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最小系统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17.92 KB
- 文档页数:22
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1)一、课程设计题目 (1)二、课程设计时间 (1)三、课程设计提交方式 (1)四、设计要求 (1)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2)一、单片机发展简史 (2)二、MCS-51单片机系统简介 (2)三、设计思路 (2)四、硬件设计电路 (3)五、软件设计流程 (3)六、程序源代码 (3)七、结束语 (12)八、参考文献 (12)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时间一周三、课程设计提交方式提交打印课程设计报告四、设计要求①通过单片机内定时器控制走时,准确持续走时,调时不影响走时。
②在八个数码管上显示时、分、秒及两个小数点。
③含有闹钟功能,可以选择闹钟开关,可以设定闹铃时间。
④到达闹钟时刻蜂鸣器警报,可以关掉警报。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一、单片机发展概况单片机的发展概况1971年微处理器研制成功不久,就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但最早的单片机是1位的,处理能力有限。
单片机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 -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
因为受工艺限制,单片机采用单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
例如美国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称)、64个字节的RA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的简称)和2个并行接口。
第二阶段(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以Intel公司制造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代表,该系列单片机片内集成有8位CPU、8位定时器/计数器、并行I/O接口、RAM和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的简称)等,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无串行接口,中断处理比较简单而且片内RAM和ROM容量较小且寻址范围不大于4KB。
二、MCS-51单片机系统简介MCS51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对了,就是大名鼎鼎的INTEL)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好些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而8031是前些年在我国最流行的单片机,所以很多场合会看到8031的名称。
51最小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51单片机的结构组成和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够阅读并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学生能够描述51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Keil软件进行51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完成基础编程任务。
2. 学生能够运用51单片机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路系统。
3.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对51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需加强对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 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51单片机基本结构:介绍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包括CPU、存储器、I/O 口、定时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51单片机概述2. 最小系统组成:讲解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包括电源、晶振、复位电路等,分析各部分作用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51单片机最小系统3. 指令系统:学习51单片机的指令集,包括数据传送、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指令,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三章 51单片机指令系统4. 程序设计:教授Keil软件的使用,编写简单的51单片机程序,掌握程序框架及基本编程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 51单片机程序设计5. 电路设计与搭建:学习如何设计51单片机电路,包括元器件选型、电路图绘制、电路搭建和调试。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STC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和时钟电路)还有蜂鸣器电路、LED电路和RS232串口电路以及用于扩展功能的四排与I/O端口相连的插孔。
利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进行原理图设计,PCB布线,借此巩固单片机应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课程及学会工程软件protel的使用。
关键词:最小系统,I/O端口,STC89C51, PCBAbstractRecent years,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computers in the social sphere, SCM applications are constantly deepening, while driving traditional control detects the rapidly growing updated. In the real-time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the microcontroller is often used as a core component, only the microcontroller knowledge is not enoug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fic hardware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application-specific software features object combine to make perfect .The curriculum includes the SCM STC89C51 minimum system (including reset and clock circuit) and the buzzer circuit, eight digital tube display circuit, RS232 serial port circuitry, and used to exten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four rows with the I / O ports are connected jack. Protel circuit design software for the use of schematic design, PCB layout, thereby consolidating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analog circuits, digital circuits courses and learn to use engineering software Protel.Keyword:minimum system,I/O Port, STC89C51, PCB1.单片机系统的结构1.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一个基本的MCS-51单片机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ROM 、RAM 、定时/计数器和I/O 口等各功能部件,各个功能由内部的总线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数据通信。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制作(推荐初学者)实物图功能:1.流水灯2.数码管动态显示3.蜂鸣器唱歌4.红外遥控接受遥控近照:背面:虽然先看着多点。
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能说费事而已。
八位LED灯八位LED灯蜂鸣器:蜂鸣器是从网卡上拆下来的,数码管一、确定任务开发单片机最小系统二、任务分析:该系统具有的功能:(1)具有2位LED数码管显示功能。
(2)具有八路发光二极管显示各种流水灯。
(3)可以完成各种奏乐,报警等发声音类实验。
(4)具有复位功能。
三、功能分析(1)两位LED数码管显示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P0口接两个数码管来现这个功能;(2)八路发光二极管显示可以利用P1口接八个发光二极管实现这个功能;(3)各种奏乐、报警等发声功能可以采用P2.0这个引脚接一蜂鸣器来实现。
(4)利用单片机的第9脚可以设计成复位系统,我们采用按键复位;利用单片机的18、19脚可以设计成时钟电路,我们利用单片机的内部振荡方式设计的。
四、设计框图五、硬件电路设计根据本系统的功能,和单片机的工作条件,我们设计出下面的电路图。
本人又添加了红外一体化接收头。
可以对单片机进行遥控了。
使用USB口供电。
六、元件清单的确定:数码管:共阴极2只(分立)电解电容:10UF的一只30PF的电容2只220欧的电阻9只4.7K的电阻一只1.2K的电阻一只4.7K的排阻一只,12MHZ的晶振一只有源5V蜂名器一只AT89S51单片机一片常开按钮开关1只紧锁座一只(方便芯取下来的,绿色的)发光二极管(5MM红色)8只万能板电路版15*17CMS8550三极管一只4.5V电池盒一只,导线若干。
七、硬件电路的焊接按照原理图把上面的元件焊接好,详细步骤省略。
八、相关程序编写针对上面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出本系统的详细功能:(1)、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数码管显示“1”。
(2)、第二个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数码管显示“2”。
(3)、依次类推到第八个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数码管显示“8”。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马杰学号:0804040234指导老师:曾照福设计时间:2021.5.30—2021.6.10目录摘要1一、设计与制作目的2二、设计与制作要求2三、设计方案比拟说明3四、原理说明54.1 单片机的选择54.2 显示电路64.3 4*4矩阵键盘电路和4个独立键盘电路74.4 存储电路84.6 LCD接口114.7 程序下载接口114.8 电源电路134.9 温度测量接口134.10 跳线电路13五、程序流程图及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程序清单及注释15七、硬件调试及调试结果15八、软件测试及其结果17数码管测试178.2 键盘测试178.3 24C02存储电路测试188.4 DS1302 实时时钟电路测试188.5 DS18B20温度测量电路测试18九、测试仪器及测试结果19十、结果分析及设计心得20参考文献21附录1:原理图、PCB图以及实物图21 附录2:程序清单21附录3:元器件清单86摘要随着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方日常生活中的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等,都是用单片机作为MCU来控制这些器件,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单片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更是我们学习单片机的根底。
此次需要设计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中,除了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外,还需要4*4矩阵键盘、4个独立键盘、8位数码管显示电路、存储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温度测量接口、LCD接口、程序下载接口。
因为单片机只有32个口,所以这32口如何合理的分配给这些模块是本设计的重点,但是由于大多数同学编程还不是过硬,故最好选择直接用I/O进行控制的系统,而不要用锁存器等在编程中要设置相应模式的器件,这个要求使得对单片机的32个I/O如何分配的问题更加重要。
在设计完这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后,最起码要实现以下功能:数码管能显示数字和字母;设置按键和数码管,当按下相应键时,可以在数码管上显示设置的数字和字母,如1、2、3、A、b等等;设置数码管能使其显示数字和字母;设置数码管和24C02芯片,能在掉电后还显示掉电之前的内容;设置DS1302芯片,能用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年月日和实时时间;设置DS18B20芯片,能用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实时温度。
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教案(首页)
编号:QD - 0709 - 09 版本号:B/0 流水号:
授课教师:陈士亮19 年9 月27 日审阅者:年月日
教学过程
STC89C52,它需要 5V 的供电系统,我们的开发板是使用 USB 口输出的5V 直流直接供电的。
从图 2-1 可以看到,供电电路在 40 脚和 20 脚的位置上,40 脚接的是+5V,通常也称为 VCC 或 VDD,代表的是电源正极,20 脚接的是 GND,代表的是电源的负极。
+5V 和 GND 之间还有个电容晶振,又叫晶体振荡器,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它注定一生都要不停振荡的。
它起到的作用是为单片机系统提供基准时钟信号,类似于我们部队训练时喊口令的人,单片机内部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这个时钟信号为步调基准来进行工作的。
STC89C52 单片机的 18 脚和 19 脚是晶振引脚,我们接了一个 11.0592M 的晶振(它每秒钟振荡 11,059,200 次),外加两个 20pF 的电容,电容的作用是帮助晶振起振,并维持振荡信号的稳定。
图左侧是一个复位电路,接到了单片机的 9 脚 RST(Reset)复位引脚上,这个复位电路如何起作用我们后边再讲,现在着重讲一下复位对单片机的作用。
单片机复位一般是 3种情况:上电复位、手动复位、程序自动复位。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方案设计与论证 (3)1.1 课设任务要求 (3)1.1.1硬件设计 (3)1.1.2软件功能设计 (3)1.1.3 基本要求 (4)1.2 基本原理 (5)1.2.1 系统框图 (5)1.2.2 各部分功能简介 (5)1.3 方案选择 (6)1.3.1 数码管选择 (6)1.3.2 串口通信 (6)2. 系统硬件设计 (7)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7)2.1.1 STC89C52单片机简介 (7)2.1.2 复位电路 (7)2.1.3 晶振电路 (8)2.1.4 最小系统整体电路图 (9)2.2 矩阵键盘 (10)2.2.1矩阵键盘的原理与检测方式 (10)2.2.2 矩阵键盘电路部分及其说明 (11)2.3 数码管显示电路 (11)2.4 串口通信电路 (13)2.5总体电路 (15)3.系统软件设计 (17)3.1 软件介绍 (17)3.1.1 程序编写软件Keil (17)3.1.2仿真软件Proteus (17)3.1.3下载程序软件STC-ISP (18)3.1.4电路设计软件Protel (18)3.2软件设计 (18)3.2.1 总体设计规划 (18)3.2.2 各主要函数流程图 (19)4. 仿真测试 (22)4.1 数据输入输出测试 (22)4.2 串口通信测试 (24)4.3 仿真结果分析 (25)5.心得体会 (26)6. 参考文献 (27)附录一:元件清单 (28)附录二:实物图 (30)附录三:C51程序 (32)摘要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又称为微型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制造工艺的进一步提高,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低电压、低功耗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化仪器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和时钟电路)及供电系统、4*4矩阵键盘、6个8段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及串口下载电路,可以实现数据输入、数据显示和串口通信三种功能。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组员:田竹、王维、袁倍明摘要:本次实验课题为设计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用P1口设计流水灯,用P2口和P0口分别作段选和位选设计了六位数码管的静动态显示和简易的电子钟,用P3口设计了一个4*4的矩阵键盘,并用蜂鸣器实现了唱歌功能和键盘按下的声响,用62256扩展内部RAM,还扩展并实现了LCD1602的静动态显示,最后通过ADC0809和DAC0832分别实现了A/D、D/A转换功能。
一、系统电源用MC7805集成稳压器将输入电压转为+5V稳压给系统供电。
二、晶振(12MHZ)及复位电路采用12MHz的外部晶振,给系统提供时钟信号。
并采用了按键复位电路。
三、流水灯功能描述:让8个led灯循环闪烁源程序:流水灯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MOV A,#11111110B LOOP:MOV P1,A;给P1口送值LCALL DLYRL A ;循环左移LJMP LOOPDL Y:MOV R7,#250 ;延时子程序DLY1: MOV R6,#200DJNZ R6,$DJNZ R7,DLY1RETEND四、数码管功能描述:数码管动态显示1~6源程序:ORG 0000HLJMP STARTORG 0100HSTART:MOV P0,#0MOV P2,#0F9HSETB P0.0LCALL DELAYCLR P0.0MOV P2,#0C4HSETB P0.1LCALL DELAYCLR P0.1MOV P2,#0D0HSETB P0.2LCALL DELAYCLR P0.2MOV P2,#99HSETB P0.3LCALL DELAYCLR P0.3MOV P2,#92HSETB P0.4LCALL DELAYCLR P0.4MOV P2,#82HSETB P0.5LCALL DELAYCLR P0.5LJMP STARTDELAY: MOV R5,#10D1: MOV R6,#20D2: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END五、4*4矩阵键盘和蜂鸣器功能描述:通过按键让数码管显示0-F,按键按下时,蜂鸣器响一下。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部分●AT89C52的结构特点及引脚特●硬件框图✧键盘部分✧电源部分●固定电源●可调电源(5—12V)✧软件编程✧单片机最小系统部分●AT89C52的结构特点及引脚特性:为40 脚双列直插封装的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
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CPU通信等。
各引脚特性:1.P0 口P0 口是一组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 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2.P1 口P1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3.P2 口P2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4.P3 口P3 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
P3 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5.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6.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 位字节。
一般情况下,ALE 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 输出固定的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 脉冲。
对Flash 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 单元的D0 位置位,可禁止ALE 操作。
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OVX 和MOVC指令才能将A LE 激活。
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 禁止位无效。
设计课题题目: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自制一套单片机最小系统,具有显示和键盘输入,并设计该系统具有实现时钟、温度测量。
1.显示日期功能(年、月、日、时、分、秒以及星期)。
2.可通过按键随时调整年、月、日或时、分、秒。
3.可显示温度。
二、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一、最小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其包括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等。
外围电路可以利用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实时的温度检测,并在其中加入DS1302时钟芯片以获取时间,利用按键进行随时的时间调节。
系统框图:DS18B20通过一条I/O接口与单机机相连进行温度的读与写操作,DS1302与I /O 接口相连获取时间,通过按键的扫描进行时间的调节,并在LCD1602上显示。
三、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1.晶振电路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
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谐振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
外接晶体谐振器以及电容C1和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
对外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震荡器频率的高低、震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
因此,此系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值为12MHz,电容应尽可能的选择陶瓷电容,电容值约为30pF。
2.复位电路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片内复位电路是复位引脚RST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此电路系统采用的是按键手动复位电路,高电平时复位。
当时钟频率选用12MHz时,C取10μF,R约为1K。
3.按键电路因为本设计需要的键盘比较少,所以采用独立式键盘。
在键盘的应用中,需要解决键盘消抖的问题,一般使用的是软件消抖的方法。
加10k的上拉电阻用来提高抗干扰能力。
其中K1是复位键,K2、K3个是调整时间增加、减少的键,K4是切换年、月、日及时、分、秒的显示状态并在所切换的显示状态下配合加减两个键调整时间。
课程设计书最小单片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最小单片机的概念、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最小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了解其主要性能参数;3. 学会使用最小单片机的编程语言进行基本程序编写。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连接最小单片机的硬件电路,进行基本的电路调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基于最小单片机的控制系统;3. 能够通过编程实现最小单片机的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编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索新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最小单片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小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最小单片机基础知识:- 最小单片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最小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最小单片机的性能参数及选型。
2. 最小单片机编程语言:- 汇编语言基本概念及指令系统;- C语言在最小单片机中的应用;- 最小单片机编程技巧及注意事项。
3. 最小单片机硬件连接与调试:-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 最小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电路调试方法及故障排查。
4. 最小单片机应用实例:- 基本输入输出控制;- 定时器、中断等功能的实现;- 简单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材章节关联: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一章: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章:单片机硬件结构;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三章:单片机编程语言;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四章: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5.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五章:单片机应用实例。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题目: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指导老师:xxx姓名:xxx学号:xxx日期:2011.12.25一、设计任务设及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单片机系统(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4个独立式按键及8个发光二极管、6个数码管和一个蜂鸣器),能用Protel绘出其原理图,并进行Proteus仿真,完成单片机综合开发板的键盘、显示等程序的编写、编译和调试。
2、设计要求(1)原理图要清楚,标注元件参数;(2)A4打印正式原理图;(3)要求用统一格式封面;(4)图要均匀分布,合理布局二、方案论证1.设计方案:选用ATC51单片机作为最小系统的控制器,设计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完成其基本功能。
串行通讯则采用为电脑的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和D9端口,实现系统数据下载;设计LED电路和蜂鸣器电路,实现简单扩展功能。
三、硬件部分1.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
AT89S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为10K和10uF。
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
2.时钟电路AT89C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向放大器,它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
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如电路原理图所示在引脚XTAL1和XTAL2跨接晶振Y1和微调电容C1和C6。
电容一般选择30pf,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稳定性和速度。
晶振的频率选择12MHz。
3.按键电路每按一次按键,可以增加一次led灯闪烁的时间,灯闪烁到达十次,用蜂鸣器警报,设计要求不能用单片机,只能用纯电路搭建。
重庆文理学院《EDA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单片机最小系统院(系):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王星学号:201008054011指导教师:谭菊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电子设计软件DXP 2004画出单片机最小系统图。
其中有些元件要求自己制作封装,在元件库中不一定能找到。
而后要将原理图转换成PCB图,并进行合理布局和布线。
关键字:电源模块、复位电路、振荡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目录一、概述 (2)二、电路介绍 (3)三、原理图绘制 (4)1、原理图绘制方法2、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3、最小系统PCB板四、模块功能说明 (6)1、电源模块2、复位电路3、振荡电路五、总论和体会 (9)六、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9)一、概述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二、电路介绍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介绍1.51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的极性电容C1的大小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复位时间,一般采用10~30uF,51单片机最小系统容值越大需要的复位时间越短。
2.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Y1也可以采用6MHz或者11.0592MHz,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高频率的晶振,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的振荡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频率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3.51单片机最小系统起振电容C2、C3一般采用15~33pF,并且电容离晶振越近越好,晶振离单片机越近越好4.P0口为开漏输出,作为输出口时需加上拉电阻,阻值一般为10k。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
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
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T0、T1引脚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