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3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970.00 KB
- 文档页数:15
《逆温现象》讲义一、什么是逆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
然而,有时候会出现一种反常的现象,那就是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气温不是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而是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现象。
逆温就好像是大气中的一层“盖子”,把下方的空气“捂”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垂直方向上来看,正常情况下,大气的温度分布是底层温度高,高层温度低,就如同一个“头重脚轻”的结构。
但在逆温出现时,这个结构发生了反转,变成了“头轻脚重”。
逆温现象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等类型。
二、逆温现象的形成原因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地面失去了太阳的短波辐射加热,同时自身又不断向外辐射长波能量而冷却。
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降温较快,而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较慢,这样就形成了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逐渐升高的逆温层。
这种辐射逆温在日出后会逐渐消失。
2、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时,底层空气受冷降温,而上层空气仍保持原来的温度,从而形成逆温。
比如,在冬季,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吹向大陆时,有可能会出现平流逆温。
3、下沉逆温在高压控制的区域,空气下沉压缩增温。
由于空气下沉过程中,绝热压缩升温比辐射冷却升温要快,从而形成逆温。
这种逆温通常出现在高气压区。
4、锋面逆温在锋面附近,冷暖空气交汇。
暖气团位于冷气团之上,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内就可能出现逆温现象。
三、逆温现象的影响逆温现象对大气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逆温层的存在会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得污染物难以扩散。
这就像是给污染物加了一个“盖子”,导致污染物在近地面聚集,从而加重了大气污染。
在一些城市,逆温现象频繁出现时,往往会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出行。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方面,逆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冷空气的下沉,使得作物在冬季免受冻害。
例如,在一些果园,夜间的逆温可以保护果树免受严寒的侵袭。
逆温现象得成因及影响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得升高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此种气温得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得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一、逆温得成因逆温形成得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与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得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得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就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得形成过程如下图。
(2)锋面逆温锋面逆温就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得温度差异而形成得逆温。
这种逆温层就是随锋面得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就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得,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得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得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得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得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与谷地中。
由于夜间山坡上得空气冷却很快,于就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得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得逆温现象。
如天山北坡从12月—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得逆温层,它得形成主要就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得,在形成得“冷空气湖”上有较暖得空气层。
天山北坡得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北部边缘就是普遍存在得。
二、逆温得影响1、利:由于逆温得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得发展,所以逆温得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得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得条件就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得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得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与其它天气现象一样,也有有利得一面。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 )龙吉忠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咼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咼100米,气温降低0.6 C,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逆温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高度(in)高度(m) 高度(∏1)高度(in)高度(m)无逆温----------- 逆温生成 ------------ 逆温消失(2)锋面逆温锋面逆温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
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又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
锋面逆温离地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锋线的位置有关,距地面锋线越近,逆温层的高度越低;反之越高。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很快,于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如天山北坡从12月一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的逆温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的,在形成的冷空气湖”上有较暖的空气层。
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
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二、逆温的影响1. 禾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 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 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