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大师作品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200.33 KB
- 文档页数:6
100年100位平⾯设计⼤师系列(⼀)作品简介XFinishing:Design Source本⽂编辑:设计源-设计源启动100年100位平⾯设计师系列(⼀) 1-20整理了世界上优秀的100位平⾯设计师的简介和主要代表作品(个⼈挑选,不代表官⽅⽔准~~),由于⼤师们的作品太多,所以只能将简介和作品出现在⼀个平⾯上,看起来能够更加直观⼀些,若是觉得哪位⼤师的作品没有看尽兴,则可以通过⽹上⾃选搜索查找。
由于个⼈精⼒有限,在这⾥就不⼀⼀整理了,若是出现什么疏忽或是有问题的地⽅,希望多提意见,共同完善!!-分享,快乐着!!-001. 奥托· 艾舍 Otl Aicher德国平⾯设计家。
是德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设计师之⼀,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的设计师,是⼆战后西德的重要设计师,为慕尼⿊奥运从制服到⼊场券都做了完整的设计,成为赛事标准化视觉图形识别的经典传统。
他是慕尼⿊奥运组委会代表之⼀,他创造了现今国际上⼴为传播的象形符号(Pictogram)系统作为导向。
--002. 乔纳森·巴恩布克 Jonathan Barnbrook声誉卓然却也争议不断的英国设计师,在其20年职业⽣涯中,始终站在国际设计领域的前沿,被公认为当代最具创造⼒和影响⼒的平⾯设计师之⼀。
他呼吁设计师不要成为只为商业利益驱使的⼯匠,“远离那些想让你们(设计师)为其撒谎的企业”,他为⼀些弱势团体设计海报和⼝号,并时常在作品中出现反讽⽂字,诙谐幽默却隐含着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严肃批判。
--003. 索尔·巴斯Saul BassSaul bass多才多艺,是⼀位杰出的图形设计师和制⽚⼈,主要从事电影海报、Logo设计等。
其作品包括AveryInternation、美国⼤陆航空以及联合航空等的Logo。
--004. 赫伯特·拜尔 Herbert Bayer平⾯设计师,曾在包豪斯学习绘画,后成⽴包豪斯印刷⼴告⼯作室。
1、福田繁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2年生于东京1951年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年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2、田中一光1930年生于日本。
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位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设计元素,无论是精美的海拔设计,还是商家品牌的LOGO,设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数不胜数的设计师手下,平面设计这一行业已经不断发展和进化了许多个世纪。
在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有这些设计师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专攻字体或杂志设计、到唱片封面和政治海报,这些设计师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通过艰苦工作和伟大设计,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塑造了平面设计行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20位彻底改变了平面设计的大师。
01.David Carson:打破常规David Carson被称为“垃圾教父”恰如其分,他独一无二、打破常规的态度彻底改变了设计业。
2.Saul Bass:设计图标在设计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Saul Bass是一个传奇,你很可能已经看过他的作品了。
Bass通过设计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电影海报和电影片头而留名青史,比如《惊魂记》、《金臂人》、《西北偏北》等。
同时,他还是一个成就斐然的商标设计师,为许多经典品牌设计了商标,平均使用年限超过35年。
直至今日,他的许多设计仍在使用,比如舒洁(Kleene某)、Girl Scout、和AT&T。
03.Stefan Sagmeister:把不同的启发性元素结合Stefan Sagmeister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当代设计师,客户包括滚石乐队、HBO、古根海姆等。
Sagmeister的作品通常会结合幽默、性、非正统和煞费苦心的细节,来打造不和谐的现代设计,这也持续启迪和冲击着设计师们。
04.Paula Scher:把字体当作视觉形象Paula Scher是第一个能在知名平面设计公司Pentagram占有一席之地的女设计师,而且她也完全担的起这一地位。
她令人惊叹的设计在许多方面塑造了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认知以及平面设计的应用,特别是她为纽约公共剧院设计的作品(如上图),其中文字作为视觉形象的这一技巧也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
形固有失,神则兼得。
将异常的观念展开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
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
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
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
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
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
那种气质似曾相识。
世界平面设计大师作品简析。
4库尔特·施威特斯是一名达达主义的艺术家。
这幅拼贴画
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物品如报纸邮票。
不同的材料的
色彩肌理都不同,给人一种日常的熟悉质感。
看似刻意的边框带来
轻松诙谐之感5A·M·卡桑德尔是招贴画的大师。
这幅招贴
画的主体是一个有象征意味的指南针。
表盘和指针带有坚毅的金属
质感,而背景的土地和云朵弱化了压抑的气氛。
整个图片的视线消
失点位于铁轨的末端,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微妙感。
6卡尔·加里斯纳是第二次瑞士国际主义浪潮的领军人物整洁、严谨、工整、理性化是这幅图主要的特征,但是由于图像中曲线的运用使得给人的生硬感消失,纤细的白线在规整的同心圆图案中间无规则的穿梭,使画面有一种空灵的感觉,同心圆环的不同的宽度和不同的肌理使得画面元素具有多样性。
而向中心渐变的圆环使画面有了一种向心性,使中间的字体更加醒目
10佐藤一晃的这幅作品充满了和式美学的意向。
红蓝白黄均是传统的颜色要素,而大小不一的正方体的分割运用了黄金比例的原则,使人想起装饰华美的和式房间。
而在角落里出现的牵牛花的剪影,就如同诗中所写【凝露夕颜容光艳,定是伊人驻马来】。
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及解析平面设计,哎呀,真是个有趣的领域!今天咱们聊聊一些平面设计大师的作品,顺便解读一下他们的创作背后的故事。
这可不是简单的图案和色彩,背后可是满满的情感和理念。
咱们得提到保罗·兰德,嘿,这可是一位传奇人物。
他的Logo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著名的IBM标志,简洁大方,简直就是视觉的快感。
兰德总说:“设计就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想想咱们的生活,复杂的事情一多,头就大了,能把它简化成一眼看懂的样子,那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再说说米尔顿·格雷泽,想必大家都对“我爱纽约”这个标志不陌生吧!那真是深入人心,设计简洁,却传达了满满的爱意。
格雷泽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他的色彩运用大胆而鲜明,根本不怕出错,反正就是要让你记住。
这种大胆和放肆,在当时的设计圈子里,可是个新鲜事儿。
他喜欢通过图形讲故事,把情感和思想融入设计,这样的作品,怎么看怎么有趣。
再聊聊大卫·卡森,这哥们儿可是把平面设计玩出了新高度。
他的作品充满了实验精神,简直像是一场视觉的狂欢。
他用排版和图片的组合,把传统设计的界限一再打破,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太过张扬,但我觉得这就是他吸引人的地方。
卡森一直相信,设计应该是生动的,应该能够引发共鸣。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场视觉的冒险,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想看看里面藏了什么。
再来聊聊艾米·阿尔比特,这位女性设计师可是很有分量。
她的作品中,总是带着一种温柔的力量。
她喜欢用自然元素,像花朵、树木,把设计和自然结合起来。
她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宁静,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
阿尔比特的设计,真是让人感到一种归属感,仿佛回到了最初的那片土地。
她相信,设计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这种思维方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然后,咱们也不能不提安迪·沃霍尔,这位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的设计,充满了讽刺和反叛。
沃霍尔用色彩大胆的作品,让平面设计跨越了商业和艺术的界限。
中国现代设计大师及其作品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位代表人物及其部分作品:1. 靳埭强:他作为平面设计大师,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视觉语言,在设计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如《丹青墨韵》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与美感,展现了他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深厚功力。
2. 陈幼坚:他的设计作品以中国传统元素为灵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他的作品如香港大学校徽设计,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彰显出他的设计才华。
3. 原研哉:他是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深受东方哲学的影响,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他的作品如无印良品品牌设计,将简约、自然、质朴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是几位代表人物及其部分作品的具体介绍:1. 靳埭强:他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广告、海报、包装等多个领域。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汉字之美》系列海报,该系列海报将汉字作为主要的视觉元素,通过不同的排版和配色,展现了汉字的独特美感。
此外,他还设计了许多标志和品牌形象,如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标志、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形象等等。
2. 陈幼坚:他的设计作品涉及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广告等多个领域。
他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的标志和VI系统,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在设计中的创新精神。
他还为许多知名品牌设计了包装和广告,如保乐味、联想等等。
3. 原研哉:他为日本无印良品设计的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简洁、自然、质朴,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他还为资生堂设计的包装和广告,也展现了他在设计中的简约之美。
他还为东京地铁公司设计了标志和VI系统,体现了他在设计中的严谨和精细。
除了以上几位大师外,中国现代设计界还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如韩家英、王序、肖勇等。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广告、包装、品牌形象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平面设计大师作品介绍
平面设计大师作品介绍
——福田繁雄(日本)作品赏析工程管理112班李璐 5404311121 在平面设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位出色的亚裔大师,凭借出色的艺术设计才华在欧洲人占领的艺术设计界闯出一片天地。
他就是福田繁雄,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福田繁雄教授与岗特兰堡(德)、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会21届奥运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招贴画展览奖等。
首先,让我们来赏析一下福田教授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
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
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
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这种重复中的独特,让整个作品生动活泼起来,而强烈的黑白对比色,明暗阴影效果给人一种强烈的肃穆之感。
严肃中带有一丝变化俏皮,更加妙趣横生,引人深思。
再来看看《F》海报系列
《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
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
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这种异质同构的手法以及空间的重叠矛盾,更显得艺术效果。
再来看看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中的一幅海报,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再来欣赏一幅1987年《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中的海报,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最后,欣赏一幅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活动设计的海报,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福田大师善于运用视角、矛盾、对比、重复等手法,创作出一幅幅立体感强烈,给人强烈的震撼的海报,引人深思同时有不乏乐趣和教育意义,可见,福田教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平面设计大师,更是一位出色教育家,一位令人尊敬的具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