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滑极限量规)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8
第七章孔、轴检测与量规设计基础孔、轴(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独立原则时,它们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分别使用普通计量器具来测量。
对于采用包容要求○E的孔、轴,它们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应该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时,它们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综合结果应该使用功能量规检验。
孔、轴实际尺寸使用普通计量器具按两点法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能够获得实际尺寸的具体数值。
形位误差使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测量结果也能获得形位误差的具体数值。
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而用以检验孔、轴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结果的专用计量器具,用它检验的结果可以判断实际孔、轴合格与否,但不能获得孔、轴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具体数值。
量规的使用极为方便,检验效率高,因而量规在机械产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和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GB/T 8069—1998《功能量规》,作为贯彻执行《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普通平键与键槽》、《矩形花键》等国家标准的技术保证。
§1 孔、轴实际尺寸的验收一、孔、轴实际尺寸的验收极限按图样要求,孔、轴的真实尺寸必须位于规定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范围内才算合格。
考虑到车间实际情况,通常,工件的形状误差取决于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精度,工件合格与否只按一次测量来判断,对于温度、压陷效应以及计量器具和标准器(如量块)的系统误差均不进行修正。
因此,测量孔、轴实际尺寸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测量误差,测得的实际尺寸通常不是真实尺寸,即测得的实际尺寸=真实尺寸±测量误差,如图7-1所示。
鉴于上述情况,测量孔、轴实际尺寸时,首先应确定判断其合格与否的尺寸界限,即验收极限。
如果根据测得的实际尺寸是否超出极限尺寸来判断其合格性,即以孔、轴的极限尺寸作为孔、轴实际尺寸的验收极限,则有可能把真实尺寸位于公差带上下两端外侧附近的不合格品误判为合格品而接收,这称为误收。
光滑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简介:
使用量规可检验被检尺寸不超过最大极限尺寸,以及不小于最小
极限尺寸,其结构简单,通常是一些具有准确尺寸和形状的实体,分
通端(规)和止端(规),如圆柱体、圆锥体、块体平板等。
光滑极限量
规主要分为塞规、环规和卡规三大类。
塞规是用于孔径检验的光滑极限量规,其测量面为外圆柱面、球
面等。
其中,塞规尺寸具有被检孔径最小极限尺寸的为孔用通规,具
有被检孔径最大极限尺寸的为孔用止规。
环规是用于轴径检验的光滑极限量规,其测量面为内圆环面。
其中,圆环直径具有被检轴径最大极限尺寸的为轴用通规,具有被检轴
径最小极限尺寸的为轴用止规。
卡规是用于轴径检验的光滑极限量规,其测量面为两平行内表面。
其中,两测量面的间距具有被检轴径最大极限尺寸的为轴用通规,具
有被检轴径最小极限尺寸的为轴用止规。
规则:
通端(规):模拟最大实体边界,检验孔、轴或距离的体外作用尺
寸是否超过最大实体边界,测头在允许公差内通过被检要素。
止端(规):检验孔、轴或距离的实际尺寸是否超过最小实体尺寸,测头在允许公差内不能通过被检要素。
分类:
光滑极限量规按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规。
工
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
用代号“T”和“Z”表示。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一、基本原理光滑极限量规是通过两个可调节的测量脚来确定物体的尺寸。
其中一个脚是固定脚,用于固定量规。
另一个脚是可动脚,通过螺旋机构调节其位置来测量物体的尺寸。
当可动脚接触到物体表面时,螺旋机构会自动停止调节。
这时,通过读取量规刻度,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尺寸。
二、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使用前,首先要确保光滑极限量规的表面清洁无划痕,并且测量脚之间的间隙没有异物。
同时,还要检查量规的刻度是否清晰可读。
2.调整零位:将可动脚与固定脚完全分开,然后轻轻旋转可动脚,直到其两个测量脚的间隙与待测物体的预期尺寸接近。
此时,将可动脚锁紧,确保其位置不再变化。
3.测量物体:将待测物体放置在两个测量脚之间,然后用适当的力使其表面与测量脚紧密接触。
注意,力度应该适中,不能过大或过小。
4.读取测量结果:通过读取量规上的刻度,确定两个测量脚之间的间隙大小。
通常情况下,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可以精确到0.02毫米。
读取结果后,及时关注量规的读数,以免由于松动而引起误差。
三、注意事项1.量具保养: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精密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特别是量规的测量脚,要保持清洁无划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使用时避免碰撞: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量规与硬物碰撞,以防刻度损坏或测量脚变形。
3.防止过量力:量规的测量脚只需要与待测物体轻轻接触即可,不需要施加过大的力度,否则会导致量规变形,影响测量准确性。
4.正确读数:读数时要确保视线垂直于量规刻度,避免视角产生误差。
同时,要注意光照条件,确保刻度清晰可读。
5.温度影响:量规的测量准确性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在正式进行测量前,要保证量规和待测物体的温度相等。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