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老七大手法相关知识培训后效果确认测试题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5
QC七大手法试题(答案)
qc七大手法}
部t:工:姓名:
1.
qc七大手法是指哪七大手法t目前工作所用到的有哪几n型t(20分)1.查z表2.柏拉d3.特性要因d(~骨d)4.直方d5.管制d6.散布d7.e法2.
查z展毛什么促进作用t分槟募割t(10分后)
作用:利用查z表砹私猬f罨蚴占以作分析之用分:cz用/用3.
柏拉d存有什么促进作用t须要d建构主义右图的哪些原产m行分析t(10分后)
作用:用碓o定改善的目需要d形分析的目樗卓w不良80%的目4.
招怡纯e出来pchart.uchart.x-rchart的算是公式t(10分后)(1)x-r管制
dclx=xuclx=x+a2rlulx=x-a2rr管制dclr=ruclr=d4rlclr=d3r
(2)p管制dcl=pucl=p+3*p(1-p)/nlcl=p-3*p(1-p)/n(3)u管制
dclu=uuclu=u+3*u/nlclu=uc3*u/n~骨d箭^向右表示什么意思t箭^向左又表示什么意思t (10分)箭^向右表示原因分析,箭^向左表示σ咦非5.
什么就是t分槟募割t(10分后)
是指wcwg的差o分楣餐原因和特殊原因
7.扣z10000pcsled半成品灯lfs偏焊接8pcsr杂物s5pcsr银胶甩胶3pcsr漏焊
1pcso出来的柏拉d。
(30分后)。
QC老七大手法相关知识培训后效果确认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工号___姓名_____得分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Bell)实验室成立了两个课题研究组,后来这两个质量管理发展史中SPC时代的开始。
4.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5.在质量改进中,控制图常用来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起“报警”作用。
6.相关系数r=0,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可能是(不相关,或可能有某种曲线相关)。
7.第一张控制图是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
8.过程(工序)能力是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
-----------------------------------------------------------------------(√)2.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一般定在公差上下限的数值上。
---------------------------------------------------(×)3.Cp与Cpk的区别:Cp反映的是理想的潜在过程质量能力,而Cpk则反映实际的过程能力,Cpk≤Cp。
------------(√)4.排列图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结果用排列图。
------------------------------------------------------(×)5.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工具而得到解决。
-----(√)6.在X图中有15个连续点在±1σ控制界限内,这一过程处于完全稳定状态,应尽量保持这种状态。
----(×)7.工序能力只表示一种工序固有的实际加工能力,它与产品的技术要求无关。
QC七大手法試題
部門: 工號: 姓名:
1.QC七大手法是指哪七大手法﹖目前工作所用到的有哪几種類型﹖(20分)
1. 查檢表
2. 柏拉圖
3.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4. 直方圖
5. 管制圖
6. 散布圖
7. 層別法
2.查檢表有什么作用﹖分為哪几類﹖(10分)
作用: 利用查檢表來了解現狀或收集數據以作分析之用分類:點檢用/記錄用
3.柏拉圖有什么作用﹖需要針對圖形上所示的哪些分布進行分析﹖(10分)
作用:用來設定改善的目標需要針對圖形分析的項目為所佔總體不良80%的項目
4.請寫出分別寫出P Chart.U Chart.X-R Chart的計算公式﹖(10分)
(1) X-R管制圖CLx=X UCLx=X+A2R LULx=X-A2R
R管制圖CLr=R UCLr=D4R LCLr=D3R
(2) P管制圖CL=P UCL=P+3 * P(1-P)/n LCL=P-3*P(1-P)/n
(3) U管制圖CLu = u UCLu = u + 3* u/n LCLu = u – 3* u/n
魚骨圖箭頭向右表示什么意思﹖箭頭向左又表示什么意思﹖(10分)
箭頭向右表示原因分析, 箭頭向左表示對策追求
5.什么是變異﹖變異分為哪几類﹖(10分)
變異是指個體與個體間的差異﹐分為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
7.抽檢10000 PCS LED半成品灯發現﹕偏焊8 PCS﹔杂物﹕5 PCS﹔银胶甩胶3 PCS﹔漏焊1PCS﹐請畫出的柏拉圖。
(30分)。
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20题)
1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
2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两类。
3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
4查检表按用途分可分为。
5特性要因图,又称为。
二、选择题(共30分)
1、控制计划包括:
A、样件控制计划
B、试生产控制计划
C、生产控制计划
2、一下对控制计划描述正确的是:
A、控制计划可以通过检查指导书来制定
B、控制计划制定了就不需要更改了
C、所有的零件都必须有控制计划
D、制定试生产控制计划时,因生产过程尚不稳定,可以控制产品而不控制过程参数
3、产品/过程特性确定是由:
4、A、顾客指定 B、APQP小组 C、最高管理者 D、APQP小组长
4、铝钛硼车间合金化温度控制正确的为:
A、600℃
B、800℃
C、1000℃
D、500℃
三.简答题/计算题(共50分)
1、简述制作特性要因图的五步骤。
2、分别列举计量型管制图和计数型管制图的种类(分别列举3个或3个以上)。
Qc7大手法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QC7大手法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图形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B2.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A3. 用于识别和排序问题原因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C4. 用于识别关键因素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D5. 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折线图D. 帕累托图答案:C6. 用于分析问题发生的频率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B7. 用于分析问题发生原因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C8. 用于展示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箱线图D. 帕累托图答案:C9. 用于展示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箱线图答案:C10. 用于展示数据分布形状的图表是()。
A. 散点图B. 直方图C. 箱线图D. 帕累托图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QC7大手法中,哪些是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图形?()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答案:B12. QC7大手法中,哪些是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A13. QC7大手法中,哪些是用于识别和排序问题原因的图表?()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答案:C14. QC7大手法中,哪些是用于识别关键因素的图表?()A. 散点图B. 直方图C. 鱼骨图D. 帕累托图答案:D15. QC7大手法中,哪些是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表?()A. 散点图B. 直方图C. 折线图D. 帕累托图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QC7大手法包括散点图、直方图、鱼骨图、帕累托图、控制图、箱线图和雷达图。
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答案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产线: 姓名: 分数: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 ,所以又称鱼骨图、石川图.2.查检表常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特性要因图.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 UCL ,管制中心线是 CL .6.全距:在所有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组距:全距/组数=组距7.Xbar-R管制图中,X管制图的中心线是,控制上下限是 ? A2 R X,AR2X,AR28.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9、管制图根据用途可分为分析用管制图、控制用管制图。
10、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随机波动、异常波动两类。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要将问题点表现出来,并呈现其相对重要性,提供改善方向的优先顺序,将使用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B )A、直方图法B、柏拉图法C、管制图法D、检查法 2.在现场操作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品检人员通常会记录下其某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出现次数或频率,以便后续追踪,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A )A、检查法B、PDPC法C、柏拉图法D、直方法3.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可以通过( A )法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A、散布图B、柏拉图C、直方图D、管制图法 4.使用( D )方法即可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即运用此方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A、柏拉图法B、管制图法C、散布图法D、层别法 5.当一个质量问题发生时,应确定问题,再通过4M1E即人、机、料、法、互不干涉五个环节用利头进行工序顺序分类,如有必要,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的一种方法是( C )。
QC七大手法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8题,24分)1、QC七大手法中,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手法是: [单选题]A. 因果图B. 检查表(正确答案)C. 散点图D. 控制图2、把不良、缺点,故障等的发生件数按照现象或原因来划分,按顺序排列,以柱状表的形式进行表现的图是: [单选题]A. 直方图B. 帕累托图(正确答案)C. 流程图D. 鱼骨图3、制作帕累托图时的第一顺序是: [单选题]A. 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B.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C.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正确答案)D. 画纵坐标4、用于调查某个工程中取得的数据(计量值)以什么样的值为中心,进行何种分布的QC手法是: [单选题]A. 直方图(正确答案)B. 帕累托图C. 流程图D. 鱼骨图5、散点图判断的方法大体有几种形式: [单选题]A.5(正确答案)B.6C.4D.76、QC七大手法中,用于阐明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是: [单选题]A. 因果图B. 检查表C. 散点图(正确答案)D. 图表7、哪种QC手法通过视觉图形展示问题和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A. 直方图B. 帕累托图C. 流程图D. 鱼骨图(正确答案)8、下列不属于现况把握实施步骤的是哪一项: [单选题]A. 数据调查B. 作业流程调查C. 现场调查D. 设备清扫(正确答案)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2题,36分)1、QC七大手法是主要运用于计数型数据的工具。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2、柱形图是画出一定量幅度的柱子,比较数值的大小。
具有简单、准确、使用广泛的特点。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3、检查表中不需制定年、月、日、调查者等管理方面的因素。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4、特性要因图,又称为鱼骨图、因果图。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5、在制作散点图时,所收集数据的数量至少要有30对,整理在表格中。
qc七大手法入门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QC七大手法中,用于分析数据分布的手法是?A. 检查表B. 直方图C. 散布图D. 因果图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QC七大手法之一?A. 控制图B. 流程图C. 帕累托图D. 甘特图答案:D3. QC七大手法中,用于识别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是?A. 检查表B. 散布图C. 直方图D. 因果图答案:B4. 用于描述过程流程和步骤的QC手法是?A. 流程图B. 控制图C. 帕累托图D. 散布图答案:A5. QC七大手法中,用于识别问题根本原因的是?A. 检查表B. 因果图C. 散布图D. 帕累托图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QC七大手法包括检查表、直方图、散布图、因果图、流程图、帕累托图和________。
答案:控制图2. 直方图是通过________来展示数据分布的。
答案:频率3. 散布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________。
答案:关系4. 帕累托图是一种展示问题重要性的图表,其中“帕累托原则”指的是________%的问题通常由________%的原因造成。
答案:80,205. 流程图通过________和箭头来描述过程的步骤。
答案:框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QC七大手法中控制图的作用。
答案: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预测过程趋势的图表工具,它可以帮助识别过程中的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 描述一下如何使用帕累托图来分析问题。
答案:帕累托图通过将问题按照发生频率或重要性排序,并用条形图表示,再将这些条形图按照降序排列,最后绘制累积百分比曲线。
通过这种图表,可以快速识别出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即“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从而集中资源解决关键问题。
QC七大手法试题(答案)QC七大手法���}部�T: 工��: 姓名:1.QC七大手法是指哪七大手法�t目前工作所用到的有哪几�N��型�t(20分) 1. 查�z表2. 柏拉�D 3. 特性要因�D(�~骨�D) 4. 直方�D5. 管制�D6. 散布�D7.���e法 2.查�z表有什么作用�t分�槟募割��t(10分)作用: 利用查�z表�砹私猬F�罨蚴占�����以作分析之用分��:�c�z用/����用 3.柏拉�D有什么作用�t需要�����D形上所示的哪些分布�M行分析�t(10分)作用:用�碓O定改善的目��需要�����D形分析的��目�樗��卓��w不良80%的��目 4.����出分�e��出P Chart.U Chart.X-R Chart的��算公式�t(10分)(1) X-R管制�D CLx=X UCLx=X+A2R LULx=X-A2R R管制�D CLr=R UCLr=D4R LCLr=D3R(2) P管制�D CL=P UCL=P+3 * P(1-P)/n LCL=P-3*P(1-P)/n (3) U管制�D CLu = u UCLu = u + 3* u/n LCLu = u �C 3* u/n �~骨�D箭�^向右表示什么意思�t箭�^向左又表示什么意思�t(10分)箭�^向右表示原因分析, 箭�^向左表示�Σ咦非� 5.什么是�����t����分�槟募割��t(10分)����是指���w�c���w�g的差���o分�楣餐�原因和特殊原因7. 抽�z10000 PCS LED半成品灯�l�F�s偏焊8 PCS�r杂物�s5 PCS�r银胶甩胶3 PCS�r漏焊1PCS�o����出的柏拉�D。
(30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qc七大手法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QC七大手法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Q C七大手法包括2、特性要因图是当一个问题的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3^组距。
4、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
5、管制图根据用途可分为、。
6、应用到80: 20原理的是QC七大手法中的。
~〃S7、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两类。
8、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
9、直方图组数的计算是根据数量的多寡来决定,可以用公式计算, 组数(K)二10、查检表按用途分可分为记录用、查核用。
11、特性要因图,又称为鱼骨图、因果图。
12、制作特性要因图时,须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可运用脑力激荡原则。
13、直方图是用于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14、全距R二最大值-最小值。
15、请标识如下直方图属于哪种形态。
(正态型)(切边型)二、判断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散布图适用于计数型数据。
(X)2、排列图是寻找引发结果原因的管理图形工具。
(X)3m;';qOX3、产品合格率、产品外观尺寸、时间等数据是属于计数值数据。
(X)4、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J)5、[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木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丁)三、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QC七大手法包括2、特性要因图是当一个问题的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3、组距。
4、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
5、管制图根据用途可分为、。
6、应用到80: 20原理的是QC七大手法中的。
~〃S7、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两类。
8、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
9、直方图组数的计算是根据数量的多寡来决定,可以用公式计算, 组数(K)二10、查检表按用途分可分为记录用、查核用。
QC七大手法测试题答案QC七大手测试题答案姓名工号一、选择题(30分)1.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属于哪种管制图? ( A )A.计量值管制图B.计数管制图C.缺点数管制图D.平均缺点数管制图2.哪一项是柏拉图的错误看法: ( A )A.那一项目问题最小B.问题大小排列一目了然C.各项目对整体所占分量及其影响程度如何D.减少不良项目对整体效果的预测及评估3.依据制程精密度,下列哪一个能力指数,可判断为合格? ( A )A.1.33≦CPB.1≦CP<1.33C.cp<14.直方图分布型态解析中,图形显示有异常原因混入的类型为: ( C )A.缺齿型B.高原型C.离岛型D.左偏态型5.直方图分布型态解析中,图形显示混有两个以上不同群体的类型为(A)A.双峰型B.高原型C.离岛型D.左偏态型二、填空题(20分)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所以又称鱼骨图、石川图.2.查检表常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特性要因图.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UCL ,管制中心线是CL .三﹑名词解释(20分)1.数据:依测量所获得的数值或资料,称为数据。
2.图表:依据收集到的数或资料,用点﹑线﹑体来表示大概情势及大小变动于纸上的图形叫图表3、全距:在所有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叫全距.4.组距:全距/组数=组距四、问答题(30分)1. QC七大手法为哪七种? (10分)一,查检表二,柏拉图三,特性要因图四,层别图五,散布图六,直方图七,管制图2.何为特性要因图? (10分)利用团体力量来共同探讨其结果(特性)与(原因)之间的关系表示在一张图上,谓之特性要因图。
3.直方图使用的目的? (20分)1.测知制程能力2.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3.测知分配中心或平均值4.测知分散范围或差异5.与规格比较计算不良率6.测知有无假数据7.订定规格界限。
QC七大手法考试试卷日期:姓名:职务:分数: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在现场操作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品检人员通常会记录下其某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出现次数或频率,以便后续追踪,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A )A、检查法B、PDPC法C、柏拉图法D、直方法2.在检查记录中,对各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的位置进行分类统计,分别收集,并按项目所占的比例大小顺序排序,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C )A、层别法B、检查图法C、柏拉图法D、管制图法3.要将问题点表现出来,并呈现其相对重要性,提供改善方向的优先顺序,将使用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B )A、直方图法B、柏拉图法C、管制图法D、检查法4.使用( D )方法即可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即运用此方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A、柏拉图法B、管制图法C、散布图法D、层别法5.在QC工作过程中,QC人员一般会使用( C )手法来直观的比较供应商或物料,并绘制柱形图法评估或查验制程(最大值或最小值),以便直观的量测其合格供应商或物料。
A、检查法B、柏拉图法C、直方图法D、管制图法6.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可以通过( A )法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A、散布图B、柏拉图C、直方图D、管制图法7.按左图进行数据收集的方法是采用QC七大手法的哪一手法进行作业:( D )A、柏拉图B、散布图C、管制图D、直方图8.当一个质量问题发生时,应确定问题,再通过4M1E即人、机、料、法、互不干涉五个环节用利头进行工序顺序分类,如有必要,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的一种方法是( C )。
A、检查法B、管制图法C、因果图法D、柏拉图法9.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IPQC都会开出相应的不合格评审报告单,并责令现场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请问此作法是运用了QC七大手法的哪一手法:( B )A、柏拉图法 B 、检查法C、因果图法D、管制图法10.( A )手法是对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图上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并有反映按时间顺序抽取的各样本统计量的数值点。
QC七大手法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 工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2分/空,共40分)1、一般查检表可依其工作的目的或种类分为点检用查检表、记录用查检表两种。
2、查检表的常用记录方式很多,在此请列出任意的三种常用方式○、△、×、√、正。
3、散佈图能大概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
4、散佈图的结果判读过程中:完全正(负)相关指的是点散佈在一条直线上。
高度正(负)相关指的是原因与结果的变接近于等比例。
无相关指的是原因与结果的变化完全不成比例。
5、制作直方图时最少应收集50 个数据;制作管制图时最少应收集100 个数据;6、可用计量值制作的七大手法直方图、管制图;采用这些手法进行品质分析时首先必须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均在规格公差内。
7、特性要因图又叫作:因果图、石川(馨)图、鱼骨图。
8、特性要因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为箭头朝左叫作对策追求型特性要因图,另外一种为箭头朝右叫原因追求型特性要因图。
制作时斜线角度为45°。
9、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异常原因、偶然原因。
二、名词解释(2分/题,共8分):1、Cp:潜在制程精密度,衡量制程之变异与规格的公差范围相差之情形。
2、Ca:制程准确度。
制程实际均值与规格中心的偏移程度,值越大偏移越大。
3、Cpk:潜在制程能力指数,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4、Ppk:全面的制程能力指数,指考虑过程有特殊原因引起的偏差时,样本数据的过程性能。
三、判断题(2分/题,共20分)1、所谓改善就是突破现状。
( √ )2、直方图分析的数据是计量型。
( × )3、管制图的种类很多,按数据的性质分为计数型和计量型二大类。
( √ )4、品质是检验出来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检验来提升品质。
(×)5、直方图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QC七大手法试卷姓名:部门:得分: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磬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所以又称鱼骨图。
2、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
3、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UCL,管制中心线是CL。
4、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
5、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异常原因、偶然原因。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要将问题点表现出来,并呈现其相对重要性,提供改善方向的优先顺序,将使用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B )A、直方图法B、柏拉图法C、管制图法D、检查法2、在现场操作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品检人员通常会记录下其某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出现次数或频率,以便后续追踪,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A )A、检查法B、PDPC 法C、柏拉图法D、直方法3、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可以通过( A )法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A、散布图B、柏拉图C、直方图D、管制图法4、使用( D )方法即可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即运用此方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A、柏拉图法B、管制图法C、散布图法D、层别法5、当一个质量问题发生时,应确定问题,再通过4M1E 即人、机、料、法、互不干涉五个环节用利头进行工序顺序分类,如有必要,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的一种方法是( C )。
A、检查法B、管制图法C、因果图法D、柏拉图法6.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IPQC都会开出相应的不合格评审报告单,并责令现场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请问此作法是运用了QC七大手法的哪一手法:( B )A、柏拉图法 B 、检查法C、因果图法D、管制图法7.在QC工作过程中,QC人员一般会使用( C )手法来直观的比较供应商或物料,并绘制柱形图法评估或查验制程(最大值或最小值),以便直观的量测其合格供应商或物料。
QC七大手法相关知识培训效果确认测试题(一)(答案)工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9分)2.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左纵坐标轴表示频数(出现次数或不良件数或损失金额数)右纵坐标轴表示频率(或百分比100%)3.根据需要查核的项目不同,查检表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4.相关系数r=0,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可能是(不相关,或可能有某种曲线相关)。
5.做事要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现场有各种各样需要解决改进的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自然要选择那些造成不良多、损失金额大的问题来解决。
(排列图)就是能帮助我们客观、正确发现最重要问题,确定管理、改进重点目标的有效工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
-----------------------------------------------------------------------( √)查检表的种类(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不同分类)1.记录用查检表(又分计数值用、计量值用、缺陷位置用):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项目调查表)、不良主因(不良原因调查表)、工序分布(工序分布调查表)、缺点位置(缺陷位置调查表)等情形而设计的表格。
必要时,对收集的数据要予以区别(层别即分层)。
一般使用划记法(+或正字)。
2.点检用查检表: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器设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这种点检表可以防止遗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产生。
把非做不可、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出,逐一点检并记录。
如机器保养记录卡、“5S”检查表,注BOM其实就是FQC首件或巡回检验用的查核表。
2.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让层与层之间的波动(差异)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纳汇总的作用。
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答案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产线: 姓名: 分数: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 ,所以又称鱼骨图、石川图.2.查检表常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特性要因图.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 UCL ,管制中心线是 CL .6.全距:在所有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组距:全距/组数=组距7.Xbar-R管制图中,X管制图的中心线是,控制上下限是 ? A2 R X,AR2X,AR28.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9、管制图根据用途可分为分析用管制图、控制用管制图。
10、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随机波动、异常波动两类。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要将问题点表现出来,并呈现其相对重要性,提供改善方向的优先顺序,将使用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B )A、直方图法B、柏拉图法C、管制图法D、检查法 2.在现场操作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品检人员通常会记录下其某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出现次数或频率,以便后续追踪,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A )A、检查法B、PDPC法C、柏拉图法D、直方法3.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可以通过( A )法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A、散布图B、柏拉图C、直方图D、管制图法 4.使用( D )方法即可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即运用此方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A、柏拉图法B、管制图法C、散布图法D、层别法 5.当一个质量问题发生时,应确定问题,再通过4M1E即人、机、料、法、互不干涉五个环节用利头进行工序顺序分类,如有必要,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的一种方法是( C )。
QC七大手法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9分)1.完成以下填空:2.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3.根据需要查核的项目不同,查检表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4.相关系数r=0,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可能是(不相关,或可能有某种曲线相关)。
5.做事要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现场有各种各样需要解决改进的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自然要选择那些造成不良多、损失金额大的问题来解决。
(排列图)就是能帮助我们客观、正确发现最重要问题,确定管理、改进重点目标的有效工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
( √ )2.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让层与层之间的波动(差异)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纳汇总的作用。
( √ )3.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层(管理制度)的问题。
( √ )4.排列图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结果用排列图。
( × )排列图的种类: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5.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工具而得到解决。
( √ )相关关系是普通存在的,而函数关系仅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 √ )6.极差是一组统计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样本数据分布的范围或幅度。
( √ )7.为了抓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其中A类因素为0~85%。
( × )8.在质量管理中,散布图常用来分析和判断质量问题中质量特性与某一变化因素之间或两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而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有效手段。
( √ )9.在质量管理领域,戴明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帕累托分析法”。
QC七大手法相关知识培训效果确认测试题(一)(答案)工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9分)2.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左纵坐标轴表示频数(出现次数或不良件数或损失金额数)右纵坐标轴表示频率(或百分比100%)3.根据需要查核的项目不同,查检表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4.相关系数r=0,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可能是(不相关,或可能有某种曲线相关)。
5.做事要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现场有各种各样需要解决改进的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自然要选择那些造成不良多、损失金额大的问题来解决。
(排列图)就是能帮助我们客观、正确发现最重要问题,确定管理、改进重点目标的有效工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
-----------------------------------------------------------------------( √)查检表的种类(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不同分类)1.记录用查检表(又分计数值用、计量值用、缺陷位置用):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项目调查表)、不良主因(不良原因调查表)、工序分布(工序分布调查表)、缺点位置(缺陷位置调查表)等情形而设计的表格。
必要时,对收集的数据要予以区别(层别即分层)。
一般使用划记法(+或正字)。
2.点检用查检表: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器设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这种点检表可以防止遗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产生。
把非做不可、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出,逐一点检并记录。
如机器保养记录卡、“5S”检查表,注BOM其实就是FQC首件或巡回检验用的查核表。
2.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让层与层之间的波动(差异)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纳汇总的作用。
---------------------------------------------------------------------------------------( √) 3.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层(管理制度)的问题。
---------------------------------------------------------------------------------------------( √) ——朱兰语4.排列图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结果用排列图。
------------------------------------------------------( ×) 排列图的种类: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5.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工具而得到解决。
-----( √) ——石川馨语6.相关关系是普通存在的,而函数关系仅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 √)7.极差是一组统计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样本数据分布的范围或幅度。
------------------( √)8.为了抓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其中A类因素为0~85%。
------------( ×) 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0-80%为A类9.在质量管理中,散布图常用来分析和判断质量问题中质量特性与某一变化因素之间或两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而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有效手段。
-----------------------------------------------( √) 10.在质量管理领域,戴明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帕累托分析法”。
--------------------------------------------------------------------------------------------( ×) 1930年美国的品质大师朱兰(J·M·Juran)是第一个确认这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现象的普遍性的人,创造出了“Vital Few,Trivial Many” 名词,并将这一普遍法则命名为“帕累托原理”或“二八原则”,同时也是第一个将此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的人(1951~1956年),作为质量改善活动中寻找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B)不合格引起的,这些不合格往往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
A. 一部分B. 几种C. 大多数D. 所有2.贯彻(A)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A. 预防原则B.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C.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 严格质量检验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预防原则,亦即“以预防为主,检验为辅”3.第一个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这一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的人(C)。
A.戴明B. 帕累托C. 朱兰(J·M·Juran)D. M·O·Lorenz4.“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一观点是(A)提出的。
A. 石川馨(Kaoru Ishikawa)B. 奥斯本(A·F·Osborn)C. 费根堡姆(A.V Feigenbaum)D. 朱兰(J·M·Juran)石川馨的质量理念他认为,全面质量管理(TQC)在日本就是全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①所有部门都参加的质量管理,即企业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学习、参与质量管理。
为此,要对各部门人员进行教育,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②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即企业的经理、董事、部课长、职能人员、工班长、操作人员、推销人员等全体人员都参加质量管理,并进而扩展到外协、流通机构、系列公司。
③综合性质量管理,即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同时推进成本管理(利润、价格管理)、数量管理(产量、销量、存量)、交货期管理。
他认为推行日本的质量管理是经营思想的一次革命,其内容可归纳为6项:1)质量第一;2)面向消费者;3)下道工序是顾客;4)用数据、事实说话;5)尊重人的经营;6)机能管理。
5.关于因果图的绘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通常先画出主骨,再逐层展开B. 应在图中对可能的重要因素进行标识C. 一张因果图可以同时解决几个具体问题D. 绘制因果图可以与头脑风暴法结合使用6.作为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技巧,排列图最好的利用是(D)。
A. 决定何时对过程做调整B. 估计过程的分布范围C. 评估其他解决问题技巧的结果D. 区分主要与非主要问题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基本点是抓住“关键的少数”,即抓住主要原因。
所以排列图最好的应用是区分主要和非主要问题。
7.公司对20XX年客户投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找出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适宜的分析工具是(B)。
A. 直方图B. 排列图C. 因果图D. 控制图8.在观察直方图的形状时,当收集的数据是由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所形成的直方图图形,我们称之为(B)。
A. 陡壁型B. 平顶型C. 标准性D. 双峰型在生产过程中有缓慢变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比如刀具的磨损,砂轮的变钝。
另外就是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时。
9.为了抓“关键的少数”,排列图把累计比率分为以下三类:(C)。
A. 关键因素主要因素次要因素B. 关键因素重要因素一般因素C. 主要因素次数因素一般因素D. 关键因素重要因素一般因素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0-80%为A类,是累计百分数在80%的因素,是主要因素,80%-90%的为B类,是次要因素,90%-100%的为C类,是一般因素10.把握问题现状的最有效工具是(D)。
A. 因果图B. 排列图C. 直方图D. 调查表它最早是由美国的费根堡姆(A·V·Feigenbaum)提出的,是指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收集和粗略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11.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影响质量特性的(C)的图。
A.相关关系B. 质量问题 C. 因素D. 因果关系因果图的定义:一种表明质量特性与其影响原因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12.QC小组认为加温时间是影响合金纯度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收集了n组数据,为了了解加温时间与合金纯度之间的关系,最适宜绘制(A)加以考虑。
A. 散布图B. 直方图C. 排列图D. 运行图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数据之间关系的图示技术。
13. 数据的基本信息,例如分布的形状、中心位置、散布大小等,可以使用(C)来显示。
A. 散布图B. 排列图C. 直方图D. 运行图直方图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对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
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高度表示在给定的间隔内数据出现的频数即数目,变化的高度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以下对排列图论述正确的是( A C D)。
A. 排列图是用来抓关键的少数B. 排列图由朱兰发明(帕累托发明的)C. 排列图有分析现象用排列图与分析原因用排列图D. 排列图是按频次从最大到最小顺序排列的2.下列关于调查表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A. 调查表的目的就是记录数据B. 工序分布调查表可以起到替代直方图的作用C. 调查表只能收集数据,并不能提供数据分布、分层信息D. 设计良好的调查表不仅用于采集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E. 调查表可以用于工序分布调查、不合格项调查、不合格位置调查,但不能用于不合格原因调查记录用调查表是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项目调查表)、不良主因(不良原因调查表)、工序分布(工序分布调查表)、缺点位置(缺陷位置调查表)等情形而设计的表格。
3.产品质量的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的主要依据包括( A C )。
A. 产品质量特性具有变异性B. 产品质量水平经长期观测是不变的C. 产品质量的变异具有统计规律性D. 因果图可以分析数据的分布形状4.下列关于直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 C D)。
A. 矩形的宽度表示数据出现的频率B. 矩形的高度表示给定间隔内数据的频数C. 变化的高度表示数据分布中心的波动情况D. 利用直方图可以考察数据的分布E. 根据直方图显示的数据分布形态可以估计过程能力直方图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对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