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7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中学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方法
在中学地理中,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行政区域划分:这是根据国家的行政管理和地理区域特征进行的划分。
中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行政区划。
全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这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的划分。
全国被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一)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
(二)南方地区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面积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南方地区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夏季风影响大,雨季长。
(三)西北地区则主要包括中国的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以干旱为主。
(四)青藏地区则是中国的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以畜牧业为主。
3.自然区域划分:在自然方面,区域指自然区,可分为综合
自然地理区以及按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某一自然要素分区。
4.经济区域划分:在经济方面,区域指综合经济区与部门经济区。
中国地理分区
1.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的成因:①位置:三城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夏季气温高。
②地面状况:三城位于长江沿岸,空气湿度大,保温作用强。
③局部地形:大多位于盆地或河谷,不利于散热,
聚热作用强。
④环流角度:热岛效应。
2.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利弊因素:①有利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
②不利因素:水资源缺乏,易春旱、夏涝、寒潮。
人均耕地不足,生产规模小。
风沙盐碱。
3.黄河调水调沙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七月?①华北每年七月进入雨季,流域内多暴雨。
→减缓河流防汛压力。
②利用库存水量冲刷河床中的泥沙。
→调沙,使河道顺畅。
中国七大区域划分通常情况下中国的地理单元被划分为七块,即七大地理区,由北往南、由东往西排依次是: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
扩展资料中国七大地理分区1、东北省东北地区总面积约为152万平方公里,包括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简称“黑吉辽”。
2、华东华东地区总面积约为79.83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简称“苏沪鲁赣浙皖闽台”共8个省市。
华东地区是中国省区市最多、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
3、华北华北地区总面积约为87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一般指内蒙古中偏东部分),简称“晋冀蒙京津”。
其土壤皆为河流冲积黄色旱作类型,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
4、华中华中地区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中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武汉,简称“豫湘鄂”。
华中地区历史文化厚重,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国工农业的'心脏和交通中心。
5、华南华南地区的总面积约为61.3万平方公里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香港和澳门特区,也有包括福建一说,简称“琼粤桂港澳”。
华南地区有着“插支筷子能发芽”的独特气候环境,并拼接着毗邻港澳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独占鳌头。
6、西南西南地区的总面积为235.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简称“渝贵滇川藏”。
西南地区是中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战略储备的重要基地。
7、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五省之地(简称“陕甘宁青新”)。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中国地理单元划分
中国地理单元划分主要涉及行政划分和地理划分两个层面。
以下是中国地理单元的划分情况:
1.行政划分:
•省级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最高级别是省,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地级行政单位:在省级下,有地级行政单位,例如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等。
2.地理划分:
•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的自然地理可大致划分为东部平原、西部高原、南部丘陵和北
部草原等。
•西部高原包括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气候划分:
•中国的气候呈多样化,包括寒冷的东北季风区、温暖湿润的东南季
风区、干燥的内陆地区和高原地区的高寒气候。
•文化地理区划:
•中国拥有多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可根据文化、语言、民俗等因素进行
划分,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等。
•经济区划:
•中国的经济区划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进行划分,例如沿海
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等。
•旅游划分:
•中国各地也根据其旅游资源的不同,划分为旅游区域,如丽江古城、
桂林山水等。
这些划分方式在地理研究、行政管理和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地理的划分有时会根据研究和应用的需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