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养殖技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51 MB
- 文档页数:7
生态土鸡培训课件生态土鸡培训课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土鸡养殖逐渐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养殖方式。
为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态土鸡养殖技术,一份名为《生态土鸡培训课件》的教育资料应运而生。
这份课件以生态土鸡养殖为主题,旨在向养殖户传授养殖技巧、提供科学的养殖指导,并强调环境友好和健康安全的养殖理念。
课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件介绍了生态土鸡的特点和优势。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生态土鸡养殖更加注重饲养环境的改善和鸡只的健康管理。
生态土鸡在自然环境下生长,采用无污染的饲料,不使用激素和抗生素,保证了鸡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其次,课件详细介绍了生态土鸡的养殖技术。
包括饲养场地的选择和布局、饲料的配制和管理、鸡只的选育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生态土鸡的生产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课件还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土鸡养殖注重生态平衡,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课件中提供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合理利用鸡粪、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等,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最后,课件还包括了一些成功案例和实用经验的分享。
通过介绍一些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和养殖示范基地的运营模式,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土鸡养殖中来,共同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土鸡培训课件》的发布,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份课件,养殖户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土鸡养殖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生态土鸡养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农村放养土鸡养殖技术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农村放养土鸡养殖技术农村放养土鸡土鸡也叫草鸡家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
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公斤),农户如果养鸡多,每只鸡能获利8—10元。
农村放养土鸡养殖技术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品种选择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
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
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
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①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
②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③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④适时饮水和开食。
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
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的高锰酸钾。
⑤高密度育雏。
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以上(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
土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品种选择: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
养殖环境: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
养殖季节: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
需要营养: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
养殖方式: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
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
疾病防治: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
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