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及风险评估表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5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检查表1. 检查表介绍本份检查表旨在帮助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该表格,医务人员可以识别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 使用说明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并在每个问题后面进行标记。
每个问题都对应不同的风险因素,请在回答后面说明风险级别。
根据标准答案,将每个问题的风险级别进行累加,以计算总体感染控制风险级别。
3. 风险评估检查表3.1 感染预防与控制1. 是否定期培训医务人员关于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知识?(风险级别:低/中/高)2. 是否制定了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南,并提供给所有医务人员?(风险级别:低/中/高)3. 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感染预防与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风险级别:低/中/高)3.2 患者感染风险评估1. 是否对每位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风险级别:低/中/高)2. 是否合理使用和管理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风险级别:低/中/高)3. 是否定期评估感染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风险级别:低/中/高)3.3 设施和环境卫生1. 是否定期清洁和消毒临床科室的各项设施和器械?(风险级别:低/中/高)2. 是否制定了废物管理和处理的规范,并严格执行?(风险级别:低/中/高)3. 是否确保临床科室内空气流通和质量的合理控制?(风险级别:低/中/高)4. 总结根据答案,对每个问题的风险级别进行累加,得出总体感染控制风险级别。
根据风险级别的高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请您仔细填写该检查表,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 注意:本检查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感染控制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__ 年龄:______岁性别:______入院日期: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床号:_______________二、患者病情情况1. 主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手术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病情变化及治疗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感染风险评估1. 院内感染史:(是/否)___________若是,请说明感染部位和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皮肤黏膜完整性:(完整/不完整)___________若不完整,请说明具体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是否存在留置导管或置管:(是/否)___________若是,请说明导管种类和持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是否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史:(是/否)___________若是,请说明药物使用种类和疗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患者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一般/差)___________若个人卫生习惯一般或差,请说明具体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6. 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是/否)___________若是,请说明具体疾病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感染风险等级评定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结果,将其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低风险:不具备引发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无感染史,无留置导管或置管,皮肤黏膜完整,无基础疾病。
(完整版)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1.简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是评估医院内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程度,旨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本评估表用于记录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2.背景资料在此章节中,填写与感染风险评估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名称、评估日期等。
3.评估目标详细描述本次感染风险评估的目标,例如评估某一具体科室或某一特定环境的感染风险。
4.评估内容将评估的内容按照具体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人员因素、设施环境因素、感染管理因素等。
在每一个因素下,详细列出相应的评估项目和评估指标。
4.1 人员因素4.1.1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情况4.1.1.1 医务人员是否参加感染控制培训4.1.1.2 近期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4.1.1.3 记录培训证书编号4.1.2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4.1.2.1 手卫生情况4.1.2.2 接种疫苗情况4.1.2.3 佩戴防护用品情况.4.2 设施环境因素4.2.1 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4.2.1.1 手消毒剂的摆放位置和数量4.2.1.2 洗手设备的配备情况4.2.2 空气质量检测情况4.2.2.1 空气过滤装置的安装情况4.2.2.2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4.3 感染管理因素4.3.1 医疗废物管理情况4.3.1.1 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情况4.3.1.2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安装和使用情况4.3.2 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4.3.2.1 医疗器械消毒和灭菌情况4.3.2.2 感染控制指南的实施情况4.3.2.3 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5.结论根据对各项评估指标的综合分析,给出本次感染风险评估的总体结论和相关建议。
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和预防策略。
6.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7.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列出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并进行相应的注释和解释。
8.结束。
医院感染控制及风险评估表一、医院感染概述1.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入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2. 医院感染发生原因:a. 病原体来源:患者自身携带、医务人员携带、医疗器械污染等;b.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c.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等;d. 医疗操作:侵入性操作、手术、插管等;e. 医院环境:空气质量、消毒隔离措施等。
3. 医院感染危害:a.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b. 增加医疗费用;c. 加重患者病情;d. 增加患者死亡率;e. 影响医疗机构声誉。
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a. 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政策;b.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c.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d.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e. 制定医院感染应急预案。
2. 消毒隔离措施:a.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b.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c.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d. 保持病房环境清洁;e. 做好个人防护。
3. 抗菌药物管理:a.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b. 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c. 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d. 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比例;e.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4. 侵入性操作管理:a. 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b. 提高操作技能;c. 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d.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e. 定期评估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风险。
5. 患者管理:a. 做好患者筛查;b. 加强患者教育;c. 做好患者隔离;d. 关注免疫力低下患者;e. 遵循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
三、医院感染风险评估1. 评估方法:a. 病原体感染风险评估;b. 患者病情风险评估;c. 医疗操作风险评估;d. 医院环境风险评估;e. 患者免疫状态评估。
2. 风险评估内容:a. 病原体种类及耐药情况;b. 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c. 医疗操作类型、频率、无菌程度等;d. 医院空气质量、消毒隔离措施等;e.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适用于病房)评估部门:评估时间:评估内容评估结果存在风险。
医院感染办公室监督医院感染监测和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的零星感染病例。
是否及时报告i类切口感染和特殊感染。
是否及时报告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
是否及时报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是否及时报告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是否掌握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方案。
科室对医院感染监测是否有统计反馈。
科室是否存在及时分析问题、改进措施、随访检查记录、抗菌药物切口是否清洁、切口类型填写是否正确、是否掌握本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目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的时机、品种和疗程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原菌进行治疗前检查。
根据药物敏感性及时调整敏感抗菌药物是指对病房内的传染病患者和非传染病患者进行管理,将他们安排在单独的房间内,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保持他们的清洁和无异味,使用一次性的床上清扫巾进行晨间护理,丢弃一套又一套的床,擦拭床头柜上的毛巾,一人一桌一巾,每周更换一次患者的衣物,如有污染可随时更换;更换脏衣服、被褥和衣物,并密封存放。
严禁检查病人是否出院、转科或死在走廊上。
如果床单位必须在最后消毒。
如果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呕吐物污染,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现急性传染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如果感染或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多药耐药菌,如果单间隔离或同类型房间放置在同一个房间,清洁工具是否有明确标记并在不同区域使用,分类放置是否是为了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和无异味。
保洁人员及时打扫,工艺规范是空调通风口是否保持清洁是办公区是否:工作台面、电脑、电话、病历夹、物流桶等高频接触物体的表面清洁和消毒标准已落实到部门陪同管理和探视制度中;无菌技术;患者呼吸道管理标准;皮肤消毒方法;血、痰、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无菌操作标准;换装操作标准;伤口敷料清洗、干燥,无渗出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防控措施不到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措施不到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防控措施不到位,无菌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用品管理不按要求存放,有效期内不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不使用医院统一招标采购的医疗用品,不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不按要求存放一次性用品和无菌医疗设备,不按要求存放消毒剂,不设更衣室,治疗室内不管理无菌和非无菌物品。
病区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1、风险性评估:
精品
2、降低危险的措施:
精品
精品
3、监测计划:
精品
骨科手外病区的重点环节
骨科手外病区重点人群:侵入性操作患者、大手术、
年老体弱者、各种毁损伤、
皮瓣术后、断指(肢)再植术后、
隔离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骨科手外病区高危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各种导管、动静脉插管、引流
管等)、
长期广泛应用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
慢性疾病合并糖尿病、肝病等,植入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精品。
表一风险事件:ICU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评估日期:评估科室:风险因素探视者、陪护着较多对各通风滤网未保洁设备及设施的配置不到位耐药菌定植或者感染通风、温度、湿度难以达到手卫生不规范使用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泌尿道插管隔离病人落实不到位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溶胶及管道冷凝水污染呼吸器械污染介入性操作环境常态保洁与消毒吸痰诊疗用品有洁污交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低1如果发生潜在的严重性(S)中2如果要发生风险, 医院应风险优先该怎样做好准备(D) 系数低中高 (RPN)3 2 1风险水平注:RPN ≥18 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 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低1高3高3 中2NICU 医院感染因 素(S )中 2探视者、陪护着较多 设备及设施的配置不到位耐药菌定植或者感染 通风、温度、湿度难以达到 手卫生不规范 使用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 泌尿道插管隔离病人落实不到位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婴儿暖箱清洁消毒处理不及时彻底引流管 气管插管气溶胶及管道冷凝水污染呼吸器械污染 环境常态保洁与消毒吸痰诊疗用品有洁污交叉 奶瓶奶嘴处理注: RPN ≥18 风险水平评定为高, 9≤RPN 〈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 RPN <9 风险水平评定为低.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评估日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 如果发生潜在的严重性 如果要发生风险,医院应 风险优先 风 险评估科室:如果要发生风险,医院应 风险优先 该怎样做好准备(D ) 系 数低 中 高 (RPN ) 3 2 1风险事件:风 险 表一风险事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 如果发生潜在的严重性风 险 因 素风 险 水 平评估科室:评估日期:中 2低 1低 1高 3高 3表一该怎样做好准备(D )低 低 中 高 1 3 2 1患者皮肤准备手术人员的口、鼻、手携带病原微生物血糖控制 手卫生围手期抗菌药物管理手术室环境保洁与维修年龄(高龄〉 75 岁或者新生儿等)疾病(癌症、血液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治疗(透析、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 污染或者污秽的手术切口 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器械及物品 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有异物植入保温 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切口维护(无菌技术、更换敷料、保持清洁)注: RPN ≥18 风险水平评定为高, 9≤RPN 〈18 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 〈9 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评估时间:评估内容医院感染监测抗菌药物病区管理散发感染病例确诊后 24 小时之内上报I 类切口感染及特殊感染及时上报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及时上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时上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时上报掌握医院感染爆发汇报流程和处置预案科室有医院感染监测统计反应资料科室存在问题及时分析,有改良措施、追踪检查记录清洁切口手术切口类型正确填写掌握本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目标,并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品种及疗程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使用抗菌药物医治前行病原菌送检,根据药敏及时调整敏感抗菌药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置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整洁、无异味晨间护理使用一次性扫床巾,一床一套一废弃擦拭床头桌毛巾一人一桌一巾患者被服衣物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院感评估存在办督结果风险导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评估科室:无菌技术换下污衣被服密闭存放,禁止在走廊清点病人出院、转科或者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处置方法正确患者在住院期间发觉急性传染病时,即将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MRSA 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携带者,单间隔离或者同类同房间安置清洁工具标识清晰、分区使用,分类放置病区环境保持清洁、无异味;保洁人员清洁及时、流程标准空调通风口保持清洁办公地域:台面、电脑、、病历夹、物流桶等高频接触物体外表清洁消毒标准科室陪护管理、探视制度落实到位病人呼吸道管理标准皮肤消毒方法正确血、痰、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正确无菌操作标准换药操作标准伤口敷料清洁、枯燥、无渗液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按要求存放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消毒药械及一次性物品管理换药室、医治室管理消毒隔离手卫生管理有效期内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医院统一招标采购的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和消毒药械按要求使用标准消毒剂存放、使用标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灭菌物品包装严密,有灭菌指示标识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各种溶媒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内使用消毒液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内使用换药室、医治室分区使用标准医治车及物品放置、使用标准配置消毒剂方法正确,监测有记录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清洁、监测有记录氧气、雾化及呼吸机装置消毒、保存、使用标准监护仪、输液泵、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保存、使用标准配备一次性包装手清洁剂、干手纸〔巾〕、手消剂等随手可及重点科室安置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池高矮适宜,能预防洗手水溅出,洗手池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消毒;有洗手流程图医务人员不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方法正确,依从性达标使用本院统一带有警示标识的医疗废物袋、锐器盒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医疗废物管理培训专项医疗废物的分类搜集正确医疗废物 3/4 满封扎,填写粘贴医疗废物标签医疗废物包装袋外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损伤性废物搜集、存放正确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医疗废物桶每周清洁、消毒一次,遇有污染随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移交登记本》记录正确、及时、完整科室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培训并记录科室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并记录科室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并记录科室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并记录科室进行陪护、病人预防院感发生的培训科室进行流行病或者新型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并记录科室进行抗菌药物培训并记录科室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科培训,参训率 90%以上多重耐药菌风险评估――附表 1职业防护风险评估---附表 2环境保洁风险评估—附表 3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其他备注:优选文档1、各科室感控小组每月进行院感风险评估,评估表中所列工程,假设科室不涉及可不需评估;科室存在的风险工程,假设评估表中未涉及到,可在其他栏内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