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容积率计算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FAR)是指一个地块上建筑总面积与该地块面积的比值,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常见的应用场景。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简易计算法和细致计算法。
简易计算法简易计算法是指通过建筑的总体积来计算容积率的方法。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容积率 = 建筑总体积 ÷ 地块面积其中,建筑总体积包括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乘以总层数。
例如,一栋建筑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有5层,那么这栋建筑的总体积为1000 * 5 = 5000立方米。
细致计算法细致计算法是指通过分别计算每个楼层的建筑面积来计算容积率的方法。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容积率= ∑第n层建筑面积 ÷ 地块面积其中,第n层建筑面积是指该层建筑的实际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可能需要剔除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等,只计算纯住宅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计算规则也会因地区或者建筑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容积率的应用场景容积率是评价城市规划合理性和建筑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场景。
建筑设计与规划容积率是建筑设计与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容积率的精准计算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建筑密度、楼层高度、开发强度等方面的有效控制。
在城市规划中,容积率是合理布局和城市形态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规划师合理布局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路网等。
不动产估价在不动产估价中,容积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动产估价师在进行估价时需要根据地块的容积率来确定其价值,容积率越高,不动产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房地产投资对于房地产投资者来说,容积率也是决定投资回报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容积率越高,房屋单位面积的开发成本就越低,从而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容积率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城市形态、建筑密度、不动产价值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关于印发《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的通知沪规法〔2004〕306号各区(县)规划管理局、各派出机构、规划设计单位:现将《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及时反馈我局。
二○○四年四月二日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为了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阶段和建设项目审批阶段有关容积率计算的规则,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现作出如下规定:一、有关概念(一)住宅规划容积率住宅规划容积率——又称“住宅毛容积率”“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二)住宅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又称“住宅净容积率”“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指每公顷住宅建筑基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三)商办建筑容积率商办建筑容积率——又称“商办净容积率”,是指每公顷商办建筑基地上拥有的商办建筑面积。
(四)核定建筑面积核定建筑面积——是指建设项目中,根据净容积率计算的建筑面积。
(五)可建建筑面积可建建筑面积——是指建设项目中,根据净容积率计算的建筑面积,根据有关奖励条款规定计算可增加的建筑面积,以及不计入容积率计算的其它各类建筑面积的总和。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容积率计算规则(一)中心城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依据单元规划确定的可开发建筑面积,分别核定毛容积率和净容积率。
单元规划未制定前需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按市规划局《关于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沪规法[2004]162号)规定的程序,核定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容积率等规划编制条件。
(二)中心城以外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依据郊区区县域总体规划、新城总体规划、国家级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可开发建筑面积,分别核定毛容积率和净容积率。
上述总体规划未制定前需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参照《技术规定》表二核定净容积率。
(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根据用地性质细分建筑基地,分别核定净容积率。
《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规定》一、建筑面积计算规定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水平投影面积,可以分为建筑总面积和建筑净面积。
1.建筑总面积: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建筑结构、外墙、阳台、走廊、楼梯等。
2.建筑净面积: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实际使用面积,不包括建筑结构、外墙、阳台、走廊、楼梯等。
3.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地下部分的总面积,包括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
二、容积率计算规定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体积与规定用地面积的比值,用于衡量建筑物的容量利用程度。
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总面积/规定用地面积1.规定用地面积:规定用地面积是指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土地用途规划确定的建筑用地面积。
2.容积率分类:根据具体规划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容积率要求。
通常分为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3.住宅用地容积率标准:在住宅用地规划中,一般根据居住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容积率标准。
例如,高密度住宅用地容积率要求为1.0-2.5,低密度住宅用地容积率要求为0.6-1.0。
4.商业用地容积率标准:商业用地容积率要求一般较高,以保证商业活动的发展。
例如,商业建筑容积率要求一般在1.5-3.0之间。
5.工业用地容积率标准:工业用地容积率要求一般较低,以保证工业生产的需要。
例如,工业建筑容积率要求一般在0.5-1.5之间。
三、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控制原则1.合理规划: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用地规划,合理规划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和容积率。
2.经济适度:保证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合理经济适度,既满足建筑功能和需要,又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3.环境友好:考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计算的重要性1.指导建筑规模控制: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计算可以为建筑规模的控制提供指导,确保建筑物的大小适度。
2.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控制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容积率直接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
因此,购房者在购房前,不仅要了解容积率的含义,还要了解容积率的计算方法,避免造成容积率的原因,但购房者并不满意。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块土地,容积率是指房屋总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效率,以及地价水平的差异。
当建筑物超过8米时,在计算容积率时,建筑面积将增加一倍。
总容积率=住宅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住宅总容积率=住宅总建筑面积/规划建设用地。
综合容积率=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规划建设用地。
工业建筑面积比=(厂房面积+结构面积)×厂房面积。
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配套公共建筑面积。
不含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不含商业用途)+高架建筑面积。
低容积率对生活有什么影响?1生活舒适度高。
低容积率表明,在同一地块面积的情况下,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实际人口也较少。
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绿地和相对较大的楼间距,可以大大提高购房者的舒适度。
2房价很高。
低建筑面积比的房子也更贵。
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一地区,小高层建筑的价格远高于超高层建筑的价格。
三。
非普通住房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
一般来说,如果容积率低于1,房子就是非普通住宅。
如果在某些城市购买这类房子,首付比例会高于普通住宅。
同时,公积金贷款也不允许。
建筑面积比是大还是小?容积率的大小与开发商和购房者有很大关系。
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的大小会影响房屋的土地成本比例,而对于购房者来说,容积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如果容积率相对较小,则该小区的建筑密度相对较低,居住舒适度会有所提高;反之则舒适度较低。
好的住宅区,高层住宅的容积率不宜超过5,多层住宅的容积率不宜超过3。
但现在征地成本也很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住宅项目都能完成。
容积率计算规则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与总建设用地面积的商。
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为建设用地内各栋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
地下空间等建筑面积纳入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
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依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的规定执行,涉及以下内容的,按照下列条款执行:(1)对高度在米以下(含米)的设备层及储藏室,不计算容积率;(2)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米的半地下室纳入不计容积率和建筑面积;(3)住宅层高超过米的、办公建筑层高超过米的部分按其层高折算计入容积率,但建筑面积仍按一层计算。
住宅局部共享空间及办公共享空间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和容积率。
(4)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米的半地下室,其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按下式计算:A'=K×A式中:A'--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K—半地下室地面以上的高度与其层高之比,A—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5)市政公用设施(如为地区服务的变电站等)因选址困难,设置在其它拟建项目建筑基地内的,可纳入拟建项目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6)高、多层民用建筑底层设架空层(无围护结构)用作通道、停车、布置绿化小品、居民休闲设施等共用空间的,其建筑面积可纳入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架空层不应围合封闭挪作他用或出售、出租;(7)建筑物的阳台,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在计算容积率时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容积率,但房产发证面积仍按《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执行。
阳台是指供使用者进行半室外活动和晾晒衣服的建筑空间,封闭阳台应有围护结构与建筑室内空间分隔,阳台面积和进深不宜过大;(8)落地且窗洞高度达到米的飘窗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9)居住类建筑物的入户花园和空中花园应至少有一整面为开敞面,并参照阳台计算规则计算建筑面积和容积率。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一、容积率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基地总面积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特殊情况,按照本规则下列规定执行。
二、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5米时,建筑面积按该水平投影按1.5倍计算;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住宅建筑层高大于7.6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三、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5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8.8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四、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米时,建筑面积按1.5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10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五、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以上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地下室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六、建筑物的阳台,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当进深超过1.8米的各类阳台,均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
七、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阁楼、水箱间、电梯机房;结构(设备管道)转换层;底层车库、杂物间等。
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则颁布日期:2007/01/01实施日期:2007/01/01一、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容积率(以下简称容积率)计算方法,统一容积率计算规则,明确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数值和计入方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则。
二、一般情况下,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的计算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下列情况,按照本规则规定执行。
三、标准层层高超出常规指标的建筑(一)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4.5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0米 (2.8米+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0倍计入容积率。
跃层式住宅、低层住宅等当起居室层高在户内通高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
(二)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4.8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8米(3.6米+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0倍计入容积率;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9.4米(3.6米×2+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0倍计入容积率。
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可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
(三)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1米和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如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酒店、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商业用房)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6.1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 (3.9米+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0倍计入容积率;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0倍计入容积率。
计算容积率时,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未规定建筑面积计算方法的,参考以下要求计算。
(一)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住宅建筑层高大于等于8.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二)当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5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等于8.8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三)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6.1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等于10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四)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作为人防、停车、设备用房、门卫室、储藏室或其他非经营性功能使用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
(五)除上述情形外,建筑面积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的规定计算。
(六)住宅、办公、普通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及屋顶,独立式住宅建筑和特殊用途的大型商业用房,工业建筑、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类建筑暂不按本规则计算容积率,其建筑面积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的规定计算。
第0页/共1页。
容积率最简单三个公式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建筑行业和房地产领域来说,容积率可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下面我就来给您讲讲容积率最简单的三个公式。
咱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比如说,有一块地,面积是 10000 平方米,在这块地上盖了一栋楼,总的建筑面积是 20000 平方米,那这块地的容积率就是 20000÷10000 = 2 。
再来看第二个公式:总建筑面积 = 容积率×总用地面积。
假设一块地的容积率规定是 1.5,用地面积是 8000 平方米,那总建筑面积就是1.5×8000 = 12000 平方米。
第三个公式是:总用地面积 = 总建筑面积÷容积率。
比如说,已知一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是 30000 平方米,容积率是 2.5,那总用地面积就是 30000÷2.5 = 12000 平方米。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新开发的小区看房,那个销售一直在强调他们小区的容积率低,住着会很舒服。
我就问他具体是多少,他说容积率是 1.8 。
我心里就琢磨,按照这个容积率,小区的建筑密度应该不会太大,绿化和公共空间应该会比较充足。
果然,进去转了一圈,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比较宽,阳光能充分照进来,小区里还有挺大的花园和休闲区域。
这容积率啊,其实就像一个衡量小区舒适度和空间利用效率的尺子。
容积率低,说明小区里房子盖得少,居住环境相对宽松,绿化和公共设施也能有更多的空间;容积率高呢,房子就盖得多且密集,可能居住起来会感觉比较拥挤。
在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中,合理控制容积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容积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如果容积率过低,又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所以,这三个简单的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作用可大着呢!不管是买房的人,还是搞开发的,都得把这容积率的事儿整明白。
要不然,买了房住得不舒服,或者开发的项目不符合市场需求,那可就麻烦啦!总之,了解容积率的这三个公式,能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建筑和房地产相关的问题时,心里更有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是指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实际容积率以及规划容积率,计算出该项目的容积率达标情况的一种方法。
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它是衡量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规定,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地用途分区都有规定的容积率标准,开发商在筹划和设计房地产项目时,必须符合规定的容积率指标。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确定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包括所有楼层的建筑面积之和,用地面积则是指项目占用的实际土地面积。
接着,参照规划容积率标准,确定该地区、该土地用途分区所规定的容积率。
不同地区和用途分区都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商业用地的规划容积率一般较高,而居住用地的规划容积率则较低。
最后,比较实际容积率和规划容积率,判断该项目是否达标。
如果实际容积率小于规划容积率,那么该项目符合容积率指标规定;如果实际容积率大于规划容积率,那么该项目超出了规定的容积率,需要调整设计或申请相关审批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容积率指标只是判断一个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一个方面,开发商在设计和规划项目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配套、建筑风格、环境影响等。
同时,容积率指标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地方规划和政策要求进行修订和调整。
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容积率计算规则的制定,一般是根据城市当地土地资源环境状况、市场需求、交通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过科学分析和实地调查,制定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容积率标准。
以下是容积率计算规则的暂行规定,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一、容积率计算方法1.计算单位:容积率的计算单位为建筑总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2.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面积。
3.建筑总面积:指所有建筑物及用地上的主要建筑的总建筑面积。
4.用地面积:指用于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地面积。
二、容积率标准1.不同用地性质的容积率标准: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制定相应的容积率标准。
一般而言,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等用地性质的容积率标准会有所差异。
2.地块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确定容积率标准时,要考虑地块周边的交通、生态环境、设施配套等因素的影响。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容积率标准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资源浪费。
4.保护生态环境:容积率标准应符合生态环境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5.人口密度控制:容积率标准不仅要考虑土地利用效益,还要合理控制人口密度,避免因过高的容积率导致人口过密。
三、容积率管理与控制1.容积率控制范围:容积率的管理与控制范围应包括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各类用地。
2.用地规划与建设:在用地规划和建设时,要按照容积率计算规则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3.用地审批与监管:对符合容积率计算规则的用地申请进行审批,并定期进行监管和评估。
4.不合理用地整改:对不符合容积率计算规则的用地进行整改,保证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容积率调整与优化: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规划要求,对容积率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容积率计算规则的暂行规定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计算和控制容积率,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
全国容积率计算方法规范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国各地对建筑容积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建筑环境质量的统一和提升,制定本文件。
第二条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
第三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本文件的要求进行容积率的计算。
第四条容积率计算方法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容积率计算应当准确、合理、可行,能够真实反映建筑体的容积。
(二)规范性:容积率计算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三)综合性:容积率计算应当综合考虑建筑设计方案的功能需求、用地条件、环境要求和美学要求等因素。
第五条容积率的计算应当依据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和相关资料进行,计算结果应当详细记录并加以审核。
第二章容积率计算内容第六条容积率计算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总体积:指建筑物的总体积,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
(二)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的面积。
(三)容积率:指建筑物的体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第七条建筑总体积的计算应当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建筑体积。
地上部分的建筑体积应当计算建筑的总高度和各个楼层面积的乘积之和。
地下部分的建筑体积应当计算地下楼层的面积和厚度的乘积之和。
第八条建筑占地面积的计算应当根据建筑物在效果图上的投影面积来确定。
第九条容积率的计算应当是建筑总体积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总体积/建筑占地面积。
第三章容积率计算方法第十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应当依据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建筑总体积和建筑占地面积的计算应当准确无误。
(二)容积率的计算结果应当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十一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手工计算或计算机辅助计算,但计算结果必须一致。
第十二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应当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规模和建筑类型的不同而确定。
第十三条在进行容积率计算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合理分配建筑体的容积。
容积率面积计算规则容积率是指地块上可建设建筑的总容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城市建设用地适度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容积率的控制和规划可以对城市的居住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不同用途地块的容积率控制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居住用地的容积率比较低,商业用地的容积率较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中等。
这是因为住宅用地通常需要考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社会效益,商业用地需要充分利用商业空间以提高经济效益,而工业用地则需要适度的容积率以适应生产活动的需要。
其次,容积率计算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总容积率与建筑物的高度有关。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容积率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高层建筑通常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提高建筑的容积率。
2.建筑物的绿化覆盖面积要求。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城市景观,容积率计算中通常会规定建筑物的一定比例需要用于绿化覆盖。
这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建筑物的基础设施要求。
容积率计算中还会考虑基础设施的需要,例如道路、供水、供电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需求会限制建筑物的容积率,以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需求。
4.建筑物的用地效益。
容积率计算中还会考虑建筑物的用地效益,即建筑物所提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容积率较高的建筑物应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容积率的计算规则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容积率的控制标准。
同时,容积率的控制与管理也需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容积率面积计算规则是衡量城市建设用地适度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不同用途地块的要求和相关原则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容积率的控制标准,并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和管理体系,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容积率计算规则
容积率的计算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总建筑占地面积和总规划用地面积,通过这两个值来计算容积率。
容积率=总建筑占地面积/总规划用地面积。
2. 根据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用地的大小。
当小区内总建筑占地面积越大时,容积率就越大,表示小区居住户数越多,人口越密集,所以居住舒适度更低。
相反,当小区内总建筑占地面积越小时,容积率就越小,表示小区住户少,居住舒适度也会比较高。
3. 另外,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联排别墅为,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容积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容积率计算技术规定1 名词解释1.1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1.2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1.3建筑系数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4绿地率居住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5层高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6室内净高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7设备平台指供空调室外机、热水机组等设备搁置、检修且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对外敞开的室外空间。
1.8装饰性阳台指设置在建筑外墙外,为美化建筑造型而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采用阳台形式的装饰性构件。
1.9入户花园在入户门与客厅门之间设计一个类似玄关概念的花园,起到入户门与客厅的连接过渡作用。
1.10飘窗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
1.11地下室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 ,其四面应为土层围合的地下空间。
1.12半地下室房间底面低于四周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 ,且不超过1/2 者。
1.13架空层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
1.14跃层住宅套内空间跨越两个楼层且设有套内楼梯的住宅。
1.15低层住宅为一至三层的住宅。
1.16错层住宅一套住宅内的各种功能用房在不同的平面上,用30-60 ㎝的高差进行空间隔断,错开之处有楼梯联系。
1.17公寓一般指为特定人群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建筑,通常以栋为单位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1.18酒店式公寓指按酒店式管理的公寓,按居住建筑处理。
1.19公寓式酒店指按公寓式(单元式)分隔出租的酒店,按旅馆建筑处理。
1.20公寓式办公建筑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有独立卫生设备(不含厨房设备)的办公建筑,按办公建筑处理。
1.21办公建筑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
1.22商业建筑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饮食等服务业的建筑。
容积率计算规则!(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2023年2月3日 1:48:25 发布:jesse容积率计算规则!(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五证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许可证》一、建筑类型按建筑高度划分,房屋可分为低层房屋、多层房屋和高层房屋。
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如平房、别墅等。
多层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
多层房屋一般为4 -8层,一般采用砖混机关,决胜二十一点高清。
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机关。
高层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
8层以上(可含8层)的建筑体,一般可分为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1)人们一般把8层至12、13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机关,带电梯。
小高层有多层贴近安稳、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性,又有平凡高层机关强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观系数高,净化水平高等甜头,很受购房人迎接。
同时,小高层对土地的诈欺率进步,土地本钱绝对降落,很受开发商的爱慕。
所以,近年来中心城区小高层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2)高层房屋(指15层以上、24层以下的建筑体)由于建筑机关和建筑形式(点状居多)的局限,房型设计难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内全明、采光通风优异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都邑中心区,高层有它的上风:对开发商来说,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本钱(即“楼面地价”)低;对住户来说,视野宽敞,景观系数高,尘土、乐音、光线净化也少,建筑机关强度高,整体性强。
但高层房屋也有显明的欠缺:机关工艺比力纷乱,资料本能机能请求恳求高,看看(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
自庞大,对基础请求恳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建筑造价相应进步;高层房屋电梯、楼道、机房、技术层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积大,得房率低;假如电梯质量不信得过真实,物业管理不一般,就很令人顾忌。
住建部容积率计算标准一、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所占地面积与建筑物总体积之比,也就是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的空间大小。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物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容积率标准也不同。
二、容积率计算标准1.居住区(1)低层住宅区:容积率不得超过1.2;(2)多层住宅区:容积率不得超过2.5。
2.商业区(1)商业街区:容积率不得超过3.0;(2)商业综合体:容积率不得超过4.0。
3.工业区(1)轻工业区:容积率不得超过1.5;(2)重工业区:容积率不得超过2.0。
以上容积率计算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以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为准。
三、容积率计算方法容积率计算方法是建筑设计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般来说,容积率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物总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高度其中,建筑物总面积指的是建筑物各层面积之和,用地面积指的是建筑物占用的地面面积,建筑高度指的是建筑物的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四、如何合理使用容积率?容积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容积率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
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应该根据周边环境和自身需求合理使用容积率,遵循“适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某城市规划部门规定,某商业街区的容积率不得超过3.0。
某开发商在商业街区内建设了一座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0米,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
那么,该商业综合体的容积率为:容积率=3000÷1000×30=9.0该商业综合体的容积率远远超过了规划部门规定的标准,容易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开发商应该在设计建筑时,合理使用容积率,遵循规划部门的规定,保障周边环境的良好状态。
六、总结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物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容积率标准也不同。
在设计建筑时,应该根据周边环境和自身需求合理使用容积率,遵循“适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
关于住宅容积率计算规则
各建设单位、各设计单位:
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印发的《容积率计算规则》(闽建规[2008]14号),为进一步规范住宅建设项目容积率计算办法,我局结合福州市实际,对现行的容积率计算办法进行调整和补充,具体意见明确如下:
一、住宅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则
1、下列功能用房建筑面积单列,计入总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1)仅作为人防、设备用房和车库用途的,且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0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2)住宅建筑底层架空作为休闲绿化公共用途,且层高不低于2.8米、不高于5.1米的建筑面积。
2、下列功能用房的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
(1)住宅阳台、入户花园、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阳台、入户花园和挑廊的水平投影面积总和不应大于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15%。
(2)建筑物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结构(设备管道)转换层,底层车库,当层高在2.2米及以上的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若层高不足2.2米的按1/2面积计入容积率。
(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的建筑面积。
(4)除作为设备用房、停车外的其他用途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5)露出相邻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0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如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不一致时,按其相邻室外标高最低点一侧的地面作为室外地坪,核定建筑层数及计容建筑面积。
二、住宅建设项目在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设计单位应在建设工程总平面图上注明建设项目建筑面积和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算值详细清单。
三、本《通知》适用于福州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工程项目。
四、本《通知》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此前已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的招、拍、挂项目,或已批准总平面规划、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住宅项目按原计容办法执行,但必须于2009年12月30日前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批工作,超过此期限报批的按本通知要求计容。
其他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工程项目按本《通知》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