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金融学硕高分考研经验
- 格式:wps
- 大小:95.62 KB
- 文档页数:2
18金融考研中大既往考生的感悟分享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中大的431综合大纲可在招生目录所附的科目说明或者岭南/管理学院金融硕士招生说明上看到。
考试的范围包括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公司理财、投资学。
初试题目出的不难,计算多为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论述题多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过程中要以理解为主,不要去背书。
那些机构出的金融硕士参考书题目与中大真题气场不符,可以不必去做,意义不大。
先说货币金融学,我用的是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和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教程》。
胡书框架完整且不厚,是对米书的很好补充,但是对于开头一些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段落可以直接跳过。
课后习题均不用去做。
岭南学院陈平老师写的那本《国际金融》不错,也符合中大431的命题重点。
另外可以补充看艾特曼的《国际金融》的前11章。
因为还要看投资学,涉及诸多重复内容,罗斯的《公司理财》看1-8,13-18章就可以了,习题也不用去做。
投资学是13年的考纲上新加的,博迪的《投资学》较难且厚,涉及诸多推导对于专业课考试来说无需掌握,看的时候抓结论,对繁杂演绎可忽略。
看5-23章就可以了。
《投资学》课本第5-11,14-23章的练习可以做做,答案可从网上下载英文版,对英文专业词汇不熟悉的同学也可购买机构出的习题详解。
该书课后习题平均难度大于中大真题。
另外说一下博迪的《金融学》,这本书是管理学院复试的参考书目——真的是仅作参考,因为复试的笔试题和这本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本书的内容都包括在公司财务和投资学里了,可看可不看。
总的来说,专业课的复习最关键的是方向。
方向不对,花再多时间也难得高分,要把握好方向就要结合真题来看书。
2016武理工考研:金融学硕考研高分经验距离考研那段日子已经大半年了,当自己身处考研里看别人经验贴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一旦能够考上必须给学弟学妹们一点交代,或早或晚。
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吧。
毕竟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而我在跌跌撞撞里,也终于获得了研究生的新生活。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心态、学习、感情这三个方面,供大家借鉴,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让读者有所收获。
心态:考研心态的重要性就不再赘述。
虽然走上研究生生涯,但我没有取得特别理想的成绩,我想也在心态吧。
由于自己一直很重视课程学习,同时学生工作也有声有色,成绩优异并一直在各个方面顺风顺水让自己在大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也是因为一直倚仗自己成绩还行,轻视了一些时间上的问题。
当周围的同学3月份已经在积极备战的时候,我依然在忙着学生工作,一直到5月下,才正式投入进来,前期别人投入时,自己只是记单词和散漫的英语阅读,以至于后面的时间自己特别被动。
在这里提醒各位,要把自己放低,充分重视考研,前期的时间务必抓紧,让自己来规划时间,以免后期被动,影响心态和学习效率。
总之,要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有所取舍,而不要苛求自己面面俱到,能力不足一不小心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当然,按部就班及时备战时,即便自己的进度比较慢,也没有关心,切记不要与别人比较速度,会很影响心态。
记得当时我全书一遍的时候,有些研友已经快3遍,我告诉自己效率高,一遍比三遍也没问题。
然后安心复习。
呵呵,有时候大家需要在遇到问题时有点阿Q精神。
学习备战:主要分享政治、专业课。
各科都还行,但由于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影响了总分,于是调剂了。
本人数学一直是强项,但输在时间和重视,在这里提醒大家多做模拟,如400题。
我当时就是只在反复练习真题,考场上题型和往年比较有变化,更灵活,于是很慌。
所以模拟很重要,真题多练,同时抓紧时间练习模拟题。
数学好则考研成,真的,数学拉分非常严重。
英语的话,要充分重视,早读必须的。
英语每天都要花时间,前期多一点,后面可以减少到一两个小时。
2018金融考研强化之前人经验提炼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个人介绍本人是一名应届本科生,性别女。
本科就读于上海某所非211也非985的财经类的学校。
本科学的是统计学,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专硕,想要留在江浙一带,所以选择了苏州校区。
最后考研初试成绩390,政治70,英语74,396联考132,专业课114,复试总成绩260+。
大致做个简介只是为了说明只要有梦想,三跨考生同样能取得回报。
复习经验篇(初试)政治参考书目:凯程通(大纲),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肖秀荣8套卷、最后四套卷70分的成绩在北京考区政治高手如云的情况下只属中游,不过对我来说已是心满意足。
本人虽然热爱文学之类的东西,不过是标准理科生,与政治并无多少渊源。
关于北京政治批卷会否压分的问题,我想不必多言,我预估客观题39,所以主观题只拿到了31。
诚然,本人的字迹拙劣难免会影响得分。
不过统观下来,北京地区主观题的综合水平就是30左右。
政治是极具投入产出比的一门学科。
我大概10月开始准备(PS:所谓的政治辅导班,不要轻易报之,本人报了全程,暑假花了一周进行强化训练,一点用都没有,浪费时间!),我是喜欢设定大致计划的人,但并不严苛。
10月我的主要复习方式是凯程通过两遍搭配肖秀荣1000题。
看上去任务浩大,其实不然。
第一遍只阅读凯程通,并用铅笔勾画自认为的重点(个人习惯),第二遍再阅时,搭配1000题的选择题,并将错题在书中标记出来,并定期翻阅。
同时,结合选择题的重难点再次勾画凯程通。
这样一本厚厚的凯程通基本拿下,书中的脉络以及一些题眼能有印象。
11月我按照前人经验的指示,选择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进行熟记。
书中建议最好背5遍,我用了尽1个月时间顶多也就3、4遍而已,个人可依据自己实际调试之。
当然一开始是生不如死,不过我会凭自己记忆力的特点分阶段有侧重选择记忆。
晚上偶尔翻看1000题标记下的错题。
风中劲草的选择题一道都没做过。
12月就是模拟加狂背。
中财大金融硕士考研心得体会(凯程学员李hy)徐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凯程网站,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了凯程成功学员,是凯程飞翔VIP同学里面的李hy同学,她今年成功的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硕士。
又与她已经考完试回到了家乡,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录制视频,以音频的方式来给大家讲解经验。
我先首先邀请慧吟和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让同学们来认识一下你。
李hy:好的,大家好,我叫李hy,今年是刚刚考到了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硕士专业的科目。
我的本科是武汉理工大学专业也是金融专业,我的总分是考了382分。
其中英语是63分,然后396经济联考是131分,然后我的专业课是118分,还有政治是70分。
徐老师:好的。
李hy:基本上说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徐老师:好的,我们慧吟是一年考研成功,用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复习,最后取得了这样的很卓越的成绩。
首先问一问慧吟,整个的考研坚持下来,你是怎么理解考研这件事情的。
李hy:考研,如果说考研的话,我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很盲目的事情,在考研之前你的心目中要有一个目标,这样才能坚持下来,比如说你要想好考研是为什么,比如说我是金融专业的然后我将来想从事的也是金融专业。
我比较想进投行这一类的证券公司这样的,因为他们的招收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所以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必要的事情。
所以我当时考的时候是央财我觉得也是比较难考的,所以一年不行就来两年,就这样前期确立了考研目标之后,到后期就不要再想这件事情了,就专心的复习就可以了。
所以考研就是你不要看着别人去考你要想着你为什么要考,然后你在考研的过程中再坚持下来。
这样你的收获会很大的。
徐老师:非常好,我觉得慧吟有一个优点是其他的同学首先要学习的。
我们有多少的同学在考研的过程当中很盲目,还有看着别人要考我也要考,觉得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很必要,就去考试在刚才的谈话当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得到,慧吟是我想从事金融,我看好了央财,我甚至都很清楚我想同时金融领域的投行的行业,所以我去选择。
经济学初试2018
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货币创造乘数完全竞争短期均衡理性预期生产可能性曲线
简答题
短期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内容及区别。
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分析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利息率产生的短长期影响。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需求曲线是平行线,而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一定向右上方倾斜?
用Solow模型回答为什么一国提高储蓄率只能暂时的经济増长,而不能维持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计算题
1.微观消费者均衡总效用收入效用+替代效用
2.宏观国际收支国民总收支国际贸易顺便进出口等变量具体值
简答题
微观市场失灵的外部性问题
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办法并加以讨论
(热点问题19D环境治理)。
考上了,说说经验吧!政治我的政治分数不高,也没啥经验可以分享,就介绍下自己的复习感受吧。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
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只看这书肯定头都看大了还不知道自己看了啥…所以必须要配套题目或者视频。
建议买个视频,可以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事半功倍。
《肖秀荣1000题》,红宝书实在看不下去,就配套着1000题一起做,但是做完就忘,想看两遍的,最后也没看完。
而且我觉得看完两遍,多选题还是不记得。
很多知识点还是要自己整理记得会比较牢。
《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这个简直就是救命的了。
由于最后时间比较紧了,我也没看选择题,直接背了大题。
没想到今年这么准,大题基本全压中。
虽然不能保证考试的答案就跟四套卷的答案得分点一样,但是总归是让我有东西可以填在卷子上了。
不知道肖四是不是每年都这么准呢。
英语我英语没有很花心思,但是还是会坚持每天背单词(当然肯定有那么几天没有背,之后也会补上)。
我先说背单词,首先非常不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我当时买了一本,看了一天就再没翻开过,真的浪费时间。
我用的书是新东方的乱序,绿色的那本。
背单词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背就行了,重复和坚持是背单词的唯一要义。
但是大家不要像看专业课那样看单词书,单词书不需要看的非常仔细,也不需要第一遍就把所有单词的所有用法就记住。
我推荐的是,一本单词书在25天内一定要过完一遍,然后重复重复。
我遇到好多人每天花好多时间在英语上面,嗯,其实没什么必要吧。
不必长难句、翻译、作文、完型都做足准备,英语能力毕竟是共通的。
我对英语,其实就是背单词,做真题(而且只做阅读),我也没有背作文、准备翻译、刷完型,但是最后照样考了88分(但是觉得自己英语基础薄弱的不要学我)。
我想说的是,learn smart,聪明的学,高效的学,比感动自己有用的多。
很多人每天早上六点起来背英语作文,有用吗?有用吧,他们的作文或许可以比我高一两分,但我的时间可以花在跟需要投入精力的地方。
18五道口金融考研经验分享专题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
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我就会很开心。
在开头,我想声明一下,我是跨专业考,原来是工科生(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所以我的复习方法,包括看书的遍数,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在这里,我想首先感谢凯程考研辅导班的老师,凯程考研在五道口金融这一块名气挺大,我也是通过一位师兄介绍,报了凯程考研的辅导班,结果让我很满意。
虽是五道口,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
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法,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践行。
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
在这篇帖子最前面,我想分享三句话:1.当你幻想你想要的未来时,先问问自己现在的努力是否配得上你幻想的未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3.Just do it,it pays. 下面进入正题。
一、初试我想先说一下参考书的问题。
不管哪一门,我觉得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很重要,不需要多少书,但每一本都要吃透,相信很多人都说过这一点。
很多研友在最初会纠结用哪一本书,其实用大家通常用的就不会太错,因为这是经过考试检验的。
书与书之间不会差许多,排除那些编的很差的。
关键在于看书的人。
事实也证明,考完后你会发现你通过各种途径搜刮来的内部题目、课件什么的其实在考试中并没有多大用途,你用的最多的,还是平时的积累。
完全掌握一本书,再说下一本。
掌握知识是根本。
下面我分科目说一下自己的复习心得。
(一)先说专业课我用的书有(实际发挥作用的):公司理财:罗斯,中文第八版&配套金圣才课后习题答案;投资学:博迪,中文第七版&配套金圣才课后习题答案;CPA《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和轻松过关一;国际金融:姜波克,复旦三版;货币银行学:易纲(主要)+胡庆康(辅助);还有一些从辅导班得到的一些资料。
2018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冲金秘籍与体会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五道口考研经验分享题外话——怎样对待经验帖每年录取结束都会有大量经验帖涌现出来,这些帖子无论对谁都是宝贵的财富。
即便这样,我相信大多数人仅仅是将经验帖下载了下来,草草一看就束之高阁。
都说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连经验帖都没有耐心反复去看,还怎么有耐心应付日后的各种问题呢?案例:尘封的财富玩校内的人一般会有一个经验,看到一篇长文,自己觉得很好,匆匆收藏过后,就去干其他事情了。
于是这篇文章就沉淀下来……当我们清理分享和收藏时,往往会惊讶于自己手中漏掉了这么多好东西。
一战中后期的一天,我对研友抱怨自己的专业课。
她说,自己是按照一个叫做凯程教育猪哥学长提供的框架整理的。
我听了当晚就去找,看过之后真是相见恨晚——后来突然发现,猪哥的好几个帖子我早就看过,还做了存档——当时自己被各种各样的经验帖迷了眼睛,这些帖子根本没打入我的心智。
我认为看经验帖,不要囫囵吞枣,一次贪多。
要细水长流,晚上回到寝室认真看个两篇就够了,看的时候自己要注意整理,将触动自己的地方复制下来,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几天下来能够学到很多。
其次在考研的过程中,可以把经验帖当作励志文章,累的时候看看。
最后,特别优秀的经验帖(比如猪哥的框架、以及自认为特别适合自己的),一定要反复看几遍。
经验帖更多是个引子,引出自己的整理和思考。
正文长久以来一直认为,自己何时停止反思,何时就停止进步。
自己读书太少,谈不上从他人、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只好不断地反思,从失败中逐步修正,总算是有停止思考。
两年时间就这么过去,其中的细节渐渐模糊不清,趁着那些个错误依然印象深刻,赶快记下来,日后回顾也有个线索。
一、我的情况我来自西部一所工科见长的985,本科会计学。
学过数二,学过简单的宏微观和金融学,六级606。
一战成绩为:总分385(400 为线),其中政治74,英语74,数学145,专业课92。
二战成绩为:总分429(394 为线),其中政治75,英语84,数学140,专业课130。
武汉理工大学2018 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题时间:180 分钟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率:金融学60~ 70%企业财务30~ 40%第二部分观察要点一、金融学部分(一)钱币与钱币制度1、钱币及钱币形式:钱币定义、钱币职能、钱币形式的演变2、钱币制度:钱币制度看法和种类、钱币制度演变过程、国际钱币系统3、钱币层次:划分钱币层次的必要性、划分依据(二)信用与金融工具1、信用形式:信用的产生,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花销信用2、信用经济:信用对经济的作用,信用与金融的关系3、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看法和特点,股票、债券、票据简介(三)利息与利率1、利率的种类 : 利息的本质,名义利率,本质利率,基准利率,官方利率,市场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2、利率的衡量:资本的时间价值,收益资本化的涵义3、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决定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本利率论,IS-LM 中的利率决定4、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四)外汇与汇率1、外汇:外汇定义, 外汇的种类2、汇率:汇率的定义,汇率的标价法, 远期汇率的计算,汇率的种类, 影响汇率变动的要素 ,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3、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钱币主义汇率理论,财富组合汇率理论等4、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基本种类,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比较,一国选择汇率制度应试虑的要素,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进度, 外汇管制的目的, 要旨 , 措施5、外汇风险及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外汇风险定义、种类,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五)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金融市场的看法、分类、功能和要素2、钱币市场:钱币市场的看法、分类、主要构成和特点3、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看法、分类、作用和主要构成,钱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差异与联系4、衍生金融工具:看法及主要交易种类(远期、期货、期权、互换)5、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看法、种类,金融机构系统的构成,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各国金融机构系统的业务和功能比较(六)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归纳: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职能2、商业银行业务:财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3、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经营的一般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资本充足性4、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问题(七)现代钱币创立体系1、钱币供给体系:基础钱币,存款钱币创立,原始存款,派生计款,部分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通货比率,理想状态下的存款扩大倍数,存款乘数,钱币乘数,存款缩短。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武汉理工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3)日语(303)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1)货币金融学,黄宪等著,武大出版社2017年版(2)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2011年(3)公司金融,2016年10月,李曜,高等教育出版社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武汉大学考研经验分享一、院校选择这几年武大金专的复试线一直在上升,而且幅度一点都不小,也绝对不像外界说的那样过了复试线就有书读。
今年我们的复试线是400,已经是恨天高了,一共有21个人进复试,开始说是录11个人,将近刷一半的,后来追加了两个名额,一共录取了13个人。
细心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录取名单,绝大多数都是初试过了410的,自然也有一些复试表现很好的同学,也反超了很多初试高分的人。
但是我还是建议要考金专的同学尽量朝410以上看齐,不是吓大家,只是你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成绩才会有波动的空间。
明年的分数线我估计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这其实也不是武大金专在耍大家,只是它实在有吸引考生的地方,本来湖北就是生源大省,在加上华中地区的大学武大确实是数一数二的,武大金专还不要学费(好吧,我承认,这是我考它的主要原因,穷人家的孩子伤不起),两年的学制,大好的就业前景,凭什么它分数不高?付出都是与收获成正比的,武大金专招人少,所以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选择它的同学也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所以在院校选择上大家还是有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也不要头脑发热,因为备考后期你会因为压力太大抓狂的。
在考研中后期很多人都会放弃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事先考虑好,毕业这一年的时间很宝贵。
不过我还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的,武大没有外校歧视,详情自己去研究录取名单你就懂了,所以你不用考虑武大黑不黑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是不黑的。
你们只管好好准备就行。
二、公共课复习前面啰嗦了那么多,现在说点正题。
政治复习:我政治真的是从大纲出来以后才开始复习,不过分数也不高,70过一点,不过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也就知足了。
之前有报了某航的政治班,暑假名义上上了课,但完全没有听进去,没有一点效果,也是我不认真哦,那么多人上课我实在听不进去。
去年大纲好像是9月份出来的,出来以后开始看马哲,我就蒙了。
完全看不懂的。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想早一点准备的话就看看马哲吧,推荐石磊的马哲课程,某宝上有卖的,一根雪糕的钱,比起辅导班合算多了。
为期一年的考研已经结束,看到官网上公布的拟录取名单里有自己之后,才敢坐下来写写自己的想法。
考前看了很多经验帖,对自己的备考很有帮助,因此写一篇经验分享给依然奋战在考研一线的学弟学妹们,望有所裨益。
一、择校理由5月份决定考研,而且是跨考,因为对金融比较感兴趣。
咨询了很多人的意见,父母、老师、同学都给我提供很多鼓励和支持。
前期择校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将全国金融专硕强的高校按照就业前景、认可度、考研难度等分别排序,依照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最终确定了武大。
原因:首先是自己高考的理想大学就是武大,后来高考失利,在武汉的一所211读本科。
武汉大学作为985,金融专业也不差。
虽然相比于中财、上财、复旦、北大、清华有所差距,但就业在华中地区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其次考研难度方面,我本科工科,可以说跟金融一点关系都没有,据此不敢挑战专业课难度太高的。
根据历年的报录比以及真题难度,武大金融专硕的难度不高。
从2010年开始武大开通金融专硕的考研,当年分数线在355左右,第二年开始吸引大批学生报考,尤其是二战的同学。
14年到16年,这几年的分数线极高,甚至达到了400,并且录取人数也开始减少,当然报考人数也在减少,从800多人到500多人再到16年的200多人。
最关键的是,17年武大金砖没有招统考生,当时让我特别犹豫,2018年武大还招不招金砖统考生,在9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
所以9月份之前,暑假期间,我一直准备的是数学和英语,以及搜集信息,选择其他学校。
9月中旬武大发布研究生招生简章,金融专硕计划招统考生5名。
看到这里,我依然纠结,因为人数太少了。
爱考宝典的专业课老师详细的帮我分析以后,自己决定铤而走险,预估今年报考人数会非常非常少,只要自己努力,希望还是很大的,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报考人数非常少,不足百人。
当然,我这种做法太冒险,建议同学们在择校时要慎重,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同等条件下选择自己把握最大的学校。
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金融学硕高分考研经验,学习方法指导
当周围的同学3月份已经在积极备战的时候,我依然在忙着学生工作,一直到5月下,才正式投入进来,前期别人投入时,自己只是记单词和散漫的英语阅读,以至于后面的时间自己特别被动。
在这里提醒各位,要把自己放低,充分重视考研,前期的时间务必抓紧,让自己来规划时间,以免后期被动,影响心态和学习效率。
专业课:
由于是跨考,我复习的时候是用的武汉理工的周军版本的宏微观,网上说高鸿业版本的也是可以的,我花半个月的时间把书过了一遍,后面一个月就买了一套网上的历年真题资料做,边做边背,到考前的时候整理了一个知识点的笔记,考试的时候发现题目大部分是前几年真题考过的,分数考了120几,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在专业课这一块外校的同学都是110到130之间,分数都不会很高,即便你都会做也不太可能很高分数,我去复试的时候认识的本校的学生专业课成绩都是145左右的,在这一方面区分还是很大的。
建议专业课复习的时候重点做真题,把近十年的真题做了并且都背住的话问题就不大了,我考研买真题资料的时候学姐是这么和我说的,考试的时候真的是这个样子。
数学:
本身我数学比较好,所以没有怎么看课本,直接做的数学复习全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看课本,然后整理好笔记,在复习数学全书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整理数学笔记,把所有的基本的知识点,要背的公式全部整理在笔记本上,并把重点知识标记起来,这在后期的复习中帮助很大。
接着是做660,我觉得这一部分还是很重要的,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做完了,这一部分会把知识点分类整理在一起,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综合很有帮助,而且会帮助你更加透彻的认识前期复习的知识点,碰到不会做的也可以直接看答案,尽量去理解,但对于特别难的也不强求。
最后就是做真题,做真题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必须花很大的精力认真的做,一定要把真题上的每一题弄清楚,做真题的时候会发现数三还是很简单的,很多前面复习的知识点不会考,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都是那些内容,已经是很套路式的,而且基本不会很难,所以前面复习时很难的部分没有必要去好好的复习,只要把真题中必考的知识点弄懂弄透就可以了。
数学复习中个人觉得上面三本书是很有必要去好好的看的,尤其是历年真题需要认真的做,尽量模拟考试时的时间去做真题,至于市面上出的冲刺135或者模拟题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做,尤其是模拟题,我就是因为做了几套模拟题,考试的时候惯性思维把题目想难了,结果导致有一题没有做出来,没能考满分。
一般模
拟题都偏难,实在没有做的必要。
建议复习数学的时候,尤其是到后面的时候,一定要不看课本做题,在前期的时候就把整理的数学笔记上的知识点全部记清楚,把整体的知识网络掌握清楚,后期做真题的时候要模拟考试的时间来做真题,效果很好。
政治:
除了看书做1600道选择题,重点推荐肖秀荣的最后预测四套题,绝对是值得去做的,这是我在众多参考书中觉得最有必要去做的,每年都会预测2到3道大题,甚至有的预测题目和考试题目是一样的,预测的范围也很准。
英语:
英语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准备英语作文,这样英语分数就比较有保障了,做阅读的时候尽量做真题,甚至反复做真题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不要盲目的去做别的阅读,很难找到和考试相近难度的阅读参考书,选择不好就会误导自己做题的思路,得不偿失。
对于后面要考武汉理工经济学院的人我有以下建议:
1,学校不好的和外省的慎重考虑考武汉理工
2,公共课考好了才会有优势
3,专业课一定要多搜集信息,做好真题
4,复试前要联系好导师,并做好复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