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无机化学 练习题练习题1-6
- 格式:doc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10
完整版)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1.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2.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C)H3PO3.3.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B)CaCO3<CdCO3.4.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A)单一化合物Al2O3.5.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C)。
6.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的是:(C)POCl3.7.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C)+3.8.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D)硫化钠(过量)。
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B)CCl4,NO2,HgI2.10.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Na2SiO3,Na2SiF6.11.将NCl3.(缺少选项,无法判断正确与否)。
改写后的文章:无机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H2O2和N2H4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2.H3PO3是三元酸。
3.正确的含氧酸盐热稳定性大小顺序是:CaCO3<CdCO3.4.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单一化合物Al2O3.5.环状结构的含氧酸根是C。
6.与水反应放出HCl的化合物是POCl3.7.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3.8.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是硫化钠(过量)。
9.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CCl4,NO2,HgI2.10.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Na2SiO3,Na2SiF6.11.(缺少选项,无法判断正确与否)。
填空题:16.N2O5很容易分解为NO2和O2.将棕黄色的NO2冷却到-15℃左右,它几乎全部转变为淡黄色的N2O5.经X射线衍射研究,证明固体N2O5含有两种离子。
17.NCl3的水解产物是NH3和HCl;PCl3的水解产物是H3PO3和HCl;SbCl3的水解产物是SbOCl和HCl;BiCl3的水解产物是BiOCl和HCl;AsCl3的水解产物是AsO(OH)和HCl。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区分下列概念(1)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3) 定态、基态和激发态(4) 顺磁性和逆磁性(5) 波长、波数和频率(6) 经典力学轨道和波动力学轨道(7) 电子的粒性与波性(8) 核电荷和有效核电荷答:(1) 质量数:指同位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是接近同位素量的整数。
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 原子质量的1/12 之比,代替“原子量”概念(后者已被废弃);量纲为1(注意相对概念)。
(2) 连续光谱: 波长连续分布的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往往发射连续光谱。
电子和离子复合时,以及高速带电离子在加速场中运动时亦能发射这种光谱。
线状光谱:彼此分立、波长恒定的谱线。
原子受激发(高温、电孤等)时,电子由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不同原子具有各自特征波长的谱线)。
(3) 定态是由固定轨道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电子只能沿若干条固定轨道运动,意味着原子只能处于与那些轨道对应的能态,所有这些允许能态统称为定态。
主量子数为1 的定态叫基态,其余的定态都是激发态。
波动力学中也用基态和激发态的概念。
(4) 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受吸引的性质叫顺磁性,这类物质中含有未成对电子;受排斥的性质叫抗磁性,这类物质中不含未成对电子。
(5) 波长:符号λ,单位m(或m 的倍数单位);波数:符号σ,单位m-1(常用cm-1);频率:符号ν,单位Hz,相互关系:σ=1/λ,ν= c/λ。
(6) 汉语中都叫原子轨道,但英语中的区分却是明确的。
“orbital”是波动力学的原子轨道,是特定能量的某一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最多的那个区域,亦叫“原子轨函”。
“orbit”是玻尔从旧量子学提出的圆型原子轨道。
(7) 粒性:电子运动具有微粒运动的性质,可用表征微粒运动的物理量(如距离和动量)描述;波性:电子运动也具有波的性质(如衍射),可用表征波的物理量(如波长和频率)描述。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1.下列哪种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C )A、低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高温高压2.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 B )A、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B、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C、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D、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3.在相同温度下,某气体的扩散速率是CH4的1 / 4,则其分子量为(D )A、4B、16C、64D、2564.在相同温度下,对于等质量的气态H2 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B、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C、分子的扩散速率相同D、对相同容积的容器所产生的压力相同5.有1 L 理想气体,若将其绝对温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同时压力增加为原来的三倍,则其体积变为(B )A、1 / 6 LB、2 / 3 LC、3 / 2 LD、6 L6.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的(B )A、压力增加的量B、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C、压力减小的量D、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7.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 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D )A、体积增加的量B、体积减小的量C、体积减小的校正项系数D、体积增加的校正项系数8.在相同的温度下扩散速率最接近H2气1 / 3 的气体是(C )A、二氧化碳B、甲烷C、水蒸气D、一氧化碳9.在22℃时于水面上收集的氧气体积为228 ml ,总压力为99.725 kPa,若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力为2.666 kPa,则经干燥后该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D )A、212.0 mlB、207.7 mlC、205.8 mlD、202.0 ml10.四种液体的沸点如下,其中蒸发热最大的是(A )A、373 KB、353 KC、332 KD、184 K11.对于由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B )A、p (总)V B=n B RTB、p B V B=n B RTC、p A V(总) =n A RTD、p A(V A+V B) =n A RT12.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曲线中所表示的分子速率可区分为三种速率:最可几速率u p、平均速率u和均方根速率2u,这三种速率的相对大小是(C )A、u p>u>2uB、u p>2u>uC、2u>u> u pD、u>2u> u p13.已知235UF6 238UF6密度/ g · dm-3 11.25 11.35则235UF6 和238UF6 扩散速率之比为。
练习一一、选择题1、将压力为200kPa 的O 2 5.0L 和100kPa 的H 2 15.0L 同时混合在20L 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A)120kPa (B)125kPa (C)180kPa (D)300kPa2、真实气体接近理想气体的条件是( )。
(A) 低温高压 (B) 低压高温 (C) 高压高温 (D) 低温低压3、下列物质的 m f H ∆不等于零的是( )。
Fe(s) O (g) C(石墨) Ne(g) Cl 2(l ) Br 2(g) Hg(g) O 3 C(金刚石) Br 2(l ) I 2(g) P 4(白磷)6. 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B )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C )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D )最稳定的单质焓等于零。
7、下列关于焓H 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因为焓是状态函数,所以焓值一定,体系状态一定B .体系的焓之绝对值可以通过计算求得C .在恒压和不做其它功的条件下变化,体系的热效应等于ΔHD .体系的焓发生变化时,体系状态一定发生变化8、对于热力学体系的变化过程,下列物理量的变化值与变化途径有关的是( )。
(A) U (B) H (C) T (D) W9、已知反应2HgO(s) → 2Hg (l) + O 2(g)m rH ∆=181.4kJ ⋅mol -1,则 m H f ∆(HgO ,s)值为( )。
(A ) +181.4kJ ⋅mol -1; (B )-181.4 kJ ⋅mol -1;(C ) +90.7kJ ⋅mol -1; (D ) -90.7 kJ ⋅mol -1。
11、已知A+B →M+N ;(△r H m Ө)1=35 kJ ·mol -12M+2N →2D; (△r H m Ө)2=-80kJ ·mol -1则A+B →D 的(△r H m Ө)3是( )A. -10kJ ·mol -1B. -45kJ ·mol -1C. -5kJ ·mol -1D. 25kJ ·mol -113、已知C(石墨) + O 2(g) === CO 2(g) Δr H m Ө= -393.7 kJ·mol -1C(金刚石) + O 2(g) === CO 2(g) Δr H m Ө= -395.6 kJ·mol -1,则Δf H m Ө(C ,金刚石)为( )kJ ·mol -1。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2Br2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1-4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1-5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1-6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
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1-7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
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
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
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
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2-1键可由-、-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子)、HCl、Cl2分子里的键分别属于哪一种?2-2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2-3一氧化碳分子与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本章总目标: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B A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3质量分数(B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气泡B.分化C.潮解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这条件是()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的真空容器中,H2和O2的分压比为():1 :1 C.1:1 :1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42g/molB.52g/molC.62g/molD.72g/mol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A. FeB. CuC. AlD. Cr2.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酸性氧化物?A. COB. SO2C. Na2OD. CaOA. 碳酸钙分解B. 氢气燃烧C. 氮气与氧气一氧化氮D. 氯化钠溶解4. 下列哪个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碱性?A. NB. PC. SD. Cl二、填空题1.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2. 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______区,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______区。
3. 化合物KMnO4中,Mn的氧化态为______。
4.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所有金属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2. 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一定酸。
()4. 氯化铵是一种强酸弱碱盐。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2. 什么是同位素?请举例说明。
3. 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4. 如何区分硫酸盐和碳酸盐?五、计算题1. 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氧化态:(1)H2SO4(2)K2Cr2O7(3)Na2CO32. 有一溶液中含有Fe2+和Fe3+,它们的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2mol/L。
加入适量KMnO4溶液后,恰好将Fe2+氧化为Fe3+,求反应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
3. 现有2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1L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 有一反应:2A + B → 3C,已知A的初始浓度为2mol/L,B的初始浓度为3mol/L。
反应进行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1mol/L。
求平衡时B和C的浓度。
六、命名题(1)NaCl(2)CuSO4·5H2O(3)Fe2(SO4)3(4)K3[Fe(CN)6](1)硫化氢(2)五水硫酸铜(3)一氧化氮(4)氢氧化铝七、配平题(1)KClO3 → KCl + O2(2)MnO2 + HCl → MnCl2 + Cl2 + H2O(3)Cr2O7^2 + H^+ + I^ → Cr^3+ + I2 + H2O(1)MnO4^ + H^+ + Fe^2+ → Mn^2+ + Fe^3+ + H2O(2)Cr2O7^2 + H^+ + I^ → Cr^3+ + I2 + H2O八、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硅答案:A2.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A. NaOHB. Na2OC. KOHD. NaCl答案:A3.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氯化钠B. 氧化镁C. 二氧化碳D. 氢氧化钠答案:C4.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 氧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6.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碱金属族?A. 锂B. 钠C. 钙D. 钾答案:B7.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2个电子层?A. 氢B. 氦C. 锂D. 钠答案:C8. 以下哪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2?B. 水C. 过氧化氢D. 双氧水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氨水B. 氢氧化钠C. 氢氧化镁D. 碳酸钠答案:B1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 氧B. 氟C. 氖D. 氩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Ⅲ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硼2.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Ⅴ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氮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族的元素是_______。
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氢5.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Ⅱ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铍6.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氧7.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Ⅷ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氦8.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B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铜9.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ⅡB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锌10.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ⅢB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什么是金属键,并举例说明。
答案: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释放的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大学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硅2. 根据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ⅦA族的元素是:A. 氟B. 氯C. 溴D. 碘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A. 氢B. 氦C. 氖D. 氩4.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MgOC. H2OD. NaOH5. 根据鲍林规则,下列分子中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的是:A. CO2C. SO3D. CO3^2-6. 以下离子中,具有+2价的是:A. K+B. Ca2+C. Fe2+D. Cu2+7. 根据路易斯理论,下列分子中具有孤对电子的是:A. N2B. O2C. F2D. Cl28.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A. 金刚石B. 石墨C. NaClD. 干冰9. 根据电负性,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 氟B. 氧C. 氮D. 碳10. 以下元素中,属于过渡金属的是:A. 钠B. 铁D. 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氦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12. 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元素的通式为________。
13. 根据离子半径的比较规则,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中,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________。
14. 根据鲍林的共振理论,苯分子的共振式为________。
1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能够________的物质,碱是能够________的物质。
16. 根据配位化学中的命名规则,[Cu(NH3)4]2+的名称为________。
1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是能够________的物质,还原剂是能够________的物质。
18. 根据晶体学中的点阵类型,NaCl晶体属于________点阵。
19. 根据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为________。
20.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焓变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力学性质有关,其表达式为________。
化学考研辅导材料普通化学练习册基础学院化学教学部2002年9月前言《普通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考研深造的必考科目之一。
为帮助广大学生学好这门基础课程,我们化学教研室老师特编写了这本习题册。
本习题册是根据高等农业院校使用的《普通化学》编写的。
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计算题。
习题紧扣教材内容,可作为学习《普通化学》各章的巩固练习,是目前同学学好《普通化学》的得力助手;也可以做为同学今后考研深造的宝贵资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会有不少遗漏或错误,恳请同学批评指正。
化学教研室2002年9月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 放热反应是自发的。
( )2. 反应的ΔrH m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3.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反应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产生的热量是一相同的值。
( )2H 2(g) + O 2(g) = 2H 2O(l) 与H 2(g) +21 O 2(g) = H 2O(l) 4. 反应的Δr S m 为正值,该反应是自发的。
( )5. 如果反应的Δr H m 和Δr S m 皆为正值,升温时Δr G m 减少。
( )6. 凡是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 )7. 分子数增加的反应Δr S m 一定为正值。
( )8. 化学反应的定压热与途径无关,故其为状态函数。
( )9. 化学反应的定压热不是状态函数,但与途径无关。
( )10.指定温度下,元素稳定单质的Δf H Øm =0 、Δf G Øm =0、S Øm =0 。
( )11.应用盖斯定律,不仅可以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H m , 还可计算Δr U m 、 Δr G m 、Δr S m 等。
( )12.对于Δr S Øm >0的反应,标准状态下,高温时均可能正向反应。
( )13.Δr G Øm <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14.能燃烧的物质含有热量,反之则不含有热量。
普通化学练习题一、 判断题1、一个溶液所有组分的摩尔分数总和为1(√)2、状态函数都具容量性质(×)3、化学反应中发生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4、当溶液变稀时,活度系数会增大(√)5、ΘΘ<B A ϕϕ可以合理判定B SP A SP K K ΘΘ<(√)6、平衡状态是正逆反应都停止的状态(×)7、当n=2时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最多有四组(×)8、与杂化轨道形成的健不可能是σ键(×)9、配合物的Θf K 越大,表明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结合越牢固(×)10、某胶体溶液在电渗时液体向负极移动,说明胶粒带正电(×)11、自发进行的反应,其焓值总是下降的(×)12、化学反应的级数越高,反应速率就越大(×)13、强电解质也有α,称为表观电离度(√)14、电极反应V Cl e Cl 36.1222==+Θ-ϕ的,那么V Cl e Cl 68.02/12==+Θ-ϕ的(×)15、含有d 电子的原子都属副族元素(×)16、任何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的配离子,均为四面体构型(×)10、胶粒只包含胶核和电势离子,不包括反离子(×)二、单选题1、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介质中肯定能稳定存在的是(D )A 、-2342)(O C FeB 、+263)(NH MnC 、-36AlFD 、-2AgCl 2、土壤胶粒带负电,下列对它凝结能力最强的是(B )A 、42SO NaB 、3AlClC 、4MgSOD 、-])([63CN Fe K3、下列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C )A 、正丁烷B 、乙烯C 、 2-丁炔D 、甲烷4、按照量子数组取值的合理性,下列电子可能存在的是(C )A 、3,3,-1,+1/2B 、3,0,0,0C 、2,1,0,+1/2D 、2,0,1,-1/25、下列水溶液浓度均按0.1mol/L,其中氨根离子浓度最大的(B )A 、氯化铵B 、硫酸氢铵C 、碳酸氢铵D 、醋酸铵6下列过程系统熵值基本不变的是(B )A 、石灰石的分解B 、碳与氧生成二氧化碳C 、固体硝酸钾溶解D 、液体乙醇蒸发为气体7混合气体中含气体A 1mol,气体B 2 mol,气体C 3 mol ,混全气体总压为200Kpa, 则其中B 的分压接近下列哪个值()A 、67Kpa8难挥发性物质的水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是(A )A 、继续升高9淡水鱼和海水鱼不能交换生活环境,因为()A 、渗透压不同10KBr 和AgNO3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AgBr ,如胶团结构[(AgBr)m ·nBr -·(n-x)K +]x-·xK +,则()A 、KBr 过量11、由石墨到金刚石的转变过程,标准焓变为1.9千焦/摩,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2.9千焦/摩,二者相比无序度更高的是(A )A 、石墨B 、金刚石C 、二者都一样D 、无法判断12H 2O(s)=H 2O(g),的△H 和△SA 、都为正值13相同条件下,由相同反应物变为相同的产物,两步与一步反应相比A 、熵焓内能一样14下列标准状态下的反应:2NO 2(g )=N 2O 4(g) 18.5-Θ∙-=∆mol KJ G m rN 2(g)+3H 2=2NH 3(g) 18.5-Θ∙-=∆mol KJ G m rA 、反应2的平衡常数比反应1的大15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 、KB 、SC 、OD 、Cl16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mol ·L -1·S -1, 则反应级数为A 、零级反应17等量的酸碱中和,得到Ph 值()A 、视酸碱的相对强弱而定19由电极MnO 4-/Mn 2+和Fe 3+/Fe 2+组成的原电池,若加大溶液的酸度,原电池的电动势将:()A 、增大20、反应C (s )+CO 2(g) = 2CO(g)的K p 的表达式写作(D )A 、)()(/)(22CO p C p CO pB 、)(/)(2CO p CO pC 、)()(/)(2CO p C p CO pD 、)(/)(22CO p CO p21、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许固体NaCl 后,发现醋酸的离解度(B )A 、没有变化B 、略有上升C 、剧烈上升D 、急剧下降2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C )A 、分子的活化能提高了B 、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C 、活化分子数增多了D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23、对于电极+-3272/Cr O Cr 来说,溶液的pH 值上升,则( B )A 、电极电势上升B 、电极电势下降C 、电极电势不变D 、标准电极电势下降24、下列是极性分子的是( C )A 、BeF 2B 、BF 3C 、NF 3D 、CF 425、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Ar ]3d 54s 2,其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D )A 、s 区第二主族B 、s 区第五主族C 、d 区第二副族D 、d 区第七副族26、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Ar ]3d 64s 0的离子是( C )A 、Mn 2+B 、Fe 3+C 、Co 3+D 、Ni 2+27、通常情况下,下列何种离子在各自的配合物中可能生成内轨型化合物( A )A 、Fe 2+B 、Cu +C 、Ag +D 、Au 3+28、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高的是( A )A 、Ag Ag /+B 、Ag NH Ag /)(3+C 、Ag CN Ag /)(2-D 、Ag AgCl /29、加入氨水即可进行分离的一组离子是:( A )A 、++23Z n Al 和B 、++2C u Ag 和C 、++22N i Cd 和D 、++2C a Na 和30、溶胶粒子进行电泳时( D )A 、胶粒向正极运动,电势离子和吸附离子向负极移动B 、胶粒向正极运动,扩散层向负极运动C 、胶团向一个极移动D 、胶粒向一极移动,扩散层向另一极移动31、某基态原子,在n=5的轨道中仅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n=4的轨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A )个A 、8B 、18C 、8~18D 、8~3232、根据质子酸碱理论,下列物质既是酸又是碱的是(C )A 、NH 4+B 、OH -C 、H 2OD 、PO 43-33、下列给定热力学条件下,高温自发的过程是(B )A 、0,0<∆<∆S HB 、0,0>∆>∆S HC 、0,0<∆>∆S HD 、0,0>∆<∆S H34、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适用于(B )体系A 、敞开B 、封闭C 、孤立D 、任何35、下列哪种情况使平衡到达所需时间最短( D )A 、ΘK 很小B 、ΘK 很大C 、ΘK 接近1 D 、无法判断36、某反应的温度系数为3,当反应体系温度升高100℃时,反应时是0℃时的(C )A 、30倍B 、100倍C 、310倍D 、90倍37、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物质,能使其离解度减小的是(A )A 、NaAcB 、NaClC 、FeCl 3D 、NaCN38、由电极+++-2324//Fe Fe Mn MnO 和组成的原电池,若增大溶液的酸度,原电池的电动势将( A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39、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C )个A 、3B 、5C 、6D 、740、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中P 成分占2/3的是( D )A 、NH 3B 、HgCl 2C 、H 2OD 、BF 341、实验证明在[Co(NH 3)6]3+配离子中没有单电子,由此可推论Co 3+采取的成键杂化轨道(B )A 、sp 3B 、d 2sp 3C 、dsp 2D 、sp 3d 242、基本单元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B 、它可以是上述粒子手组合与分割C 、它可以是一个反应式,如:O H O H 22222=+D 、它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粒子43在[Pt(en)2]2+中同,Pt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是()A 、+2,和444下列用来表标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合理组合是(A )A 、2,1,-1,1/2B 、2,1,0,0C 、3,1,2,1/2D 、1,2,0,-1/245、施肥过多引起烧苗是由于土壤溶液的(A )比植物细胞溶液高A 、渗透压B 、蒸气压C 、冰点D 、沸点46、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1-∙L mol ,对负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A )A 、342)(SO AlB 、43PO NaC 、2CaClD 、NaCl47、体系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吸收的热与体系焓变的关系(A )A 、H Qp ∆=B 、H Qp ∆>C 、H Qp ∆<48、某反应0,0>∆>∆S H ,则该反应(A )A 、高温自发,低温不自发B 、高温不自发,低温自发C 、任何温度均自发D 、任何温度均不自发49、D C B A +=+为基元反应,如果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减半,则反应速度将减半,根据是(A )A 、质量作用定律B 、勒夏特列原理C 、阿仑尼乌斯定律D 、微观可逆性原理50、将A (蔗糖)及B (葡萄糖)各称出10克,分别溶于100克水中,成为A 、B 两种溶液,用半透膜将两液分开,发现()A 、A 中水渗入B B 、B 中水渗入AC 、没有渗透D 、无法确定第一种解释: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和一段时间后页面的情况是A 甲高于乙B 乙高于甲C 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D 乙先高于甲,甲后高于乙过程详细的解释首先,水和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钠B. 镁C. 铝D. 硅2. 根据周期表,哪个元素属于第VIII族?A. 铁B. 钴C. 镍D. 铜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A. 氢B. 氦C. 氖D. 氩4.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ClD. CaF25. 根据离子键理论,以下哪个离子的离子半径最大?A. Li⁺C. K⁺D. Rb⁺6. 以下哪个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A. 2H₂ + O₂ → 2H₂OB. HCl + NaOH → NaCl + H₂OC. 2H₂S + 3O₂ → 2H₂O + 2SO₂D. 2Al + 6HCl → 2AlCl₃ + 3H₂7. 以下哪个是氧化还原反应?A. NaCl + AgNO₃ → AgCl↓ + NaNO₃B. 2H₂O₂ → 2H₂O + O₂↑C. CaCO₃ → CaO + CO₂↑D. 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2H₂O8. 以下哪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²2s²2p⁶3s²3p⁶4s²?A. 碳B. 氧C. 镁D. 钙9. 以下哪个是金属元素?A. 碳B. 氧C. 镁D. 硫10. 以下哪个是金属晶体?A. 石墨B. 金刚石D. 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______电子层数。
12. 元素周期表中,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______电子数。
13. 根据鲍林规则,氢原子的半径大约是______埃。
14.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获得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15. 根据路易斯理论,共价键是由______电子对形成的。
16. 金属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通常为______晶格。
17. 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形成是由于______力的作用。
无机化学第一章溶液一、选择题1-1、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溶剂后,将会引起( D )A 沸点下降B 凝固点升高C 渗透压下降D 蒸气压下降1-2、比溶剂更容易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可能会引起( C )A 沸点上升B 凝固点降低C 蒸气压上升D 渗透压下降二、填空题1-3、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又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它包括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1-4、拉乌尔(F·M·Raoult)于1887年得出如下结论: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1-5、在纯水、以及浓度均为0.1mol/kg的KCl、K2SO4、蔗糖(C12H22O11)、NaAc 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K2SO4,沸点最低的是纯水。
1-6、比较下列溶液渗透压的大小:1.0% 的C12H22O11< 1.0% 的C3H6O30.1mol/kg C2H5OH = 0.1 mol/kg C12H22O11< 0.1 mol/kg HCl1-7、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表现为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θX A,沸点上升的数学表达和渗透压。
其中蒸气下降的数学表达式为△P =△PB式为△T b =K b b 。
0.1mol/kg 乙醇水溶液(K f=1.86)的凝固点下降为--0.186 。
300K,0.1mol/L葡萄糖水溶液的渗透压约为 249.42 kP a。
1-8、一定温度下、100kPa的大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0kPa。
实际测出某处水蒸气的分压为 2.0kPa,则该处的相对湿度是0.67 ,水蒸气的压力分数为0.02 ,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 。
三、计算题1-9、计算98%浓硫酸(M=98.07)(d=1.84)的c。
解:c= n/V = 14 x 184g/cm3 x 98%/(14 x 98.07g/mol x 10-3)= 18.4 mol/L1-10、计算38.0%盐酸(M=36.46)溶液的b。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第一章气体一、判断1、氨的沸点是-33℃,可将100kPa、-20℃时的氨气看作理想气体。
... ...... ...()2、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 ..... ... ..........()3、质量相同的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7:8。
..... ... ..........()4、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 ... ... ... ... ... ... ... ... ... ... ......................()二、单选题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 ... ... ... . ... ... ... ... ... ... ...............()(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
2、在温度相同、容积相等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A和B。
若气体A的质量为气体B的二倍,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B的0.5倍,则p(A):p(B) =................................................................................................()(A) 1/4;(B) 1/2;(C) 2;(D) 4。
3、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试题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2022学年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答案(e卷)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成绩:XXX专业:xxx标题部分(本卷共53道题,100分,每道主要题都标有题量和总分)1。
单选题(20个子题,共20分)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NO3+H2SO4a、hso4H 2No 3 HSO 4+阳性反应中的酸为b、hno3c、h2so4d、 h2no3答案:c2.在298K下,poh值小于7的溶液为a和0.1moldm-3nh4clb、0.1moldm-3hac和0.1moldm-3naacc、0.1moldm-3agno3d、0.1moldm-3nahco3答案:d3、向0.10moldm-3hcl溶液中通h2s气体至饱和(0.10moldm-3),溶液中s2?浓度为(h2s:ka1=9.1?10-8,ka2=1.1?10-12)a、1.0?10-18moldm-3b、1.1?10-12moldm-3c、1.0?10-19moldm-3d、9.5?10-5moldm-3答案:a4.在下列试剂中,a、Pb(NO 3)2B、Na 2SO 4C、H 2O D和NH 4ac可以增加PbSO 4(s)的溶解度。
回答:D5、用0.20moldm-3hac和0.20moldm-3naac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1.0dm3ph=5.00的缓冲溶液,需取0.20moldm-3hac溶液为(pka(hac)=4.75)a、 6.4?102cm3b、6.5?102cm3c、3.5?102cm3d、3.6?102cm3答案:D6、下列过程中属于催化反应的是a、 H 2和C 2H 4气体的混合物与铂粉接触形成添加剂B。
H 2和O 2气体混合物的反应由电弧引发c、气体n2与金属锂结合生成li3n,后者与h2o反应生成nh3和liohd、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答案:a试卷答案第1页,共10页7、反应a+bc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的变化是:a、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c、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势能a+BCB,正反应速率<反反应速率D,温度升高不影响反应速率答案:a反应过程8、反应2no2cl(g)2no2(g)+cl2(g)的反应机理包括两步基元反应(1)no2cl(g)no2(g)+cl(g)(2)no2cl(g)+cl(g)no2(g)+cl2(g)已知总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s-1,则a、总反应是二级反应b、第一步反应比第二步反应快得多。
无机化学实验练习题一、填空题1、为了使实验得到正确的结果,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必须是洁净的。
2、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有冲洗荡洗药剂洗涤等。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器壁透明不挂水珠。
3、洗涤仪器的用水原则是少量多次4、酒精灯使用时应先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是否需要修剪或添加酒精;灯壶内酒精一般应不少于灯壶容积的1/4不多于2/3为宜;添加酒精要借助于小漏斗,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两灯对点、用嘴吹灭酒精灯。
5、台秤用于精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0.1g,工作原理为杠杆原理,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6、电子分析天平具有称量快捷、使用方法简便等特点,能称准到0.0001g7、有效数字是实际能测得的数字。
8、容量瓶使用之前要先检漏。
9、滴定管分为酸式和碱式两种。
酸式滴定管下端有一玻璃旋塞,主要用来装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接一段乳胶管,乳胶管内有一玻璃珠,用来盛装碱性溶液。
10、滴定操作时,滴定管必须固定在滴定管架上,可以先快后慢,指示剂30秒内不变色,即为达到滴定终点。
读数时要使滴定管垂直,对于无色或浅色溶液,视线应与弯月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于有色液体,视线应与液面两侧的最高点相切。
11、试管可直接用火烤干,但必须先使试管口略向_下__,以免水珠_流入试管底部_,火焰不能集中在一个部位,应从__试管上部____开始,缓慢移至___试管下部___,如此反复烘烤到不见__水珠____后,再将管口朝_上__,把水气赶净。
12、分析天平不能称____量热____的物质,有腐蚀性蒸气或吸湿性物质必须放在___烧杯____内称量。
13、仪器干燥的方法_晾干____、_烘箱烘干____、烤干 ____、__气流烘干 __、__电热风吹干 __。
14、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磨口___玻璃旋塞___开关,适用于装取__酸性__、_中性___和一般的__氧化性____溶液。
16、用移液管取溶液时,应该是___右_____手___拇指_____指及___中指_____指拿住上端标线以上部位___左_____手拿住盛溶液的容器。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5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计算(12小题,共80分)1.欲使CaCO3(s) 在标准压力下分解为CaO(s) 和CO2(g),最低温度为多少?(假设及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已知:(CaCO3, s) = -1206.90 kJ·mol-1(CaO, s) = -635.55 kJ·mol-1(CO2, g) = -393.50 kJ·mol-1(CaCO3, s) = 92.9 J·mol-1·K-1(CaO, s) = 39.8 J·mol-1·K-1(CO2, g) = 213.6 J·mol-1·K-12.N2O5的热分解速率常数在288 K时是9.67 10-6 s-1,在338 K时是4.87 10-3 s-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3.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1.0 10-2 min-1,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1.0mol·dm-3,则反应的半衰期是多少?4.在300 K时,鲜牛奶大约5 h变酸,但在275 K的冰箱中可保持50 h,计算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
5.根据病毒浓度的变化确定病毒失去活性的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并求得此过程的k为3.3 10-4 s-1,求75 % 病毒失去活性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6.如果一反应的活化能为117.15 kJ·mol-1,在什么温度反应速率是400 K时反应速率的2倍?7.已知在967 K时,反应N2O N2 + 1/2 O2的速率常数k = 0.135 s-1;在1085 K时k = 3.70 s-1,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 a。
8.对于某气相反应A(g) + 3B(g) + 2C(g)D(g) + 2E(g),测得如下的动力学数据:/mol·dm-3/mol·dm-3/mol·dm-3/mol·dm-3·min-10.20 0.40 0.10 x0.40 0.40 0.10 4x0.40 0.40 0.20 8x0.20 0.20 0.20 x(1) 分别求出反应对A,B,C的反应级数;(2) 写出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3) 若x = 6.0 10-2 mol·dm-3·min-1,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9.设某反应2A + B2C,根据下列数据:最初A (mol·dm-3)最初B(mol·dm-3)初速率-dA / d t(mol·dm-3·s-1)0.10 0.20 300 0.30 0.40 3600 0.30 0.80 14400(1) 求此反应的速率方程;(2) 求此反应的速率常数。
10.实验测得反应CO(g) + NO2(g)= CO2(g) + NO(g) 在650 K时的动力学数据为实验编号c(CO)(mol·dm-3)c(NO2)(mol·dm-3)d c(NO) / d t(mol·dm-3·s-1)1 0.025 0.040 2.2 102 0.050 0.040 4.4 10-43 0.025 0.120 6.6 10-4(1) 计算并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2) 求650 K时的速率常数;(3) 当c(CO) = 0.10 mol·dm-3,c(NO2) = 0.16 mol·dm-3时,求650 K时的反应速率;(4) 若800 K时的速率常数为23.0 dm3·mol-1·s-1,求反应的活化能。
12.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具有97.2 nm 波长的光子后,放出486 nm波长的光子,问氢原子的终态n等于几?(h = 6.626 10-34J·s;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2.18 10-18 J·电子-1)二、问答题(3小题,共20分)1.乙二醇的沸点是197.9℃ , 乙醇的沸点是78.3℃, 用作汽车散热器水箱中的防冻剂, 哪一种物质较好? 请简述理由。
2.回答以下各问题:(1) 写出原子序数为32 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符号、元素名称以及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3) x3.写出下列电子构型的阳离子位于周期表中的哪些区?并对每种构型的阳离子在每一区中各举一例:8电子构型,18电子构型,18+2电子构型,9—17电子构型,2电子构型。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4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计算(8小题,共55分)1.已知乙醇的下列热力学数据───────────────────────────────/ kJ·mol-1/ J·mol-1·K-1───────────────────────────────C2H5OH(l) -277.6 161C2H5OH(g) -235.4 282───────────────────────────────(1) 计算乙醇在25.0℃时的蒸气压是多少?(2) 计算乙醇的正常沸点T b 是多少?2.在一定温度下把一定量固体NH4HS放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它将分解直至总压力为68 kPa.。
NH4HS(s)H2S(g) + NH3(g)(1) 计算分解反应的;(2)温度不变,再加入NH3直至NH3分压为93 kPa,这条件下H2S分压是多少? 总压是多少? 3.根据病毒浓度的变化确定病毒失去活性的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并求得此过程的k为3.3 ´ 10-4 s-1,求75 % 病毒失去活性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4.2NO(g) + O2(g) = 2NO2(g) 的k为8.8 ´ 10-2 dm6·mol-2·s-1,已知此反应对O2来说是一级的,当反应物浓度都是0.050 mol·dm-3时,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多少?5.如果一反应的活化能为117.15 kJ·mol-1,问在什么温度反应速率是400 K时反应速率的2倍?6.在300 K时,鲜牛奶大约5 h变酸,但在275 K的冰箱中可保持50 h,计算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
7.在高温下NO2分解为NO和O2,已知该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14 kJ·mol-1,在592 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为4.98 ´10-1dm3·mol-1·s-1,求656 K时的速率常数。
8.对于某气相反应A(g) + 3B(g) + 2C(g)D(g) + 2E(g),测得如下的动力学数据:/mol·dm-3/mol·dm-3/mol·dm-3/mol·dm-3·min-10.20 0.40 0.10 x0.40 0.40 0.10 4x0.40 0.40 0.20 8x0.20 0.20 0.20 x(1) 分别求出反应对A,B,C的反应级数;(2) 写出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3) 若x = 6.0 ´ 10-2 mol·dm-3·min-1,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问答题(6小题,共45分)1.写出下列原子和离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 Sc, (2) V3+, (3) Mn2+, (4) Co3+, (5) Cr6+2.写出原子序数为24、47的元素的名称、符号、电子排布式,说明所在的周期和族。
3.不参考任何数据表,排出以下物种性质的顺序:(1) Mg2+, Ar, Br-, Ca2+按半径增加的顺序(2) Na, Na+, O, Ne按第一电离能增加的顺序(3) H, F, Al, O按电负性增加的顺序(4) O, Cl, Al, F按第一电子亲和能增加的顺序4.写出下列原子和离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 C, (2) F, (3) Ca, (4) Ga3+, (5) Bi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试推测:(1) 该元素的电子结构;(2) 处在哪一周期哪一族?(3) 是非金属还是金属?(4) 最高氧化态及其氧化物的酸碱性。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4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计算(10小题,共75分)1.已知气态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6.04 kJ·mol-1,固态氯化铵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14.4 kJ·mol-1,氯化铵的晶格能为663 kJ·mol-1,H2(g) 和Cl2(g) 的键能分别为436,243 kJ·mol-1,H(g) 的电离能为1312 kJ·mol-1,Cl(g) 的电子亲和能为348.7kJ·mol-1。
设计一个热力学循环,计算气态氨的质子亲和焓。
2.在一定温度下把一定量固体NH4HS放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它将分解直至总压力为68 kPa.。
NH4HS(s)H2S(g) + NH3(g)(1) 计算分解反应的;(2) 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NH3直至NH3分压为93 kPa,这条件下H2S分压是多少? 总压是多少? 3.反应C2H5I + OH- = C2H OH + I-在289 K时的k1 = 5.03 ´ 10-2 dm3·mol-1·s-1,而在333 K时的k2 = 6.71 dm3·mol-1·s-1,该反应的活化能是多少?在305 K时的速率常数k3是多少?6.2NO(g) + O2(g) = 2NO2(g) 的k为8.8 ´ 10-2 dm6·mol-2·s-1,已知此反应对O2来说是一级的,当反应物浓度都是0.050 mol·dm-3时,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多少?7.已知在967 K时,反应N2O N2 + 1/2 O2的速率常数k = 0.135 s-1;在1085 K时k = 3.70 s-1,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 a。
8.设某反应2A + B2C,根据下列数据:最初A (mol·dm-3)最初B(mol·dm-3)初速率-dA / d t(mol·dm-3·s-1)0.10 0.20 3000.30 0.40 36000.30 0.80 14400(1) 求此反应的速率方程;(2) 求此反应的速率常数。
9.求氢原子的电子从n = 5能级跃迁到n = 2能级时所产生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各是多少?(h = 6.63 ´ 10-34J·s ,c = 3.00 ´ 10+8 m·s-1)10.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具有97.2 nm 波长的光子后,放出486 nm波长的光子,问氢原子的终态n等于几? (h = 6.626 ´ 10-34J·s;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2.18 ´ 10-18 J·电子-1)二、问答题(4小题,共25分)1.写出下列原子和离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 C, (2) F, (3) Ca, (4) Ga3+, (5) Bi2.写出下列物种的基态电子组态:(1) W (74号), (2) Rh3+(45号), (3) Eu3+(63号), (4) Eu2+(63号), (5) V5+(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