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最佳peep治疗ards患者
- 格式:pdf
- 大小:212.02 KB
- 文档页数:4
【讨论】ARDS患者的5种床旁PEEP选择方法详解转自中国呼吸治疗大伙日常在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总会有关于PEEP选择的疑惑,特别是针对ARDS的患者,由于ARDS肺部变化的不均一性,一个快速而有效的PEEP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阿T通过本期《文献》内容的引申,为大伙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5种床旁最佳PEEP的选择方法,仅供大伙参考。
首先是由ARDS net发布的关于利用PEEP-FiO2表格选择,有低PEEP高FiO2选择和高PEEP低FiO2选择两种方式,例如当FiO2为50%时,若根据低PEEP高FiO2,其PEEP的选择在8-10cmH2O,若根据高PEEP低FiO2选择,PEEP水平在16-20cmH2O。
根据PEEP-FiO2表格选择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但似乎不够个体化,很多人并不喜欢,但也有研究认为其与肺复张的相关性较强。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监测食道压设置最佳PEEP 。
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努力时,分别通过吸气屏气和呼气屏气测量食道内压力,一般设置PEEP 使跨肺压维持0-10cmH2O 防止肺泡塌陷,调整潮气量使跨肺压平台压力<25cmH2O 防止过度膨胀。
食道压测量选择PEEP 目的是达到合适的跨肺压,特别是ARDS 患者跨肺压经常被低估,食道压监测是知道局部可变性最好的方法。
但跨肺压在不同位置数值是不同的,并不是一个均值,所以判断最佳监测位置非常困难,而且目前仍然缺乏证据证明根据食道压设置的PEEP 是可以改善预后的。
第三种床旁最佳PEEP 设置被叫做快速法(Express method )。
在容控模式下设置6ml/kg 理想体重的潮气量,不断增加PEEP 水平(每次增加2-5cmH2O ),每增加一次,利用吸气屏气法测量一次平台压,直到测得的平台压达到28-30 cm H2O ,这个时候的PEEP 即为最佳PEEP 。
若患者顺应性较好,PEEP 最高增加到20cmH2O 时,平台压还没有达到以上目标,将不再继续增加PEEP 。
【专题笔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展开全文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ARD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危重症,2012年柏林标准[1]定义为临床发病或呼吸系统症状新发或加重后1周内出现双肺致密影,无法用胸腔积液、肺叶/肺不张或结节解释,也无法用心力衰竭或体液过负荷(需要客观评估来除外静水压升高引起的肺水肿)来完全解释的呼吸衰竭,其氧合指数(PaO2/FiO2)不超过300 mmHg(1 mmHg=0.133 kPa),且呼气末正压或持续气道正压≥5 cmH2O(1 cmH2O=0.098 kPa)。
这一定义分别从发病时间、胸部影像学、引起肺水肿的原因和氧合状态4个方面对ARDS重新进行了定义,并基于氧合指数对ARDS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轻、中、重度分级,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死率直接相关[2],重度ARDS病死率甚至高达45%[1]。
机械通气是改善ARDS氧合状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提出小潮气量、限制平台压的通气策略可以降低病死率[3],目前这种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另一主要通气参数——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的选择却仍存在争议。
一、ARDS的病生理改变与使用PEEP的目的二、ARDS机械通气时PEEP的选择三、临床常用的PEEP滴定法不同,并不尽如人意。
1.FiO2-PEEP关联表:ARDSnet提出的FiO2-PEEP关联表(表1)是一简单可行地选择PEEP的方法,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目标动脉血氧分压(55~80 mmHg)或指尖氧饱和度(88%~95%)来选择吸入氧浓度和PEEP水平。
临床操作简便,使用广泛。
2.肺开放法:是使用小潮气量避免肺泡过度扩张,同时选择一个PEEP使肺泡得到最大复张以减少反复开闭引起的肺损伤。
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在传统小潮气量策略的基础上,限制平台压在30 cmH2O以内和在40 cmH2O以内,住院期间的全因病死率和气压伤的发生率并无差别,而高平台压组的平均PEEP更高、氧合改善更充分,低氧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7]。
肺复张合适的PEEP合适的PEEP与P-V曲线的关系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中大医院ICU(210009)邱海波杨毅许红阳郑瑞强郭风梅燕艳丽大量肺泡塌陷,肺容积明显减少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的病理生理特点。
控制性肺膨胀(SI)与小潮气量合并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应用,是目前提出的ARDS肺开放和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核心内容。
研究显示该通气策略有利于改善ARDS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但SI和PEEP的肺复张效应如何、选择最佳PEEP的标准和方法如何,均需临床与实验研究探讨。
比较SI前后以及不同水平潮气量的复张容积、探讨ARDS肺压力-容积曲线(P-V)低位转折点压力(LIP)与肺复张容积的关系,对于ARDS合理机械通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容积测定方法的比较肺复张容积的测定一般采用经典的P-V曲线法,但该方法相对繁琐,目前主要用于实验研究中。
最近有学者提出了相对简单的等压法,但与经典的P-V曲线法相比,等压法的准确性如何尚不清楚。
以ARDS绵羊为研究对象,分别以P-Ⅴ曲线法和等压法测定相同PEEP的复张容积。
结果显示:等压法测定复张容积可以立即得出结果,而P-Ⅴ曲线法测定复张容积所需时间为5~6min。
随着PEEP从5cmH.O(lcmH2O=0.098 kPa)增加到15cmH2O,两种方法测定的复张容积均显著增加(P<0.05=。
PEEP为5cmH2O时,等压法与P-V曲线法所测的复张容积分别为(25.79±20.48)ml、(63.26±54.57)ml,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PEEP为10、15cmH2O时,等压法所测复张容积分别为(48.64±30.51)ml、(71.50±58.09)ml,而PEEP为10、15cmH2O时P-V曲线法测定的复张容积分别为(148.14±85.42)ml、(322.86±148.42)ml,等压法测得的肺复张容积明显小于P-V曲线所测的值(P<0.05)。
呼吸机的应用于ARDS患者的操作步骤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肺损伤,它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并可能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ARDS治疗过程中,呼吸机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措施,它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维持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操作步骤。
一、设定呼吸机参数在开始使用呼吸机之前,我们需要设定一些基本参数,以确保呼吸机能够适应患者的需要。
这些参数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压力(PIP)、吸呼比(I:E)、氧气浓度(FiO₂)等。
根据ARDS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确定适当的参数值,并输入到呼吸机系统中。
二、连接患者与呼吸机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是使用呼吸机的第一步。
首先,确保呼吸机和氧气供应管路与电源连接良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然后,将呼吸机的近端管路连接到患者的气管插管或面罩上。
接下来,进行密封测试,检查连接是否漏气,并确保无漏气现象发生。
三、启动呼吸机接下来,可以启动呼吸机了。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开关,并根据设定的参数启动机器。
在启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呼吸机的显示屏,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没有故障报警。
同时,及时检查患者和呼吸机的连接是否紧密,确保气道畅通。
四、监测呼吸机参数一旦呼吸机启动,需要密切监测呼吸机参数和患者的生理指标。
通过呼吸机的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气道压力、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
同时,还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以评估呼吸机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理状况。
五、调整呼吸机参数根据监测到的参数和患者的反应,有时需要适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例如,如果患者呼吸频率较高,可以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或调整吸气压力(PIP)以改善通气效果。
调整参数时应谨慎,并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六、定期检查呼吸机状况在使用呼吸机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的状况,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这包括检查气道管路是否有漏气、检查呼吸机的滤网是否需要更换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最佳呼气末正压撤退策略呼气末正压(PEEP)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手段。
本综述讨论了ARDS急性期后PEEP撤退的各种方法。
最新研究成果很少有研究专门观察PEEP撤退方案之间的差异。
然而,某些群体(尤其是BMI升高的群体)的数据表明,采用生理学方法进行PEEP撤退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自主呼吸试验(SBT)之前和过程中使用各种工具优化PEEP可改善肺泡复张和呼吸结局。
总结尽管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但我们应该考虑采用生理学方法而不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模式(这是当前许多临床试验和重症监护病房采用的标准)对ARDS患者进行PEEP撤退。
引言数十年来,重症医学界已经认识到呼气末正压(PEEP)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键要素。
它是防止呼气末肺泡塌陷的工具,而这一过程会造成肺不张和随后的生物损伤。
目前治疗ARDS的最佳方法强调肺保护性通气,这是一套包括使用PEEP在内的策略,以减少呼吸机在医源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正如我们努力更好地理解ARDS急性期PEEP 滴定的理想方法一样,我们也必须理解PEEP撤退在呼吸机脱机中的应用。
由于临床医生往往低估了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准备工作,因此流程可以帮助促进撤机过程。
目前的指南支持进行每日中断镇静和通气设置试验,即自主苏醒试验(SATs)和自主呼吸试验(SBTs),这些试验已被证明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尽管临床医生普遍认为,要符合撤机条件,必须在氧合、潜在疾病进程和病情总体危重程度方面要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仍存在争议。
确定患者是否已准备好过渡到低水平PEEP,更不用说自主辅助呼吸了,这仍然是一个积极研究的领域。
然而,这些证明了SAT/SBT益处的早期研究一致要求,为了使患者有资格进行SBT,他们的PEEP必须已经等于或小于5cmH2O。
他们没有明确解决如何将通常在ARDS急性期出现的较高水平PEEP降至SBT所需的较低水平的问题。
不同方式滴定PEEP对中重度ARDS患者右心功能及肺动脉压影响的研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硕士研究生:杜同跃导师:郭凤梅主任医师副教授中文摘要目的:比较ARDSnet法、EIT法和跨肺压方法选择PEEP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右心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
方法:以2018年08月至2019年4月收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柏林诊断标准中重度AR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组后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在PEEP=5cmH2O的条件下进行基础机械通气并记录右心功能相关指标。
以ARDSnet、EIT、跨肺压三种方法分别滴定最佳PEEP。
然后在ARDSnet、EIT、跨肺压滴定的PEEP下,分别以驱动压为15cmH2O和12cmH2O、采用压控模式下(FiO2 40-80%、I:E 1:2、RR 20次/min)进行机械通气,每个条件下机械通气前行肺复张一次(高压45cmH2O、低压30cmH2O、持续35S),每组上述条件通气持续10min,后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测定右心功能包括:在心尖四腔心界面监测右左心室直径比值、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 TAPSE)、三尖瓣环收缩速度(tricuspid annular motion, TAM)及肺动脉压力。
实验过程中记录患者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动静脉血气。
结果:1、一般情况实验共纳入ARDS患者25例,中度14例、重度11例,排除图像质量不佳3例,共22例纳入最终研究,其中10例接受ECMO治疗。
基础PEEP 5cmH2O状态下右心室中度扩大19例(86.36%),重度扩大3例(13.63%)。
肺动脉高压1例(4.54%)。
PEEP值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8-05-16T15:44:53.6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作者:王海宾[导读] 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天津港口医院 300456 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末正压(PEEP)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围。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8年2年应用呼气末正压技术(PEEP)抢救 ARDS的患者60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的 PEEP 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不同范围的 PEEP 值抢救 ARDS 其病死率不同,以 10~15cmH2O PEEP 抢救成功率最高,病死率仅 12 %。
结论:选择适当的呼气末正压可以大大降低 ARDS 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呼气末正压值;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前言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设置 PEEP 的目的在于防止患病的肺区呼气末萎陷,以便于纠正 ARDS 患者严重的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主要是指机械通气时呼气末借助装在呼吸机呼气端的限制气流活瓣等装置,使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1]。
在抢救过程中,适时给予机械通气,尤其是PEEP进行呼吸支持具有重要意义[2-3]。
PEEP可增加功能残气量,使肺泡在呼气末不易塌陷,提高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从而减少肺不张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存在肺过度膨胀,影响血流动力学等不良事件的风险[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为我院 2014年7月~2018年2年应用呼气末正压技术(PEEP)抢救 ARDS的患者60 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5~80岁,平均(53.42±12.29)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30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急性心肌炎3例。
最佳PEEP的测定方法(2010-08-07 01:03:30)转载▼标签:杂谈分类:ICU天才的构思,凡人的解读----关于Stress index的思考对于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目前已经形成了共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尽可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核心是小潮气量、低平台压和合适的PEEP水平。
对于小潮气量和低平台压,基本已经达成一致的看法,但合适的PEEP水平如何来确定,却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前段时间在drqin的相关专题帖中也曾有过讨论,高分辨率CT、P-V曲线分析、动态顺应性监测等都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方法很多,各有千秋,其中有一种个人感觉虽然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具想象力和创造性,最能让人拍案叫绝的天才设想,它,就是Stress index。
Stress index,国内有把它翻译成为“肺牵张指数”,个人理解它的含义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反映机械通气过程中肺顺应性变化的指标,进而言之也是反映ARDS病人肺泡塌陷和复张程度的指标。
提出Stress index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试图采用直观的单一的指标来反映通气过程中肺泡复张的程度,并由此指导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
看着很枯燥,不是我的风格。
其实Stress index就是一个工具,傻瓜化的工具,通过一个数字,就可以告诉我们对于眼前的这个ARDS病人,我们呼吸机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特别是PEEP的设置是否合理。
听着是不是很神奇?老实说,真的,很神奇,而能想出这种天才创意的牛人,更神奇。
个人感觉Stress index这个概念很独特,很值得学习研究,但相关的讨论很少,所以提出一些自己肤浅的认识,供大家讨论,也希望更多有相关经验的同道不吝赐教,分享自己的经验。
一、英雄也须问出处---Stress index的定义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神奇,它的理论基础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内容。
Stress index,其本质就是对压力-时间曲线的一种“另类”的解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