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案例——毒草防控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26
牧场主调查前一天晚上植物中毒死亡的700头牛(美国,1907)In Texas, local cattle are beingpoisoned ,2007马棘豆中毒后消瘦、神情呆滞羊棘豆中毒后不能正常站立母羊棘豆中毒后流产的胎儿印度牛因采食Pimelea trichostachya中毒Different malformations in ruminants caused by Mimosa tenuiflora(含羞草): (A) calf and (B) goat with permanent flexure of the forelimbs; (C) goat with cleft palate owing to aplasia of the right incisive bone; (D) sheep with severe microphthalmia (Riet-Correa et al.,2011).Mimosa tenuiflora: (A) growing green plant; (B) pods and seeds; (C) flowering trees; (D) flowersMule deer (Odocoileius homionus) that was dosed with 15% locoweed (Oxytropis ericea)/alfalfa/grain pellets for 60 days. Notice the lack of condition with rough fur, much of which is partially shed (Ralphs et al.,2011)Locoweed-poisoned horse that was grazing locoweed (Astragalus lentiginosus) for 45 days. Notice the lack of body condition and the rough, dull appearance of the coat (Ralphs et al.,2011) .棘豆属有毒植物(疯草)黄花棘豆小花棘豆Lantana camaraStellera chamaejasme (Thymelaeaceae), Zhi-Qiang Zhang,2011内蒙古赤峰市天山镇道德苏木(乡)草场,邢福,2001草地有毒植物生态学(一)E cology of Plants Poisonousto Livestock in Grassland:Principals and Cases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邢福教授博士生导师xingfuxl@提纲1.草地有毒植物概念2.世界草地有毒植物的危害3.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种类与分布4.毒物成分5.有毒植物-动物-环境关系6.有毒植物的生态学研究7.有毒植物的防除-生物防治8.草地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9.数据库建设1.草地有毒植物概念“凡是植物不能被人们利用以饲养家畜,同时,又由于家畜在某些因素促成之下而自然采食后发生中毒作用的,始可成为有毒植物”(罗伏根,1953)“在草原管理中,所谓有毒植物是指该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以青饲或干草的形式被家畜采食后,妨碍家畜的正常生长发育或引起家畜的生理异常现象,甚至发生死亡。
L i n y e y u a n y i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草原毒草对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不良影响。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草原毒草生长条件、有效防护除以及变异情况的认识,因为只有这样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够选择正确的防除方法来消除草原中的所有毒草,从而促进当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关于主要有毒植物根据我国相关调查发现,家畜中毒大多数都是发生在有毒植物生长季节,或是发生变异的情况。
当前,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有豆科棘豆属小花棘豆、蔷薇科利属蒙古扁桃、萝藦科鹅绒藤属牛心朴子等等。
二、主要有毒植物对家畜的危害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在放牧时,不小心让家畜吃了“疯草”,那么就会使家畜直接中毒死亡。
而这一现象不仅会影响家畜的正常繁殖、优化改良,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到草场,使草场逐渐毒草化,甚至还会影响到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生态经济病”。
三、主要有毒植物防除1、化学防除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防除时都会采用国产2,4-D丁酯每公顷1000mL喷雾,而这一喷雾的使用能够将防除效果提升到95%以上。
2、人工防除为了能够创作出自然无公害的无毒草草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每年的结籽前将毒草挖出,由于毒草的发芽地区一般集中在地表以下的两厘米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挖除的深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使毒草不会出现发芽的情况。
3、加强草场管理由于变异黄芪在开花前的一段时间内毒性比较小,所以在这一时间内草场管理者是可以开放草场允许放牧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动物成长提供一定的养分。
而在变异黄芪开花结籽之后的五到十个月内其毒性非常剧烈,所以在这时不应该开放草场,应该将放牧移动到没有发生变异的黄芪草场中。
4、草原毒害草的综合治理关于有毒植物的防治最有效地方法就是不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多样化的防治方法才能够取得最有成效,这也是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考虑的。
四、讨论与小结1、保护草原,建设草原草场管理人员在进行草场管理的时候,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草原开展相应的畜牧业,那么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草原的资源,从而起到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成效。
在我国的天然草地上,有毒植物大量繁衍已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危害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关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都十分重视草地有毒植物的研究与防除,在控制有毒植物危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水平和有效控制有毒植物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醉马草中毒一般家畜采食后30~60min 即可出现症状。
轻度中毒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吐白沫。
较严重的中毒,病畜头低耳耷,颈部僵硬,步态不稳,形同醉酒样,有时表现狂燥,知觉过敏,起卧不安,有时倒地不起,呈昏睡状态,黏膜发绀,心跳加快,呼吸迫促。
严重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尚见腹痛、臌气、鼻出血和急性胃肠炎症状[1]。
芒刺刺伤角膜时,可致失明。
皮肤刺伤处,出现血斑、浮肿、硬结或形成小脓疡。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有无采食醉马草的病史调查,易于确定。
防治方法:主要应用酸性药物治疗,如发现中毒后,立即给予醋酸30~50mL ,或乳酸20~30mL ,或稀盐酸15~25mL ,加水适量灌服;也可给服食醋或酸奶500~1000g 。
对严重病例,应配合输液、补液、强心等对症措施。
对本病的预防应加强对醉马草的识别,发动群众于其开花前后割除,尽量减少其繁殖生长,实行轮牧或禁止在大量生长该毒草的牧地放牧。
2毒芹中毒牛、羊中毒后,一般表现兴奋不安、流涎、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臌气、腹泻、腹痛等。
全身肌肉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痉挛发作时,突然倒地,头颈后仰,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心跳加快,呼吸迫促,瞳孔散大,最后体温下降,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猪发生中毒时,呕吐,兴奋不安,全身踌躇,呼吸促迫,卧地不起,多于数小时或1~2d 内死亡。
根据放牧地有无毒芹生长和发病情况等病史资料和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剖检特征(胃肠臌气和各浆膜、黏膜出血)进行诊断[2]。
防治方法:发现中毒后,立即用0.5%~2.0%鞣酸洗胃,每隔30min 洗1次,连洗数次。
2023年第10期现代园艺林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周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东大山自然保护站,甘肃张掖734000)摘要院林草生态安全关乎着国家生态安全和文明建设,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应不断加强对林草有害生物的防治,保护森林和草原健康,从而才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然而近年来,我国林草有害生物呈现出为害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提高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林草主要有害生物和综合防治技术展开分析,旨在提高林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水平和林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关键词院林草有害生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综合防治;生态安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
保护区总面积198.72万hm2,现有林地面积87.4万hm2,植被覆盖率达28.8%。
近年来,保护区面临着严峻的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形势,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减轻有害生物带来的为害。
1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草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其原因1.1林草有害生物发生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一方面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植被生长状况总体得到改善,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均呈显著提升趋势,同时,积极治理沙化草地;另一方面,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保护森林灌丛面积50.93万hm2,退耕还林面积5万hm2,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8.8万hm2。
但是近年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着严峻的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形势。
截至2021年,林草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14087.07hm2,其中,轻度发生面积6770.6hm2、中度发生面积6849.27hm2、重度发生面积467.2hm2。
草原毒草防除技术摘要:青海省草原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包括9大类、10亚类草场,多样性的草场在为畜牧养殖提供充足的牧草资源同时,也存在某些弊端,如当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某些区域的草场已经超过最大承载能力,草场中优质牧草面积正在退化,而有毒有害类牧草数量却在攀升,毒草数量的增加不仅会对优质草场面积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危及养殖动物健康,基于此,政府和养殖户要做好草原毒草的防除工作,从而提升草原牧草质量。
关键词:草原毒草;防除技术;应用措施引言畜牧养殖是青海省的主打产业,且青海省现有优良草场面积4186.7万公顷,占据青海省总面积的60%以上,且近几年通过退牧还草以及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等使得大量的草场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促进了青海省畜牧养殖经济的增长,截至2020年,青海省畜牧业产值已经达到295.12亿元,较先前增幅超过20%,这一方面与政府对于畜牧养殖的政策扶持相关,另一方面与青海省独特的畜牧养殖条件也存在必然联系。
但是近年来除了草原鼠、虫害外,毒草对于草原的危害也日益暴露出来,基于此,为了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草原毒草展开防除工作,从而达到改善草场生态环境,提升草原综合生产能力的效果。
1草原毒草的危害分析1.1草原毒草对于养殖业的危害在养殖业中,毒草泛指那些被养殖动物食用后引起动物生命活力下降的草类,此种草类无论是干草还是青草,在养殖动物食用后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腹泻、呕吐、抽搐甚至死亡等等,在青海省草原毒草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生物碱、配糖体以及挥发油等十余类有毒物质,养殖动物在食用了这些毒草后,毒草内的有毒物质会迅速麻痹动物的中枢神经,降低神经活性,如动物在放牧后突然出现口吐白沫、四肢麻痹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大多是由于食用了毒草导致,且同一种草原毒草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毒性也各不相同,如动物食用了针茅草籽后会引发严重的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动物的大批量死亡,所以,对于草原牧民而言,天然草场为养殖户提供了优良的放牧环境,但是同时毒草的出现也增加了放牧的风险性。
草原退化现“毒”草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约 53 亿亩,这些草原一方面支撑着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幸的是目前我国的草原有近九成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其中三分之一严重退化,致使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量越来越低。
在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中,有人把“毒”“害”草列为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认为毒草化是继荒漠化后第二大严重危害草原的因素,危害面积达到 5 亿多亩,其中以棘豆、狼毒两种毒草危害面积最大,占毒草面积的90%以上。
这些“毒”草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在专家列出的“毒”草名单中,狼毒、黄花棘豆、醉马草、臭草、芨芨草等均“榜上有名”,认为它们的大量滋生蔓延使草场中优良牧草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草场质量和载畜量,牲畜因误食造成中毒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例如,位于祁连山区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全县共有可利用草原面积 1780 万亩,其中毒草严重危害面积达 380 万亩,占可以利用草原面积的 21%。
仅狼毒一种,严重地段就有每平方米就有近 50 株。
“毒”草危害,使草地生产能力每年下降 15 万个羊单位,直接经济损失 2475 万元。
位于黑河源头的青海省祁连山县,危害更为严重:一半以上的可利用草原生长着棘豆、狼毒等,“毒”草生物量占整个牧草生物量的四成左右,严重地段达七成以上。
牲畜因食用毒草中毒死亡率达四分之一以上,母羊流产率达六成以上。
有人呼吁,立即清除“毒”草,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畜牧业生产。
“毒”草为什么会变“坏”然而,非常令人不解的是,到底是狼毒等所谓“毒草”或者“害草”导致了草原退化,还是草原退化导致了“毒”草的蔓延?我们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符合生态学规律的。
草原退化是因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放牧的直接结果,而“毒”“害”草由于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在草原上存在了下来。
人们之所以叫它们为“毒”“害”草,是因为不能喂牲口,完全是从人们的喜好出发的。
青海草地毒草狼毒发生及防治作者:祁发宏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10期祁发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海北 810299)摘要:狼毒是青海省最为主要的一种毒杂草,其有着较强的繁殖能力与竞争能力,会对优良牧草的生长产生制约作用,还会威胁牲畜身体健康。
因此,需要对青海草地狼毒的发生原因、生物学特性等充分研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以促使青海草地生态环境得到维护和改善。
关键词:青海草地;狼毒;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S81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0.008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in Qinghai GrasslandQi Fahong(Prairie Station of Haibe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Qinghai Province,Haibei 810299,China)Abstract:Stellera chamaejasm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isonous weeds in Qinghai province.It has strong ability of reproduction and competition.It will restrict the growth of fine forage grass and threaten the health of livestock.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ause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in Qinghai grassland,and work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Qinghai grassland.Key words:Qinghai grassland,stellera chamaejasme,control strategy0 引言近年,青海省出现大量的有害有害植物,严重影响到可使用牧草的生长,破坏草地生态环境。
青海草地毒草草狼毒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作者:阿义卓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26期天然草场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屏障,关乎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
青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草地种植经验,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种植过程中随着人们长期的掠夺式经营,出现了大量的有毒有害植物,其中以草狼毒为主要的植物种类,严重造成了草地的退化。
本文主要就青海草地毒草草狼毒展开探讨,针对危害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草狼毒的分布范围广,是草原上及其常见的一种毒草,对草原的危害极大,在以往的防治措施中采用过化学药剂,但是因为技术方法不成熟而被停用。
随着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草狼毒的生长范围不断的扩大,可供放牧的草地营养迅速流失,青海地区更是把草狼毒作为草地防治的重点对象。
1、青海草地毒草草狼毒的危害①对造地植被造成危害草狼毒是一种根部发达的有害植物,可以吸收一平方米之内的土壤水分用来供给自身生长,但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迅速降低,导致一平方米之内的植物会因为吸收不到水分而死亡,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不断减少。
草狼毒本身就有较为繁茂的茎叶组织,生长过程中会覆盖一定范围内的草地面积,再加上畜禽不喜食用,就导致了草狼毒在草地上的生长势头越来越猛,草狼毒所覆盖的草地面积越来越广,造成草地牧草质量的严重下降,进而影响整片草地的经济价值。
草狼毒的大面积生长也会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本身生态系统就不稳定的青海地区来说,造成的影响更是严重,导致短时间内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对家禽牲畜造成危害草狼毒本身就是带有一定毒素的植物,在牲畜十分饥饿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食用,但是往往会导致一些抵抗力弱的牲畜中毒。
草狼毒所含有的毒素能够影响牲畜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这些系统一旦受到影响会严重威胁牲畜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规模较为成熟,比较发达,青海地区也是我国较为突出的畜牧业养殖大省,所以草狼毒极易影响青海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轻时会造成牲畜的身体消瘦,严重时则会导致牲畜的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饲料与牧草开发 | The development of feed and forage952020.18·0 引言狼毒,是一种丛生、直立的草本植物,根系十分发达,能在土壤中扎到30~100 cm 。
每丛狼毒有150~250株,有的甚至能达到400株。
一旦草地中生长了狼毒这种植物,会对草地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甚至影响动物生存。
1 概述及成因在游牧地区,天然草场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水平。
在我国青海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草地种植经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但是,在草地的长期种植过程中,人们也出现了掠夺式的经营行为,导致在草场中出现大量的有毒有害植物。
毒草狼毒就是其中主要的有毒有害的植物种类,这种有毒有害植物的出现也会造成草地的退化。
毒草狼毒,是一种瑞香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
毒草狼毒的花朵与馒头比较相似,所以也经常有人将毒草狼毒花称为“馒头花”。
花两性,十分漂亮,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植物狼毒的根可入药,具有泻水逐阴、破积杀虫的功效。
相关研究表明,中药狼毒还具有抗癌作用。
狼毒的根和茎皮,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用来造纸等。
这种毒草狼毒通常生长在海拔3 000 m 左右的环境中,花期通常在6—8月,在7—9月结果。
由于毒草狼毒的汁液有毒,所以也被当地的牧民们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字。
由于狼毒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吸水能力也非常强,可以很好的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生命十分顽强[1]。
一旦在草地上生长,那么周围的草本植物也很难与之抗争。
如今,在某些地区,已经将狼毒视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灯”。
从实际情况分析,在某高原上狼毒地区,之所以狼毒十分泛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地人们放牧过度,导致其他物种减少,使狼毒乘虚而入。
目前狼毒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也是草原上常见的一种毒草,对于草原的危害性也非常大。
为防治这种毒草,人们使用过化学药剂,但是由于技术方法不成熟,所以也被停用。
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背景下,狼毒生长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导致放牧的草地营养迅速流失。
88县2012年防除毒害草工作实施方案一、88县草场概况88县是个农牧结合的大县。
天然草场面积477万亩,其中:夏草场150.30万亩,冬草场165.7万亩,春秋草场161万亩,境外可利用草场面积130.12万亩。
天然围栏草场17万亩。
进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场过牧现象严重,草原开始退化,毒害草及不可食草逐步增多,在有些地段占据了主导地位。
毒害草成灾的主要原因:一是草原超载过牧,长期不合理利用,草原没有达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所致;二是全球气候变暖,为毒害草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三是长期以来,毒害草没有进行有效工作防除。
我县毒害草及不可食草主要有乌头等,主要分布在夏草场。
2007--2011年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政府及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按照县委颁布的“三定三挂钩”措施方案,采取措施,积极开展防除毒害草工作这五年当中取得了有量的成绩。
从2007至2011年,五年防除毒害草总面积67.3万亩,五年的防除工作调查结果来看在草场上每100平方厘米的毒害草5株以下,防除毒害草以后提高优质牧草的繁殖量,促进优质牧草生长、扩大了优质牧草的盖度量。
二、防除毒害草工作原则88县防除毒害草工作要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加强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来实施,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应用生物防除手段进行毒害草工作。
第一、防除原则。
认真贯彻“全面监测、全面防除、综合治理、保证防效”的方针,坚持“集中力量、全面防除、统方统除”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防治原则。
第二、建设原则。
清除毒害草工作坚持先易后难的建设原则,对毒草分布集中的15万亩下草场进行防除,使毒害草的盖度下降到15%以下。
第三、生态保护原则。
从生态治理角度因地制宜地做好毒害草防除工作,复杂地段采取人工刈割和挖出,集中连片且又平坦地段采取机械割除。
第四、坚持效益原则。
毒害草防除工作家庭承包责任制结合起来。
毒害草防除就是将毒害草的危害控制在不影响其他良草生长繁殖,而不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