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8国际原油价格
- 格式:xls
- 大小:516.50 KB
- 文档页数:68
国际油价数据从2000年到2020年一直备受关注,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化。
以下将按年份逐一分析这段时间内的国际油价数据,探讨影响油价变动的因素,并展望未来的走势。
1. 2000年国际油价数据2000年初,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位,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能源需求大增,国际油价开始逐渐上涨。
一些地缘政治事件也对油价产生了影响。
2. 2005年国际油价数据2005年,国际油价达到了历史高位,一度超过每桶100美元。
这主要是由于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势,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石油需求增加所致。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对油价形成支撑。
3. 2010年国际油价数据2010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一段波动较大的时期。
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油价短期内下跌,但随后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油价也开始逐步回升。
一些新兴能源的兴起也对油价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4. 2015年国际油价数据2015年,国际油价再次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所致。
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以及一些主要产油国的产量不减反增,导致市场供应大幅超过需求,从而推动油价下跌。
5. 2020年国际油价数据2020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国际油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全球居家隔离和旅行限制的实施,石油需求急剧下降,导致油价再次暴跌。
在加上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油价一度跌至负值。
在分析了这些年份的国际油价数据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油价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因素、供需关系、新兴能源发展等。
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局势以及能源技术发展的变化。
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也需要制定灵活的战略,以适应可能的变动。
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应对可能的变动。
全球经济的复苏将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疫情的阴影,石油需求可能会迎来逐步恢复的趋势。
国际原油历史价格走势图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国际原油历史价格走势图(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
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2007年9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随后,继续加速上场。
2007年10月18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并在年底直逼100美元/桶!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飙升,7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创出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
1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实现市场定价的较低油价时期此时期,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OPEC单方面决定,转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国际油价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三次石油危机对各产业链影响回顾分析一、历次高油价行情回顾197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共经历了几轮较为明显的上涨。
2000年以前主要是三次石油危机带来油价的上涨,2000年之后需求和货币等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攀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并且2000年之后国际原油价格中枢明显上移。
本文对三次石油危机以及2008年这四轮油价显著上行进行复盘,探讨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主要指数以及产业格局在历次高油价期间的表现。
1、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5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量油田被发现,石油业开始快速发展,期间各种矛盾也在不断积蓄,到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分析来看经济和政治因素都在这轮石油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
经济层面来看,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利益冲突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开始,石油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瓦尔、罗马什金等大油田的发现以及石油钻探技术的进步,带来世界范围内石油供给的大幅增加。
后来被称为石油“七姐妹”的石油巨头公司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壮大。
由于国际石油垄断公司对油价的控制,油价一直维持在1.4-1.8美元/桶,经过OPEC的斗争,到1973年1月油价上升到2.95美元/桶。
1971年签订的德黑兰/的黎波里条约改善了油价,但是国际石油公司有权按照约定价格购买任意多的石油。
产油国对资本主义旧的石油体系长期低价的不满与西方石油公司不肯让步,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政治层面来看,这次石油危机根本原因是阿拉伯国家主要想利用石油武器,要求美国等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迫使以色列退出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0月14日美国公开向以色列空运武器、19日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此后阿拉伯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削减产量、石油禁运措施将石油危机推向高潮。
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为了达到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谈判的政治目的,阿拉伯国家继续使用石油武器施压。
国际原油历史最高价是多少呢国际原油历史最高价是多少已知的原油历史最高价格是在2008年7月11日,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导致市场担心全球原油供应不足,纽约油价盘中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拓展资料】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
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
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原油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867年。
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迅速迈进,对能源的需求节节攀升。
石油消费量从建国初的100多万吨猛增到2012年的4.9亿吨,后者是前者的近500倍,位列世界第二位。
油气资源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
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
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二十年国际原油价格近二十年国际原油价格147.25美元一桶。
国内油价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3.06元/升。
最高峰出现在2012年。
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国内DAO汽、柴油价格上调600元/吨。
全国各地93家汽油价格超过8元/升,创历史新高。
从破七到破八,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石油价格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了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
在2012年11月。
油价一度达到8.06元。
虽然油价继续下跌超过1000元/吨,但国际原油价格目前已跌破30美元/桶。
根据石油价格调整的规定,石油价格不会上涨或下跌,而是保持当前的价格。
到目前为止,油价已经进行了六次调整。
从3月17日24时起,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015元和975元。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06期)(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0.3%。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06期)(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演变一、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变化情况回顾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价阶段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产和需求受西方国家控制,油价处于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
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后围绕着石油的生产权和定价权不断与西方跨国公司进行斗争。
从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见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控制油价的能力微不足道。
1970—1973年,随着OPEC 在一系列谈判中的胜利,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原油标价出现上升迹象,到1973年10月油价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价上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这一时期,OPEC国家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而联合起来,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欧美发达国家,维护民族利益。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油价急剧上涨,从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1974年2月尼克松建议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消费国会议,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能源问题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议题,OPEC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1974—1978年原油价格稳定维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其消化阶段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机时,布伦特油价狂涨到36.83美元/桶。
借助两次石油危机,OPEC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完全夺回了石油定价权。
1981—1986年为OPEC实行原油产量配额制的较高油价时期,布伦特油价从36.83美元/桶缓慢降到27.51美元/桶。
随着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以及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原油价格也开始不断回落。
1986年,油价急剧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近十年油价一览表
近十年,油价变动迅速,油价走势一览表如下:
2008年:油价从年初的50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147美元/桶,涨幅达到196%。
2009年:油价从年初的44美元/桶下跌至年末的78美元/桶,跌幅达到77%。
2010年:油价从年初的80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89美元/桶,涨幅达到11%。
2011年:油价从年初的89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110美元/桶,涨幅达到24%。
2012年:油价从年初的110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110美元/桶,涨幅持平。
2013年:油价从年初的110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110美元/桶,涨幅持平。
2014年:油价从年初的110美元/桶下跌至年末的53美元/桶,跌幅达到52%。
2015年:油价从年初的53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37美元/桶,跌幅达到30%。
2016年:油价从年初的37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54美元/桶,涨幅达到46%。
2017年:油价从年初的54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64美元/桶,涨幅达到19%。
2018年:油价从年初的64美元/桶上涨至年末的61美元/桶,跌幅达到5%。
从2008年到2018年,油价变动多样,从2011年的涨势到2014年的大跌,2015年至2017年油价一直在振荡,2018年油价又开始下跌。
从近十年的变动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油价波动加剧,预示着未来油价的变动将会更加剧烈。
20年油价记录近20年来,国内外油价的波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及市场热门话题的影响,全球石油供应对于油价的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让不少国内外投资者都倍加关注。
从2000年开始,国内外油价持续稳定增长。
2001年,油价开始有所微跌,这是受到美国911事件及其引发的局势影响。
接着,油价又开始急剧上涨,2003年,以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为契机,油价急剧飙升。
其后,油价又在2004年到2008年期间继续上涨,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石油供应比较紧张,油价居高不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出现大幅下跌,2009年以来,油价又开始慢慢上涨,但水平仍比2008年要低;2014年,油价又出现大幅下跌,油价大幅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受到国际政治变动及多国石油供应增加的影响;随后,油价再次上涨,2016年12月油价接近每桶50美元;2017年3月,油价又达到每桶60美元,但之后又开始缓慢下跌;2018年10月,油价出现大幅下跌,但仍处于每桶50美元左右;最近,美国改进石油供应,油价又出现大幅跌至每桶40美元以下。
从20年来的油价历史记录来看,由于国际政治、石油供应及全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油价经历了涨跌交替、时而大涨时而大跌的历程,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但也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会,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这是投资者们把握投资机会、掌握趋势、安排正确投资组合把握赚取优势的机会。
虽然近20年来国内外油价经历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变化,但也正是这些变化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发展机会,使得市场及投资者能够从中受益。
今后,随着全球市场的发展,油价也会出现许多变化,各国投资者一定要继续关注油价动态,多年观察经验和市场洞察力,有谨慎的投资观念,把握投资机会,赚取投资收益。
1998年1月1日,我国政府正式实施国内汽油价格改革,汽油价格由国家定价改为市场调节,单位每升煤油改为每升国内汽油1.504元;
2001年10月30日,我国改革油价,由上一次调整的1.14元/升提高到1.24元/升,为民众增加10元/升摊活费;
2005年2月10日,汽油价格正式实行自由兑换,每升汽油价格由2.06元提高到2.36元;
2007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总公司向油品批发市场调价窗口发布了消息:国际油价下跌,我国汽油因此调价,单价下调0.22元,由2.54元/升改为2.32元/升;
2008年2月27日,中国政府出台新的油价政策,对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实行每月一次的调控,根据这项政策,汽油价格由3.3元/升提高到3.57元/升;
2009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发布了油价调整消息:汽油价格下调0.06元,每升国内汽油维持在3.51元/升水平;
2013年3月26日,中国政府宣布:汽油价格上调0.26元/升,由上次的5.27元/升改为5.53元/升;
2015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宣布放弃汽油价格市场调节机制,并宣布每升汽油价格下调0.08元,至6.14元/升;
2017年11月15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国内汽油价格再度上调,每升汽油价格由6.54元/升改为6.76元/升。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来源百度文库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
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
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国内油价历史走势曲线近年来,国内油价走势一直备受关注。
油价的变动对经济、能源安全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2000年到2021年的油价历史走势进行详细分析。
2000年1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由政府集中进行调整。
在经过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后,2003年上涨了两次,一次是1月14日汽油、柴油上调150元/吨,另一次是11月12日汽油、柴油上调200元/吨。
2004年继续上调,两次上调分别是4月15日汽油上调180元/吨、柴油上调150元/吨和12月7日汽油、柴油分别上调100元/吨。
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进入成品油完全市场化,汽油、柴油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这也意味着国内油价开始受市场供需和国际油价的影响。
2006年上调是高峰时期,两次上调分别是5月20日汽油、柴油上调500元/吨和11月1日汽油、柴油上调500元/吨。
2007年至2014年,国内油价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虽然有时会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上没有大的调整。
然而,2013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逐渐上涨,国内油价也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2015年是国内油价走势中的一个关键年份。
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油价多次下调。
7月20日,汽油、柴油下调220元/吨。
11月6日,汽油、柴油再次下调310元/吨。
这一系列下调使国内油价跌至数年来的最低点。
然而,2016年以后,国际油价开始逐渐回升,国内油价也开始反弹。
2016年4月21日,汽油、柴油上调290元/吨。
2017年11月30日,汽柴油上调150元/吨。
2018年年初是国内油价的高峰时期,1月1日,汽油、柴油上调0.04元/升。
随后,国内油价开始上涨,2018年12月11日,汽油、柴油再次上调150元/吨。
2019年是国内油价的调整年。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原油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油价多次上调和下调。
国内油价有过多次小幅波动,但整体走势相对平稳。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停摆,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