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等级1-9通用(适用技术基金或项目申请技术成熟度等级表述)
- 格式:doc
- 大小:21.62 KB
- 文档页数:2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附件1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等级基本原理清晰等级描述通过探索研究,发现了新原理、提出了新理论,或对已有原理和理论开展了深入研究。
属于基础研究范畴,主要成果是研究报告或论文等。
技术概念和基于基本原理,经过初步的理论分应用设想明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技术概念和确军事应用设想。
主要成果为研究报告、论文或试验报告等。
技术概念和针对应用设想,通过详细的分析研应用设想通究、模拟仿真和实验室实验,验证过可行性论了技术概念的关键功能、特性,具证有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主要成果为研究报告、模型和样品等。
技术方案和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了技术方案和途径通过实途径,通过实验室样品/部件/功能模验室验证块的设计和加工,以及实验室原理样机的集成和测试,验证了技术应1 / 5用的功能特性,技术方案与途径可行。
部件/功能模针对演示样机总体要求,完成了主块通过典型要部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加工,通模拟环境验过典型模拟环境的测试验证,功能证和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典型模拟环境能体现一定的使用环境要求。
等级评价标准(1)发现或获得了基本原理;(2)基本原理分析描述清晰;(3)通过理论研究,证明基本原理是有效的。
(1)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基本原理的有效性;(2)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和军事应用设想;(3)提出了预期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性;(4)形成了预期产品的技术能力预测。
(1)通过分析研究、模拟仿真和实验室实验,验证了技术能力预测的有效性;(2)明确了预期产品的应用背景、关键结构和功能特性;(3)完成关键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建模仿真;(4)研制出实验室样品、部件或模块等,主要功能单元得到实验室验证;(5)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技术转化途径。
技术成熟度分级简介技术成熟度分级是衡量一项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成熟程度的一个评估指标。
通过对技术的可靠性、功能完整性、稳定性、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技术的发展阶段,从而进行决策和规划。
技术成熟度分级的意义技术成熟度分级有助于企业和组织了解技术的现状、优势和挑战,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通过对技术成熟度的评估,可以快速识别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减少可能出现的成本和时间浪费。
此外,技术成熟度分级还可以作为竞争对手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策略,抢占市场先机。
技术成熟度分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成熟度分级模型进行评估。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模型:Gartner Hype CycleGartner Hype Cycle 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成熟度分级模型,它以时间为横轴,以技术成熟度及关注度为纵轴,将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技术触发阶段(Technology Trigger):技术开始出现,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较为少见,潜力被发现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2.峰值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技术获得关注度的提升,各界开始热炒,期望值高。
3.平台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随着实际应用的推进,技术可能会遇到挑战和问题,期望值开始下降。
4.启用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技术逐渐成熟,企业和组织开始认识到技术的真正价值,并开始规划和投入资源。
5.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技术达到广泛应用和商业化,成为主流技术并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 (TRL) 是另一种常用的技术成熟度分级模型,它将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九个阶段:1.基础研究:对技术的基础概念进行研究和实验。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试行版)等级定义详细说明1 提出基本原理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础。
2 提出应用设想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
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旧是具有投机性的。
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3 完成概念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验证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
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
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4 以试片或试验件为载体完成实验通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继续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初步判断。
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功率具有相当的把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部关键性技术指标已室环境验证接近实际要求,部分关键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际要求。
5 以典型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证通过典型件,在中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
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显著提高,所提出的技术在更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可以通过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
6 以缩比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通过缩比件(含1:1件),在高逼真度模拟使用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全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进行真实生产环境下开展工程应用验证的可行性。
证7 以工程样机为载体完成典型使用环境验证通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试行版)等定义详细说明级提出基本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1原理础。
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
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提出应用2旧是具有投机性的。
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设想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
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完成概念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和应用设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
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3想的可行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性验证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以试片或通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继续开发的可试验件为行性提供初步判断。
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4载体完成功率具有相当的把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部关键性技术指标已接近实实验室环际要求,部分关键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际要求。
境验证5以典型件通过典型件,在中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载体完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
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成相关环显着提高,所提出的技术在更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境验证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可以通过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
以缩比件通过缩比件(含1:1 件),在高逼真度模拟使用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为载体完6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全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进行真成相关环实生产环境下开展工程应用验证的可行性。
境验证以工程样通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机为载体行试验验证。
技术成熟度等级区分及定义(试行版)等定义详尽说明级提出基本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源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假想的基1原理础。
鉴于基本源理,提出或许确立了可用于实质应用的假想,可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许详尽的分析支持这些假想。
在该等级,所说起技术的应用仍提出应用2旧是拥有谋利性的。
在逻辑或推理上拥有展动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假想能性,可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许详尽的分析和商讨,最后的工艺技术应用仍拥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还没有预计到的重要阻拦。
进行试验或详尽的分析,考证应用假想的可行性。
开始张开研究和开发完成看法活动,此中包含采纳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考证应用假想的可行性和应用设或许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展望。
在该等级,可确立知足工艺技术指3想的可行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拥有在实验室张开考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性考证项或少部分重点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必定的不确立性,不存在重要的原理性技术阻拦。
以试片或经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重点技术进行试验考证,为连续开发的可试验件为行性供给初步判断。
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4载体完成功率拥有相当的掌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所有重点性技术指标已凑近实实验室环际要求,部分重点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质要求。
境考证经过典型件,在中传神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重点技术进行试验考证,以典型件大多数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知足实质要求。
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为载体完5显着提升,所提出的技术在更凑近实质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考证,成有关环并已拥有必定的适应性和坚固性,大多数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知足实质境考证要求,并能够经过改良方法进一步提升。
以缩比件经过缩比件(含1:1件),在高传神度模拟使用环境中,对产品或重点为载体完6技术进行试验考证,所有功能和技术指标知足要求,而且具备在进行真成有关环实生产环境下展动工程应用考证的可行性。
境考证以工程样经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凑近实质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重点技术进机为载体行试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