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 第一章 政府会计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38.50 KB
- 文档页数:20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习题:政府会计含答案第二十章政府会计历年考情:本章内容以前年度考试试卷所占比重一般,分值保持在2分左右。
题型一般为客观题,通常不涉及主观题,但是因2019年度新教材中的本章内容根据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了全新修改,出现计算分析题乃至综合题的概率有所增加。
第一节政府会计概述(★)【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其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是()。
A.军队B.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C.社会团体D.各部门【答案】ABC【解析】政府会计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其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单选题】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政府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B.负债C.净资产D.利润【答案】D【解析】政府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负债计量属性的有()。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现值D.名义金额【答案】AC【解析】政府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
选项B和D,属于政府资产的计量属性。
第二节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核算(★★)【单选题】下列应当进行摊销的无形资产是()。
A.已摊销完毕的无形资产B.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C.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D.非大批量购入、单价为1000元的无形资产【答案】D【解析】政府单位应当对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但已摊销完毕仍继续使用的无形资产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除外。
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将其成本一次性全部转销,计入当期费用。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时,事业单位应当进行的账务处理有()。
A.借:权益法调整贷:长期股权投资B.借:损益调整贷:长期股权投资C.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权益法调整D.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损益调整【答案】AC【解析】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借记或贷记“权益法调整”科目,贷记或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
政府会计概述分析一、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目标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三、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一)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1.“双功能”。
预算会计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三个要素,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预算收入和全部预算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财务会计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要素,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
2.“双基础”。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3.“双报告”。
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政府决算报告,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二)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相互衔接”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不是要求政府会计主体分别建立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套账,对同一笔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而是要求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要素相互协调,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互补充,共同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课外补充)四、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五、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一)政府预算会计要素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二)政府财务会计要素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1.资产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第二十章政府会计主要内容第一节政府会计概述第二节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核算第一节政府会计概述◇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一、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三、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实行“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具体内容如下:“双功能”。
政府会计应当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功能。
预算会计应准确完整反映政府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预算执行信息,财务会计应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财务信息。
“双基础”。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双报告”。
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政府决算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在“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下,政府单位应当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平行记账。
平行记账的基本规则是“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判断题】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2018年)【答案】√四、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一)政府预算会计要素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1.预算收入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2.预算支出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第一章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概述一、概念: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
2、概念包括三个要点:(1)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级行政单位、各类事业单位A、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代表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B、政府会计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2)会计客体:是财政性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以及有关经营收支的过程和结果。
A、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客体:主要是资产、负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等政府性资金运动B、政府会计的客体: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3)会计方法二、对象(即核算、反映、监督的基本内容)一方面要组织各项收入、安排各项支出、各项收支执行的结果形成结余,收入、支出、结余构成了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另一方面,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资金运动又会形成资产、负债、净资产。
A、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各级政府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净资产。
B、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收支及其结余,以及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三、分级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与政府分级一致)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体系与政府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分为五级,即有一级政府就要建立一级总预算,每一级政府的总预算都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总预算会计。
(1)国家财政部设立中央级财政总预算会计(2)省级财政厅(局)设立省级财政总预算会计(3)市(地、州)财政局设立市(地、州)级财政总预算会计(4)县(市)财政局设立县(市)级财政总预算会计(5)乡(镇)财政所设立乡(镇)级财政总预算会计2、政府会计的分级:分为下列级次:(1)一级预算单位(也称一级会计单位)为主管预算单位(2)二级预算单位(3)基层预算单位(也称基层会计单位)四、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杨远震我国会计体系主要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类。
预算会计包括政府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
在政府会计中,各级财政部门(部、厅、局)负责各级政府的总预算收支核算称为总预算会计,各个行政机关的会计称为行政单位会计。
非盈利组织会计主要指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章政府会计概述▪学习目标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政府会计的概念、组成体系、任务、会计原则以及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要求了解政府会计的组成体系、分类和任务;掌握政府会计的概念、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第一节政府会计的概念一、政府会计的对象政府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政府行政单位核算和监督各级政府预算和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和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反映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
▪政府会计的对象是指政府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在预算执行和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政府行政单位,一方面要组织各项收入,另一方面要安排各项支出,各项收支执行的结果又形成结余或超支,收支余超构成了财政部门、行政单位的资金运动。
在预算执行和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运动必然会形成各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政府会计的对象就是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在预算执行和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及由此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二、政府会计的特点和任务政府会计的公共性组织体系的统一性核算内容的预算性三、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构成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或费用)五个要素。
▪资产资产是一级政府掌管或控制的、一个单位组织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资产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其二,资产必须能用货币来计量;其三,资产必须为一级政府掌管或控制,为一个单位和组织占有或使用;其四,资产的形态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还可以是其他权利。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资产,包括一级政府的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款项等。
政府会计概述,政府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第十八章政府会计本章概述项目内容主要变化本章无实质性变化考试形式本章近 3年均以客观题形式考察目录第一节政府会计概述第二节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核算第一节政府会计概述一、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三、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四、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五、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政府会计是会计体系的重要分支,它是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对政府及其组成主体(如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等)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全面核算、监督和报告。
一、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此外,财政部针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中的问题所印发的有关会计准则制度的解释或通知,也构成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政府会计标准体系适用于政府会计主体。
政府会计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提示】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其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总体上讲,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政府会计制度》主要适用于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政府单位)。
三、政府会计核算模式(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实行 "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 "的核算模式,具体内容如下:需要说明的是, "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 "的核算模式下,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是“ 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 的关系。
(双核算)还需要说明的是, "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 "的核算模式下,政府单位应当对预算会计和财四、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一)政府预算会计要素【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预算会计要素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