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操作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01.救生艇操作规程
救生艇的操作规程
本船配有两艘青岛北海船厂制造的全封闭式救生艇,艇架为重力式吊艇装置,分布在左右舷艇甲板,每艘艇的配员为27人,其收放步骤如下:
1.施放救生艇
1.1.收紧吊艇索,解开固定索,打开艇架制动器,拔去绞艇机刹车安全销,拔去充电电源插头;
1.2.人员登艇就座并系妥安全绳;
1.3.艇内人员手拉摇控钢丝使艇降入至水面;
1.4.在艇落水前启动艇机;
1.5.打开自动脱钩装置(取下玻璃罩,使旋钮处于打开位置,拔下锁紧插销,将释放手柄向下拉到底)吊钩即被释放,救生艇脱钩后迅速驶离大船。
2.回收救生艇
2.1.释放手柄复位步骤
2.1.1.左手将旋钮顺时针旋转;
2.1.2.右手将释放手柄从下推到原位;
2.1.3.松开旋钮,插上锁紧销并盖上玻璃罩。
2.2.吊钩复位步骤
2.2.1.将钩头转至关闭位置,使钩尾完全复位;
2.2.2.应确认释放手柄已复位;
2.2.3.充分转动回位手柄,然后松开,并按打开方向尝试转动钩头,应确认钩尾被半圆销轴卡住不能动,且吊钩尾端与半圆销轴正确贴合,按如上方法再确认一次,即吊钩复位妥。
2.3.救生艇复位步骤
2.3.1.当艇上人员在做收艇准备工作时,艇甲板上的人员应接妥电源线开关,准备绞艇;
2.3.2.当确认钩头已复位妥,即开始绞艇;
2.3.3.当艇架绞至原位时,但小艇还未贴紧艇架,此时只能手动将艇绞至紧贴艇架;
2.3.4.当救生艇复位后,收紧固定索,合上艇架制动装置,插上安全销,插上充电电源插头;
2.3.5.最后再作进一步的检查,使救生艇安全复位并固定妥,收艇结束。
“中远兰花”轮甲板部
2001年11月。
船舶救生设备操作规程1.救生(助)艇及其降落设备操作规程本船左右舷各配备一艘救生艇,救生艇生产厂家为船艇制造有限公司,型号为22TECB。
定员28人,尺寸为L6.5m X B 2.3m X D 1.2m.其中左舷的2号救生艇兼做救助艇。
1.1救生艇释放操作方法如下(正常释放):1)拔出充电插头。
2)拔出索紧销(刹车销)。
3)带好艇艏缆。
4)松开艇架夹箍。
5)人员登艇。
6)拉遥控拉索,下降艇身至水面(注意在旋出本艇时,不可以做细微调整。
)7)启动艇机(在落水之前启动艇机)。
8)拉下自动脱钩装置脱钩。
9)脱掉艇艏缆,驶离大船。
1.2救生艇自动脱钩操作方法:1)救生艇降至水面后通过防护罩“A”观察,确认旋纽“C”处于打开位置;2)从释放手柄上拔出安全销“B”;3)将释放手柄从“D”位置向后拉至位置“E”,吊钩被自动释放。
1.3如果救生艇不能到达水面,驾驶员可以进行应急操作,操作方法如下:1)驾驶员下发进行释放指示;2)警告乘员必须扶好和抓牢;3)从释放手柄上拔出安全销“B”;4)除去防护罩“A”,在紧急状态下打破玻璃罩;5)用左手将旋纽“C”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开启,右手将释放手柄从“D”位置向后拉至位置“E”,吊钩被释放。
1.4救生艇吊钩复位方法如下:1)将前后钩头转动至关闭位置,可通过前后挂钩锁紧指示指针观察确认锁紧;2)将旋纽“C”顺时针方向旋转只关闭位置;3)将释放手柄从“E”位置向后拉至“D”位置;4)插上安全销“B”;5)前后艇员用力拨动钩头确认已吊钩已复位。
1.5救生艇回收方法如下;1)乘员转动吊钩钩头到完全关闭的位置,使钩头完全复位2)驾驶员根据“吊钩复位说明”进行复位。
3)驾驶员检查释放手柄在锁紧位置并且安全销已经插好。
4)驾驶员发出信号,缓慢提升救生艇。
5)当救生艇被刚好离开水面时,驾驶员发出信号停止提升。
6)驾驶员检查确认拉杆已经复位,乘员检查确认每个吊钩尾端与半圆柱销正确贴和。
7)如果一切正常,驾驶员发出信号将救生艇提升至安放位置绑牢。
团队合作请记住自己床头卡的职责一人释放救生艇操作详细步骤1.穿戴救生衣,携带保温服,双向无线电话,SART及抛绳器(在驾驶台),如有可能请携带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重要文件;2.放置登乘梯(如因船舶倾斜或者艇机,钩头等设备出现问题无法释放,悬于半空等情况出现,可从登乘梯爬回来,放救生筏或想其他逃生方法);3.打开前后保险杠,拔去救生艇充电插头,将艇首缆挂好;4.进入救生艇,艇内前部地板上打开黑色盖子,舱底有艇底塞,艇底塞为螺纹杆,逆时针上紧;5.系好安全带,启动艇机:(1)打开电源(在救生艇驾驶台座位膝盖位置有两个红色开关,一号电瓶,二号电瓶,任意选择一个打开);(2)启动艇机马达(在艇内驾驶台操纵面板上插着一把钥匙,顺时针旋转到底不要松手,直至听见马达启动的声音,如天冷打不着火,逆时针旋转钥匙,松手,放置30秒左右后,再次启动艇机马达);6.释放救生艇(成功启动艇机后,用力下拉左手处的细钢丝绳,直至救生艇降落至水面);7.打开辅助释放保险装置(在右脚位置侧面的红色杆,向前推到底);8.释放救生艇吊艇钩(在右胸前橘黄色把手E/F,脱开把手前拔掉把手上的保险销A,在把手右侧面,如果救生艇没有降落至水面,把手是无法打开的,因为没有触动艇底的浸水压力释放器,此时需要拉起橘黄色把手上面有机玻璃盖子B下面的应急释放装置C,向上拎起来,然后脱开橘黄色把手,注意!!!在做这个动作前确保救生艇离水面的高度不足以把自己摔死,如果太高或者还有其他逃生的可能请离开救生艇通过登乘梯爬回母船);9.成功脱钩以后,释放艇首缆(在橘黄色脱钩把手的下面,右手处红色把手);10.推动操车杆,尽快驶离大船,在离大船足够安全的距离后,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开启SART,雷达反射器及双向无线电话进行呼叫联系,白天橙色烟雾信号,晚上降落伞信号,近距离有船只经过晚上可用手持红光火焰信号及白天可用日光镜(反光镜)等。
一人手动释放救生筏操作步骤救生筏在水下2-4米水深会自动释放,如需要手动释放,准备工作同释放救生艇:穿戴,携带,放置登乘梯等解除救生筏保护链条,打开静水压力释放器上的扣环,拔去救生筏架下面的红色拉杆让救生筏滑入水中,如滑不下去,请推一把,入水后,筏首缆会拉动筏内气瓶自动充气,如没翻正需扶正。
救生艇艇机的操作程序
一、启动程序
1、打开机器冷却水的海水阀和燃油箱的燃油阀;
2、将离合器操纵手柄处于停车位置;
3、将调速器操纵手柄放在中速位置;
4、接通电启动按钮与蓄电池之间的线路;
5、盘车,使艇机活动部件运转一下,检查有无异响;
6、使减压阀处于减压位置,按启动按钮,当启动马达带动飞轮且有适当
转速时,关闭减压阀,艇机即启动完毕。
7、如用手摇把起动时,应装上手摇把,由慢而快的转动机器,当转到适
当的转速时,关闭减压阀,并继续快速转动机器,直到马达启动为止。
手摇把应尽快拿下。
另:低温启动艇机有困难时, 可将低温起动液按规定量倒入柴油机进液口, 再按上述方式启动艇机。
二、停机的程序
1、停车前先逐渐减小油门,使转速缓慢地降下来。
待其运转3—5分
钟后,再将离合器的操纵手柄扳至“停车”位置。
2、关闭燃油阀,然后切断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的海底阀。
3、如环境温度在零度或零度以下时,停机后应使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降
至30—40度后再打开放水开关,且冷却水要放净。
救生艇实操明细一.起动前检查:1.检查螺旋桨外观,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检查确认蓄电池处于良好状态并且接线正确,指示灯正常。
3.检查柴油机油底壳和齿轮箱机油位。
4.检查燃油箱中油位且系统中没有空气(使用-20柴油)。
5.检查并确认所有放(油)水开关以关闭,若安装进水阀,确认已打开。
6.检查确认膨胀水箱中已灌满防冻液。
7.检查蓄电池的开关并打开。
二.起动:1.常规起动:(1)在准备起动柴油机前,操作者应该熟悉有关开机后的安全防护措施。
(2)搬动齿轮箱手柄,使离合器处于脱排状态。
(3)旋动起动开关,起动后立即释放开关,开关将自动回到“0”位,发动机启动后报警信号消失。
(4)如果由于电池状态不良而导致起动失败,电池开关转换至第2组蓄电池,然后重复起动程序。
(5)如果蓄电池状态良好,而柴油机在15秒内起动失败,则放开起动开关,然后查找原因。
在再次起动前,间隔时间至少15秒以上。
(6)在温度较低时(低于-5℃时),可以使用低温辅助装置起动。
冷起动液辅助起动a.打开储液器防尘罩,将起动液插入储液器孔内,挤压起动液压力罐,将起动液注入储液罐。
b.将减速齿轮箱放在空挡位置,并将油门控制手柄至于中速位置。
c.起动柴油机,同时推拉手泵直至柴油机进入稳定运转状态为止。
d.如果柴油机起动时有敲击声,必须减缓手泵的推拉速度或停止泵冷起动液,以调整起动液喷入量,使柴油机平稳起动。
e.注意:冷起动液易燃,需远离各种热源并防止日光照晒。
2.弹簧起动器起动:弹簧起动器采用人力压缩弹簧,将能量储存在弹簧中。
能量的瞬间释放使柴油机旋转并迅速超过柴油机的起动转速,柴油机即可起动。
操作顺序和方法:(1)按动复位按钮。
(2)插入摇手柄,逆时针转动,将蝶形弹簧压缩到全压缩状态(观察窗中出现红色标记)。
(3)拉动释放手柄,能量片刻释放。
同时柴油机转速超过起动转速,柴油机即被起动。
(4)如果需要手转动柴油机,需按下复位按钮,并拉出释放手柄,然后可用手柄转动柴油机。
救生艇操作步骤(每组选一名艇长,两名带缆手,六名划桨手,一名舵手)一.登艇步骤(1)所有参加训练的学员穿妥救生衣。
(2)每组的划桨手和舵手分别把桨(包括桨叉)和舵放在救生艇上。
(放置桨时桨叶朝向艇首,每舷三只呈“品”字形摆放;放置桨叉时桨叉开口朝向艇尾放在桨叉孔附近)(3)完成步骤(2)后,该组艇员开始列队,由艇长指挥报数,分单双号分成两排,其中六名划桨手站在队首,两名带缆手站在队尾。
(4)由艇长向教练员报告参加训练人数,待教练员发布登艇命令后,艇员方可登艇。
(5)登艇方法:①两名带缆手将船带牢,艇长先登艇到舵手位置坐好;②六名划桨手按规定次序依次登艇(分艇首登艇、艇尾登艇和艇舷(首尾同时)登艇三种登艇方法),脚应从横座板上跨越,不能踩踏横座板;③其余学员登艇;④最后两名带缆手解缆登艇。
所有人员登艇后均应立即坐下。
二.操艇步骤(1)报数:依次报数,清点人数。
(2)上桨叉:各桨手用外舷手,四指在内,母指在外握住桨叉,将桨叉放入桨叉孔内并转正。
(3)取桨:六个划桨手依次把桨取出并立起来。
(4)首(尾)带缆手解缆登艇:尾带缆手先登艇,首带缆手后登艇。
(5)撑开:首带缆手用艇篙端顶或用手推码头,将艇撑离开码头。
(6)预备桨:从艇尾领桨手开始按座位的顺序号码依次出桨,桨放在靠桨叉附近的艇缘上,桨叶平行与水面,眼睛注视自己的桨叶。
(7)上桨:各桨手一齐用内舷手用力下压桨握柄,用外舷手的肘部把桨抬起放进自己的桨叉内,注意正确握住桨握柄。
(8)桨向前:各桨手听到“桨向前”的口令后,上体尽量向前倾,双臂把桨柄推向艇尾方向,同时两手向内转动桨杆使桨叶移向艇首方向,桨叶与水面约成35°—45°角,桨叶端与水距离约20—30厘米,有浪时应适当提高。
(9)一齐荡(一齐划):各桨手听到口令后,立即开始一齐把桨叶的1/2—2/3插入水中,同时身体向后倒带动双臂拉桨,两手向外转动桨柄,使桨叶始终以最大阻力面对水,两脚用力蹬脚蹬板,当上体后倒至最大限度时,两肘迅速屈臂收腹同时压桨,桨柄压在胸前两肘夹紧。
救生艇操作规程1 救生艇时船舶救生工作工具之一,在施救或演戏时,由安全大副负责统一指挥、收放机艇,值班驾驶员任现场指挥,水手长领导操作,并带领值班水手负责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回后的清洁工作,其余水手听从水手长安排,参加收放工作。
2 救生艇由三人操作,舵工驾艇、机工开机、水手带缆,如水流急,需二人操作,增派一名水手参加。
3 放救生艇前,水手长应检查艇内工属具,备品等(机工检查储油情况),并发动机器试动转,待起艇机械及各种传动、制动装置、钢丝绳及吊钩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放救生艇。
4 放救生艇时,应注意下方无障碍物,航行中放救生艇,应掌握流态比较好,流速慢的地段进行(一般应在停车后,没有余速时进行)5 救生艇的日常保养,发动机由大管轮负责,电气部分由电工负责,船体保养由水手长负责。
6 放救生艇操作6.1 揭开救生艇上的帆布罩。
6.2 关闭救生艇海底阀,拆除电瓶充电线。
6.3 拆除救生艇上的保护索和甲板舷边栏索。
6.4 按住刹手柄。
6.5 提起刹车手柄,使救生艇靠自重缓慢下降,待救生艇与主甲板平齐时,操作人员方能上救生艇系缆绳。
6.6 救生艇入水后,应及时系好前后缆绳,逆流船(上水船)应先取后吊钩,顺流船(下水船)应前吊钩,并把吊钩系在船舷上,救生艇发动带桨操作后解缆。
7 收艇操作:7.1 救生艇完成任务回船舷边后,应系好缆绳,退出艇机手摇柄,装妥前后吊钩,放好跳板,操作人员全部离艇,揭开系揽绳,方可起吊。
主船接到起吊通知后,用电动或手动起吊将艇缓慢上升,待到位后,同时用艇架钩钩位。
7.2 打开海底阀,系好保护索和栏索。
7.3 停放后,必须注意检查艇身是否稳妥安置在起落架上。
7.4 关闭电源,罩好操纵台。
8 有关操纵注意事项:8.1 每次使用救生艇后,应将使用是由及时间记在航行日记上。
8.2 用手动起艇,先断开起艇机电源开关,插上手摇柄摇动,手柄转动范围内不得站人,以防反关伤人。
8.3 用电动起艇,必须及时拔出摇手柄8.4 救生艇在使用中,救生艇上的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并不得站在艇的一舷,以防艇身倾斜造成人员落水。
一、救生艇收放操作规程1放艇:1.1操纵手盘松开首尾保险钩,塞紧艇底塞。
1.2拔去栏杆插销,将栏杆拉至另一边,插妥销,钩即脱开,带妥止荡索。
1.3离艇人员上艇到齐后,解开止荡索,在艇内拉动控制刹车小钢丝使艇放至平艇甲板后,放出首尾缆带妥。
1.4继续拉动控制刹车小钢丝使艇放至水面后,拔出前后吊艇钩的保险销。
1.5除去首尾吊艇钩,发动机器,解首尾缆,离开大船。
2收艇:2.1挂上吊艇钩,插入前后吊艇钩的保险销。
2.2开启电源、操纵开关,绞艇上。
2.3绞艇到艇架靠扰后人员下艇。
2.4拔去拉杆插销推至另一边,插妥销。
2.5旋紧保险钩,打开艇底塞。
2.6上妥绑艇钢丝。
2.7关闭电源。
3注意事项:3.1所有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听从指挥。
3.2放艇时尽量保持平稳,防止艇撞击大船。
3.3防止控制刹车小钢丝缠进滑轮。
3.4收艇时须注意让伸缩柱进槽。
3.5收放艇时严禁装上摇柄:需摇柄时要防止摇柄反弹伤人。
3.6放艇至水面后才可拔出前后艇钩保险销。
3.7按装或脱掉吊艇钩时操作人员必须迅速准确灵活,防止伤人。
二、救生艇艇机操作规程1起动前准备:1.1检查滑油油位、燃油、冷却水等处于正常状态。
1.2电动作用蓄电池有电,打开起动电源开关。
1.3将艇机油门开一点,按下启动开关,直至起动电机带动艇机发动起来。
1.4按需要加大油门,检查各系统运作是否正常。
1.5救生艇机每周试车一次。
1.6寒冷季节,应将艇机冷却水内加入防冻液,以免冷却管冻裂。
附:救生艇操作安全规定1.除演习操作及应急救助外,不得随意使用救生艇,放艇须经船长同意,港内放艇,事先应得到当地港口当局批准。
2.除应变部署表规定外,操艇人员由船长决定,其中必须有驾驶员(或持证艇员)1 人,轮机员1 人,水手2人,机匠1人,由驾驶员(或持证艇员)任艇长并携带手提对讲机于大船保持联系,所有乘员必须穿救生衣,听从艇长指挥。
3.按船舶应变部署表同时放多艘艇时,由各艇长分别负责检查和指挥,放一艘艇时由大副或水手长负责检查和指挥,机械部分由轮机长派人检查。
救生艇操作步骤
(每组选一名艇长,两名带缆手,六名划桨手,一名舵手)
一.登艇步骤
(1)所有参加训练的学员穿妥救生衣。
(2)每组的划桨手和舵手分别把桨(包括桨叉)和舵放在救生艇上。
(放置桨时桨叶朝向艇首,每舷三只呈“品”字形摆放;放置桨叉时桨叉开口朝向艇尾放在桨叉孔附近)
(3)完成步骤(2)后,该组艇员开始列队,由艇长指挥报数,分单双号分成两排,其中六名划桨手站在队首,两名带缆手站在队尾。
(4)由艇长向教练员报告参加训练人数,待教练员发布登艇命令后,艇员方可登艇。
(5)登艇方法:①两名带缆手将船带牢,艇长先登艇到舵手位置坐好;②六名划桨手按规定次序依次登艇(分艇首登艇、艇尾登艇和艇舷(首尾同时)登艇三种登艇方法),脚应从横座板上跨越,不能踩踏横座板;③其余学员登艇;④最后两名带缆手解缆登艇。
所有人员登艇后均应立即坐下。
二.操艇步骤
(1)报数:依次报数,清点人数。
(2)上桨叉:各桨手用外舷手,四指在内,母指在外握住桨叉,将桨叉放入桨叉孔内并转正。
(3)取桨:六个划桨手依次把桨取出并立起来。
(4)首(尾)带缆手解缆登艇:尾带缆手先登艇,首带缆手后登艇。
(5)撑开:首带缆手用艇篙端顶或用手推码头,将艇撑离开码头。
(6)预备桨:从艇尾领桨手开始按座位的顺序号码依次出桨,桨放在靠桨叉附近的艇缘上,桨叶平行与水面,眼睛注视自己的桨叶。
(7)上桨:各桨手一齐用内舷手用力下压桨握柄,用外舷手的肘部把桨抬起放进自己的桨叉内,注意正确握住桨握柄。
(8)桨向前:各桨手听到“桨向前”的口令后,上体尽量向前倾,双臂把桨柄推向艇尾方向,同时两手向内转动桨杆使桨叶移向艇首方向,桨叶与水面约成35°—45°角,桨叶端与水距离约20—30厘米,有浪时应适当提高。
(9)一齐荡(一齐划):各桨手听到口令后,立即开始一齐把桨叶的1/2—2/3插入水中,同时身体向后倒带动双臂拉桨,两手向外转动桨柄,使桨叶始终以最大阻力面对水,两脚用力蹬脚蹬板,当上体后倒至最大限度时,两肘迅速屈臂收腹同时压桨,桨柄压在胸前两肘夹紧。
当上体起至直时,开始做桨向前动作。
(10)一齐退(桨向后荡):分解成两步:
①口令“一”:外舷腿退出脚蹬板,踏在座板下的底花板上,上体稍向后仰,把桨柄拉靠在胸前,两臂弯曲,两肘夹紧,同时转动桨柄,使桨叶上缘倒向艇首方向与水面约成45°夹角,桨叶端距水面20—30厘米,眼注视自己桨叶。
②口令“二”:各桨手迅速稍提桨握柄,使桨叶1/3插入水中,双臂用力推桨,上体前倾,直至两臂推直。
推桨同时要把桨柄向内翻转与水保持最大阻力面,压桨柄使桨叶利落出水。
(11)左进右退(或右进左退):在需要使艇首迅速向右转向时,舵手下达此口
令,首先将舵叶指向右舷,左舷桨手桨向前,右舷桨手桨向后,一齐划或一齐退动作。
如需要使艇首迅速向左转向时,与上述动作相反。
(12)桨挡水:用“桨挡水”可迅速减慢艇速,直至艇完全停住。
听到桨挡水口令后,各桨手应立即停止原先的荡桨动作,将桨叶移到正横位置,外舷腿退出脚蹬板,踏在座板下方的底花板上,两腿用力支撑,两臂弯曲,内舷肘臂靠紧上体,外舷肘臂靠紧桨杆,同时收腹,上体前倾并将桨叶与水面成45°角,桨叶1/3入水,逐渐转动桨杆使桨叶与水面垂直。
(13)顺桨:艇在前进中通过狭窄水道,为了避免桨叶碰撞两侧附近物体可采用顺桨。
各桨手身体应后仰,同时外舷手握住桨握柄,拉向胸前由内向外推靠于艇缘,外舷手压住桨柄,同时上体坐起,这样桨叶垂直水面并紧靠艇缘。
(14)平桨:要结束正进行着的划桨动作或纠正桨手不正确的动作以及变换动作时可用平桨。
平桨时上体保持正坐姿势,两手握住桨握柄,使桨杆垂直首尾与艇缘近同高,桨叶与水面平行。
(15)立桨:通过狭窄水道或避让船艇或其它障碍物,表示敬礼和竞赛到达终点时可用立桨。
桨手听到立桨口令后,收回内舷腿,内舷手猛的用力压桨握柄的同时,外舷手立即托起桨杆,使桨立直把桨握柄轻放在两脚之间的艇底板上,桨叶与首尾线平行并向领桨手看齐,两手扶握桨杆,内舷手在上与肩同高,外舷手在下与腰同高,上体正直坐好。
(16)收桨:将要靠近码头或结束荡桨时,下达此口令,各桨手先作“平桨”动作,由艇首头桨手开始收桨,用外舷手肘部托直桨杆,内舷手压桨握柄,将桨托出桨叉,上体向舷外转,把桨放在艇缘上,由艇首开始依次将桨柄向艇尾收入,其他桨手用外舷手接桨帮助沿艇舷排列整齐,桨叉手拔出桨叉按使用前的状态摆好。
三.离艇步骤
(1)带缆手首先登陆将艇系好,并控制艇使其稳定。
(2)艇长发布离艇命令后,采用与登艇相反的次序两舷同时离艇上岸,艇长最后离开。
(3)在岸上列队报数,向教练员报告训练情况,由教练员(或艇长)进行点评。
划桨要领
①划水时,桨叶与水面垂直,第一桨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把桨折断。
②桨叶划水应保持一定的弧度,该弧度为80°—90°,正横的前半弧约为50°—55°,后半弧约为30°—35°。
③回桨时,桨叶的轨迹应贴近水面不提高于艇缘或与艇缘同高。
④在划桨一个动作接近结束时,两臂应用力突然收腹,下压桨握柄使桨叶利落出水。
划桨注意事项
1)各桨手一定要向领桨手(1、2号划桨手)看齐,以免动作不齐,桨叶相互碰撞。
2)在推桨时要注意身前桨手动作,避免桨柄打着前面桨手的背部。
3)荡桨时不论进或退,一定要随身体的移动转动桨柄,防止桨叶被水压在水中,
即蹩桨。
如发生蹩桨,可迅速将桨柄抬起,使桨杆离开桨叉,外舷手握住桨握柄转动桨叶使桨出水。
4)注意尽量不要把手弄湿,以免手掌摩擦起泡或手冻伤。
5)荡桨时要运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回桨时要注意放松手臂肌肉,以保持耐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