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9.50 KB
- 文档页数:11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轻觑(xū)汹涌觥筹交错(gōng)不言而谕B.濡养(rú)妖娆岸芷汀兰(dīng)相得益章C.箱箧(xiá)鲜妍山肴野蔌(sù)李代桃疆D.亵渎(dú)飘逸孜孜不倦(zī)断章取义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魁梧呼哨芒刺在背不依不挠B.旗帜洋溢笔墨纸砚断璧残垣C.隐匿荒唐望眼欲穿不屑置辩D.荣膺惋惜无原无故拳打脚踢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雨,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显得狼狈不堪....。
B.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对做好这件事,我十拿九稳....。
D.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他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打了他一顿。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蹄疾步稳、成绩斐然。
B.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俨然成形,为大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造就了快速路。
C.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决定在海南省全岛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
D.每天风吹日晒,每天忙碌到深夜,每天奔波数十公里,快递小哥总是驮着大大包裹,穿梭在街头巷尾。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句是()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
B.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
C.我的心情还像前几天一样无法平静。
D.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残羹剩饭(gēng)胡同(tóng)B. 残酷(kù)艳阳高照(yàn)融会贯通(rónghuì)C. 美轮美奂(huàn)呼啸山庄(xiào)潜移默化(qián)D. 拈轻怕重(niān)青出于蓝(qīng)贪生怕死(p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我要感谢父母对我的关爱,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
C. 学校里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全校师生。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班级争了光。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名著中,主人公是孙悟空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词语中,与“云雾缭绕”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雾蒙蒙B. 雾腾腾C. 雾蒙蒙D. 雾腾腾6. 下列成语中,形容人聪明才智的一项是()A. 妙手回春B. 指点江山C. 雕梁画栋D. 气壮山河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C.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环境。
D. 这朵花真美,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8. 下列词语中,与“笔墨纸砚”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文房四宝B. 笔墨纸墨C. 纸墨笔砚D. 纸墨笔纸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小草低着头,仿佛在哭泣。
B.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位巨人。
C. 月亮升起来了,好像一个大玉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妖娆.(ráo)娉.婷(pīng)教学相长.(zhǎng)B.恪.守(kè)潮汛.(xùn)箪.食壶浆(dān)C.拮据.(jū)玄.虚(xuán)矫.(jiǎo)揉造作D.豢.养(huàn)桑梓.(zǐ)间不容发.(fā)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固执己见流连忘返无拘无束通霄达旦B.不动生色遍稽群籍不辱使命置之死地C.蹑手蹑脚津津有味无可耐何喜出望外D.心如铁石博学多才老成持重寻章摘句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各级政府应该未雨绸缪....,想好一系列应对措施。
B.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C.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不可..名状..。
D.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B.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梢。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嗜好.(hào)破绽.(dìng)迸.流(bèng)随声附和.(hé)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ǚ)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 iǎn)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2分) 浮光略影狼狈不堪明眸善睐揠苗助长慷慨成词开天辟地微不足道旁若无人物竟天择错综复杂3、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你莽撞时,它呼唤你;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6、按要求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2)、晴川历历汉阳树,(3)、,衣冠简朴古风存(4)、过尽千帆皆不是,(5)、大漠孤烟直,(6)、良药苦口利于病,(7)、人们常用,比喻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说明“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规律,即使人们支持新生事物。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èn)归省.(xǐng)寻.思(xún)忍俊不禁.(jīn)B.嗔.怒(chēn)妖娆.(ráo)愧怍.(zuó)随声附和.(hè)C.琐屑.(xiè)哂.笑(xī)聒.噪(guō)忧心忡忡.(chōng)D.怂.恿(sǒng)凛.冽(lěn)阡.陌(qiān)惟妙惟肖.(x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心无旁骛唯余莽莽深恶痛疾断章取义B.豁然贯通红妆素裹蔚为壮观纵横统酬C.根深蒂固发愤忘食原驰蜡象翻天覆地D.格物致知弃弓抄刀浅尝辄止文彩藻饰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推进自治区CEPA示范基地,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
B.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西江机场建设全面提速,力争实现年底试飞目标,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D.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C.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D.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1月28日,大型纪录片《西北孔道》在央视九套播出,,,,。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综合检测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B2、A3、D4、D5、略6、(6分 )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 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现代文阅读(36分)7. (2 分 )本文以我对湛江海鲜的感情变化为线索8.(4 分 )(1)湛江海鲜好吃,白灼海鲜甜美爽口,鲜而不腻,能尽享“原生态”的味道。
还可以知道海鲜是否生猛,吃得放心,尤其炎热夏天,白灼的海鲜,清谈可口,非常适宜作为家常菜,(2)海鲜的做法很多,除了不“化妆”的,也有清蒸的,干煎的、爆炒的,各式做法风味各具特色,也满足了我美食要色香味俱全的习惯式思维。
9、内容上该段主要描写了其他人对湛江海鲜的赞誉之辞,侧面衬托,突出湛江海鲜的美味。
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段是作者思想发生转变(由“敬而远之”到“慢慢地又开始正视和品尝海鲜”)关键。
10、A句。
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的描写了同学朋友对湛江海鲜的赞美之辞,衬托出湛江海鲜的美味出名。
B句,是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了湛江海鲜的不同做法及其特点。
C句,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湛江海鲜的喜爱之情。
11、(1)(2分)他是勤劳而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2(2分)作者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12、(6分 )(1)我虽是女孩,父亲仍决定让我上高中。
(2)烈日下父亲挑担送我上学。
(3)父亲为省15元住宿费,睡在水泥乒乓球台上。
( 语意相近 , 扣住重点即可计分 ) 。
13.(4分 ) 示例:A 这几句话从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 , 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B. 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我”能考上县中而由衷高兴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希望。
C. 这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 表现出父亲为“我”的成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快乐 , 也显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 任选两处分析 , 每处分析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计 2 分 , 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 , 可计 2 分 ) 14.(4 分 )(1)写出“我”对父爱的感受,表达了“我”既感动又痛惜的复杂心理。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2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回收。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5分)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②我们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
③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受益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们___________要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更要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1)信步江南,采莲女的歌声能否让你轻声吟sòng()《诗经·关雎》中那句“□□□□,君子好逑”;(2)行至塞北,当你看到漫天的飞雪,能否想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3)泛舟海上,文天祥《过零丁洋》中“□□□□□□□,□□□□□□□”那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能否激荡在你的心胸;(4)走过古战场,能否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这两句一起感慨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让历史文化可以跨越千年再现。
保护环境,传承文化。
让我们可以与古人共赏一样的山水,共同吟唱一样的壮美景色。
(节选自李非燃《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底色》,有删改)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1)吟sòng()(2)更迭()2.材料第一段中有一句标点符号有错误,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虽然B.不仅C.尽管D.如果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生态环境B.美丽中国C.传承文化D.豪迈气概5.补全材料第二段中的名句,使文段更优美通畅。
**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8分)(一)古诗文默写(10分)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写)。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把愁绪写到极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国周齐秦汉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羊骊山怀古》)(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
(8分)①游览武夷山,最美最qiè()意的,莫过于在九曲溪中漂流。
②九曲溪,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而得名。
③九曲溪自上而下有九道河湾,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④溪水有时如镜,竹筏轻荡□溪水有时湍急,浪花飞溅。
⑤当你乘坐古朴竹筏漂流而下,抬头可观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嬉浪花。
⑥那种yōu( )然,那种闲情,那种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受油然而生。
5.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qiè ( )意yōu( )然6.根据语境,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
(2分)7.结合语境,在第④句“□”处加上标点符号。
(2分)8.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出。
(2分)二、文言文阅读(27分)(一)阅读《公输》,完成9-12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舷窗(xián)序跋(bá)木讷(nà)唾手可得(tuò)B、蹲踞(jù)竹篙(gāo)狡黠(xiá)未雨绸缪(móu)C、镣铐(liào)熟稔(rěn)梵文(fán)一骑红尘(jì)D、谄媚(chǎn)濡湿(rú)糟粕(bō)蛙声呱呱(gu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融洽吞噬谍谍不休暝思苦想B、扭怩嫣然坦荡如砥鸦鹊无声C、宣泄幅员痛心疾首金碧辉煌D、斐页淳朴毛骨耸然揠苗助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随着5.12地震、玉树地震、北京雾霾、H7N9、雅安地震,让我们想到了多难兴邦.B、人们之所以怀念雷锋,原因就是因为在他身上凝结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传统美德.C、欧盟委员会已达成初步共识,认为Windows捆绑IE浏览器的行为遏制了其他浏览器产品的公平.D、辽宁舰首次靠泊青岛某军港,这标志着我航母港已具靠泊保障能力.4、请为右图拟一个形象的...标题,并结合画面内容用20左右的字数阐述标题的含义.(5分)标题(2分):含义(3分):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2 )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3)古诗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的句子,请写出你熟悉的两句:“,”.(4)雅安地震,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当天就亲赴现场指挥救灾,慰问灾民,我国现阶段领导人身上真正具备了范仲淹所提倡的“,”的政治抱负.(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来回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陈后主陈述自己当年临危受命的句子是:,.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甲】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乙】唐僧将孙悟空赶走后,后来唐僧遇难被黄袍怪施法变成老虎,A主动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孙悟空赌气不跟A回去,A揣摩孙悟空的心理,编出黄袍怪侮辱孙悟空的话,成功激怒孙悟空去救师父.(1)【甲】段中的“他”是,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最大的梦想是 .(2)【乙】段中的“A”是,出自小说《》,通过这件事体现了A具有的优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材料一: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更值得忧虑的是,浪费之风又何止于“舌尖”,造成影响又何止于挥霍钱财?对公款浪费,奢侈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材料二:某政府网消息3月5日,中午就餐高峰,记者在某学校观察到,有剩饭的学生几乎占到一半.1小时后,回收处旁的两个泔水桶已经快被“喂饱”.工作人员说一天下来回收的泔水大概在300斤左右,相当于每人要浪费1两饭菜.针对此现象,该校启动拒绝浪费“光盘行动”.(1)在材料一画线处补充一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B、这不仅是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症,更是污染政治空气的“痼疾”.C、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D、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2)为材料二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4分)簸箕:野地上走出来的野孩子用来纺织簸箕的叫做簸箕柳,簸箕柳又叫杞柳,长在一大片茫茫的野地里.野地就是野地,不适合生长庄稼,但并不妨碍长草.能长草的地方,就能生长葳蕤的杞柳丛.野地里的野风吹过,吹落沾满柳叶的露珠,吹出沙沙的声响,像弹奏一曲委婉的春之圆舞曲.在我的眼神里,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这些可爱的乡间少女啊,用来纺织簸箕,你想会多么充满灵性.洁净的阳光下,母亲坐在庄稼院里,一身粗布衣,一双灵巧的手,金闪闪的谷粒在簸箕里,跳跃,滚动.抖掉土,抖落空空的秕子,抖落混杂在谷物里轻盈的草籽.我见过祖父在月光下纺织簸箕的样子.亮闪闪的篾刀蘸着月光,在青石板上细细打磨.那些削来的柳条,祖父用折断的筷子,轻轻一撸,就褪下青绿的衣衫.剥好皮的柳条不能太干,太干了容易折断.所以,我会经常看见祖父把放在小仓库里的杞柳条搬进小院,靠在土墙上,排排站好.祖父说,风干的柳条需要雨露的滋润,这样才能保持柔软的筋骨.一根柳条的柔软是你难以想象的,祖父把它们握在手里,左插右穿,甚至拗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弯,柳条也不会折断.月光下的祖父,像一个资深的编织艺术家,手中的篾刀,从容地在手中挥来挥去,柔韧的柳条像细细的银色丝线,刺绣着大地上的水墨.经风历霜的杞柳条,看惯了野地上的风景,一闪身走进庄稼院,一样不改农人质朴的样子.闲暇的时候挂在山墙上,和杞柳框,杞柳纺织的土篮呆在一起.有时还有一只绿蝈蝈,住在祖父为我编织的小笼子里.明媚的秋夜,月亮在云层里穿行,瓦砾下的蟋蟀和笼子里的蝈蝈一唱一和,滴滴,铃铃.作为一件朴拙的农具,簸箕的光阴也是这般从容.簸箕主要的功用是用来选种.每逢播种的季节,母亲会坐在门前的树墩上,筛簸粮食.我学不来那样娴熟的动作,1,2,3,4,2,2,3,4.像在做一套舒展筋骨的广播体操.左手抓住簸箕的边缘,右手轻轻一抖,簸箕里面就起了一阵清凉的风.吹走了尘土,秕子和草籽.右手抓住簸箕的边缘,左手轻轻一颤,颗粒饱满的谷物就聚拢在一起.如此循环往复,二百多斤精挑细选的种子,就装满了蛇皮袋子.只等父亲的牛鞭轻扬,就撒落在整整齐齐的田垄上,等待春风唤醒幼苗,等待夏雨拔节鲜活的生命历程.簸箕有时也做盛放东西的器皿.是在青苗不接的时令,母亲看看已经见底的粮囤,叹了一口气,从阳光下的山墙上取下那面方方正正的簸箕.去借吧,乡间的借借还还从来没有人斤斤计较,但母亲却清楚记得簸箕上正数几根编织的柳条,还债的时候,会多出两格来.轻借重还,暗含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相互理念.我仔细端详一面经风历雨的簸箕,上面还残留着祖父篾刀的光芒,深处的纹理依稀透着母亲温暖的气息.柳木片的簸箕口,微微上翘,像一只饮尽百味,尝遍五谷的舌,苦也有过,甜也有过,更多的是曾经尝过那么多劳动的欢乐.金黄的牛筋丝线,依然泛青.簸箕的边缘,是祖父从集市上买回的一杆青竹.用锋利的篾刀细细剖解,就融进了婉约的山情水韵.它们是否在想念家乡,或者早已熟识了这个简陋的庄稼院,暮鼓晨钟,朝外相伴,早与一根根柔软的杞柳条结下千里情缘.我从不怀疑杞柳的坚韧,就如始终相信农业才是尘世的根本.窗外的世界在日新月异,行走的速度在以遗忘的方式提升.那么,作为一只老去的农具呢,你的心情是否也在疲惫中深深质疑?到处是冷色调的塑造与打磨,随处可见漂浮的白色垃圾,它们到来的时间是如此短暂,却需要百年千年的漫长光阴,才能缓慢分解.落满尘埃的簸箕啊,和别的农具一起在庄稼院里渐渐老去.连同幼年的那只蝈蝈笼子.有时我会站在屋檐下静听,穿过层层风雨,穿过深深结垢的鼓膜,才能听见农业深处压抑的呼喊.野地上的杞柳丛,很多年前就消逝在乡村的视野之外.所有务虚的树种一律被迫栽植成一行行高大的速生杨.我怀念那些柳条轻舞的光阴,就如同在坚硬的时代,总想找回一丝柔软来填充冷清的梦境.在梦里,只有柳叶的眉,柔软的腰,露珠在叶片上晶莹的眼神,轻抚大地累累的伤痕.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中“野孩子”的含义是什么?(3分)9、文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从题目看,本文写作的对象是“簸箕”,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母亲、爷爷?(4分)10、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在我的眼神里,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2)月光下的祖父,像一个资深的编织艺术家,手中的篾刀,从容地在手中挥来挥去,柔韧的柳条像细细的银色丝线,刺绣着大地上的水墨.11、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2分)蕨菜,被袒护的“温柔的杀手”①备受人们喜爱的“蕨菜”,被赋予许多美名,如拳菜、佛手,龙爪菜等.中国吃“蕨菜”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搜神记》就曾记载:“郗鉴镇徒,二月出错,有甲士折蕨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出一小蛇.”这个记述很有意思,似乎在暗示什么.《本草纲目》则记载,蕨菜分为绿蕨和紫蕨两种,人们通常把绿蕨叫做羊蕨,把紫蕨称为牛蕨.羊蕨翠绿、茎细、肉薄;牛蕨紫黑、茎壮、肉厚.二者都是别具风味的野生蔬菜,全株入药,可以解除疮毒、去热利尿,对痢疾等病也有一定疗效.②蕨菜如今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街市上到处都有叫卖,甚至有了专门的加工工厂,将其装在很精美的盒子里售卖.传说中,蕨菜不仅安全、无污染,还有着丰富的营养.可实际上,“蕨菜”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几种植物之一,在几个大洲都有,并被发现它有明显的“致癌”作用.③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蕨菜”能够造成牛中毒.大量食用蕨的牛,最快的会在几周之后死亡.而吃得不是那么多的,骨髓功能逐渐丧失,从而导致白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症状.而吃蕨的羊,则会逐渐失明.20世纪60年代,又有研究证实了蕨这种植物还能够导致动物的癌变.④“纯天然”的野菜居然能够致癌?这太挑战人们的心理极限了.而蕨菜又是第一个,或许..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致癌的食用植物. 于是,科学家们孜孜不倦,想搞清楚其中究竟是什么物质会导致癌变.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许多人的尝试都失败了.看起来,这种致癌的物质很不稳定,也很难被分离出来.⑤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日本科学家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一种叫做原蕨苷的物质.从那以后,许多人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测试,发现用它来喂食动物,确实出现前面所说的那症状.而生化实验发现,它还可以跟氨基酸发生反应,能够破坏遗传物质DNA,也就是说,它的毒性比想象的还要强.更糟糕的是,它可以从母牛的食物转移到牛奶中,也能够分散到水和土壤里.如果母牛吃蕨的话,小牛即使不吃牛奶也会出现蕨中毒的症状.这可能也就解释了:蕨生长旺盛地区的人,哪怕不吃蕨菜,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依然要高得多.⑥不过,人们对“野生蕨菜”“天然食品”的溺爱,使得原蕨苷虽然被捉拿归案了,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远离蕨菜.毕竟,有时候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在人身上出现,而癌症的发生率本身也不是那么高——增加了一两倍,人们不一定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另一方面,人们吃的蕨菜只是细嫩的芽——是不是它的作用也像姜一样是“老的辣”呢?或者,人们吃蕨菜的时候经过加工烹饪,会不会就破坏了它的毒素呢?⑦科学实验发现,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细嫩部分中含量更高!不过,让人稍微心安的是,新鲜的蕨菜又苦又涩,除了个别无限追求“原汁原味”的人,一般在食用之前,人们会先将新鲜蕨菜用草木灰或者碱水进行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原蕨苷的含量.⑧不过,这样的处理只是降低,而不是消除.对于人类来说,吃一些经过处理的蕨菜,大致不会像牛那样破坏骨髓,或者像羊一样失明.但是,慢性的毒害,比如致癌,会不会出现呢?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日本中山调查了吃蕨菜和食道癌的关系之后发现,在那里的居民中,吃蕨菜使得男性的食道癌发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则增加了3.7倍.而在英国的北威尔士地区,胃癌的发生率一直很高,1990年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显示,幼年时代吃蕨菜会增加后来胃癌发生的风险.类似的研究在世界其他地方还做过一些,结果也基本一致.⑩看来,“蕨菜致癌”这个结论有着相当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可是,当全人类都在袒护它的时候,它即使是个“杀手”,也被推崇的“非常善良”.12开头引用《搜神记》里的内容,主要作用是:(2分)13、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而蕨菜又是第一个,或许..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致癌的食用植物.14、第⑥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说出主要的两种,并选择其中的一种具体分析.(4分)15、“蕨菜致癌”这个结论的科学依据在哪里?(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1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复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6.解释下列词语.(2分)(1)援疑质理:(2)临池学书:17.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18.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用原文回答)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吃苦精神的?(2分)19.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3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 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0.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2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2分)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22.(1)题目:不该丢失的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一生辉煌灿烂,而有的人却一生暗淡无光?”弟子问大师.大师从地上捡起两根柴,说:“这两根柴,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柴.”说完,大师点燃其中的一根柴,对弟子说:“你看,现在这两根柴就有质的区别了,一根柴发光发热,一根却没有.其实,每根柴都具备了发光发热的潜能,只不过有的柴没点燃而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主题,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一、1、B 2、C 3、D (解析:A缺少主语,删去“随着”;B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因为”;C成分残缺,“公平”后加“竞争”)4、【示例一】标题:圆梦之旅;含义:画面中,父子俩(师生二人)乘坐以书籍为帆的飞船,向着梦想境界进发.【示例二】标题:学海无涯书作帆;含义:右图中两人驾着以书为帆的阅读之舟,向前方驶去.表明阅读给我们驶向成功的动力.【示例三】标题:导航;含义:画面中,孩子指着明星,大人掌舵,以书为帆,驶向前方.表明孩子的阅读需要师长的正确引导.5、(1)妇姑荷箪食(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1) 祥子、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或: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买车)猪八戒、西游记、随机应变(或聪明)(2)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李逵张顺7、(1)B (2)“光盘行动”进校园二、(一)8、(1)编织簸箕的材料杞柳长在不适合长庄稼的茫茫野地里,它们是野地里的孩子;(2)野风、露珠赋予杞柳“乡间少女的灵性”;(3)爷爷用杞柳编织成簸箕、柳框、土篮、蝈蝈笼等,爷爷赋予了它们的生命,它们彷佛是爷爷创造出来的“孩子”;(4)孩子是值得爱惜的,表明作者对杞柳对乡间生活的喜爱(任意三点给满分)9、(1)借物抒情(2)文章以“簸箕”为线索,写母亲、爷爷和“簸箕”有关的劳动生活,表现了他们心灵手巧、勤劳质朴,坚韧务实、知恩图报的美德.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赞美和留恋之情.10、(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杞柳比作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将晶莹的露珠比作杞柳的眼睛,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杞柳柔美、清纯的姿态,抒发了我对杞柳的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将月光下编织簸箕的祖父比成资深的艺术家,祖父编织簸箕的过程就像是用银色丝线刺透图画,生动形象的赞美了祖父的心灵手巧,引人遐思,让人真切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美好. 11、田园式的乡间生活正在迅速地消逝(1分)取而代之的城镇生活,虽然建设速度极快,但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缺少一种温情(1分)抒发了作者对逝去的农村田园生活的怀念和痛惜之情(1分)(二)12、说明中国吃蕨菜的历史非常悠久.13、不能删,“或许”表示不肯定,如果去掉就表示蕨菜肯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致癌的使用植物,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们并没有远离蕨菜的原因作比较:突出说明癌症的发生率本身也不是那么高人们不一定能直观的体会到.列数字:具体说明了癌症的发生率本身也不是那么高,人们不一定能直观的体会到.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蕨菜嫩芽的作用(没答出分类别的扣一分)15、(1)20世纪60年代研究证实了蕨这种植物会导致动物癌症,一种叫原蕨苷的物质正是导致癌症的元凶(2)20世纪70年代日本中山居民吃蕨菜使得男性的食道癌发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则增加了3.7倍.(3)研究也显示,幼年时代吃蕨菜会增加后来胃癌发生的风险16、(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2)临近水池处练习写字.17、(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那么他所擅长的书法艺术,也应该是靠自己花费精力所取得,而不是天生的.18、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分别表现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对苦学精神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0、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21.“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22. 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考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惠:③帝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谅解是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
2、文章第④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又从反而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
3、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句式与画线部分的句子基本相同,语言通顺,比喻恰当即可得分。
难度:偏难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2.九十九分的苦恼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
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
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
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
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
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
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
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__________________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
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
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一)九年级语文试题(卷)老师真诚地提醒你: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请你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一、积累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徜.徉(chán g) 迸.发(bèn g) 殷.红(yīn)吹毛求疵.(cī)B.旌.旗(jīn g) 蓦.然(mù)叮咛.(nín g) 觥.筹交错(gōn g)C.涎.水(xián)晕.船(yùn)揩.油(kāi)揠.苗助长(yà)D.混.淆(hùn)翘.首(qiào)涟漪.(yī)锐.不可当(dàn g)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葱笼矫健难以置信园满成功B.门楣执拗痛心疾首顾名思义C.晒笑殉职莫忠一是杳无消息D.藉贯憔悴重峦叠嶂谈笑风声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滂沱的大雨横扫地面;闪电像火蛇在空中翻腾。
在———(呐喊咆哮喧嚣)的风声之上迸发出震耳的雷声。
(2)隔天绝地的终南山;山岭高耸;莽莽苍苍;烟云迷蒙;四季漂浮。
置身其中;让人心神荡漾;———(触目伤怀浮想联翩浮光掠影);能够让人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4) —————————;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5)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6)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7) —————————;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妖娆.(ráo)拮.据(jū)诓.骗(kuāng)成吉思汗.(hàn)B. 亵.渎(xiè)骈.进(pián)嗔.怒(chēn)强聒.不舍(guō)C. 襁.褓(qiáng)枘.凿(ruì)恣.睢(suī)廓然无累.(lěi)D. 佝.偻(gōu)阴晦.(huì)抽噎.(yē)恪.尽职守(g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愕然滞碍根深蒂固重蹈复辙B. 旁骛陨落红装素裹一代天娇C. 嬉闹玄虚断章取义无与伦比D. 鄙夷凌驾原弛蜡象怒不可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D.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默写填空。
(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4)__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答案)( 120 分)一、积累运用(每题 2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惘然(w ǎ ng) 嗤笑(ch ī ) 阴晦(hu ì )B 恣睢( su ī ) 胆怯(qi è ) 给予(j ǐ )C 狗吠(fe ī ) 戳穿(cu ó ) 妒忌(d ù )D 诧异(ch à ) 过瘾(y ǐ n) 拮据(ji é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鄙夷隔膜撅断朦胧B.恣睢跌落皱痕煞白C.阔绰瑟索栈桥萧索D.一缕书声朗朗打拱嚼着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你对同桌晓东说: “这是我上周向你借阅的书 , 原物奉还 , 收获很大 , 谢谢。
”B. 鲁滨孙流落在一个荒僻的海岛上, 缺吃少穿, 日子艰苦, 但他终于挺过来了。
C. 连续的雾天让居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如何让蓝天白云归来已成为大家随声附和的话题。
D. 作为年度大戏 , 《红海行动》的上座率连创新高 , 比很多欧美大片更胜一筹4.下列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 中国还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逐渐由国际公共产品的受益者, 发展为国际责任的承担者和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针对“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的情况 .B. 中国大力推动并率先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倡议,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进程和发展。
C.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共商、共建、共享中获得了发展机遇。
D. 目前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不同形式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 ,80 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5.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故乡》 -- 《徘徨》B 曹文轩—《孤独之旅》一《草房子》C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羊脂球》D 黄蓓佳一《心声》—《儿童时代》6 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孰与徐公美B 吾妻之美我者C 皆以美于徐公D 君美甚7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战于长勺苛政猛于虎B. 公将鼓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 故克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 齐师败绩温故而知新,可心为师矣8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考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密 封线 内 不 许 答 题第1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全部在“答题纸”上完成,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1. 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 ) A .妖娆(y āo r áo) 襁褓(qi ǎng b ǎo) 玷污(di àn) 重蹈覆辙(zh é) B .陨落(s ǔn) 灵柩(q ū) 辍学(zhu ì) 恪尽职守(g é) C. 亵渎(xi è d ú) 恐吓(xi à) 骈进(b ìng) 涕泗横流(t ì) D. 睿智(ru ì) 忐忑(t ǎnt è) 惬意(xi á) 强聒不舍(gu ō)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 .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D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在于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B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 .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D .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4.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4分)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生活中有太多的yòuhuò( )和恐惧,它无时无刻不在消磨..( )人的意志,稍一疏忽..( )就有可能被这张可怕的网轻易地捕获,一切靠信念建立起来的自信和huīhuáng( )就会轰然倒下。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4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4分)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山里开始回荡起朗朗的读书声。
在简漏教室领读的李老师看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露出欣蔚的笑容。
转眼间,她已经在这所乡村小学点任劳任厌、勤勤垦垦地工作了10多年。
答:改改改改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住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百色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
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3分)新华网上海11月28日电(记者高路)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支线喷气式飞机ARJ21-700 28日在上海首飞成功。
中国研制的飞机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后,宣告正式“飞”入世界先进民用客机的行列。
此次首飞成功后,ARJ21飞机产品随即进入试飞试验、适航取证等投向市场前的最后冲刺。
中航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户海印表示,预计在2010年,ARJ21有望完成试飞试验和适航取证,开始投入市场。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说明:全卷三大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五)三总分得分一、书写和默写(10分)1、请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内。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请把下面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6分)(1),在乎山水之间也。
(2)安得广厦千万间,。
(3),铁马冰河入梦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阅读(5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3、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②)(4分)A、缘染溪/缘木求鱼B、穷山之高而止/欲穷千里目C、兵革非不坚利也/草木皆兵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去国怀乡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浏览完整试题5、柳宗元陶醉于自然怀抱中有什么特殊感受?与西山之景有何联系?(2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4分)请回忆《故乡》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与少年闰土相比,中年闰土与“我”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闰土与“我”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7.现代社会也有一些所谓“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有一些“平民百姓”、“打工一族”,你认为这些人应是一个怎样的关系?(2分)(三)课外说明文阅读(10分)海洋,它的面积约是地球陆地面积的2.44倍。
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
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chè了他们的心性。
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详的,脸色是的,腰身是的,心底是的,灵魂是的□正所谓,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仆实无华。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大智若愚.()照chè()(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A.平和和蔼宁静谦恭 B.谦恭宁静和蔼平和C.宁静平和谦恭和蔼 D.和蔼谦恭平和宁静(4)在文段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2分)2.仔细观察右边漫画,说说它的含义。
(2分)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2分)A.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觋的革命年代。
C.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D.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战争的罪行。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为了防止酒驾这类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B、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以“忆党恩、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C、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长沙乡村旅游已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段。
D、从2011年6月1日起,我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基本上完全实行实名制购票5.古诗(词)默写(10分)①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②,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③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④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⑤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范仲淹《渔家傲》)⑥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
(李清照《武陵春》)⑦请写出含有“风”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5分)甲.《水浒传》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其中的一个回目。
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知识就是力量”。
8.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分)9.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响应这次活动,仿照下面例句,在横线上填上你的想法。
(2分)节约一滴水,滋润干涸的土地;,;,。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 题,共35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
(共9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屯大泽乡屯:(2)等死,死国可乎等: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天下苦秦久矣。
译:(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12.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导火线(用原文句子回答)(1分)13.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景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
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主观因素上说是因为提出了“”这一顺应民心、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起义策略。
(2分)(二)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回答14—17题(,每小题2分,共8分)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14.为什么“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15.“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运用了描写,作用是。
16.“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一句中的“他们”在文中指代哪些人?为什么母亲不让“他们看出来”?17.“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三)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18—21题。
(共10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显然,能否妥善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8.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19.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分)20.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2分)2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之一“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2分)(四)阅读《自尊》一文,回答22-25题。
(共8分)自尊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
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
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
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
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
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
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
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
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
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
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22.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23.本文运用了和的论证方法。
(2分)24.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2分)25.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2分)四、写作(50分)26.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面对成功,有人狂热,有人冷静;面对挫折,有人沮丧,有人振奋。
面对善良,有人膜拜,有人蔑视;面对罪恶,有人愤怒,有人漠然……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展现不同的姿态。
梅花傲雪是一种姿态,竹影婆娑是一种姿态,北风卷地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请以“姿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