全运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危险源管控。
介绍采用直接判断法、对标判断法和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源分析(LEC)法3种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关键词:水电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1. 评估范围此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以工程设施、机电设备、人员运行安全为主。
(1)引水闸、节制闸、闸室、闸门、启闭设施及输水渠道相关联水工建筑物。
(2)压力管道、支墩等配套设施。
(3)35KV升压站及配套电气设备、附属设备、防护设施。
(4)发电机组调速器及配套的空气压缩机、压力表等附属设备。
(5)桥式起重机及配套设备、防护设施。
(6)发电机及保护设备、附属设施。
(7)控制柜及电器设备。
(8)高低压输电线路。
(9)与生产相关联的人员安全、作业环境条件等。
2. 危险源标识及评价依据和方法2.1 辨识依据(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13861-1992)进行辨识。
包括:物理危险因素:设备、设施缺陷;安全防护缺陷;带电作业因素;噪声、震动、电磁辐射。
化学性危险因素:易燃易爆物;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生理性、心理性无限因素: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状况异常,行为能力、辨识功能缺陷。
人的行为性危险因素:指挥失误、操作错误、监护缺失。
(2)依据《企业职工伤亡分类》(GB-6441-1982)进行辨识。
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淹溺;电弧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其他生产伤害。
(3)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28218-2000)进行辨识。
(4)依据国内外同行事故资料、本单位生产安全资料、事故情况资料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辨识。
第 1 页共30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编制说明:1、各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危险源识别评价,填写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2、安监办对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评价、建立了工程局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3、安监办在危险源与风险的评价时考虑到过到、现在、将来三种时和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三种状态;4、安监办对危险源与风险的评价依据:D〈20,为Ⅰ级,属稍有风险可以接受;20≤D〈70,为Ⅱ级,属一般风险需要注意;D≥70,为Ⅲ级,属于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凡D值超过70以上者,均列为重要危险源;当D值超过160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当D值大于320时,应停止生产和施工作业,直至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后方可重新作业。
要求各二级单位、施工局、项目部和局机关各处(室)结合工程局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建立本单位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第 2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 5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7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8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9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1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2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3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4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填表人:*** 填表日期:2010年6月28日第30 页共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