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竞赛题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保育员《急救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急救知识概述1.1 急救的定义与作用1.2 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2. 第二章: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2.1 溺水2.2 烧伤、烫伤2.3 呛咳、窒息2.4 骨折、脱臼2.5 中毒3. 第三章: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3.1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2 人工呼吸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急救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2. 学会处理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 掌握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提高急救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急救操作演示视频、模拟人偶。
2. 学具:急救手册、练习操作的心肺复苏模拟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急救案例,引发学员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急救知识概述,阐述急救的定义、作用、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分析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演示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学员跟随操作模拟人进行练习。
模拟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场景,学员分组进行急救操作演练。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案例,讲解正确处理方法。
学员分享操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 随堂练习:学员互相扮演伤者,进行急救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急救知识概述2.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方法3. 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指南。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列出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2. 作业题目:请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答案:按照CABD的顺序,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二次评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中,学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急救知识竞赛题一、题目: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案: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生命体征。
其基本步骤如下:1. 检查环境安全:确保现场没有危险,如火灾、电击等,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是否有脉搏。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那么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3. 拨打急救电话: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4. 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膝微屈。
将一只手掌放在另一只手掌上,手指交叉。
然后,用身体的重量施加向下压力,以使胸骨下沉至少5厘米,然后松开压力,让胸骨回弹。
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
5. 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气。
每次呼气应持续1秒钟,使患者的胸延伸,然后松开呼气,让患者的胸部回弹。
6. 继续按压和呼吸: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有明显的反应。
7. 早期电除颤(仅适用于心脏骤停):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用,并且有人熟悉操作,可以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使用AED进行电除颤。
二、题目:扭伤后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答案:扭伤是指关节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肌肉、韧带、骨骼等组织损伤的情况。
在扭伤发生后,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保护受伤部位:立即停止活动,并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如果可能,使用绷带或其他支撑物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关节的移动。
2. 冷敷:在受伤部位冷敷可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可以使用冰袋、冷水浸泡或冷湿毛巾进行冷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重复3-4次。
3.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的手臂、腿或脚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向受伤区域,减轻肿胀和疼痛。
4.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2024年幼儿园开展保育员《急救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保育员工作指南》第四章《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展开,详细内容涉及:1. 章节内容:第四章全章,重点为第一节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类型及预防、第二节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方法。
2. 详细内容:幼儿窒息、跌倒摔伤、烧伤烫伤、中毒、惊厥等意外事故的识别、急救步骤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保育员能够准确识别幼儿常见意外事故,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2. 技能目标:保育员能熟练操作基本的急救步骤,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保育员的职业责任感,增强对幼儿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窒息、惊厥等特殊情况下的急救操作。
2. 教学重点:各类意外事故的识别、急救步骤和预防措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急救操作视频、模拟人偶、急救包等。
2. 学具:急救手册、操作练习道具、模拟急救场景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幼儿意外事故案例视频,引发保育员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类型、识别方法和预防措施。
3. 实践操作:a) 演示窒息、跌倒摔伤等急救操作,保育员跟随模拟练习。
b) 分组进行急救场景模拟,教师指导评价。
4. 随堂练习:设计各类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题目,保育员现场操作。
六、板书设计1. 左侧:列出各类意外事故的名称及识别方法。
2. 右侧:展示对应的急救步骤和预防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幼儿窒息的急救步骤。
b) 请列举三种预防幼儿跌倒摔伤的措施。
2. 答案:a) 答案要点:立即检查口腔异物,进行背部拍打或胸部按压,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b) 答案要点:保持地面干燥、平整;设置防滑设施;定期检查幼儿活动区域的安全隐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保育员参加实际急救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急救知识竞赛题一、题目:心脏骤停时的急救措施是什么?答案: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即将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心脏骤停时的急救步骤:1. 确认状况:检查患者是否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
如果患者不反应,不能感觉到呼吸和脉搏,那末可能是心脏骤停。
2. 呼叫急救: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例如911),告知他们有人心脏骤停,请求医疗救助。
3. 开始心肺复苏(CPR):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
然后,找到胸骨下方的位置,交叉双手,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压缩深度为至少5厘米。
注意不要住手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即将使用它。
按照AED 的说明进行操作,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然后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除颤。
5. 继续CPR:在AED使用后,即将继续进行CPR,按照之前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6. 等待急救人员:继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他们将接管急救操作并提供进一步的治疗。
二、题目:如何处理窒息的急救情况?答案: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处理窒息的急救步骤:1. 问询患者是否能够说话:如果患者能够发声或者咳嗽,那末他们可能只是部份窒息,可以继续咳嗽来清除阻塞物。
鼓励患者继续咳嗽,并提供支持。
2. 背部拍击:如果患者无法说话或者咳嗽,需要赋予背部拍击。
让患者弯腰,用手掌轻拍患者背部,力度适中,以匡助清除阻塞物。
3. 腹部挤压:如果背部拍击无效,需要进行腹部挤压。
站在患者身后,将一只手放在患者腹部上方,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用力向上挤压患者腹部,以增加胸腔内压力,匡助排出阻塞物。
4. 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背部拍击和腹部挤压都无效,需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仰头抬颏,打开患者口腔,用手捏住患者鼻子,用自己的嘴对准患者嘴巴,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2秒,观察胸廓升起,然后再次进行呼吸。
急救知识竞赛科室姓名分数一、单选题:1.原有高血压者,休克时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A.>30%B.>20%C.>40%D.>50%E.不确定1. 心搏骤停的首选复苏药物为: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阿托品D. 利多卡因3. 心搏骤停的正确定义中不包含A.突然发生的死亡B.平常身体健康C.未能预料D.慢性病终未期4. 急性肾衰病人高血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输入碳酸氢钠B.输入钙剂C.血液透析D.输入高张葡萄糖加胰岛素E.口服钠型阳离于交接树酯5. 异物卡喉窒息的急救措施为:手法 B.环甲膜穿刺 C.喉镜取异物 D.以上全部6. 用指压止血法控制头顶部.额部出血时,需用拇指按压():A.面动脉B.颞浅动脉C.颈总动脉D.锁骨下动脉E.尺动脉7. 下列中毒与洗胃液组合,哪组不正确:A.有机磷农药—3%碳酸氢钠B.河豚鱼—1%活性碳混悬液C.敌百虫—2%碳酸氢钠D.碱和成碱性物质—1%醋酸.食醋E.巴比妥类—1:5000高锰酸钾8. 下面组合错误的是A.脑膜刺激征---脑膜炎B.抽搐---癫痫C.偏瘫---脑血管病D.起病急---脑瘤E.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深昏迷9. 男性,30岁,跌伤后右肘疼痛肿胀.不能活动,肘关节固定于半伸直位,肘部3点关系改变,最可能的诊断应是A.肱骨内上髁骨折B.尺骨鹰咀骨折C.肱骨髁上骨折D.肘关节后脱位E.肱骨髁间骨折10. 急性冠脉综合症不包括:A.急性心肌梗死B.稳定型心绞痛C.变异性心绞痛D.心源性猝死11. 引起非心源性心搏骤停的原因有:A.呼吸停止B.原发性电生理紊乱C.严重的电解质紊乱D.药物中毒12. 关于大咯血的处理,以下错误的是:A.吸氧B.镇静C.咳嗽剧烈者可给予镇咳D.给予有关止血措施E.让病人采取健侧卧位13. 诊断骨折的主要依据是线检查 B.病史和体征 C.肢体畸形 D.肢体功能障碍 E.全身表现14.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吸入B.消化道吸收C.皮肤粘膜吸收D.以上全部15. 关于急性服毒洗胃排毒治疗哪项不妥小时内进行效果好小时外仍有必要 C.每次注液200~250ml D.洗液总量应<8L为宜 E.每次注液不应太多16. 经口中毒的毒物一般在几小时内洗胃有效: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小时17. 下列中毒与呕吐物气味组合,哪组不正确:A.丙酮中毒—酸味B.乙醇中毒—酒味C.氰化物中毒—苦杏仁味D.来苏中毒—酸味E.有机磷农药中毒—蒜味18.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时一般主张A.立即剖腹探查B.立即X线钡餐检查C.尽可能保守沽疗D.急诊B超检查E.急诊胃镜检查19. 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治疗措施为:A.心肺复苏B.电击除颤C.利多卡因D.心脏起搏20. 与自发性气胸有关的症状是A.胸痛.咯血.呼吸困难B.胸骨后痛.大汗C.咳痰.咯血.发热D.胸痛.干咳.呼吸困难E.端坐呼吸.双肺湿罗音21. 易合并动脉损伤的骨折是A.髂骨翼骨折B.肱骨髁上骨折C.尺桡骨双骨折D.腓骨骨折E.桡骨远端骨折2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首要的治疗方法A.地塞米松30mg加在20%甘露醇250ml内静脉滴入B.胞二磷胆碱400mg 静脉滴入C.氧气疗法D.冬眠疗法注射23. 处理急性呼吸困难首选A.急送医院B.畅通呼吸道C.详尽查体D.吸氧E.镇静24. 决定急性中毒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A.接触毒物时间的长短B.毒物的毒性程度C.早期诊断D.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物的快慢E.解毒剂使用的剂量25. 男性,40岁,突然呕血300mL,暗红色,并解黑便2次,查体:蜘蛛痣,肝肋下1.5cm,质硬,脾肋下3.0cm,少量腹水,首选治疗方法是A.静脉注射维生素KB.输白蛋白C.法莫替丁静脉滴注D.静脉滴注垂体加压素E.服用氢氧化铝凝胶26. 心肺复苏术的顺序应为A.呼吸.循环.气遭.确切治疗B.循环.呼吸.气道.确切治疗C.气道.循环.呼吸.确切治疗D.气道.呼吸.循环.确切治疗E.呼吸.气道.循环.确切治疗27. 治疗急性中毒的首要措施是:A.立即中止接触毒物B.清除进入人体的吸收/未吸收毒物C.应用特效解毒药物D.对症治疗E.支持治疗28. 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主要表现是A.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视力模糊B.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步态蹒跚,腹泻C.瞳孔明显缩小,肌肉颤动,大汗,流涎,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D.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模糊,血压上升E.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肌肉颤动,心率加快29. 对多发性创伤,基础创伤生命支持的技术指A.止血.包扎.固定B.开通静脉通路C.急诊手术D.现场输血30. 心肺复苏对下列哪一种死亡无效A.生物学死亡B.临床死亡C.脑死亡D.心源性猝死31. 下列中毒与解毒剂组合,哪组不正确: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小剂量美蓝B.有机磷杀虫剂中毒—阿托品C.氰化物中毒—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D.急性洒精中毒—纳洛酮E.敌鼠中毒—维生素B632. 休克患者应取平卧位:A.下肢抬高15°—20°B.头抬高15°—20°C.头低15°—20°D.下肢抬高25°—30°E.不确定33. 有关脑死亡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极度深昏迷B.有自主呼吸C.有心跳D.脑电图等电位34. 诊断有机磷中毒的最重要指标为:A.确切的接触史B.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C.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D.阿托品试验阳性E.呕吐物有大蒜味35.男性,30岁,节律性上腹隐痛3年,加重2天,10小时前呕血少量,黑便3次,量约1000g,血压9/6kPa(68/45mmHg)脉搏120次/分,血红蛋白90g/L,下列何种处理为首选A.立即外科手术B.大量低分子右旋糖酐滴注C.急诊内镜电凝止血D.输液.输血E.大量输葡萄糖36.一老年人摔倒,髋部疼痛,能行走,后疼痛加重。
急救知识竞赛题一、题目:心脏骤停时的急救措施是什么?答案: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即将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心脏骤停时的急救步骤:1. 确认状况:首先,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没有呼吸和脉搏。
如果确认是心脏骤停,即将呼叫急救电话。
2. 开始心肺复苏: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膝弯曲。
然后,将手掌叠放在胸骨正中间,另一只手放在上方,交叉握紧。
用身体的分量,而不是肌肉力量,向下按压胸骨,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按压。
按压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3. 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按压之间,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掀开下巴,使气道畅通。
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下巴,使口部张开。
吹气时,将嘴对准患者的嘴巴,用足够的力度吹气,使胸部上升。
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每2次按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
4.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尽快呼叫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会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并尽快到达现场。
二、题目:如何处理烧伤伤口?答案:正确处理烧伤伤口可以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以下是处理烧伤伤口的步骤:1. 即将冷却:将烧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洗,或者使用冷湿毛巾覆盖烧伤区域。
冷却时间至少持续10-2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
2.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轻轻清洁烧伤伤口。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或者刷子,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
3. 创口覆盖:用无菌敷料或者干净的纱布覆盖烧伤伤口。
避免使用粘性敷料,以免粘住伤口。
4. 避免破裂水泡:对于有水泡的烧伤,不要用针扎破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水泡破裂,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并覆盖伤口。
5.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但请务必按照药品说明和医生建议使用。
6. 寻求医疗匡助:对于严重烧伤或者烧伤面积较大的情况,应尽快就医。
医生会根据烧伤程度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三、题目:如何救助溺水者?答案:救助溺水者需要迅速而镇静的反应。
急救知识竞赛题1.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请描述其步骤和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以下是CPR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步骤一:判断环境安全。
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步骤二:检查患者的反应。
轻拍患者的肩膀并询问:“你还好吗?”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寻求帮助。
步骤三:呼叫急救电话。
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告诉调度员你所在的位置和患者的情况。
步骤四:开始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将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然后用身体重量施加下压力,每分钟进行100-120次的按压。
步骤五:进行人工呼吸。
倾斜患者的头部,掀起下巴,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下巴,然后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
步骤六:继续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继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2. 请列举常见的急救场景,并描述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
常见的急救场景包括心脏骤停、窒息、中暑、溺水、心脏病发作、中风、严重出血等。
以下是针对这些场景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呼叫急救电话并按照CPR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窒息:如果患者无法说话、咳嗽或呼吸,立即给予背部拍击或腹部推压,如果无效,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中暑:将患者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并给予冷却,给患者喝水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如果症状严重,立即就医。
溺水:立即将患者从水中救出,检查呼吸并进行CPR,呼叫急救电话并按照指导进行急救。
心脏病发作:让患者坐下并保持安静,呼叫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有服用硝酸甘油的药物,帮助其使用。
中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部歪斜、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等症状,立即就医,不要给予任何药物。
严重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如果出血无法控制,立即就医。
幼儿园教师保育员急救知识培训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保育员急救知识》教材第五章,详细内容包括心肺复苏(CPR)基本步骤、异物梗塞处理方法、常见意外伤害初步处理与紧急处置。
具体涉及知识点有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吸道异物梗塞海姆立克自救与他救手法、烧伤、烫伤、骨折现场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保育员能够掌握基本心肺复苏技能,正确处理吸道异物梗塞紧急情况,解并初步应对常见幼儿意外伤害,提高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为心肺复苏正确操作流程,以及异物梗塞海姆立克手法。
教学重点则是让每位保育员都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做出反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心肺复苏模拟人;2. 海姆立克急救教学模型;3. 教学视频与PPT;4. 烫伤、烧伤、骨折等急救处理道具;5. 相关急救知识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模拟幼儿突发意外视频,引起保育员们重视,并引出本节课主题。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步骤、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通过PPT展示操作流程。
3. 操作演示: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并指导保育员进行分组练习。
4.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异物梗塞处理方法,演示海姆立克自救与他救手法。
5. 随堂练习:保育员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手法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讲解并演示烧伤、烫伤、骨折等常见意外伤害现场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心肺复苏步骤:按压→吹气→检查吸;2. 海姆立克手法:站立位、双手环抱、快速冲击;3.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烧伤→清水冲洗、烫伤→冰敷、骨折→固定。
七、作业设计答案: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快速判断、有力按压、正确吹气;海姆立克手法操作要点:站立位、双手环抱、快速冲击、重复操作至异物排出。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
答案:烧伤处理方法:用清水冲洗,避免使用冰水或冰敷;烫伤处理方法:用冰敷减轻疼痛,避免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骨折处理方法:固定患处,避免移动,及时就医。
急救知识竞赛题一、题目: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案: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急救措施,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其基本步骤包括:1.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歇性呼吸。
2. 呼叫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情况并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3. 开始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以下步骤:a. 按压胸部: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膝弯曲。
站在患者旁边,将手掌叠放在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放在叠放手上,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
按压的速度应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b. 人工呼吸:在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用嘴对鼻进行呼气,每次呼气时间约为1秒,观察胸廓是否有抬起。
c.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
二、题目:如何处理窒息患者?答案:窒息是指气管或食道被异物阻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
处理窒息患者的步骤如下:1. 确认窒息:观察患者是否无法说话、咳嗽或呼吸,是否出现窒息的明显迹象。
2. 给予急救: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a. 成人和儿童:进行胸部冲击法。
站在患者背后,用拳头紧握,拇指朝下,放在患者胸骨下缘,用力向内上方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b. 婴儿:将婴儿放在手臂上,头部向下,用手掌轻轻拍击婴儿背部,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
3. 若急救措施无效:若急救措施无法解除窒息,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情况并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4. 学习急救技能:为了更好地应对窒息等紧急情况,建议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课程,学习正确的急救技能和措施。
三、题目: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休克状态?答案: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危险情况,其特征是血液循环不足,导致身体各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休克状态的方法如下:1. 观察症状:休克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症状:a. 皮肤苍白或灰白色、湿冷:由于血液供应不足,皮肤失去正常的血色,触摸时冰冷而湿润。
急救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颏法。
2. 抢救伤员时,应先救命,后治伤。
3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侧卧的方式
4 .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止血。
5. 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6.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颈部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7. 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法止血。
8. 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上三分之一处。
9.大腿上的止血带的标准部位是大腿中下1/3交界处。
10.心肺复苏(简称CPR)术是针对呼吸、心搏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与外界进行氧气交换,然后通过心脏收缩跳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挤压到血管输往全身以维持脑和全身各脏器的正常功能。
心肺复苏包括1初级生命支持2高级生命支持3持续生命支持3个阶段。
11.心肺复苏中的初级生命支持(简称BLS)又叫现场急救或初级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徒手抢救;包括的步骤是1 开放气道2 人工呼吸 3 胸外心脏按压。
12.遇有溺水者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水面,迅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设法使其尽快倒出腹腔或胸腔积水.倒出积水方法包括:
1膝顶法2 肩顶法 3 抱腹法
13.当重大疾病或伤情发生时,重伤患者往往危在旦夕,抢救者需迅速作出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的判断,判断意识可用拍打其肩部和呼喊其姓名;判断呼吸则采用:
1看-眼睛看其胸廓有无起伏2听-侧耳听其有无呼吸的声音3感觉-面部感觉病人有无呼吸气流。
14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15.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定位是从急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往上滑,至两肋弓切迹上两横指上缘。
16.胸外心脏按压动作要点为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借体重下压。
生存链的概念:早期呼救、早期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7.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
18.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19.刀伤的处理,重要原则是不要取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0.现场复苏成功的判断依据为:自主循环恢复。
21.心跳骤停的病理生理:心脏骤停后3秒出现头晕,10-20秒出现晕厥,40秒出现抽搐,30-40秒出现瞳孔散大,60秒出现延髓抑制。
4-6分钟,大脑出现不可逆损伤。
22.老年人的脉压差较年轻人为大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降低。
23.气道梗塞施以Heimlich急救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肚脐上方2横指处。
二> 判断题:
24. 处理伤员失血的措施可通过外部压力,使伤口流血止住,然后系上绷带。
答案:正确
25. 救助休克伤员时,应采取中凹体位——腿部垫高是为了防止下肢水肿,同时加强血液回流;头部垫高是为了防止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
答案:正确
26.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儿童3厘米婴幼儿2厘米.答案:正确
27.移动脊柱骨折的伤员,切勿扶持伤者走动,可用软担架运送。
答案:错误
28.判断心脏骤停的必备症状:大动脉搏动消失、意识丧失、呼吸呈叹息样答案:正确
29.骨折伤员固定伤处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答案:正确
30.遇有触电致伤者急救时首先要用绝缘体切断电源,也可用手直接拉开触电者。
答案:错误
31.遇有呼吸困难病人急救时,应去除机械缺氧因子,采取半坐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答案:正确
32. 伤员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要及时还纳并固定。
答案:错误
33.骨折伤员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伤员姿势。
答案:正确
34.如遇伤员无呼吸时,应立刻对伤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答案:正确
35.气道开放包括: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托颌法。
答案:正确
36.被黄蜂蜇伤时,可用2-3%碳酸氢钠、肥皂水、淡石灰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被蜜蜂蛰伤则需要弱酸性溶液(如醋、0.1%稀盐酸等)中和。
答案:错误
37. 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答案:正确
38.被蛇咬伤时,一定要制动、放低,近心端绑扎,以免毒液吸收入血。
答案:正确
39.使用消毒液体消毒时,碘伏可以和红汞消毒液合用。
答案:错误(会起汞化反应,烧伤皮肤)。
40.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