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4-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8.04 MB
- 文档页数:1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CivilEngineeringConstructiontechniques)课程编号:06042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经济与管理总学时数:68学时学分:4学分编制单位: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教研室王小梅编制时间:2006年7月一、 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课程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包括土木工程中主要工种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学习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内国内外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了解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 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土木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先修课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为工程概预算、建设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等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基础。
三、 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一)、土方工程(10学时)(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土的工程分类,土的性质。
(2)、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平整施工(土方机械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铲运机与推土机的施工方法与组织)。
(3)、土方开挖:土方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降低地下水位(集水坑法和井点法)。
基坑开挖(单斗式挖土机的施工方法与组织。
土方工程的机械的选择与机械配合,基坑边坡稳定)土方边坡稳定分析及土壁支护技术,流砂的成因与防治。
(4)、土方的填筑与压实:土料选择与填筑方法,填土压实方法、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5)、爆破工程:爆破原理与药包量的计算,起爆方法,爆破方法,爆破安全措施。
(6)、深基坑和高边坡施工:一般规定,放坡开挖、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土方边坡支护1、基本要求(1)了解土方工程施工特点;掌握场地平整施工中的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和施工;(2)掌握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边坡稳定(3)掌握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单斗式挖土机的施工方法与组织(4)掌握填土压实和路基填筑的要求和方法;(5)了解爆破工程基本概念及爆破方法。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混凝土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专业的生产工艺得到了显著改进,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也要达到更高的标准。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原料的特性检查,熟练掌握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技能,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节约工程成本,对施工安全和建设工程的目标管理做出保障。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效应用1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土木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当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建设项目不具有可行性时,工程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产生的经济损失较大。
除此之外,土木建筑工程还具有明显的固定性和生产流动性。
在一般情况下,土木建筑工程会建设在指定地点,工程施工结束以后,施工单位将其交给使用单位。
这一过程表明建筑生产具有流动性,即生产要素流动于同一工程或不同工程中,这也就导致了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方式具有复杂性。
土木建筑工程实体是由材料、设备组成的实体,工程体积比较庞大,外部空间也较为宽敞;土木建筑工程需进行露天生产作业,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时,由于甲方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优化升级施工技术。
另外,甲方对浇筑的连续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只有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对材料的依赖性较大,在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需把握以下材料的功能性和结构性。
(1)功能性。
在评估、分析模型以后,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案,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建筑生态功能。
(2)结构性。
土木建筑工程需要与现代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2 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分析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其中包括高速混凝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相较于其他材料的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更强,可灌注为一个整体,可塑性较强,可灌注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且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耐火性、工程造价低、后期维护费用低,其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土木工程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之一。
第一章测试1.作为检验填土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是()A:土的压实度B:土的压缩比C:土的干密度D:土的可松性答案:C2.在场地平整的方格网上,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为该角点的()A:自然地面标高与填方高度的差值B: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C:挖方高度与设计标高的差值D: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答案:B3.某沟槽宽度为10m,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其平面布置宜采用( )形式A:环形B:U形C:单排D:双排答案:D4.下列属于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是()A:受施工周围环境影响大B:施工条件复杂C:工程量大D:受气候条件影响大E:受施工人员索质影响大答案:ABCD5.流砂防治的主要措施有()A:集水坑降水B:地下连续墙C:井点降水D:打钢板桩E:抢挖法答案:BCDE6.施工高度为“十”表示挖方深度A:对B:错答案:B7.轻型井点安装时,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以上A:对B:错答案:A8.正挖土机挖土的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根据桩的()进行分类,可分为预期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A:施工方法B:使用功能C:承载性质D:使用材料答案:A2.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有桩端承受的桩是()A:摩擦端承桩B:端承摩擦桩C:摩擦桩D:端承桩答案:D3.预制桩的制作时要求()。
A:浇筑时应由桩尖向桩顶连续浇筑捣实B:养护时间不少于14dC:混凝土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D: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E:一次完成,严禁中断答案:CE4.预制桩在运输和打桩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A:50%B:100%C:75%D:25%答案:B5.当预制桩的规格不同时,打桩的顺序应为()。
A:先浅后深、先大后小、先短后长B:先浅后深、先小后大、先短后长C: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D:先深后浅、先小后大、先短后长答案:C6.锤击打桩法进行打桩时,宜采用()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 录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三章 砌体结构工程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第七章 升滑法施工第八章 防水工程第九章 装饰工程第十章 桥梁结构工程第十一章 道路工程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概论第十三章 流水施工原理第十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第十五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第十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三章 砌体结构工程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第七章 升滑法施工第八章 防水工程第九章 装饰工程第十章 桥梁结构工程第十一章 道路工程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概论第十三章 流水施工原理第十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第十五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第十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第一章 土方工程(一)思考题1.试述土方工程的特点。
进行土方规划时应考虑什么原则?答:(1)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面广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
(2)土方规划的原则:①应力求挖填平衡、运距最短、费用最省;②便于改土造田、支援农业;③考虑土方的利用,以减少土方的重复挖填和运输。
2.试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规划的影响。
答:(1)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是指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的性质。
(2)土的可松性对土方规划的影响土的可松性对土方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一般填土会有多余,需相应地提高设计标高。
设为土的可松性引起设计标高的增加值,则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挖方体积应为:总填方体积:此时,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即:移项整理简化得(当V T=V W):故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调整为:式中,V W、V T为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总挖方、总填方体积;F W、F T为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为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土木工程建筑中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摘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涉及专业多、涉及面广,其技术应用涵盖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技术、防漏技术、深基坑开挖技术等多个方面。
由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指标往往不稳定,容易造成技术漏洞,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此外,环境气候、温湿度也会对施工技术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引言:现阶段,建筑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上、中、下层的多层次发展。
同时,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土木工程建筑是否绿色环保、建筑质量是否会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现代建筑业不断转型完善、与时俱进。
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效运用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实力。
本文简要探讨了如何优化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希望对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土木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1 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工艺都是由人工完成的。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人为问题,不仅仅会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也会影响施工效率。
在施工中运用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同时,机械化施工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材料浪费,还可以提高对每个施工过程监控的准确性,从而推动施工过程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1.2 促进施工技术进步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施工技术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得到了提高。
施工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精度,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损失,降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难度,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具有高强度、刚度、耐久性、耐火性、耐蚀性等优点。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就混凝土结构的土木工程建筑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结构的分类1、普通混凝土结构:指以普通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混凝土结构。
常见的混凝土工程如房屋楼房、桥梁、隧道等结构都属于普通混凝土结构。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前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应力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状态,以提高结构强度和刚度。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生产过程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安装方便的混凝土结构。
例如,模块化构件、楼板等结构。
4、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是指建造高度在300m以上的混凝土建筑物。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技术和管理要求非常高,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二、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长期性:混凝土结构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适应性:混凝土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和施工条件,应用非常广泛。
3、刚度和强度:混凝土结构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承受巨大的荷载。
4、防火性: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施工周期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周期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物的建设。
三、混凝土结构的应用1、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
可以使用混凝土结构建造一些高层、大型的住宅、公寓、商场等建筑。
2、桥梁建筑: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部分桥梁主要由混凝土构成,可以承受车辆、行人等荷载。
3、水利建筑:混凝土结构也是水利工程领域的常用建筑结构。
例如,大坝、水库、渠道、水闸等工程。
4、市政建筑:市政建筑中常用混凝土结构建造的包括市政道路、桥梁、隧道等建筑。
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维护1、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材料的配比和混凝土的浇筑,重要部位应有质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