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下册课文原文:《翠鸟》翠鸟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目光。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射出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往上走,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真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优秀教案】【内容简析】课文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且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会认“苇、秆、绣”等生字,会写“苇、秆、颜”等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或其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翠鸟课文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翠鸟课文《翠鸟》是北师大教材六年制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下面由出的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翠鸟课文,一起来看看吧。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敏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消除了这个想法。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翠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非常惹人喜欢。
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得意的小鸟。
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消除了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
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本班学生对阅读有比较浓重的兴趣,对阅读内容也有一定的评价才能。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非常贴近,少数孩子有时不自觉地捉一些虫鸟戏玩,但多数孩子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危害有益的虫鸟。
(1)读书法。
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字词、字句、朗读、背诵训练是重点,采用以读为主的方法可以做到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多音字爪zhǎo前爪zhuǎ爪子长cháng长短zhǎng长大泡pāo豆腐泡pào泡沫2、近义词:鲜艳—绚丽(烂漫)注视—凝视3、反义词:清脆—嘶哑4、词语解释:鲜艳(yàn):色彩很鲜美、很明亮。
疾(jí)飞:“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飞。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着。
锐(ruì)利:“锐”是尖利。
这里是说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饲(sì)养:喂养。
注视:集中精力的看。
逃脱:逃跑,顺利逃掉。
锐利:尖锐,锋利。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二、课文分析:1、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同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2、翠鸟的特点: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翠鸟的特点是从外形上和动作上两个方面来写的。
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包括: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的描写。
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
3、“爱贴着水面疾飞”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速的特点。
4、“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原文】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
它的顏色非常鮮豔。
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
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麵,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遊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
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起。
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
老漁翁看了看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知道翠鳥的家在哪里?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從那麼遠的地方飛到這裏來,是要和你們做朋友的呀!”我們的臉有些發紅,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知識點】一、生字詞:1、破音字爪zhǎo 前爪zhuǎ爪子長cháng 長短zhǎng長大泡pāo 豆腐泡pào 泡沫2、近義詞:鮮豔—絢麗(爛漫)注視—凝視3、反義詞:清脆—嘶啞4、詞語解釋:鮮豔(yàn):色彩很鮮美、很明亮。
疾(jí)飛:“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飛。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著。
銳(ruì)利:“銳”是尖利。
這裏是說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飼(sì)養:餵養。
注視:集中精力的看。
逃脫:逃跑,順利逃掉。
銳利:尖銳,鋒利。
蕩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動。
二、課文分析:1、本文通過對翠鳥(外形)、(動作)的描寫,表達了對翠鳥的(喜愛),同時教育我們要(愛護小動物)。
2、翠鳥的特點:翠鳥顏色鮮豔、小巧玲瓏、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
翠鳥的特點是從外形上和動作上兩個方面來寫的。
翠鳥外形上的特點包括:顏色非常鮮豔,體態小巧玲瓏以上外形上的特點都屬於靜態的描寫。
《翠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翠鸟》一课,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时,我力图体现这一学段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指导书写;小结、检测)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课件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
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板书课题(齐读:亲切的喊出它的名字)【设计意图: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要求)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齐读、同桌对读、指名读(2)认读生字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读(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4)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自然段;活动——2、3自然段;住处——第4、5自然段。
(随机板书:外形、活动、住处)【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文章脉络的把握,有利于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3、再读课文,指导朗读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结构识字。
“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2)旧字带新字(部件法)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2、重点指导书写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在书写指导,注重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
】四、小结、检测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翠鸟,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特点的,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板书设计:翠鸟外形——1自然段活动——2、3自然段住处——4、5自然段附检测题(一)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一、复习导入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板书课题(齐读)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一)二、品读感悟(一)、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
1、看图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划出来。
()的爪子()的眼睛()的嘴()颜色()体态(课件出示)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读一读。
4、作者是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的外形特点的?(课件出示该段)指名回答(爪子、颜色、体态、眼睛、嘴)板书:爪子(红色)颜色(鲜艳)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体态(小巧玲珑)5、你体会翠鸟的这样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有什么关系?6、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羽毛的?(头上——背上——腹部)师生共同作填色游戏(课件出示)7、这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个词语来写的?(颜色鲜艳)8、“橄榄绿、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都是表示颜色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词?(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红:火红、粉红、橘红、桃红;蓝:宝蓝、蔚蓝、湛蓝)9、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运用这些比喻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得更美了,那我们能不能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呢?)10、作者为什么用“头巾”、“外衣”、“衬衫”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用——画出相关词句:1)、翠鸟的动作怎样?2)、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2、赏析课文第二自然段: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2)、比较句子(课件出示)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3)、课文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5)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3)、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翠鸟捕鱼的动作的?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4)、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5)、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6)、汇报讨论情况。
7)、比较句子:(课件出示)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8)、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动作敏捷?理解句子: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看视频二)9)、指导朗读。
4、小结: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和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三)、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3、板书:峭壁上4、师归纳: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设计意图: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三、总结全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1、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赞你所喜欢的动物。
【设计意图:从阅读训练到表达方法指导,形成了语文学习的一个圆】四、课外延伸1、欣赏鸟类的图片2、作业★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附板书:课堂检测题(二)1、按原文填空它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绣满了____________。
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__。
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__。
它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___的嘴。
2、选词填空。
愿望失望希望(1)我有一个美好的__________,长大了当一名飞行员。
(2)老师对同学们说:“《翠鸟》的第一段写得很精彩,__________大家背下来。
”(3)我们一定不辜(gū)负家长的__________,做一名好学生。
(4)李平满怀__________,在学校运动会上得跳高冠军,可是只得了第三名,他很__________,哭了。
资料袋:翠鸟翠鸟中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欧亚翠鸟。
这种鸟在我国东部、南部常见,也叫钓鱼郎。
翠鸟体长约15厘米。
头大,体小。
翠鸟常常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湾的水面上,或盘旋在上空,只要鱼鳞银光一闪,它便紧夹双翼,尾上头下,全身笔直插入水中,双喙像镊子一样张开,钳住小鱼,随即张开双翼,龟缩着脑袋,掉头振翅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
翠鸟把抓住的小鱼往自己爪上狠狠打几下,再将鱼抛向空中,张大嘴接住,美餐一顿。
翠鸟这种高超的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
它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
翠鸟在插入水中的瞬间,能够精确调节因光线的折射而造成的视差。
进水之后,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教后记:第六册7课《翠鸟》一文,备课中考虑到对于翠鸟这种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小鸟,学生们知之甚少。
针对本课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在随机教研中与颜承丽老师交流时决定采用网上下载的课件,结合挂图和若干鸟类头饰,并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资料。
课堂中,感到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然后分组交流的完成为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汇报交流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言准确与生动,培养了想象力与表达力,如出示两组句子,每句较之前一句都多一个“形容词”,这样写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读中比较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抓翠鸟外形美、捉鱼本领高这两部分时,我适时播放了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借助了画面由爪子→头部→背部→腹部,颜色不断叠加,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羽毛变换,同时配以小鸟清脆的鸣声,朴棱着翅膀箭一样捉鱼疾飞的身影,鱼儿机灵吐水泡的声音,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理解上的难点,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感受到了翠鸟外形的艳丽之美,而且极好地体会了翠鸟“钓鱼郎”的美称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们饶有兴趣之时,我的一句:“你们喜欢翠鸟吗?原意背下来翠鸟的美丽和它捉鱼本领高的描写吗?”学生们齐声“愿意”继而兴趣盎然地背起来,全然没有了畏难情绪和被动状态,而此时我依然用课件演示外形分环节画面,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
这种分层指导课后效果得到检验,绝大多数学生均能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