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练习与答案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02.00 KB
- 文档页数:11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p.13练习题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
1.表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反映这种规律性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性。
2.表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
3.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4.表示看事物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p.43练习题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1)“艺术”的内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的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2)“宇宙”的内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
“宇宙中的物质”的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和集中的物质,即天体。
(3)“国家”的内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外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4)“生产资料”的内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须具有的物质资料。
“生产资料”的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5)“科学”的内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科学”的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6)“宪法”的内涵: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的外延:资本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
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或非集合)?发 展 中 国 家亚 洲 国 家印 度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2)政 党中国共产党 无产 阶 级先 锋 队(3)亚洲小学生 中学生三好学生工人(4) 直接 经验 知识 间接 经验 知识(5)科研 工作者 教育 工作者脑力劳动者劳 动 者(6) 伟大 的思 想 家 伟大 的文 学家伟大的革命家鲁 迅 (7) 小说戏 剧文学作品(8)(1)集合概念。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道成编辑,2012.1.15.第一章、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课堂练习1:填空题: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逻辑形式)、(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个思维的逻辑形式都由(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
3、“只有p才q”这一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4、“有S是P”这一逻辑形式的逻辑变项是(S、P)。
课堂练习2:指出下列陈述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这几道题因没有标准答案,我也有些说不准,放心,有出入的题是不会出现在考题中的!!)1、在有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某种特殊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2、文学作品的创作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
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3、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创造都离不开合乎逻辑的思考。
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4、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但他遗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
逻辑学;某种特殊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5、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要求“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
逻辑学6、演讲要有逻辑力量。
思维规律、规则7、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思维规律、规则8、这真是强盗的逻辑。
某种特殊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课堂练习3:指出下列陈述哪些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SAP2、金子是闪光的。
SAP3、只有动脑筋,才能学好逻辑。
p←q4、有些鸟是候鸟。
SIP5、某厂有些产品远销欧美。
SIP6、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SAP7、只有你来,他才来。
p←q8、或者小王去,或者小张去。
p∨q126; 37; 45;8课堂练习1:填空题: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共产党:普遍、集合、正杜甫:单独、非集合、正非党员:普遍、非集合、负剥削者:普遍、非集合、正无机物:非集合、普遍、正区别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北京大学的学生多数是本科生。
”非集合(2)“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集合(3)“这堆苹果至少有2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