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宽带城域网的基本结构共68页
- 格式:ppt
- 大小:5.90 MB
- 文档页数:34
第2章广电宽带城域网广播信道技术小结一、广播信道1、基本特征:宽带广播信号(包括视频、音频及数据)的传输和分配信道。
2、组成部分:前端系统、传输干线、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和用户终端。
3、开展业务:模拟电视广播业务、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和数据广播业务。
4、信号来源:①卫星传送信号,②经光缆、电缆或微波传送信号。
③开路收转信号。
④自办节目信号。
5、频率规划:上行5~65;过渡带65~87 MHz;调频广播(FM)、数据广播业务87~108MHz;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和数据业务111~958MHz,共分为A、B、C、D、E五个频段。
二、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指标(一)影响广播信道信号处理和传输的两个基本因素1、信号的失真程度:衡量输出信号波形偏离输入信号波形的程度。
线性失真描述指标有幅频特性,色/亮度时延差;非线性失真描述指标有互调IM,组合三次差拍CTB,交调CM,微分增益DG,微分相位DP,交流声HM等。
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主要区别:线性失真不会产生输入端所没有的新的频率分量;非线性失真肯定产生输入端所没有的新的频率分量。
2、信号的噪声含量:系统输出信号中所含噪声的多少。
描述指标有载噪比CNR,信噪比SNR,噪声系数F等。
(二)主要公式✓等效噪声带宽: f = 5.75MHz✓基础热噪声电平:No = 20lg Uno = 2.4dBμV✓基础热噪声功率谱密度:n0=-65.2[dBμV/Hz ]✓噪声系数:F = 输入载噪比/ 输出载噪比= CNR I / CNR o✓噪声系数分贝表示:F(dB)= 10lgF= CNR I(dB)-CNR o(dB)✓信噪比:SNR(dB)= 10lg(图像信号峰值功率/噪声有效功率)= 20lg(图像信号电压峰峰值/噪声电压有效值)[dB]✓信噪比与载噪比关系:SNR(dB)= CNR(dB)-6.4dB✓载噪比:CNRo(dB)= CNR I(dB)-F(dB)= V I(dBμV)-F(dB)-2.4 [dB] (三)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参数归纳(四)系统指标的叠加和分配1、指标叠加规律归纳2、三大指标计算归纳三、前端系统(一)完整的有线电视前端三个组成部分1、模拟前端部分:主要完成模拟广播电视各类信号源的接收和下行模拟电视信号和调频声音广播信号的加工处理,并将各路信号混合成复合RF信号送给传输干线。
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的结构图广电网在层次上分为国家级干线网、省级干线网、地市网和用户网,其中地市级用户网负责本地用户接入网(主要是HFC 网)的运行管理维护以及对用户的直接管理。
广电本地综合业务网络的典型网络结构由以下3部分组成;综合业务(数据、视频、话音)、前端设备、接入网(传输+分配)。
广电总局根据有线电视HFC 网发展特征而制订的体制标准有两个传输平台,一个是广播传输平台(A 平台),一个是数据传输平台(B 平台)。
HFC 接入网以其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网络模式,同时也是多媒体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方案之一。
全国有线电视传输网以传送广播电视信号为主,网络结构上是一个分级的SDH/DWDM 传输网。
目前国家干线的联网基本完成,见图(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结构图)。
我国绝大多数省已经建设省级传输干线(见图,辽宁广电骨干传输网),部分地市也已建成SDH/DWDM 传输网,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干线传输网络基本形成。
各地市的双向HFC 接入网也正在建设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托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利用PC/Cable Modem 或TV/STB 组合实现宽带接入提供视频、话音、数据等信号融合的数字媒体信息服务。
能够适应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在现有有线电视网络环境下,融合互联网的传输特点,使之逐步适应宽带数字综合业务的要求,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国家级干线网按区域划为三环一线;既第一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方向区域环网;既第二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区域环网;第三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区域环网;线状干线是以北京为起点的东北线。
乌鲁木齐 徐州南京福州二、三期间网络节点 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的结构图昌图西丰清原新宾旅顺口拔鱼圈辽宁广电骨干传输网。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一、局域网1.定义与概述1.1 局域网的定义1.2 局域网的概述2.局域网的组成与拓扑结构2.1 局域网的组成要素2.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3.局域网的技术与协议3.1 以太网技术3.2 局域网常用协议4.局域网的管理与维护4.1 网络设备管理4.2 维护与故障排除5.局域网的安全与保障5.1 局域网安全策略5.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二、城域网1.定义与概述1.1 城域网的定义1.2 城域网的概述2.城域网的组成与拓扑结构 2.1 城域网的组成要素2.2 城域网的拓扑结构3.城域网的技术与协议3.1 光纤通信技术3.2 城域网常用协议4.城域网的管理与维护4.1 网络设备管理4.2 维护与故障排除5.城域网的安全与保障5.1 城域网安全策略5.2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三、广域网1.定义与概述1.1 广域网的定义1.2 广域网的概述2.广域网的组成与拓扑结构 2.1 广域网的组成要素2.2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3.广域网的技术与协议3.1 城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3.2 广域网常用协议4.广域网的管理与维护4.1 网络设备管理4.2 维护与故障排除5.广域网的安全与保障5.1 广域网安全策略5.2 虚拟专用网技术附件:附件一:局域网拓扑示意图附件二:城域网拓扑示意图附件三:广域网拓扑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局域网:一种在相对较小地理范围内建立的、用于互联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通信网络。
2.城域网:一种与局域网和广域网相中间的范畴,覆盖了一个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3.广域网:一种覆盖广域范围的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组成。
广电有线电视城域宽带网的术语和结构
陈柏年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信息》
【年(卷),期】2001(000)011
【摘要】我国的有线电视已成为重要的新闻传媒、人民群众获取知识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工具和家庭入户率最高的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形成遍布城乡、用户总数达9000多万户、居世界首位的有线电视传输覆盖网。
广电有线电视网络是高效廉价的综合业务网络,具有频带宽。
【总页数】3页(P21-22,25)
【作者】陈柏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3.6
【相关文献】
1.关于有线电视城域宽带网络改造中机房供电若干问题的思考 [J], 李强
2.东阳市有线电视城域宽带网络建设规划方案 [J], 张晓帆
3.有线电视城域宽带网的发展 [J], 廖毅文
4.广电城域宽带网双向HFC设计探讨 [J], 徐海泉;孙雷
5.有线电视企业城域宽带网的改造与规划 [J], 朱俊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有线电视宽带城域网网络结构的探析
闯绍锐
【期刊名称】《电视技术》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面采用,使得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数字比特流进行传输和交换,从而打破了传统通信行业划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技术壁垒,有效推动了各种通信网向数字化、宽带化、个性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三网逐步走向融合的同时,相互竞争的局面也不可避免。
为了合力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取得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全国广电在迅速建设全国及各省骨干网的同时,各城市有线电视部门也正在采用或正在着手用IP over ATM,IP over WDM等组网技术和xDSL,Cable Modem,STB等接入技术组建有线电视宽带城域网,以便逐步开展高速因特网、远程教育、VOD等综合业务。
而业务与网络的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网络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日后新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目前综合业务用户的发展仍处于培育阶段,因此,在网络建设初期确定一种升级灵活、高效合理的基础网络结构尤为重要。
【总页数】3页(P45-46,90)
【作者】闯绍锐
【作者单位】本溪市广播电视局有线网络公司技术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
【相关文献】
1.宽带IP城域网网络结构及组网技术初探 [J], 贾素华
2.利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建设有线电视宽带城域网 [J], 邓永红
3.为宽带创造一个新支点--记天津南开区有线电视台宽带城域网构建方案 [J],
4.建设可运营的有线电视宽带IP城域网 [J], 李巍;张道恒
5.IP宽带城域网网络结构与业务分层 [J], 顾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