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标准对照表-质量体系认证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8
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对比注:红色字体为新增序号旧规则新规则说明1.目录1.适用范围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3.对认证人员的要求4.初次认证程序5.监督审核程序6.再认证程序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8.认证证书要求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11.受理组织的申诉12.认证记录的管理13.其他附录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目录1.适用范围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4.初次认证程序5.监督审核程序6.再认证程序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8.认证证书要求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11.受理组织的申诉12.认证记录的管理13.其他附录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描述性变化2.1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3. 1.1本规则用于规范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和获证的各类组织按照GB/T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活动。
1.1本规则用于规范依据GB/T 1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在中国境内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描述性变化4. 1.2本规则旨在结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强化认证机构对1.2本规则依据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认证机构对认证过程的管理责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描述性变化认证过程的管理和责任。
认证活动的规范有效。
5. 1.3本规则是对认证机构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基本要求,认证机构从事该项认证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则。
1.3本规则是认证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相关机构在该项认证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则。
无变化6.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描述性变化7. 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GB新旧标准对照(一)GB新旧标准对照作为中国标准体系的一部分,国家标准(即GB标准)作为中国质量管理系统与产品质量认证的标准,涉及到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装置、工具、机械等等。
然而,随着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有很多GB标准被淘汰,被新的技术或使用需求所替代。
那么,GB新旧标准对照的意义何在?1.引入新技术和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发展,有些原有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使用和安全需要。
因此,需要推出新的标准,以适应新的情况。
2.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新的标准通常都能够更好地反映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
因此,新标准的推广,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避免产品质量问题,而且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旧的标准可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而新标准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改善消费者体验和维护品牌声誉。
那么,如何进行GB新旧标准对照呢?接下来,我们将解析其步骤和方式。
1.查找新旧标准:首先,需要知道已经开始实施的新标准和即将被淘汰的旧标准。
这可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各地质检和标准化机构的官网,或通过一些标准检索软件等途径,查找并获得标准的最新信息。
2.比较标准内容:在找到新旧标准后,需要对标准内容进行比较。
首先,需要对标准的改动进行仔细核对,找到标准之间的差异,再对不同的标准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
3.更换使用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和使用目的,进行选择和更换使用标准。
当旧标准由于技术和使用的变化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时,就要选择新的标准。
在更换标准时,需要进行系统的又要求分析、比较和选择,以保证新标准可以有效地满足使用目的和要求。
综上所述,GB新旧标准对照对维持市场秩序、促进创新和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不断关注标准的变化和更新换代,以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借助标准信息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避免购买不合格产品的风险。
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区别解析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区别解析《规则》实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强化社会监督、将行政监督从技术性检查转为合规性监督、统一行政监督工作尺度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区别解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规则》实施的成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于2014年3月首次发布实施,弥补了与《认证认可条例》及《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相关内容(即认证机构应该按认证规则从事认证活动、不得减少遗漏认证规则的程序要求)配套的空缺。
《规则》实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强化社会监督、将行政监督从技术性检查转为合规性监督、统一行政监督工作尺度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认证机构、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及企业对《规则》发挥的作用评价较高。
尤其是2015年5月新的《行政诉讼法》实施后,更突显了《规则》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行政监督执法工作的作用,成为统一开展认证结果随机抽查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结《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发布之后取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认证认可法规体系;二是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为;三是为强化社会监督创造条件;四是统一行政监督工作尺度。
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的重要关注点则是:一是紧紧围绕质量目标,强化体系运行绩效审核和监督;二是间接约束获证企业,维护认证机构公正权威;三是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为强化社会监督铺垫基础;四是明确了一些刚性要求,统一尺度避免不公平竞争。
2新版《规则》的变化2015年,随着国际标准ISO/IEC 17021-1、ISO 9001的相继换版,为与相关标准规定协调,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规则》进一步完善,认可监管部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规则》修订工作。
经过在各地方局及各认证机构间多轮征求意见,形成了此稿。
与现行《规则》相比,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几方面:一、为与ISO/IEC 17021-1:2015规定相协调,对现行《规则》的规定进行了修改,例如:1、在4.6.3(3)中允许认证机构“对其他一般不符合项已评审,并接受了申请组织计划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