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基础,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份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是学校教育管理者不可或缺的任务。
以下是一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的示范:一、规划目标1.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建立一支懂教育、爱教育的师资队伍。
3.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和选拔机制,不断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
4.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二、规划内容1.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方法的研讨、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2.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和专业设置,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的结构,确保学科骨干的配置,同时注重平衡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提高学科综合竞争力。
3.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和选拔机制建立并完善教师培养和选拔机制,包括校内教职工的选拔晋升机制和优秀外部人才的引进机制。
通过定期的评选和评估,选聘并留住具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
4.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通过制定个人教师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各类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
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会和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研究能力和教学的热情。
三、实施方案1.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学校将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建立教师培训计划,围绕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需求,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培训。
同时,积极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化培训项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对接学校将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负责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协调工作。
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绩效评估标准,为教师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晋升机制。
3.加强教师选拔和培养机制的建设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和评估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选拔和聘任。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他们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质量。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提高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
4、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推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三、实施方案1、招聘与选拔:制定严格的招聘政策,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同时,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确保新进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2、培训与发展:设立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包括新教师入职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
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
3、评价与激励:建立教师评价制度,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设立激励机制,包括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鼓励教师创新创造。
4、交流与合作:加强校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5、稳定与吸引人才:制定人才稳定和吸引政策,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况,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四、监控与评估为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与评估机制:1、定期检查:定期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目标考核:设立明确的目标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师德师风等进行综合评价。
3、学生反馈:建立学生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社会评价:定期收集社会对学校师资队伍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
五、总结通过全面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一、规划目标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2.提升学科带头人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高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3.强化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教研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4.推动教育创新与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打造高效管理团队: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能。
二、实施方案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由学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并进行评估和调整。
2.建立师资培训计划:制定每年的师资培训计划,包括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管理人员培训等内容,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推行常态化培训机制:建立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要求教师每年参加一定数量的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其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4.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建立并完善教师交流平台,包括教研活动、学术讲座、互动交流等,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
5.完善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制定学科带头人选拔评定办法,按照业绩和潜力评定学科带头人,提供丰富的学科发展和研究资源支持。
6.鼓励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设立教育研究基金,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7.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包括培训课程、培训项目和培训交流等,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效果评估1.教师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重点评估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2.学科带头人评估: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评估,评估其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效果。
3.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评估:对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的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其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的贡献。
4.管理团队效能评估:评估管理团队的效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评估其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特色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特色项目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因此,加强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1.2项目目标(1)专业素质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特色项目发展的需要。
(2)教学能力强:善于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3)创新意识强:勇于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特色项目的发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2.1选拔与培养2.1.1选拔标准(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1.2培养措施(1)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针对教师的专业背景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2)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竞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2教学与管理2.2.1教学改革(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2.2管理创新(1)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三、项目实施与保障3.1项目实施(1)筹备阶段:成立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选拔与培养阶段:按照选拔标准,选拔优秀师资,开展培训活动。
(3)教学与管理阶段: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管理创新。
3.2保障措施(1)政策保障:加强政策引导,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经费保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3)技术保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4)人力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四、项目预期成果(1)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十四篇1. 引进优秀师资:建设规划中的第一步是引进优秀师资。
我们将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通过招聘、合作、交流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我们的学校。
同时,我们将加大对博士后的引进力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发展环境。
2. 培养本土师资:除了引进优秀师资,我们还将注重培养本土师资。
通过建设师范专业,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还将推行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
3. 提供培训机会:为了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名师授课、参观交流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 设立奖励制度: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我们将建立严格的奖励制度。
通过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课程、优秀教学成果等,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鼓励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5. 加强团队合作: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将组建学科团队,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互相学习、协作研究。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课题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果,我们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建设现代化的教室,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7. 加强教师评估与管理: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与管理体系。
通过定期进行教师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8.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我们将组织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探索和总结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9. 建立教师发展基金:为了支持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我们将建立教师发展基金。
通过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培训课程、购买教育教材等方式,提供财务支持和发展机会。
10.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展开探讨。
二、加强教师培训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定期专业培训,提供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修课程,以扩充教师的专业知识面。
其次,学校可以与优秀的教育研究机构合作,举办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前沿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最后,学校还应注重教师教育实践的培训,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设计,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教师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以推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教师奖励计划,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通过晋升职称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此外,学校还可以创建教学名师工作室,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推动学术研究与创新学校应积极推动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团队,组织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成长。
最后,学校还应提供一定的教学研究时间,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的探索,促进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首先,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招聘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和选拔优秀的教师人才。
其次,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促使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和提升工作效率。
六、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应注重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倡教师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的精神,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风气。
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院示范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工作水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打造精品学科,结合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要求,特制订如下师资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学院《示范校建设项目任务书》精神,特色项目建设组将遵循“优化结构、争创先进、彰显特色、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外练内修"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加快学院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一)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师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成败。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我们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积极向上的优良团队。
(二)教学能力建设目标通过培训,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团队建设目标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发展学科带头人,组建人才梯队,老中青相互帮扶,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实施方案(一)加强师德建设,培育人文情怀.1.聘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到我院来进行讲座,听取优秀事迹,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提升.2。
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方案一、引言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
然而,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素养不足、师德师风有待提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制定并实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方案至关重要。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
为优秀教师提供奖励和晋升通道,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善教师待遇与福利1.优化薪酬体系。
合理设定教师薪资,确保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公正回报。
2.完善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教师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加强道德教育。
将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并加强师德教育的考核和评价。
2.树立榜样。
通过宣传先进教师的事迹,树立起一批具有良好师德的典型,引导教师端正态度。
五、提高职称评定标准1.加强评估体系建设。
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职称评定体系,以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绩。
2.引入外部专家。
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推进教师队伍多元化1.增加教师来源渠道。
扩大对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的招聘范围,拓宽教师队伍的来源。
2.注重留住优秀教师。
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七、建立教师学术交流平台1.创建教师学术研讨会。
定期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鼓励教师学术成果的发表。
鼓励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提升教师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八、加强教师队伍管理1.建立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教师档案管理体系,确保对教师的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
2.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推行导师制度,指导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九、加大教育经费投入1.提高教育经费占比。
增加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推进。
2.优化投入结构。
合理分配资金,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一、引言高校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校师资队伍是每所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一些方案和建议。
二、培养高水平人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人才。
为此,高校应加大对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力度,鼓励优秀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同时,高校还应设立特殊岗位,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和科研条件,吸引他们加入高校师资队伍。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高校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给予奖励和荣誉称号等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科研项目评审和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此激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培养高水平人才,还要注重培养优秀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
教师应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高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还应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校应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加强团队建设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培养个人的学术能力,还需要加强团队建设。
高校应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合作研究,组建学科团队和科研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环境和条件。
七、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环境。
【范文大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校本为训为重点建设方式,通过教育改革和实践,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良好的身心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充分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政策、资源等各种条件支持,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王牌教师。
二、建设目标1、构建工贸中专教师校本培训体系,使学校成为干部和教师的培养基地。
2、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方面比例恰当,结构合理。
3、教师要有正确的智力观、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发展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
”4、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学校对外交流的需要,具备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力。
5、能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开设至少一门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
6、能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建设国家级文明学校的需要,适应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主要策略1、实施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根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到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制定我校师德规范,广泛开展师德宣传和师德教育,严格师德考核,严厉惩处以至杜绝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并有损教师职业形象的行为。
2、成立青年班主任研究会,制订计划,实施青年班主任培养工程。
学校在青年班主任培养方面通过导师制和带教制,建立学校内部的实践性、研究性培训体制。
研究会对青年班主任开设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青年班主任要按照班级的特点和自己的选择,确立个人的研究计划,通过组织班主任节和班主任论坛等活动,展示青年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师生交流、班级文化和自主设计特色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院示范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工作水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打造精品学科,结合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要求,特制订如下师资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学院《示范校建设项目任务书》精神,特色项目建设组将遵循“优化结构、争创先进、彰显特色、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外练内修”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加快学院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
(一)师德师风建设目标
师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成败。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我们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积极向上的优良团队。
(二)教学能力建设目标
通过培训,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学方法高效化,教学
手段现代化。
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团队建设目标
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发展学科带头人,组建人才梯队,老中青相互帮扶,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实施方案
(一)加强师德建设,培育人文情怀。
1.聘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到我院来进行讲座,听取优秀事迹,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2.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依法治教意识及人文素养,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修师德、练师能,塑造教师新形象,打造一支领导放心、家长安心、学生称赞的教师队伍。
(二)培养典型,优化群体,展示教师整体风貌。
根据学院有关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的规定,按照学院专业、学科发展规划,严格把握标准、条件,培养并认定一支特色突出、素质优良的专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
名优骨干教师定期在部门出一次公开课,展示教学成果,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1.观摩名师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教师外出培训、聘请专家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观摩名师讲堂,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拓展教学思路,学习大家的教学风范,走出去、请进来,提
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组建人才梯队,实现整体提升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给每个模块负责人配备一名课程助理,再由助理带动其他老师,组建教师团队,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开展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优质课巡讲等多种教研活动,缩小教师间差距,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3.加强自修自练,促进自我反思
重视教师学习意识的培养,开展专项教学技能评比,对照典型找差距,对照先进找不足,撰写教学后记,促进教师反思、总结、提升。
4.深化继续教育,开展技能评比
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每学期开展“三个一”评比活动,即每人上交一篇优秀教案、一个有质量的教学课件、一篇优秀教学论文,部门评选,择优报送参加学院评选。
5.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对新入校的青年新教师在上岗前要进行相关培训。
主要内容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培训、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使教师都能顺利过渡,完成教学,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做好专业对接,贯彻“双核“培养理念,体现课程特色。
定期组织模块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对接,了解专业需求;定期派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对接,通过职业体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企业在素质方面的用人需求,为核心职业素养养成课体系的建设寻找第一手素材,加快特色学科建设。
(五)以研促教,构建有效课堂。
以模块建设为依托,,开展“构建有效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一研、一课、一讨论”教研活动,定时、定人举行公开课,全部门参与听课评课,有效地构建高效课堂。
各项目组每年申报一项教学课题,围绕各项目教学展开研究,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对师资建设的规划工作。
做好师资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与年度师资建设规划,注重对师资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
(二)部门为教师的学习培训牵线搭桥,有计划的外派教师学习参观,定期聘请专家学者举行讲座,鼓励教师自修,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完善评价机制,遵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褒扬先进,营造积极进取、比追赶超的竞争氛围。
(四)展示教学成果,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成果评比展示,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
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组
二O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