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MN网络体系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541.50 KB
- 文档页数:10
PLMN的类型什么是PLMN?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是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一个由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建立和管理的网络,用于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PLMN由一组基站、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组成。
基站负责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接入网负责将信号传输到核心网,核心网负责处理和转发通信数据。
PLMN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技术,PLMN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PLMN类型。
GSM PLMN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它定义了PLMN的基本架构。
GSM PLMN由GSM基站子系统(BSS)和GSM核心网(CS-CN和PS-CN)组成。
GSM PLMN支持语音通信和短信服务,并具有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
它使用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将通信频段划分为时间片,以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
UMTS PLMN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GSM的升级版本。
UMTS PLMN由UMTS基站子系统(Node B)和UMTS核心网(CS-CN和PS-CN)组成。
UMTS PLMN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
它使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将通信频段划分为码片,以实现更高的用户容量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LTE PLMN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UMTS的升级版本。
LTE PLMN由LTE基站子系统(eNodeB)和LTE核心网(EPS-CN)组成。
LTE PLMN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它使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将通信频段划分为子载波,以实现更好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为您解析PLM体系结构1.1 引言PLM不是一个单项技术或应用,两是一个技术和应用的复杂集合。
PLM系统必须具备一个完备的技术框架。
用来规范和描述PLM系统应该包含哪些组成元素,以及如何组织这些组成元素,以使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有效运行,协同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
因此,对PLM 体系结构的研究,将是顺利开发和实施PLM系统的关键。
对PLM体系结构的技术主要需求如下:(1)PLM系统功能复杂,体系结构庞大,为了便于功能的实现,全面支持企业核心业务及关键过程的信息化,PLM系统在功能上应该包括项目管理、配置管理和状态管理等。
这就要求PLM系统必须实现多种跨平台协议和多种用户界面接口,包括Web客户端和胖客户端等。
在每一类功能中应该包含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这些单元可能表现为一种工具。
如可视化,也可能表现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2)PLM体系结构涉及到多个垂直划分的技术层次和水平划分的功能模块,不同的子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实现技术,在设计PLM体系结构对需要考虑这些层次和模块之间的集成性,可替换性和耦合性。
一个设计良好的PLM体系结构应该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层与层之间的耦合性降低到最低,模块构件的可替换性强。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构件或者第三方构件来充实整个系统。
(3)PLM体系结构需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一切有用信息的安全性。
企业信息化之后的信息安全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在设计PLM体系结构时,需要通盘考虑数据存取的安全性,保证运行过程中信息不丢失、不被非法拷贝、删除、修改.同时在个别子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影响其他系统的运行,出错后数据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
PLM体系结构为PLM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体现了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构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PLM体系结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指导系统设计和进化的原则。
第5章全局参数配置5.1 概述5.1.1 UMTS移动区域1.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区域概念(1) PLMN(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区PLMN是由行政部门或公认的私人运营商建立并操作的,为公众提供大陆移动无线通信服务为特定目的的网络。
PLMN用于区分一个国家不同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如中国大陆就由中国移动的PLMN和中国联通的PLMN构成。
不同运营商的PLMN采用不同的PLMN标识进行区分。
(2) 位置区、路由区●LA (Location Area,位置区)是CN中CS域的概念,是移动终端在不进行VLR更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移动的区域。
位置区用于CS服务,例如CN在LA范围内发起CS域寻呼,同时UE可能被分配CS业务相关临时标识CS _TMSI,该标识在LA内唯一。
●RA (Routing Area,路由区)是CN中PS域的概念,是移动终端在不进行SGSN更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移动的区域。
路由区用于PS业务。
例如,CN在RA范围内发起PS域寻呼,同时UE可能被分配PS业务相关临时标识PS_TMSI,该标识在RA内唯一。
LA和RA的共同点在于:一个RA或一个LA都由连接在同一个CN节点的多个RNC的小区组成,都只能由一个CN服务节点控制。
不同的是,控制RA的CN服务节点是SGSN,控制LA的CN服务节点是MSC/VLR。
从位置关系上看,RA是LA的子集。
换句话说,RA不能跨越LA。
(3) 服务区SA(Service Area,服务区)由同属于某一相同LA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组成,用于向CN指示UE所处的位置。
小区可能属于一个或两个服务区,对于后者,一个SA属于广播域,另外一个属于CS和PS域。
(4) 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内部区域UTRAN 内部区域包括URA (UTRAN Registration Area , UTRAN 位置登记区)区和小区。
PLMN2012-08-08 09:06:30|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由政府或它所批准的经营者,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
PLMN = MCC + MNC,例如中国移动的PLMN为46000,中国联通的PLMN 为46001。
PLMN的分类对于一个特定的终端来说,通常需要维护几种不同类型的PLMN列表,每个列表中会有多个PLMN。
(1)RPLMN(Registered PLMN 已登记PLMN):已登记PLMN。
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
在3GPP 2003年第TSG TP-21次会议上决定,将该参数从USIM卡上删掉,而将其保存在终端的内存中。
(2)EPLMN(Equivalent PLMN 等效PLMN):为与终端当前所选择的PLMN 处于同等地位的PLMN,其优先级相同。
(3)EHPLMN(Equivalent Home PLMN 等效本地PLMN):为与终端当前所选择的PLMN处于同等地位的本地PLMN。
其实:EHPLMN和EPLMN就好比是中移动的新建的158网络,而PLMN就好比是原来的135~139网络。
(4)HPLMN(Home PLMN 归属PLMN):为终端用户归属的PLMN。
也就是说,终端USIM卡上的IMSI号中包含的MCC和MNC与HPLMN上的MCC和MNC是一致的,对于某一用户来说,其归属的PLMN只有一个。
(5)VPLMN(Visited PLMN 访问PLMN):为终端用户访问的PLMN。
其PLMN 和存在SIM卡中的IMSI的MCC,MNC是不完全相同的。
当移动终端丢失覆盖后,一个VPLMN将被选择。
(6)UPLMN(User Controlled PLMN 用户控制PLMN):是储存在USIM卡上的一个与PLMN选择有关的参数。
软交换网络的总体结构软交换技术采用了电话交换机的先进体系结构,并采用IP网中的IP包来承载话音、数据以及多媒体流等多种信息。
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可以划分为业务接入、路由选择(交换)和业务控制3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通过交换机的内部交换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软交换技术是将上述3个功能模块独立出来,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实体实现,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功能扩展,并通过统一的IP网络将各物理实体连接起来,构成了软交换网络。
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入功能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边缘接入层;路由选择(交换)功能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层;业务控制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业务应用层;IP网络构成了软交换网的核心传送层。
边缘接入层软交换技术将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入模块独立成为一个物理实体,称为媒体网关(MG),MG功能是采用各种手段将各种用户及业务接入到软交换网络中,MG完成数据格式和协议的转换,将接入的所有媒体信息流均转换为采用IP协议的数据包在软交换网络中传送。
根据MG接入的用户及业务不同,MG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中继媒体网关(TG):用于完成与PSTN/PLMN电话交换机的中继连接,将电话交换机PCM中继中的64kbit/s的语音信号转换为IP包。
信令网关(SG):用于完成与PSTN/PLMN电话交换机的信令连接,将电话交换机采用的基于TDM电路的七号信令信息转换为IP包。
G和SG共同完成了软交换网与采用TDMA电路交换的PSTN/PLMN电话网的连接,将PSTN/PLMN网中的普通电话用户及其业务接入到了软交换网中。
接入网关(AG):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直接将普通电话用户接入到软交换网中,可为用户提供PSTN提供的所有业务,如电话业务、拨号上网业务等,它直接将用户数据及用户线信令封装在IP包中。
综合接入设备(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一类IAD同时提供模拟用户线和以太网接口,分别用于普通电话机的接入和计算机设备的接入,适用于分别利用电话机使用电话业务、利用计算机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另一类IAD仅提供以太网接口,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接入,适用于利用计算机同时使用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用户,此时需在用户计算机设备中安装专用的"软电话软件"。
plmn apn 频段对应关系-回复题目:PLMN, APN与频段之间的对应关系解析引言:在移动通信领域,PLMN(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网络)、APN(接入点名称)以及频段是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构建和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PLMN、APN和频段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作用。
一、PLMN概述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网络(PLMN)是一种提供无线电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它由多个基站和相关设备组成。
PLMN负责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发到目标设备。
每个PLMN都有一个唯一的PLMN标识码(PLMN ID),由一个移动国家码(MCC)和一个移动网络码(MNC)组成。
MCC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位数代码,而MNC则是由运营商按需分配的。
二、APN介绍接入点名称(APN)是一个标识符,用于确定移动网络中数据通信的终端节点。
每个移动网络运营商会为其用户提供一个或多个APN。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自己的设备来选择特定的APN,以便与所选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APN通常包含以下信息:1. APN名称:用于识别APN的名称。
2. 本地点分配协议(PDN)类型:指定要使用的协议类型(如IPv4或IPv6)。
3. IP地址:为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
4. Gateway IP地址:网络数据流通过的网关。
5. 认证类型:确定需要使用的身份验证类型。
三、频段与PLMN和APN的关系频段是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
不同的频段用于不同的通信技术,如GSM、CDMA、LTE和5G。
每个移动网络运营商会在不同频段中拥有一定数量的无线资源。
1. 频段和PLMN对应关系每个PLMN可以在多个频段上运营,但一个频段只能由一个PLMN使用。
此外,PLMN还可以根据需要分配不同的频段,以满足网络容量、数据速率以及服务范围的要求。
运营商根据其网络规模和需求来选择频段。
plmn是什么意思PLMN是什么意思在现代通信技术中,PLMN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PLMN代表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网络,即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基础网络架构。
它是连接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桥梁。
PLMN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无线通信和移动电话服务。
PLMN包括一系列的基站、控制器和交换机,这些设备以及相应的通信协议为用户提供了无线语音和数据服务。
不同的移动通信提供商可以通过PLMN相互连接,使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无缝的通信。
要了解PLMN更详细的意义和功能,我们需要先了解PLMN的组成部分。
1. 基站PLMN的基础是一系列的基站,也称为移动通信基站或基站台。
基站是一种特殊的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它们通常安装在高塔或屋顶上,用于覆盖一定区域内的无线通信需求。
基站负责处理来自移动设备的呼叫、短信和数据传输请求,并将其传递给其他PLMN组件进行处理。
2. 控制器PLMN中的控制器也是一项关键组件。
控制器通过管理和协调基站之间的通信来提供无缝的服务。
它们负责监视信号强度、调整频率和信道资源的分配,以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交换机PLMN中的交换机是负责将呼叫和数据传输从一个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关键设备。
它们通过将信息路由到正确的目标来实现连通性和无缝漫游。
PLMN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移动设备中的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
移动设备用户通过插入SIM卡来注册到特定的PLMN,使其能够连接到网络并使用移动电话和数据服务。
PLMN的优势是提供全球覆盖和无缝漫游功能。
用户可以在不同的PLMN之间切换,而无需更换SIM卡或遭受网络中断。
这种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任何地方使用其移动设备,并享受持续的通信服务。
此外,PLMN还提供了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机制。
通过加密和认证技术,PLMN确保用户的通信数据得到保护,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PLMN选择和小区选择目录1.1 PLMN (2)1.2 PLMN选择和重选 (3)1.3 PLMN选择的方法 (4)1.4 IMSI (5)1.5附件 (7)1.1 PLMN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由政府或它所批准的经营者,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
PLMN = MCC + MNC,例如中国移动的PLMN为46000,中国联通的PLMN为46001。
PLMN的分类对于一个特定的终端来说,通常需要维护几种不同类型的PLMN列表,每个列表中会有多个PLMN。
(1)RPLMN(Registered PLMN 已登记PLMN):已登记PLMN。
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
在3GPP 2003年第TSG TP-21次会议上决定,将该参数从USIM 卡上删掉,而将其保存在终端的内存中。
(2)EPLMN(Equivalent PLMN 等效PLMN):为与终端当前所选择的PLMN处于同等地位的PLMN,其优先级相同。
(3)EHPLMN(Equivalent Home PLMN 等效本地PLMN):为与终端当前所选择的PLMN处于同等地位的本地PLMN。
其实:EHPLMN和EPLMN就好比是中移动的新建的158网络,而PLMN就好比是原来的135~139网络。
(4)HPLMN(Home PLMN 归属PLMN):为终端用户归属的PLMN。
也就是说,终端USIM卡上的IMSI号中包含的MCC和MNC与HPLMN上的MCC和MNC是一致的,对于某一用户来说,其归属的PLMN只有一个。
(5)VPLMN(Visited PLMN 访问PLMN):为终端用户访问的PLMN。
其PLMN和存在SIM卡中的IMSI的MCC,MNC是不完全相同的。
当移动终端丢失覆盖后,一个VPLMN 将被选择。
(6)UPLMN(User Controlled PLMN 用户控制PLMN):是储存在USIM卡上的一个与PLMN选择有关的参数。
5g plmn选择逻辑
5G的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选择逻辑主要基于以下步骤:
1.PLMN搜索:在开机或从脱覆盖区域恢复时,终端(如手机)会
进行PLMN搜索,寻找可用的PLMN。
搜索过程会基于终端支
持的所有接入技术进行。
2.PLMN选择:在搜索到多个PLMN后,终端会根据优先级顺序
进行选择。
优先级顺序可能会根据运营商策略、用户偏好或终
端配置等进行调整。
3.注册:一旦选择了合适的PLMN,终端会尝试在该网络上进行
注册,以建立与服务网络的连接。
4.自动/手动模式:PLMN选择有两种模式: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终端会按照优先级顺序自动选择可用的最高优
先级PLMN。
如果用户选择了手动模式,终端会显示可用的
PLMN列表,并由用户进行选择。
5.漫游状态:如果终端处于漫游状态,即不在用户的主要归属运
营商的网络覆盖区域内,终端会根据用户的漫游协议选择可用
的PLMN。
具体的5G PLMN选择逻辑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或地区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的行为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配置、用户设置、运营商策略等。
因此,对于具体的5G PLMN选择逻辑,需要参考相关设备或系统的文档或向制造商/运营商咨询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ECI (28 Bits) = eNB ID(20 Bits) + Cell ID(8 Bits)换成16进制就是ECI共7位,eNB ID5位,Cell ID 2位;例如:Scell ID 80682509 转换成正常EnodeB ID和CI80682509换算为16进制就是4CF1E0D;也就是eNB ID:4CF1E;Cell ID:0D▊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SIM卡中,可用于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
其总长度不超过15位,同样使用0~9的数字。
其中MCC是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占3位数字,中国的MCC规定为460;MNC是移动网号码,由两位或者三位数字组成,中国移动的移动网络编码(MNC)为00;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MSIN 是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国际上为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所分配的号码。
IMSI共有15位,其结构如下:MCC+MNC+MSIN▊PLMN ID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D,公共陆地移动网络ID, 由政府或它所批准的经营者,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标识。
PLMN = MCC + MNC,例如中国移动的PLMN为46000,中国联通的PLMN为46001。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设备国家代码三个数字,如中国为460。
▊MNC移动设备网络代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是与移动设备国家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也称为“MCC / MNC”)相结合,以用来表示唯一一个的移动设备的网络运营商。
由所在国家分配,通常2~3数字组成。
▊MSI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移动用户识别号码10-11位,其结构如下:C+M0M1M2M3+ABCDCC由不同运营商分配,其中的M0M1M2M3和MDN号码中的H0H1H2H3可存在对应关系,ABCD四位为自由分配。
一、PLMN定义在通信领域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也称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它是特定国家/地区特定运营商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组合的标识中;PLMN通常由多种蜂窝技术组成,例如GSM/2G、UMTS/3G、LTE/4G,NR/5G由给定国家/地区内的单个运营商提供,这些通常就是蜂窝网络。
二、PLMN分类对于移动和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通常需要与固定网络互通;而PLMN可以在一个频带或其组合中提供服务。
通常PLMN受国家边界限制,根据国家法规,每个国家可能有多个PLMN。
每个订户与其归属PLMN (HPLMN) 之间存在关系。
如果通过另一个PLMN 处理通信,则该PLMN 称为受访PLMN (VPLMN)。
三、PLMN结构PLMN由移动国家代码(MCC)和移动网络代码(MNC)来标识,其中:MCC为3位数字,MNC为2-3位数字;每个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运营商都有自己的PLMN。
PLMN用于与其他PLMN 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互连以进行电话通信,或者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连以进行数据和互联网访问,其链路被定义为提供商之间的互连链路。
四、PLMN区域是按照规范向移动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地理区域。
在PLMN区域中,移动用户可以与终接网络的用户建立呼叫。
终止网络可以是固定网络、相同的PLMN、另一个PLMN或其他类型的PLMN。
终止网络用户还可以建立对PLMN 的呼叫。
五、PLMN分配一般来说每个PLMN区域仅限于一个国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网络服务商或网络类型及地区(区域)来分配。
如果一个国家有多个PLMN,它们的PLMN区域可能会重叠。
而在边境地区不同国家的PLMN区域可能会重叠。
除非另有协议主管部门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将相邻国家的跨境覆盖范围降至最低。
PLM的主要体系结构作者:苏玉龙陈郁钧发表:2003.09.22 09:56:41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赛迪网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全球制造业有望在产品开发解决方案上投入250多亿美元。
其中,PLM是众多方案中的重点。
PLM的生存环境PLM的坚实基础对于企业而言,实施PLM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企业的配套环境全面跟进。
概括起来,对企业的PLM起支撑作用的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产品数据管理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帮助制造商控制信息,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并管理产品开发过程;项目管理和协作能让雇员、供货商和客户通过基于Web 的工作室、项目计划编制、里程碑跟踪、工作分配和管理、以及论坛等方式共同完成项目;动态设计配置使用具有交互、动态、协作等特点的可视化功能,其中包括图形化产品系列建模、产品系列目录公布、产品配置以及数字化产品的自动化生成等功能,来帮助离散型制造商满足不断增加的依单设计产品需求;组件管理和零件目录能让设计人员通过Web来访问标准的、最佳的零件供货商,以最大可能实现零件的再用,并能让标准零件供货商为它们的客户提供大量的产品技术数据;制造协作简化交付制造过程,比如,在以组织为单位的工作室中交流信息和过程状态、跨组织更改管理、采购过程管理、以及供货商数据管理;特殊客户业务过程应用根据客户特殊的业务过程和旧系统,建立针对不同客户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图1 PLM的一体化系结构PLM需要合理的体系结构当在复杂的数字化价值链中优化产品开发过程时,解决方案的体系结构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一个差的体系结构,将导致部署困难,在每次升级时造成巨大的组件集成成本,而多种技术混杂也限制了将来系统的柔性,并容易产生多点故障。
领先的制造企业正意识到:在考虑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以优化整个数字化产品价值链的产品开发过程时,软件的体系结构至关重要。
如果不了解PLM解决方案的基础架构,那么,几乎不可能确保该方案可维护信息的完整性,支持广义用户社区之间有效而高效的协作以及支持产品数量、产品类型和全球合作的增长。
3GPPUMTS结钩与PLMN网的配置3GPP UMTS结钩与PLMN网的配置一 3GPP UMTS结钩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组织(3GPP)从物理和功能的观点提出了一般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结构,在物理模型方面采用了“域(Domain)”的概念,如图(3-1)所示。
在功能模型方面采用了“层(Strata)”的概念,如图(1-2)和图(1-3)所示。
两种概念的分别引入和相互映射,允许UMTS网络在IMT-2000系列的各网络中应用。
1.1 UMTS的物理结构模型参照图(1-1),UMTS的物理结构模型由各域及它们之间的接口组成,所谓“域”是指各实体的一种高层次的组合,各接口符号的下标“u”表示是UMTS系统的接口。
应当指出,图中各域将会是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演进的结果,例如核心网域可以由现用的GSM、N-ISDN、B-ISDN或PDN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形成。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演进可以通过配置在各域中的互工作功能(IWF)来实现。
图(1-1)3GPP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型基本结构分为用户设备域(UE)和基础设施域(IS),其间的接口Uu为UMTS的无线电接口。
用户设备域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功能层的各类设备,称之为用户终端设备,而且这类设备也可以采用双模或多模方式与一个或多个现用无线或固定的接入接口相兼容。
UE域进一步分为移动设备域(ME)和用户业务标识模块域(USIM),其间的参考点为Cu。
ME实现无线电传输,并包含有各种应用,它还可以细分为实现传输及相关功能的移动终端(MT)和含有端到端应用的终端设备(TE)。
USIM域包含各种数据和程序,用以清楚而安全地标识USIM自身。
这些功能通常嵌入一个单独的智能卡,该卡又与指定用户相连系,所以USIM也能够标识该用户,而与他所使用的ME无关。
基础设施(IS)域进一步分为接入网域(AN)和核心网域(CN),其间的参考点为Iu。
这样划分的目的是将接入有关的功能与其它(非接入有关的)功能分隔开来,同时符合UMTS所采用的模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