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日常维护手册.doc
- 格式:doc
- 大小:359.50 KB
- 文档页数:89
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操作手册一、信息部工作日志一、服务器日常开关机器规定(一)、开机步骤1、先开启ups电源,待UPS电源运转正常,加电稳定;2、开启服务器电源,系统将自动启动UNIX操作系统,密切注意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的系统提示信息,如果有异常的提示必须作好数据库操作启动的日志记录。
3、待服务器操作系统正常启动后,再以sybase用户身份登陆到sybase,启动sybase数据库,在sybase数据库启动过程中如果有异常的提示,同样要记录启动过程中的日志。
4、服务器的任何异常提示,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进行服务器的非授权处理;5、如果要进行数据库大小的扩充操作则必须以数据库扩充标准及步骤进行,并记录数据库扩充的系统提示信息,如果有异常情况则必须告诉公司系统集成部。
6、一般服务器至少20天左右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关机动作。
对于专用服务器则不需要进行此操作。
(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库维护操作7、一般数据库至少30天要进行一次数据库的dbcc检查。
8、数据库系统每一个月结帐后必须做月末的整理索引操作。
9、每天必须做好数据库的日常备份工作,同时必须进行数据库至少存放在服务器的2个地方,或者备份到磁带机上,同时保存好备份数据。
(三)、服务器的关机操作步骤10、先备份数据库数据到备份设备上;11、关sybase数据库;12、关UNIX操作系统;13、关服务器电源;14、关UPS电源;二、服务器操作系统启动关闭及备份操作步骤(一)、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的启动和日常维护:1.开机<按电源开关后,等待了现SCO界面,接着按下Ctrl+Alt+F1>进入unix系统Login:Sybase< 回车 >Password:asdf<密码,如有错继续回车,正确时出现>$ <表示启动成功,pwd查看正确路径应为 /u/sybase>$ Run <启动成功>$ isql -Usa < >Password:<无密码,回车>Sybase> <sybase启动成功的标志>Sybase>sp_who pos &查看前台pos机的进程,如有lock须杀掉2>go <执行>3>rest <回到最初1>的状态,如有错误继续回车>1>sp_help shop <看shop的大小,日志多少及清理日志>2>go<执行,回车>name db_size owner dbid created status -------------- ------------- ------------------- ------ -------------- -------------------------------------------------------------------- device_fragments size usage free kbytes --------------------- ------------- -------------------- ----------- shopdev1 2000.0 MB data only 1880704 shopdev2 2000.0 MB data only 2048000 shoplog1 500.0 MB log only 477936 shoplog2 500.0 MB log only 512000(return status = 0)1>dump tran shop with no_log<清除日志>2>go<执行>1>kill n<杀掉进程,n表示进程后的代号>2>go <执行>1>exit <退出,返回$状态>$ df_-v<看数据库设备,所占用空间最大不能超过85%>Mount Dir Filesystem blocks used free %used/ /dev/root 1228800 599762 629038 49%/stand /dev/boot 102400 17678 84722 18%/u /dev/u 2458092 1276608 1181484 52%链接目录文件系统总大小已使用空闲使用比例三、部分命令和操作附录:(一)、其它命令:$ pwd<查看目录命令,应为/u/sybase>cd..<回到上一级目录下>cd install<回到install目录下>$ cd<空格,然后再回车此时进入备份数据库目录下>$ pwd<查看目录,此时目录应为/u1/dumpdat>$ /u/sybase<把主服务器的数据放到备份服务器上>操作如下:$ pwd<显示为/u/sybase>$ cd /u/datadump<进入备份数据目录上>$ pwd <查看目录>$ ftp 192。
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Linux服务器在企业和个人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高效性,日常维护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深入探讨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的关键任务,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服务器。
1. 系统更新与安全性1.1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1.1.1 更新源的配置:配置服务器的软件源,确保从官方可信任的源获取软件包,降低恶意软件风险。
- 1.1.2 定时更新系统:建立定期更新的策略,确保服务器及时获取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最新补丁和安全更新。
- 1.1.3 自动化更新:配置自动化工具,如`unattended-upgrades`,减轻管理员手动更新的负担,提高系统安全性。
1.2 加强服务器安全- 1.2.1 配置防火墙:使用iptables或firewalld等工具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不必要的网络流量,提高服务器安全性。
- 1.2.2 定期修改密码:强制用户定期修改密码,采用复杂密码策略,增加系统账户的安全性。
- 1.2.3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关闭或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和端口,减小攻击面,提高系统抵抗攻击的能力。
2. 性能优化与监控2.1 资源监控- 2.1.1 使用监控工具:部署监控工具如Nagios、Zabbix等,实时监控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等资源使用情况。
- 2.1.2 设定报警阈值:根据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设定合理的资源利用率阈值,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2.1.3 定期审查监控日志:定期审查监控日志,分析历史性能数据,优化服务器配置,提高整体性能。
2.2 磁盘管理与清理- 2.2.1 监控磁盘空间:设置定期任务,监控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确保有足够的可用空间。
- 2.2.2 删除不必要文件:定期清理临时文件、日志文件以及不再使用的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 2.2.3 确保文件系统一致性:定期使用`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确保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Linux简明系统维护手册(四)(7)安装imap服务器几乎所有的发行包都带有imap服务器软件(一般是华盛顿大学版本),最好的办法是用你的发行包安装IMAP服务器。
事实上,我个人觉得IMAP服务器很少被使用。
下载最常规的IMAP服务器源码地址是:ftp:///imap/imap.tar.Ztar zxvf imap.tar.Z cd imap-2001a make slx(如果不行依次试验一下其他你觉得可能的系统类型,用vi看一下Makefile中列的名称)然后配置/etc/inetd.conf,让inetd允许imap服务。
[本节内容没有试验成功,编译总是过不去](8)安装squid服务器SQUID是一个优秀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它可以很灵活的被配置为各种应用形式,其中包括正向代理,反向加速模式和透明代理等。
但是SQUID目前只能代理HTTP协议,代理FTP 协议需要配置浏览器仿真主动FTP协议。
下面的步骤是安装SQUID的过程。
1、下载反向代理服务器软件采用squid,下载后存放在/usr/local/src目录里,文件名是squid-2.4.STABLE2-src.tar.gz2、tar zxvf squid-2.4.STABLE2-src.tar.gz 解压缩3、cd /usr/local/src/squid-2.4.STABLE2 进入目录4、./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quid --enable-heap-replacement --disable-internal-dns建立环境,把squid安装/usr/local/squid中。
第二个参数是指定使用更先进的缓冲算法。
第三个参数是取消内部DNS解析(如果使用在远程高速缓存模式,比如GSLB,需要增加选项:--disable-internal-dns,目的是关闭内部DNS.否则内部DNS不理睬你在etc/hosts中的设定,直接寻找域名服务器,这样就会造成转发循环。
系统日常维护指导手册目录1、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服务器及数据库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服务器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数据库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服务程序的详细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系统服务程序的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系统服务程序的启动、关闭及维护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dhcp主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Linux系统日常维护手册变更记录目录第一章Linux常用命令 (4)第二章Linux系统检查 (6)第三章Linux卷管理 (16)第四章Linux Cluster双机配置 (16)第五章Linux参数调整 (20)第六章Linux故障处理 (40)第一章Linux常用命令1.1常规查询命令1.1.1查看修改主机IP地址命令查看IP方法一:[root@ahdx-yqzl~]#ifconfig查看IP方法二:[root@ahdx-yqzl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主机IP[root@ahdx-yqzl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IPADDR,NETMASK,GATEW AY的值[root@ahdx-yqzl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network服务来使IP生效在一块网卡上生成多个IP[root@ahdx-yqzl ~]ifconfig eth0:1 134.64.101.98 netmks 255.255.255.224注:用ifconfig新增的IP保存在内存中,重启network或者重启主机以后,地址就失效了,如果长期使用建议采用新增网卡配置文件的方法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里面创建一个名为ifcfg-eth0:1的文件内容样例为:DEVICE=eth0:1IPADDR=172.16.170.2BROADCAST=172.16.170.254 NETMASK=255.255.255.0ONBOOT=yes保存退出后,重启network后生效1.1.2.查看主机网卡速率和全半双工设置[root@ahdx-yqzl ~]# ethtool eth01.1.3.查看修改主机路由表查看路由表方法一:[root@ahdx-yqzl ~]# netstat -rn查看路由表方法二:[root@ahdx-yqzl ~]# route –n增加路由:增加某一个IP的路由route add -host 192.168.198.34 gw 172.29.97.1 dev eth0增加某一段IP路由route add -host 192.168.198.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72.29.97.1 dev eth0删除某一条路由route del –host 192.168.198.341.1.4.查看主机序列号[root@ahdx-yqzl ~]# dmidecode -s system-serial-number注:在某些刀片机安装的Redhat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查看序列号[root@ahdx-yqzl ~]#dmidecode -s chassis-serial-number1.1.5.查看操作系统发行版本和内核版本查看操作系统发行版本方法一:[root@ahdx-yqzl ~]# head -n 1 /etc/issue查看操作系统发行版本方法二:注:在一些主机上安装oracle时会修改/etc/redhat-release中的发行版本号,所以有时候用方法二看到的操作系统发行版本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Linux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上的操作系统。
作为一名Linux系统管理员和运维人员,掌握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引导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
一、Linux系统概述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它由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众多的应用程序组成。
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和多核心,并且可以运行在各种硬件平台上。
二、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1. 硬件要求在安装Linux系统之前,需要确保硬件满足最低系统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和其他外设。
2. 安装准备创建安装介质,如光盘、USB或网络安装镜像,并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
根据硬件要求,选择适当的安装选项和分区方案。
3. 安装过程通过引导介质启动计算机,并按照安装向导逐步完成系统安装。
包括选择语言、时区、键盘布局、安装位置和网络配置等。
4. 系统配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主机名、网络连接、用户账户和权限等。
还可以配置系统服务和软件包管理器,以便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用户与权限管理1. 用户账户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环境,每个用户都有独立的账户和家目录。
管理员需要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并设置密码和权限。
2. 用户组用户可以被分配到用户组中,以便共享文件和资源。
管理员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组,并管理用户组的成员。
3. 权限管理Linux系统使用权限控制机制来保护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
管理员可以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包括读、写和执行权限,以及所有者、用户组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四、文件系统管理1. 文件系统结构Linux系统采用树状的文件系统结构,以根目录(/)为起点,包含了各种目录和文件。
2. 文件操作管理员需要掌握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如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文件。
中信国际系统巡检表报告周期:报告提供:提交人员:提交时间:文档版本页修改记录1.填报信息事件等级划分附录:2.事件管理2.1.待处理事件记录2.2.本日事件记录3.操作日志4.巡视、维护内容4.1.LINUX 操作系统5.1.1 系统信息检查检查项检查操作检查结果备注操作系统版本uname –a主机名hostname主机网络配置ifconfig –a主机日期时间date默认java版本java —version查看命令及结果:1.用uname –a来查看操作系统版本2.用hostname查看主机名3.主机网络配置:ifconfig –a网络信息4.用date查看主机日期时间5.用java –version查看java版本5.1.2性能检查检查项检查操作检查结果备注Cpu占用率top 小于80%内存使用率top 小于80% 内存交换区使用率top 小于80%文件系统占用率df -h 小于80%进程占用资源top 查看系统最占用资源的进程Cpu负载情况uptime 系统i/o iostat 1 3系统资源使用情况vmstat 1 10 查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重点在cpu读写等待、交换分区、cpu查看命令及结果:1.用top查看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内存交换区使用率、进程占用的资源等信息。
2.用df –h查看文件系统占用率3.用uptime查看CPU负载情况4.系统I/O情况:iostat 1 3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内存交换区使用率各进程占用资源情况备注:avg-cpu段:%user:在用户级别运行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nice:优先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占所有CPU的百分比%system: 在系统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CPU的百分比%iowait:CPU等待硬件I/O时,所占用CPU百分比%steal: 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idle:CPU空闲时间的百分比Device段:tps:每秒钟发送到的I/O请求数Blk_read /s:每秒读取的block数Blk_wrtn/s: 每秒写入的block数Blk_read: 启动到现在读入的block总数Blk_wrtn: 启动到现在写入的block总数5、系统资源使用情况:vmstat[root@train ~]#vmstatvmstat 110 (每隔1秒刷新一次,刷新10次)备注:r: 等待运行的进程数b: 处在非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si: 从磁盘交换到内存的交换页数量,单位:KB/秒so: 从内存交换到磁盘的交换页数量,单位:KB/秒bi: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单位:块/秒bo: 从块设备接收到的块数,单位:块/秒一般情况下:r,b基本情况下为0,如果fre,将会出现连续不断的页面调度,将导致系统性能问题。
Linux系统常用系统维护命令使用详解Linux的维护工作异常重要。
目前Linux的维护工作主要采用远程命令查看的方式进行。
具体内容和实现命令总结如下:一、CPU运行状态(一)命令top(二)功能top命令可以动态查看cpu的使用情况,包括CPU负载、进程、使用状况等,另外,也可查看内存等相关信息。
按q退出。
(三)截图二、内存使用状态(一)命令free –g(二)功能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当前内存情况。
包括总空间、已用空间、剩余空间以及共享、缓冲(buffers)、缓存(cached)、交换空间(swap)。
参数g表示空间显示单位为G。
cache :为块设备设计的缓冲。
比如磁盘读写,把分散的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磁盘I/O,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实际上:buffer是内存与磁盘间的缓存。
buffers::缓存读取过的内容,下次再读时,如果在缓存中命中,则直接从缓存读取,否则读取磁盘。
实际上:cached是cpu与内存间的缓存。
Swap::即虚拟内存。
(三)截图三、磁盘使用情况(一)命令df –h(二)功能查看当前系统上的磁盘分区及空间使用情况。
包含各分区的分区情况、挂载情况、空间情况(总大小,已用、可用、已用百分比等)。
-h参数表示用更可读的方式显示(如m,g等为单位。
注:du命令df命令显示的空间使用大小一致的问题(如下图所示命令执行结果)du是使用大小。
df是占据大小,就像你新建一个1字节的文件,还是要占据4K的空间(簇的大小是4K的情况)。
(三)截图四、查看网络配置状况(一)命令ifconfig(二)功能显示本机配置的网卡参数,包含有几个网卡以及每个网卡的配置参数(MAC地址、IP 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等,数据传输状况等)。
注:查看路由网关等信息请使用route -r命令。
(三)截图五、其他常用系统状态查看命令★查看计算机名称hostname //显示当前计算机的名称★查看用户登录信息who /var/log/wtmp //查看所有用户的登录信息lastlog //查看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登录信息w //查看登录到当前系统中的用户和用户运行进程的信息★实时查看系统资源dstat★实时查看系统IO资源iostatiostat 3 2 //显示所有IO设备的资源情况,每3秒刷新一次,共显示2次★实时查看系统CPU(多CPU情况下)资源mpstatmpstat -P ALL 3 2 显示所有CPU的使用情况,每3秒刷新一次,共显示2次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Linux系统使用与维护指南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其许多特性如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Linux系统可能会有一些学习曲线。
本文将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南,以帮助使用和维护Linux系统。
以下是该指南的步骤和内容:1.了解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1 了解Linux系统的历史和由来1.2 了解Linux系统的核心组件,如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1.3 熟悉Linux系统中常见的命令和操作2.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2.1 了解不同的Linux发行版,如Ubuntu、Debian和Fedora2.2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Linux发行版2.3 下载和安装选择的Linux发行版3.学习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3.1 熟悉Linux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3.2 学习基本的文件和目录操作,如创建、移动和删除文件3.3 学习Linux系统的软件包管理,包括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4.保持Linux系统安全:4.1 定期更新系统,包括软件和驱动程序的更新4.2 安装并更新防病毒软件,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软件的攻击4.3 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加系统安全性5.调试和故障排除:5.1 学习如何使用Linux系统的日志文件,以检查和解决系统问题5.2 掌握常见的故障排除技巧,如重启系统和检查硬件问题5.3 了解如何使用Linux系统的终端命令,以诊断和修复问题6.学习Linux系统的网络设置:6.1 配置网络连接,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网络6.2 设置防火墙,在网络上提供额外的安全性保护6.3 了解如何使用网络诊断工具,以解决网络连接问题7.使用Linux的高级功能和工具:7.1 学习使用Linux系统的脚本编程,以自动化任务和流程7.2 掌握Linux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如Docker和KVM7.3 了解如何使用Linux系统进行服务器管理和配置8.参与Linux社区:8.1 加入Linux用户组和论坛,与其他Linux用户交流和分享经验8.2 参与开源项目,向Linux系统做出贡献8.3 学习和掌握Linux系统的持续学习和进修方法通过按照以上步骤,你将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Linux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