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66.13 KB
- 文档页数:9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汇报人:2023-11-20contents•GPRS无线通信系统概述•GPRS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目录•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GPRS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与测试•GPRS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和优化GPRS无线通信系统01概述可与GSM语音业务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提供高效的、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
支持中、低速率数据传输,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定义: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
功能GPRS系统定义和功能GPRS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而来,是2G向3G过渡的技术,为之后的EDGE和WCDMA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演进路径由于其覆盖面广、数据传输速度快、网络信号稳定等特点,GPRS 在车载定位、远程监控、移动支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市场应用GPRS在无线通信中的地位与GSM比较GSM主要提供语音业务,而GPRS主要提供数据业务。
GSM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而GPRS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与3G比较GPRS是2.5G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范围不及3G。
数据业务为主。
与4G、5G比较GPRS在数据传输速率、时延、业务类型等方面远不及4G和5G。
4G、5G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丰富的业务类型,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GPRS系统结构和工02作原理网络子系统(NSS)包括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等,负责提供GPRS服务的核心网络部分。
包括GPRS基站(GB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即GPRS终端设备,如手机、数据卡等。
描述MS与GGSN之间的连接参数和配置信息。
基站子系统(BSS)移动台(MS)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GPRS系统结构GPRS工作原理*附着与分离01MS在进行GPRS业务前,需先完成在GPRS网络中的注册,即附着流程,当MS不需要使用GPRS业务时,会发起分离流程。
GPRSc线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设计方案前沿科技、概述《GPR无线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是利用中国移动提供的GPR无线数传业务,结合当前供电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发的远程自动集中抄表分析系统。
由于它施工简便,远行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回报快,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它是实现抄表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代替传统的工作效率低下的手工抄表。
采用该集中抄表系统和采用传统的手工抄表相比有很多优势:第一,工作效率上得到极大的提高。
集中抄表系统可实现每小时上报定点抄表数据,并且能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因为它采用了多种校验算法。
同时它给数据分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这是手工抄表无法实现的,手工抄表不仅周期长,抄表时一致性差,抄表数据的准确性较差(人工抄录经常会出现笔误),不能确保每次都能给数据分析提供可靠、准确的基础数据。
第二,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可每小时自动计算输入输出线路的线损率,并考核各计量装置(电能表)是否走字异常。
及时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可最大限度减少因故障造成的损失。
它的使用彻底解决了人工抄表时,工作效率低、人力物力消耗量大、电量考核滞后等弊病。
第三,在线损率、用户的用电量出现异常时,该系统具有自动分析报警功能,这可及时发现非法用电和盗窃电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第四,该系统的运行成本很低,每个计量点平均按40 块表计算,每一小时定时上报一次抄表数据(总、峰、平、谷电量和A、B、C相的累计缺相时间),每天的数据传输量为48KB(2KB/h*24h=48KB),每个计量点每月的数据传输量为1440KB(48KB 天*30天/月),其传输费用为24.2元(按天津中国移动轻松卡GPRS 的第二种收费方式计算,20 元+4.2 元)。
因此,该抄表系统可见少大量的抄表费用(如,可大大减少手工抄表时所用的人力物力,出车等费用等)。
二、系统设计构想1、系统组成(远程抄表系统示意图)本系统包括GPRS6线远程集中抄表部分和用电分析部分(1) GPR无线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该系统包括GPRS6线远程集中抄表中心和GPRS6线集抄终端两部分,如图1所示。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引言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进展,特不是无线通信技术的进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专门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进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能够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
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特不广泛,几乎能够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内嵌了TCP/IP协议,采纳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1.1 GPRS简介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
GPRS采纳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
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
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刻大大缩短,几乎能够做到“永久在线”。
此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刻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差不多工作原理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
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操纵,并通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
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
图1G PR S 系统的基本结构G PR S 网络建设方案及设计邱1刘鑫2(1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2广东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汕头515000)摘要首先对G R PS 系统基本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
其次,根据广东汕头G PR S 网络建设工程,详细说明了G PR S 网络的设计方案。
详细阐述了汕头G PRS 网络连接方案、数据配置以及对现有网络的升级方案。
最后对G RPS 网络建设方案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G PR S网络建设现网升级1G PR S 系统基本结构G PR S 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下述功能单元:(1)分组控制单元(PCU ):主要用于完成RLC/M AC 功能和与G b 接口的转换;(2)服务GPR S 支持节点(SGSN ):执行移动性管理、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和路由选择等功能;(3)网关GPR S 支持节点(G G SN ):负责提供GPR S P LM N 与外部分组数据网的接口,并提供必要的网间安全机制(如防火墙)。
GG SN 与HLR 之间的G c 接口可选接口,用于GG SN 向H LR 查询M S 的路由信息;(4)边界网关(B G ):边界网关用于PLM N 间G PR S 骨干网的互连,它应具有基本的安全功能,此外还可以根据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协定增加相关功能;(5)计费网关(CG ):计费网关通过Ga 接口与G PR S 网络中的计费实体如G SN 等通信,用于收集各G SN 发送的计费数据记录并进行计费;(6)域名服务器(DN S):负责提供G PRS 网内部SGSN 、GGSN 等网络节点的域名解析以及APN 的解析。
从上面的G PR S 网络结构图可看出,GPR S 网络建设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是核心网部分的建设,包括SGSN 、G GSN 、B G 、C G 、DN S ;第二部分是现网升级部分,就是包括交换子系统、基站子系统、操作维护系统的软、硬升级方案和G b 接口连接方案。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doc 8页)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引言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可以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
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内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1.1 GPRS简介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
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
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嵌入式GPRS无线通信模块主要由嵌入TCP/IP的单片机(MSC1210Y5)、GPRS模块、SIM卡座、外部接口和扩展数据存储器等部分组成。
图2是系统的硬件框图。
MSC1210控制GPRS模块接收和发送信息,通过标准RS232串口和外部控制器(比如数据采集端)进行数据通信。
用软件实现中断,完成数据的转发。
2.1.1 单片机模块单片机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基于8051内核的MSC1210Y5。
该芯片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时钟频率为33 MHz,指令运行速度实际上与运行在99 MHz时钟频率下的标准8051内核相当。
嵌入式系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基于ARM和GPRS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设计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嵌入式系统已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GPRS技术基于TDMA方式的GSM系统实现,是在GSM网路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它充分利用了GSM系统的无线结构,通过进一步在GSM网络中增加数据设备提供高速数据应用,从而保证采用GSM系统实现从2G到2.5G的平滑过渡,实现从电路方式业务到话音/分组方式业务的转变。
新的ARM芯片不断问世以及这些芯片的价格下降,嵌入式产品开始潜移默化的取代早期的一些单片机,并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嵌入式产品也由此成为众多工程师选择开发高端产品的芯片首选。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于2002年5月正式开通GPRS网络(2.5G移动通信技术),由于GPRS网络支持TCP/IP协议,这使得无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轻松,而且相对价格比SMS(短消息)等要便宜许多。
因此,综合嵌入式LINUX技术和GPRS网络来实现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甚至“设计中心”的趋势,必然导致对小型数字控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最核心的就是微处理器芯片和嵌入式操作系统。
其中ARM已经给出了理想的一个答案,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百家争鸣的局面,比较著名的有WindRiver公司的VX Works、PSOS和Windows CE等等,这些操作系统大部分是为专有系统而开发的。
近年来,我国嵌入式系统应用产品日益丰富,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在家电、电子、汽车、通信、交通、金融、网络、监控、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和产业已经成为贯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使我国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突破口。
GPRS 数据传送服务的无线通信控制器设计 摘要数据传送服务作为网络的一种新业务,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系统运 营商和系统开发商的重视。
以网络作为数据无线传输网络,可以开发出多种前景极其乐观的各类 应用。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数据传送服务的通信控制器的设计,并详细阐述该 控制器的实现原理。
关键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协议协议栈引言能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 有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 数据业务。
基于这种业务的各种应用也蓬勃发展起来。
以网络作为数据无线传输网络,可以开发出多种前景极其乐观的各类 应用,如无线数据的双向传送、无线远程检测和控制等。
典型的应用有工业控制、 环境保护、 道路交通、 商务金融、 移动办公、 零售服务等等。
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 数据,需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 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少量 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本文设计的无线通信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内嵌了协议栈,采用工 业级的模块;适用于主机没有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例如单片 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1 网络数据的收发终端设备通过串行方式接到控制器上并与基站通道, 但与电路交换或数据呼叫不同。
数据分组是从基站发送到节点,而不是通过移动交换中心连接到语音 网络上。
与网关支持节点进行通信。
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或 25 网络,见 图 1。
来自、标识有移动台地址的包,由接收,再转发到,继而传送到移动 台上。
控制器工作时,用户上位系统向控制器发送工作指令和数据,数据由 模块进行了协议转换, 打成数据包, 再由 35 模块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
由于网络工作方式是以地址导址为基础的,所以目标服务器端并非接 入控制器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只需要简单接入,并具备公网分配的地址 即可。
GPRS系统的网络结构2.1 GPRS网络总体结构GPRS网络是在现有GSM网络中增加 GGSN和SGSN 来实现的,使得用户能够在端到端分组方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
其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GPRS系统结构图中,笔记本电脑通过串行或无线方式连接到GPRS蜂窝电话上;GPRS蜂窝电话与GSM基站通信,但与电路交换式数据呼叫不同,GPRS分组是从基站发送到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而不是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连接到语音网络上。
SGSN与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进行通信; GGSN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因特网或X.25网络。
来自因特网标识有移动台地址的IP 包,由GGSN接收,再转发到SGSN,继而传送到移动台上。
SGSN是GSM网络结构中的一个节点,它与MSC处于网络体系的同一层。
SGSN通过帧中继与BTS相连,是GSM网络结构与移动台之间的接口。
SGSN的主要作用是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并且在移动台和GGSN之间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GGSN通过基于IP协议的GPRS骨干网连接到SGSN,是连接GSM网络和外部分组交换网(如因特网和局域网)的网关。
GGSN主要是起网关作用,也有将GGSN称为GPRS路由器。
GGSN可以把GSM网中的GPRS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可以把这些分组数据包传送到远端的TCP/IP或X.25网络。
SGSN和GGSN利用GPRS隧道协议(GTP)对IP或X.25分组进行封装,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
图2,2给出了GPRS网络结构的接入与参考点的简图。
图2-2 GPRS总体结构及接入接口和参考点GGSN到外部分组网络是通过Gi参考点连通的,而其他GPRS网络是通过Gp接口连通的。
另外,从MS端到GPRS网络有两个接入点,Um接口用于无线通信接入而R参考点用于信息的产生或接收。
移动终端MT(例如手机)通过Um接口接入GPRS PLMN,R则是MT和TE(如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参考点。
1绪论1.1 引言GPRS是一种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特别适用于间断、突发性或频繁、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量数据传输。
现有的中国移动BSS(基站子系统)提供全面的GPRS网络覆盖,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
将GPRS与嵌入系统、Internet网络结合,组建无线数字测控网络。
它充分利用已有公共网络资源,节省了网络建设及维护成本,而且GPRS按流量收费,适合于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降低了系统运营成本,使系统在具有一定实时性前提下可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1.2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年中,GSM被证明是最成功的商用移动系统,截至2010年3月,全球GSM用户数已突破30亿。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成熟,移动通信必然要朝着3G方向发展,以向人们提供高速丰富的数据多媒体业务,在GSM中增加了相应部分,即GPRS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2.5G系统。
近年来,大量的无线数据业务应运而生,像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机房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家居等。
这类业务往往是在一个主要的控制中心管理下,多个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与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互,终端设备除了具有无线接入之外,还要求有比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比如数据采集、输出处理、判断警告等。
随着通信技术、电子技术飞速进步,智能化建设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都有了联网的需求,并且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即时传输,很多场合需要有线连接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GPRS无线数传模块为无线接入产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现在市场上针对此类的应用已推出了一些,但这些产品往往功能比较单一,比如资料的透传仅仅把终端作为一个无线通信设备来使用,而不考虑其他数据处理功能,将所有资料运算功能全部放在上端的监控处理系统里面进行,这样就造成了数据通信量的增加和上位机软件的繁忙。
媒体接入方式●固定方式:采用固定比特映射确定分配周期内中分配块MS使用的无线块由BSS事先分配好,在指配消息中以资源位表的形式通知MS。
若无线块使用完毕但还有数据需要传送,则需由BSS再次分配无线块。
●动态方式:MS根据USF来确定在每个PDCH上分配的块MS使用的无线块是由BSS临时分配的。
BSS在给MS指配无线资源时,为MS指配几个无线信道及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USF值,MS收到指配消息后即开始监听所指配信道的下行无线块中的USF值,如果该值与指配的USF相同,则MS就在相应的上行无线块上传送数据。
●扩展动态(可选的):MS以一个USF来确定在多个PDCH上分配给的块资源分配机制与动态分配一致,只是MS使用的时隙个数可能超过其多时隙能力。
MS 在收到其中一个信道的USF值后,即可在该信道以及在编号比该信道大的其他信道上传送数据。
支持GPRS的所有网络都支持动态媒体接入模式和固定接入模式,扩展动态媒体接入模式是可选的。
MS应该支持动态媒体接入模式和固定媒体接入模式MS的多时隙能力●GPRS系统可以利用MAC层功能为一个用户提供多时隙的工作方式,但是响应的MS终端必须具有支持多时隙方式工作的能力●多时隙MS的类型☯类型1:不具有同时收发功能(多时隙能力:1~12,19~29)☯类型2:可以同时收发(多时隙能力:13~18)●MS的多时隙能力分类☯多时隙能力等级1-29;等级数越大,多时隙能力越强−1~12(类型1 手机),同一方向上可支持1 ~4个时隙−13~18(类型2 手机),同一方向上可支持3 ~8个时隙−19 ~29 (类型1 手机)功率控制●功率控制有利于提高频谱利用率、提高系统容量和减少MS耗电●由于在分组数据传送过程中没有连续的双向连接,GPRS的功率控制更加复杂●上行功率控制分为开环、闭环功率控制●一般在近期支持上行链路的开环控制,逐步支持上行闭环控制和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寻呼处理●在GPRS系统中,寻呼包括分组寻呼和联合寻呼☯分组寻呼−当有下行数据要传送给MS时,SGSN需要发起分组寻呼,用以准确定位MS−如果BSS系统配置有PCCCH信道,则该消息直接在PPCH上发送−如果系统没有配置PCCCH,则PCU通过Pb接口将该消息转发给BSC, 由BSC在PCH上进行发送−MS在收到分组寻呼消息后,将发起上行临时块流TBF(Temporary BlockFlow)建立流程,然后将寻呼响应包在空中接口以数据形式发送给PCU,PCU将其转发给SGSN,SGSN收到寻呼响应后,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就可以开始传送下行数据。
GPRS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SC1210应用设计
佚名
【期刊名称】《电子元器件应用》
【年(卷),期】2006(8)9
【摘要】引言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总页数】4页(P25-27,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GPRS无线通信系统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J], 卓宝成;王军
2.WT6104CLVG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设计 [J], 王陆林;刘贵如;蒋朝根
3.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J], 周静;舒乃秋;裴春明;刘敏
4.GPRS在矿井救灾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J], 郭智渊;高丽云
5.GPRS无线网络传输通道在沧州供电调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J], 刘长征;耿海菊;张强;李同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 s c的g p r 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引言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GSM 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可以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
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内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GPRS简介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
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
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
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可以做到“永远在线”。
此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基本工作原理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
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通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
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
图1给出了GPRS 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GPRS终端通过接口从客户系统取得数据,处理后的GPRS分组数据发送到GSM基站。
分组数据经SGSN封装后,SGSN通过GPRS骨干网与网关支持接点GGSN进行通信。
GGSN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Internet 或网络。
若分组数据是发送到另一个GPRS终端,则数据由GPRS骨干网发送到SGSN,再经BSS发送到GPRS终端。
2 嵌入式GPRS通信系统的实现GPRS模块的硬件设计嵌入式GPRS无线通信模块主要由嵌入TCP/IP的单片机(MSC1210Y5)、GPRS模块、SIM卡座、外部接口和扩展数据存储器等部分组成。
图2是系统的硬件框图。
MSC1210控制GPRS模块接收和发送信息,通过标准RS232串口和外部控制器(比如数据采集端)进行数据通信。
用软件实现中断,完成数据的转发。
2.1.1 单片机模块单片机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基于8051内核的MSC1210Y5。
该芯片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时钟频率为33 MHz,指令运行速度实际上与运行在99 MHz时钟频率下的标准8051内核相当。
32 KB Flash程序存储器,256 B 内部RAM和1024 B片上SRAM,2 KB启动ROM,支持串行和并行的在系统编程。
双数据指针DPTR0和DPTR1可加快数据块的移动速度。
其主要实现过程如下:①通过AT指令初始化GPRS无线模块,使之附着在GPSR 网络上,获得网络运营商动态分配的GPRS终端IP地址,并与目的终端建立连接。
②通过串口0扩展MAX232标准串口和外部控制器(例如数据采集端)连接,外部控制器端接出标准串口,按照约好的协议可很容易利用本设计的控制器进行通信。
③复用和,也就是串口1分别和GPRS模块的TXD0和RXD0连接,P1口的其他6个端口分别接到GPRS模块对应的剩余RS232通信口,通过软件置位完成对MC35的初始化和控制GPRS模块的收发数据。
2.1.2 扩展数据存储器部分MSC1210的Flash存储器可全部作为Flash程序存储器,也可以全部作为数据Flash程序。
因为要嵌入实时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将其全部用作程序存储器,而通过74HC573作为地址锁存器,扩展6264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8 KB的数据存储空间足够程序正常运行。
图3给出了MSC1210与数据存储器之间的硬件连接图。
2.1.3 GPRS无线数传模块GPRS无线模块作为终端的无线收发模块,把从单片机发送过来的IP包或基站传来的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再转发。
GPRS模块采用德国Simens公司生产的MC35模块。
MC35模块主要由射频天线、内部Flash、SRAM、GSM基带处理器、匹配电源和一个40脚的ZIF插座组成。
GSM基带处理器是核心部件,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协议处理器,用来处理外部系统通过串口发送AT指令。
射频天线部分主要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以及外部射频信号与内部基带处理器之间的信号转换。
匹配电源为处理器基射频部分提供所需的电源。
MC35外围电路如图4所示。
AS2815将外部电压转换成 V工作电压。
启动电路由三极管和上电复位电路组成,模块上电后,为使之正常工作,必须在15脚加至少为100 ms的低电平信号。
启动后,15脚信号应保持高电平。
MC35在ZIF连接器上为SIM卡接口预留的引脚数为6个,要注意的是,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座是否插有SIM 卡。
当插入SIM卡,该引脚置为高电平时,系统方可进入正常工作。
SYNC引脚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指示发射状态时的功率增长情况,另一种是指示MC35的工组状态。
本设计中使用后一种模式,LED熄灭时,表明MC35处于关闭或睡眠状态;当LED为600 ms亮/600 ms熄时,表明SIM卡没有插入或MC35正在进行网络登陆;当LED为75 ms亮/3 s熄时,表明MC35已登陆进网络,处于待机状态。
单片机通信程序设计软件中的所有代码都用C语言编写,在Keil环境中编译。
Keil是Keil Software公司为8051及其兼容产品提供的专门开发工具,它支持在系统调试。
Keil中C51编译器很好地集成了RTX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编写程序时,需在源代码头加入“#incluede ”。
所有代码调试通过后经由TI Downloader下载到存储器中。
目前,绝大多数基于GPRS网络应用系统所使用的GPRS模块不支持TCP/IP协议。
也就是说,要想工作在相同的网络层面上,其内部传输的数据必须都要采用相同的协议,所以除了利用GPRS模块的功能外,必须在单片机系统中嵌入按TCP/IP和PPP协议标准编写的程序,从而使设计的终端设备能够方便的应用GPRS数据分组业务。
2.2.1 TCP/IP协议的嵌入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完成协议转换,本设计利用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X51中移值部分IP和PPP协议来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产品开发的可延续性。
TCP/IP协议是一个标准协议套件,可以用分层模型来描述。
数据打包处理数据时,每一层把自己的信息添加到一个数据头中,而这个数据头又被下一层中的协议包装到数据体中。
数据解包处理程序接收到GPRS数据时,把相应的数据头剥离,并把数据包的其余部分当作数据体对待。
考虑到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本设计采用了系统开销较小的IP+UDP协议来实现GPRS通信。
主机发送的UDP数据报文经GPRS通道传送给GPRS通信模块, GPRS通信模块负责对数据报进行解析,解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波特率串行传送给用户终端。
2.2.2 数据处理数据包在主机和GPRS服务器群中传输使用的是基于IP的分组,即所有的数据报文都要基于IP包。
但明文传送IP 包不可取,故一般使用PPP协议进行传输。
模块向网关发送PPP报文都会传送到Internet网中相应的地址,而从Internet传送过来的应答帧也同样会根据IP地址传送到GPSR模块,从而实现采集数据和Internet网络通过GPRS模块的透明传输。
要注意的是,GSM网络无静态IP地址,故其他通信设备不能向它提出建立连接请求,监控中心必须拥有一个固定的IP,以便监测终端可以在登陆GSM网络后通过该IP找到监控中心。
关于这一点,很容易解决,只需在电信申请相应的服务就可以了。
GPRS模块登陆上GSM网络后,自动连接到数据中心,向数据中心报告其IP地址,并保持和维护数据链路的连接。
GPRS监测链路的连接情况,一旦发生异常,GPRS模块自动重新建立链路,数据中心和GPRS模块之间就可以通过I地址通过UDP/IP协议进行双向通信,实现透明的可靠数据传输。
3 上位机监控中心的设计监控中心的功能是实现GPRS信息的接收和保存。
设计语言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C++编程语言,C++语言应用灵活,功能强大,并对网络编程和数据库有强大的支持。
由于通过GPRS,中心监控部分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所以监控部分并不需要再设置GPRS模块。
中心只需通过中心软件帧听网络,接收GPRS无线模块传来的UDP协议的IP包和发送上位机控制信息,以实现与GPRS终端的IP协议通信。
接收到的信息要保存到中心的数据库中,以备查历史记录。
数据库采用Access,VC编制的界面窗口通过ADO访问Access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是通过Socket接收网络终端信息的。
Socket接口是TCP/IP网络的API,Socket接口定义了许多函数和例程,程序员可以利用它来开发TCP/IP网络上的应用程序。
VC中的MFC类提供了CAsyncSocket这样一个套接字类,用它来实现Socket编程非常方便。
本设计中采用数据报文式的Socket,它是一种无连接的Socket,对应于无连接的UDP服务应用。
CAsyncSocket类用DoCallBack函数处理MFC消息,当一个网络事件发生时,DoCallBack函数按照网络事件类型:FD_REA D、FD_WRITE、FD_ACCEPT和FD_CONNECT分别调用OnReceive、OnSend、OnAccept和OnConnect函数,驱动相应的事件,完成网络数据通信过程。
4 结论本文采用嵌入式TCP/IP协议,通过高速8位单片机实现GPRS业务的数据传输功能,具有外围电路少,电路简单,系统成本低等优点。
通过标准RS232串口和外部控制器连接,只需按照预先规定的协议就可互相通信,通用性较强。
系统软件均使用C语言编写,稍加改动就可以在各种控制器上实现,可移植性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