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专题整合提升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91
2023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复习课课件pptCATALOGUE 目录•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案例分析•复习与总结01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等政治体制的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资本主义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的扩张和殖民地的掠夺,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本和市场需求。
技术积累手工工场的长期发展,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纺织业珍妮机、水力纺纱机、自动织布机等新技术的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能源领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动力问题,提高了生产能力。
交通运输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商品流通。
03社会结构工业革命带来了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平等问题,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改革的发展。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01经济结构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产业结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02国际格局工业革命增强了英法等国的实力,推动了殖民扩张和领土争夺。
02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1列强入侵23列强入侵是工业文明崛起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战争等方式,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土地、支付巨额赔款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列强入侵导致了中国的经济贫困、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面对列强入侵,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觉醒,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戊戌变法是中国政府为了改革政治体制而开展的一场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推进民主化进程。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封建专制而发起的一场革命,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洋务运动是中国政府为了自强而开展的一场运动,旨在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人才、发展工业等。
中国的反应与变革0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不公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工业文明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01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023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pptCATALOGUE目录•工业文明与中国的冲击•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原因分析•民族工业的影响与启示•结论01工业文明与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是指以工业化生产为标志,以机器大工厂和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
工业文明的定义工业文明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和美国,最终席卷全球。
工业文明的起源工业文明的定义与起源1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23工业文明的崛起使得西方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强大,而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
经济冲击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渗透,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受到了严重挑战。
政治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新思潮和新文化逐渐兴起。
文化冲击03社会环境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旧思潮并存,各种社会运动兴起。
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01政治环境民国时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政治环境相对动荡。
02经济环境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初步发展,但受到西方列强的竞争和压制。
0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起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起源于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
当时,中国开始逐渐开放经济,外国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兴起。
特点民族工业在发展初期,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皮革、食品等。
这些行业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发展较为顺利。
此外,民族工业还具有资本较少、规模较小、技术较为落后的特点。
民族工业的起源与特点初步发展民国初期,政府开始重视经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如鼓励外资进入、建设铁路等。
此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得到初步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快速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此时,中国的纺织、钢铁、造纸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衰落与复苏随着一战的结束和欧洲列强的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