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区11-12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试题-生物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5
重庆市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黑猩猩将来可能成为人类2.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A.睾丸和卵巢B.前列腺和卵巢C.睾丸和子宫D.输精管和输卵管3.下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选项疾病病因A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D或钙B脚气病缺乏维生素A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D贫血症缺铁A.A B.B C.C D.D4.若要比较花生和核桃仁含有的能量,花生和核桃仁应A.质量相同B.体积相同C.数量相同D.形状相同5.下图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判断曲线 X 表示的应该是A.淀粉B.水C.蛋白质D.脂肪6.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70℃的热水中保温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D.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7.“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小明在吃葡萄时将葡萄籽也吞进了肚子,葡萄籽在其体内经历的旅程是()A.口腔、胃、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胃、小肠、大肠、肛门8.人体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作用。下列不属于呼吸道的器官是()A.鼻B.喉C.气管D.食道9.如图是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B.c和d的进出,依赖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舒张C.a和d是二氧化碳,c和b是氧气D.气体b进入血液只穿过一层细胞10.吃饭时大声说话容易造成A.声带受损B.食物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消化不良11.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
重庆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大雁南飞B.鱼跃龙门C.冬去春来D.麦浪滚滚3.变色龙的体色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竹节虫酷似竹节,这些都有利于它们保护自己,这体现了()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能彻底改变环境D.环境依赖生物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1)目镜15×,物镜10×(2)目镜10×,物镜10×,(3)目镜15×,物镜25×(4)目镜10×,物镜25×.A.(1)(2)B.(4)(1)C.(3)(2)D.(3)(4)5.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操作步骤不符合要求()A.净片B.滴水C.盖片D.染色6.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A.B.C.D.7.小麦的叶肉细胞和人体的神经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中央大液泡⑦细胞质.A.①②④⑤⑦B.②③⑤⑦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⑦8.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9.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这种情况说明皮肤中含有哪些组织?()A.肌肉组织、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上皮组织C.结缔组织、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神经组织10.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要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A.开花和传粉B.开花和受精C.传粉和受精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11.植树造林对维持大气中碳﹣氧气平衡有重要意义,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A.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B.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1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不断分裂但不再分化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13.萌发的种子释放的热量来自()A.有机物的分解B.二氧化碳C.氧气D.土壤14.下列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C.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15.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角质层D.导管和筛管1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17.我们吃西瓜时发现每个西瓜有许多种子,每个桃子里却只有一粒种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西瓜()A.卵细胞和许多精子结合B.胚珠里有许多卵细胞C.子房里有许多胚珠D.雌蕊里有许多子房18.下列不属于无土栽培优点的是()A.培养高产质优的粮食、蔬菜B.实现蔬菜、花卉自动化工厂化生产C.培养无污染的蔬菜、花卉、水果D.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19.细胞吸水或失水时,水移动的动力是()A.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B.细胞质的作用C.细胞膜的作用D.细胞核的作用20.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收作用⑤茎的运输作用.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②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③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④可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2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光合作用,生物将无法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为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它由根吸收,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叶绿体中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23.张大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菜农.一天,他发现自己种的白菜长得很差,叶小发黄,便施以氮肥.几天后,他发现白菜长势好转,叶色变绿.这说明含氮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死亡D.细胞分裂和生长24.玉米胚芽油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发育成玉米胚芽的结构是()A.受精卵B.受精极核C.子房D.珠被25.如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填写图中字母)(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5)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 ,使物像更加清晰.如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便于观察.二、填空题1.在温室中种植蔬菜时,农民通常采用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的办法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是利用了作用的原理.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新疆地区夜晚气温低,降低植物的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3.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4.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他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三、判断题1.大自然中的每朵花都同时具备雌蕊和雄蕊.(判断对错)2.高等动物体比高等植物体多一个结构层次.(判断对错)3.钟乳石能慢慢长大、机器人会弹钢琴、电脑病毒能大量繁殖,他们都属于生物.(判断对错)4.气孔分布下表皮比上表皮多,这样既能保证气体交换又可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引起水分的过度散失.(判断对错)5.叶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判断对错)6.种子的缺粒和瘪粒现象都是由于未传粉引起的.(判断对错)7.果实里面贮存大量的养料,因而果实属于营养器官.(判断对错)8.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五部分构成.(判断对错)9.当外界条件不适宜时种子不萌发,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种子可能萌发,也可能不萌发.(判断对错)10.科学家对蜜蜂的自然活动情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试验法.(判断对错)四、综合题请分析如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它器官提供,发挥此作用所需原料是.(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的作用.五、探究题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置于阳光析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3)图二是对叶片颜色的装置,正确的是,图中标号代表的是酒精.(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重庆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绿色植物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故选D.【考点】生物的特征.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大雁南飞B.鱼跃龙门C.冬去春来D.麦浪滚滚【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雁南飞、鱼跃龙门、麦浪滚滚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而冬去春来是季节变换不属于生物.故选:C.【考点】生物的特征.3.变色龙的体色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竹节虫酷似竹节,这些都有利于它们保护自己,这体现了()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能彻底改变环境D.环境依赖生物【答案】B【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选:B.【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1)目镜15×,物镜10×(2)目镜10×,物镜10×,(3)目镜15×,物镜25×(4)目镜10×,物镜25×.A.(1)(2)B.(4)(1)C.(3)(2)D.(3)(4)【答案】C【解析】这是考察显微镜的使用的考题,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要学会动手、动脑.解:使用低倍镜时,视野比较亮,看到的细胞数目比较多,体积较小;在使用高倍镜时,视野比较暗,看到的细胞数目比较少,细胞体积较大.所以本题中细胞数目最少,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4)15×25=375倍.视野最亮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2)10×10=100倍.故选:C【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5.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操作步骤不符合要求()A.净片B.滴水C.盖片D.染色【解析】制作临时装片,防止产生气泡的关键在于盖盖玻片.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水会沿玻片向两边散开,然后缓缓放平后,水从一侧赶向另一侧,就不容易产生气泡了.解: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盖片一步不符合要求.正确的做法是: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平稳放下盖玻片.故选:C.【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6.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A.B.C.D.【答案】B【解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解:A、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B、是导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C、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不符合题意.D、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7.小麦的叶肉细胞和人体的神经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中央大液泡⑦细胞质.A.①②④⑤⑦B.②③⑤⑦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⑦【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与动物体细胞的区别,可以从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方面来切入.解: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小麦的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人体的神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因此小麦的叶肉细胞和人体的神经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故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答案】B【解析】一株水蜜桃属于植物,一头牛是动物,结合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区别来分析.解:A、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物体.一株水蜜桃属于植物,一头牛是动物,水蜜桃无系统,牛有系统.符合题意.C、牛是有性生殖,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水蜜桃属于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结束后,雌蕊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因此二者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符合题意.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9.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这种情况说明皮肤中含有哪些组织?()A.肌肉组织、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上皮组织C.结缔组织、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主要组织,分析解答.解: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皮肤是由不同的组成构成的一个器官,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感觉到疼痛,说明有神经组织.故选:C【考点】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10.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要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A.开花和传粉B.开花和受精C.传粉和受精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生理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花蕊有密切关系.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由受精后的雌蕊发育来的.而要完成发育的前提是受精,我们有知道精子存在于有雄蕊产生的花粉中所以又要经过传粉.A、B:果实是被子植物独有的繁殖器官,一般是由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形成的特殊结构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果实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且有些植物在开花之前就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故错.C: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故正确.D: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此选项中只强调了传粉的方式,故错.故选:C【考点】传粉和受精.11.植树造林对维持大气中碳﹣氧气平衡有重要意义,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A.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B.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公式:故选:D【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不断分裂但不再分化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解: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可以不断进行分裂,不再进行分化,并且分裂速度非常快,形成肿瘤,故A 选项正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个细胞群叫做组织.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D项正确.故选:C【考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3.萌发的种子释放的热量来自()A.有机物的分解B.二氧化碳C.氧气D.土壤【答案】A【解析】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解: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是一个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萌发的种子释放的热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故选:A.【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14.下列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C.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合理密植.解:A、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委焉现象而且有利于跟系吸收水分.故不符合题意.B、这个属于合理密植.因为合理密植是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故符合题意.C、早春温度还较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故不符合题意.D、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在移栽植物时,减去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的成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合理密植.15.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角质层D.导管和筛管【答案】B【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解: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即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在组成叶片的细胞中,只有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故选:B【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故选:A.【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17.我们吃西瓜时发现每个西瓜有许多种子,每个桃子里却只有一粒种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西瓜()A.卵细胞和许多精子结合B.胚珠里有许多卵细胞C.子房里有许多胚珠D.雌蕊里有许多子房【答案】C【解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柱头、花柱、萼片等结构都凋落,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胚珠发育成种子.解: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可见,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所以一颗桃子中有一颗种子,则一朵桃花的子房中有1个胚珠,每个西瓜有许多种子,原因是西瓜有许多胚珠.故选:C【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8.下列不属于无土栽培优点的是()A.培养高产质优的粮食、蔬菜B.实现蔬菜、花卉自动化工厂化生产C.培养无污染的蔬菜、花卉、水果D.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答案】D【解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一种方法.解: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能够培育出产量高质优的粮食、蔬菜、实现蔬菜、花卉自动化工厂化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能够培育出清洁无污染的蔬菜、花卉、水果等优点.而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不属于无土栽培优点.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无土栽培.19.细胞吸水或失水时,水移动的动力是()A.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B.细胞质的作用C.细胞膜的作用D.细胞核的作用【答案】A【解析】此题涉及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而发生变形.可据此作答.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相等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可见细胞吸水或失水时,水移动的动力是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20.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收作用⑤茎的运输作用.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下列关于食物中部分营养成分对人体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含钙的无机盐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少时会患贫血B. 糖类主要包括淀粉、麦芽糖和葡萄糖等,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C.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D.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2.下列各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B.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C.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称之为贫血D. 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3.下列各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B. 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C. 静脉只分布在身体较浅处,管腔中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D. 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4.下列各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内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B.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C.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证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D.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二氧化碳含量较高5.下列关于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鼻是呼吸道的起点,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B. 咽位于喉的后方,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C. 会厌软骨在吞咽时,会盖住喉的入口,以防止食物入喉D. 气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粘住进入呼吸道的灰尘6.人体呼气时,人体内相关结构的变化正确的是()A.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B.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C.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D.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B.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 粪便由肛门排出D.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8.下列关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C. 神经元的胞体由多个细胞组成,由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神经节D. 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其中,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9.下列神经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哪种?()A. 吃到酸梅分泌唾液B. 看见酸梅分泌唾液C. 闻到酸梅味分泌唾液D. 谈到酸梅分泌唾液10.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及其调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长素分泌异常可能会患呆小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B. 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生长和发育,还能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C.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能会患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等症状D. 胰岛素是由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的,如果胰岛素缺乏,会出现糖尿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是()A. 合理调节学习和休息、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关系B. 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饮食习惯选择食物品种和数量C. 严格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不吃不洁的食物D. 防止暴饮暴食或限制饮食,拒绝吸烟、酗酒和吸毒12.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B. 传染病具有的特点是传染性、流动性、可控性C. 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属于保护易感人群13.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C.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1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随着人口激曾,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B. 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C.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D. 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合理的饮食习惯是()A. 早餐经常不吃,午餐少吃或不吃,晚餐多吃B. 多吃甜食,用水果代替蔬菜,用高糖饮料代替饮用水C. 喜欢吃过热、过冷、过辣、过麻和过甜的食物D. 经常利用吃饭前后坚持从事剧烈的体育锻炼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6.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进行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因为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
重庆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全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造工具、用火都促进了古人类大脑的发达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重要证据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D.语言的产生有利于古人类更好地交流合作2.如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自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发生在输卵管中B.过程②到移入子宫前,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受精卵C.过程③④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两个胚胎的性状极为相似,性别不同3.下表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的关系的是()A.A B.B C.C D.D4.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
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少的水果是()果汁甲乙丙丁滴数125810A.甲B.乙C.丙D.丁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份被消化的程度。
请据图判断: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A.口腔B.食道C.小肠D.大肠6.如表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实验名称实验材料使用目的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清水保持细胞形态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C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酒精检验淀粉是否产生D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A.A B.B C.C D.D7.小明在吃西瓜时,不小心把几粒西瓜籽吞到肚子里了,这些西瓜子在小明体内经过的旅程是()A.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肝脏→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脾脏→小肠→大肠→肛门8.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B.乙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舒张C.在丙图中曲线的AB段时,胸腔容积在扩大D.乙图与丙图中曲线的BC段都表示吸气状态9.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作支架,可保证气体的畅通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鼻腔内的鼻毛能清洁空气D.鼻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湿润空气10.肺的下列结构特点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的是()A.肺位于胸腔内B.肺泡数目多,面积大C.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D.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11.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顺序是()A.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12.图是健康人的肾单位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和葡萄糖B.部分尿素通过重吸收进入③C.④中的液体含有尿素D.②、④内都流动脉血13.图为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B.与①内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与①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D.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14.人体暂时贮存尿液的场所是()A.尿道B.肾脏C.膀胱D.输尿管15.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 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 AB 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6.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心脏内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单向流动B.体循环的开始点是左心室C.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D.肺动脉内流动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17.如图是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B.当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收缩C.图中b表示氧气进入血液D.当血液流经肺泡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18.如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鳙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①②③表示血管。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分)小面是重庆市民喜爱的美食之一,其中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的最终场所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2.(2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插柳枝、包粽子等活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以下关于粽子的四种食材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糯米B.食盐C.红豆D.腊肉3.(2分)青少年如果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4.(2分)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心脏的四个腔,①~④代表血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丁B.在心脏内血液由甲流到丙、由乙流到丁C.血管②中是静脉血,血管③中是动脉血D.小肠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甲5.(2分)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B.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C.为抢救病人可大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6.(2分)冬天,外界寒冷的空气经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至37℃,避免对肺造成损伤。
这说明呼吸道能()A.温暖空气B.湿润空气C.清洁空气D.顺畅通气7.(2分)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过程②表示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过程③中氧气通过红细胞运输D.过程④中血液氧气浓度上升8.(2分)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相关激素的分泌。
下列激素由垂体分泌的是()A.生长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9.(2分)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
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多喝牛奶对身体有好处,其原因是牛奶中含有较多的()A. 维生素、钙B. 糖类、钙C. 蛋白质、钙D. 蛋白质、脂肪2.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知识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 糖类、脂肪、蛋白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胆汁不含消化酶,因此对消化食物不起作用C.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D. 牙龈经常出血可以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多吃蔬菜、水果3.下列膳食习惯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A. 为了多睡一会儿,不吃早饭B. 食品种类多样C. 多吃水果、蔬菜D. 少吃薯片、可乐等垃圾食品4.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的激素是()A. 促性腺激素B. 生长激素C. 胰岛素D. 性激素5.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A.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 水、无机盐、纤维素C. 水、无机盐、维生素D. 无机盐、维生素、脂肪6.如图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这种物质是()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水7.消化道中,消化淀粉和蛋白质的起始部位分别是()A. 小肠和口腔B. 胃和口腔C. 口腔和胃D. 口腔和小肠8.皮肤划破而流血,不久血就不流了,这是因为哪一种血细胞的作用()A. 白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9.某同学患了扁桃体炎,血液中数量相对较多的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10.如图为某同学视力状况和所配带眼镜示意图.下列哪组描述适合该同学()A. 近视眼,凸透镜B. 近视眼,凹透镜C. 远视眼,凸透镜D. 远视眼,凹透镜11.食用加碘食盐、提倡使用铁锅、多吃动物肝脏分别可以预防()A. 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佝偻病B. 佝偻病、贫血、脚气病C. 侏儒症、贫血、夜盲D. 甲亢、冠心病、艾滋病12.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方向是()A.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C.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13.心脏四个腔的壁最厚的是()A. 左心房B. 右心房C. 左心室D. 右心室14.人体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 糖类B. 能量C. 二氧化碳D. 氧气15.在我们的呼吸系统中,能使吸入的气体变的清洁的结构是()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A. ③④⑤B. ①②④C. ①④⑤D. ②③⑤16.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 肺泡、支气管、气管B. 气管、肺泡、支气管C. 支气管、肺泡、气管D. 气管、支气管、肺泡17.发生晕车、晕船的主要原因是()A. 耳中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B. 小脑没有发育好C. 睡眠不足D. 躯体感觉中枢受到过程的刺激18.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 排出尿液B. 呼出二氧化碳C. 排出汗液D. 排出粪便19.若验尿发现其中有葡萄糖,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 肾小球B. 出球小动脉C. 肾小管D. 肾小囊20.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单位21.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能预防脊髓灰质炎,这种措施属于()①人工免疫②非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特异性免疫.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2.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位于()A. 大脑皮层B. 大脑白质C. 小脑皮层D. 脑干23.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 脑干B. 小脑C. 脊髓D. 大脑皮层24.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其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属于()A. 抗体、特异性免疫B.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 抗原、特异性免疫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25.对糖尿病人可以采用的疗法是()A. 注射胰岛素B. 口服胰岛素C. 口服生长激素D. 注射甲状腺激素26.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A. 看到酸梅时就流唾液B. 手碰到火马上缩回C. 吃肉分泌唾液D. 听相声时哈哈大笑27.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A. 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 反射弧条件反射C. 脊髓条件反射D. 大脑非条件反射28.某同学沉迷于玩手机微信和电子游戏,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还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A. 晶状体B. 虹膜C. 视网膜D. 瞳孔29.对因患禽流感的家禽进行捕杀或深埋,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A. 保护患者B. 控制传染源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护易感人群30.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抗原就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B.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C.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D.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1.转变成______ 的缘故.(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两组作对照.(3)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为______.(4)实验装置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的原因是______.(5)5~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6)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分泌都有关系.(7)为了增强对照实验的说服力,科学实验中一定要求控制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32.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填写下列消化道器官的名称②______⑤______⑦______⑧______(2)最大的消化腺是【4】______,它能分泌______,促进______的消化.(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5】______.(4)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含有维生素、葡萄糖、水、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纤维素,那么该部位应是【7】______.(5)暴饮暴食易损害既是重要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的⑥______.因此要有良好饮食习惯.33.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数字所指结构名称.①______ ⑦______⑧______ ⑩______(2)在连接心脏的血管中,血液里含氧较少的血管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3)图中(11)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4)体循环的血液由______出发.34.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冬天烤火时,不小心手碰到烤火炉滚烫的排气铁管后会立刻缩回.此动作的中枢在【⑤】______这一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______(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2)手碰到铁管后,“烫”的感觉形成于______中的躯体感觉中枢;当再靠近排气铁管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3)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______.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所以青少年每天应喝一些牛奶,其原因是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钙.故选:C.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此题考查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重点考查的是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2.【答案】B【解析】解: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能源物质,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B、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B 错误;C、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C正确;D、牙龈经常出血是坏血病的表现,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可多吃.D正确.故选:B.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掌握食物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是关键.3.【答案】A【解析】解:A、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A错误;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B正确;C、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正确;D、能用饮料代替补充水分等,常吃煎炸食品会造成脂肪堆积,D正确.故选:A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4.【答案】D【解析】解:A、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发育,A不符合题意;B、生长激素是促进身体生长的,是激发其他激素分泌的激素,产生于脑垂体,B不符合题意;C、胰岛素是促进血液中的糖与身体中的糖原互相转化的,C不符合题意;D、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是促使第二性征出现的激素,也是促进性发育的激素,D符合题意.故选:D.性激素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可使人体呈现第二性征,如雄性激素使男性生长胡须、喉结突出、音调变粗;雌性激素使女性乳房发育、音调变高、骨盆宽大等.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性激素,从而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出现.5.【答案】C【解析】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人类消化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人体不能吸收、利用纤维素.故选:C.回答此题首先要知道人体消化道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还要知道哪些物质是大分子的,哪些物质是小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要记住.6.【答案】A【解析】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析图示可知,该物质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完毕,因此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故选:A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此题考查了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由于这些物质在消化道中的起始消化部位不同,因此其消化曲线也是不同的.7.【答案】C【解析】解: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选:C.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掌握食物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8.【答案】C【解析】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是不同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皮肤内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再者,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故选:C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血小板的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9.【答案】B【解析】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特性是容易与氧结合和分离,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某同学患扁桃体炎”,其化验结果最可能高于正常值的是白细胞.故选:B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10.【答案】B【解析】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图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眼睛矫正.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如图: 故选B .此题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11.【答案】A【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体内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该病;贫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使用铁锅可为体内补充含铁的无机盐,从而预防贫血;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因而多吃动物肝脏可以预防佝偻病.故选:A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此题考查了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不同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12.【答案】D【解析】解: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动脉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故选:D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的血管由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13.【答案】C【解析】解: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故选:C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的厚,这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14.【答案】B【解析】解: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当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人体呼吸的意义是吸入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故选: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呼吸作用是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进行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15.【答案】D【解析】解: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⑤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因此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⑤鼻毛、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人体的空气做初步的处理.思考作答.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功能,是基础题,要熟记.注意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16.【答案】D【解析】解: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故选:D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道的组成.17.【答案】A【解析】解: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并引导声波传至外耳道,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可以把声波的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可见A正确.故选:A.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思考作答.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是关键.18.【答案】D【解析】解: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D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19.【答案】C【解析】解: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若验尿发现其中有葡萄糖,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故选:C(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20.【答案】D【解析】解: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故选:D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21.【答案】C【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给小儿服用的小儿麻痹疫苗糖丸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而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像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故选:C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关键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原理.22.【答案】A【解析】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上能调节人体某一生理功能。
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起始于()A.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B. 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C. 精子进入输卵管D. 受精卵进入子宫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 子宫内膜B. 输卵管C. 子宫D. 胎盘3.以下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中说法错误的是()A. 身高迅速增长B. 男孩往往比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C. 男生声音变粗,女生声音变细D. 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增强4.某人患夜盲症、坏血病是由于体内分别缺乏()A. 维生素C维生素BB. 维生素A维生素DC. 维生素C维生素AD. 维生素A维生素C5.早餐、中餐和晚餐提取的热量比例最好为()A. 3:4:3B. 3:3:4C. 4:3:3D. 2:4:46.小强在购买袋装零食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请你在如图图标中帮他找到()A. B. C. D.7.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A. 含蛋白质和钙、磷多的B. 甜食C. 含脂肪成分多的D. 谷类8.人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往往会有痰,痰形成的部位是()A. 口腔B. 咽C. 鼻腔D. 气管、支气管9.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A.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B.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C.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 鼻、气管、支气管、肺10.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腔呼吸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B. 鼻腔的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C. 鼻黏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D. 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11.下列人群中,不易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是()A. 市中心地段工作的交通警察B. 水泥厂生产车间的工人C. 大型冶炼厂附近生活的居民D. 森林公园内的园林工作12.医生在给病人进行挂水时,用一根橡皮胶管扎紧手腕,一会儿手面上的血管暴起,该血管属于()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毛细淋巴管13.医院有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该患者的血型是AB型,他应该输入的血型是()A. A型B. B型C. O型D. AB型14.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A. 白细胞和血小板B. 红细胞和血小板C. 白细胞和红细胞D. 白细胞和血浆15.动脉血管的特点是()A.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C.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快D.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慢16.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 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C.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D. 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17.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A. 心脏的收缩B. 动脉的收缩和舒张C. 静脉的收缩和舒张D.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18.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 B.C. D.19.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到原尿,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A. 血细胞B. 大分子蛋白质C. 水和无机盐D. 葡萄糖20.小儿易在夜间发生遗尿的原因是()A. 膀胱小,尿液经常压迫膀胱壁,易产生尿意B. 尿道口肌肉常处于放松状态C. 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排尿的控制力差D. 膀胱常处于收缩状态21.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反射弧B. 脊髓C. 神经元D. 大脑22.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说明眼和耳都是人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 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C.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D.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刺激23.小梅听到打雷,迅速的将手机关掉,从雷声进入外耳道到形成听觉的正确顺序是()A.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神经中枢B. 外耳道→鼓室→鼓膜→耳蜗C. 外耳道→中耳→内耳D.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24.下列活动不属于复杂反射活动的是()A.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B.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 听到铃声走进教室D. 寒冷使人打哆啸2。
重庆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全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认识,错误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C.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都属于现代类人猿D.分析“露西”化石,“露西”可能采用了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2.在男性的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睾丸B.输精管C.附睾D.精囊腺3.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食物中缺乏A.含磷的无机盐B.含钙的无机盐C.含铁的无机盐D.含碘的无机盐4.比较花生仁、核桃仁、小麦仁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D.为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取最高值5.如图是人体消化管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①B.②C.③D.④6.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入碘液1淀粉糊+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2淀粉糊+胃液37℃10分钟变蓝3淀粉糊+唾液0℃10分钟变蓝A.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三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2号试管说明胃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胆汁不含有消化酶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C.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D.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8.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A.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B.气体交换的场所C.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D.气体进出的通道9.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B.图b→c时,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C.图c→d时,气体出肺,肺收缩,胸廓扩大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10.人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A.鼻腔B.咽C.肺D.喉1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废物是()A.尿液B.汗液C.二氧化碳和少量水D.氧气和少量水12.如图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图中的①②③④⑤组成B.②中的氧气含量与①中相同C.③内液体与④内液体成分相同D.⑤处发生了小分子物质的滤过作用13.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是由③④⑤组成的B.过滤到③中的液体为尿液C.葡萄糖可以被⑤重新吸收D.④和③的内壁起过滤作用14.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尿道B.膀胱C.输尿管D.肾脏15.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
重庆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造工具、用火都促进了古人类大脑的发达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重要证据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D.语言的产生有利于古人类更好地交流合作2.图表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B.③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C.①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D.④是成熟的胎儿从母体产出的通道3.小恩同学由于身体肥胖,开学以来一直吃素,可他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
这是因为()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B.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4.下列相同质量的食物中,含热量最多的是A.面包B.鸡蛋C.米饭D.五花肉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 a、b、c、d表示消化道部位)。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B.Y代表脂肪,在c部位彻底消化C.b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D.c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6.下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号试管中滴入1ml唾液B.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C.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D.1号试管中淀粉糊2ml,2号试管中淀粉糊1ml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初步消化脂肪的酶B.②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③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D.④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8.如图中,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胸廓扩大B.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增大C.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9.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痰的形成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10.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A.鼻腔内有异物,堵塞了鼻腔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11.依据如图分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甲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与肺外气压差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B.乙图表示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一天中室内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丙图表示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D.丁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含量的变化12.我们每天都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A.蛋白质、葡萄糖、尿素的合成B.人体对无机盐的吸收C.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D.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13.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可导致肾衰竭和死亡。
重庆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A.有复杂的语言B.能使用工具C.大脑特别发达D.直立行走2.人类生殖过程大致为:精子进入体内,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胎,直至分娩,此过程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③②3.李大爷最近总觉着腿疼, 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 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
下面是 4 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 李大爷选择的最佳食品是A.A B.B C.C D.D4.将小麦种子放在火焰上燃烧,最后剩下的灰色物质是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无机盐5.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 、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是大肠。
只吸收a、b、c,不吸收维生素B.④和⑤中的消化酶起作用的位置是小肠,但不分解蛋白质C.①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③内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6.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①②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7.一人患龋齿,近日牙齿疼痛难忍,根据你知道的牙齿的基本结构判断,说明龋洞已经深达牙齿的(结合下图)A.③B.④C.⑤D.⑥8.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D.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9.空气进入肺的顺序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0.人体呼吸道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重庆市九龙坡区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法医鉴定某被害人的遗骨,发现无机物和有机物之比是2:1,则此人可能正处于()A、青年期 B、成年期 C、童年期 D、老年期2.合理膳食指的是()。
A、多吃蔬菜水果B、多吃主食C、多吃肉、蛋、奶D、各种营养物质比例合适,搭配合理3.“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
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检测时,医生却说小丽并没有吸收到这些钙,要改善她体内缺钙的状况,医生建议给小丽增服(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4.下列那一种特征可以作为在显微镜下辨别毛细血管的依据( )。
A.管壁最薄B.管内径最小C.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5.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A.阻止血液流动 B.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C.让动脉膨胀,便于找准位置 D.让血液倒流6.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食物成分是(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胡萝卜素 D.膳食纤维7.狗用沾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能使伤口好转的原因是()A、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B、唾液中含有吞噬细胞C、唾液中有蛋白酶D、唾液中有溶菌酶B8.小红测量肺活量得到的数据是:第1 次2100ml,第2次1900ml,第3次2300ml,则她的肺活量是()A、2100mlB、1900mlC、2300mlD、2150ml9.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有()。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
A、③⑤⑥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③⑤10.右图为脑组织细胞处血液流动及物质交换模式图,据图分析血管中a、c中流的血液分别是()A、动脉血、静脉血B、动脉血、动脉血C、静脉血、静脉血D、静脉血、动脉血11.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A、角膜B、虹膜C、晶状体D、视网膜12. 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
其作用的原理是()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B、有良好的作息制度C、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D、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所形成的兴奋13.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A、容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B、引起中耳炎C、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丧失听觉D、精神病14.我们食用的碘盐,可预防下列疾病中的()A、巨人症B、糖尿病C、侏儒症D、地方性甲状腺肿15.下列哪些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A、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B、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喉结突出C、强光下瞳孔变小D、成年前人体不断长高16.小明28岁,身高不足一米,呆傻,原因是他在婴幼儿时期,()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A、垂体B、甲状腺C、肾上腺D、胰岛17.某小孩将尿排在路旁后,引来了许多蚂蚁,这说明他可能患有()A、地方性甲状腺肿B、低血糖症C、肥胖症D、糖尿病18.人和动物、水果等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D、控制传播媒介19.家庭用药时不正确的方法是()A、先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和适应症B、按用法用量和药品规格用药C、为了好得快,超过规定用量服药D、将过期的药物处理掉20.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做跟踪检查,则最先应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21.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和,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22.血液由和组成。
贫血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为了预防贫血,应多吃含及较多的食物,确保健康。
23.为抢救因失血过多的危重病人,常对其进行输血,输血的原则是互相输。
24.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舒缩能力加强,胸廓的活动范围扩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进肺的通气能力。
其结果使肺活量,呼吸功能。
25.现已查明,香烟的烟雾中有3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包括、、等。
26.排泄有三个途径:绝大部分的、、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尿素、无机盐以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则以气体的形式通过系统排出。
27.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和。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_____ ,女孩出现____ 。
青春期的形态发育特点是、迅速增长。
因此,青春期应注意均衡营养,不偏食挑食,特别要注意摄取含丰富的食物。
28.人体的骨骼由____ 块骨连接而成,骨由__ 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构成。
骨连结有三种形式,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29.和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和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30.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的消化酶对脂肪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31.“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
()32.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都是相同的。
()33.口腔中的消化既有物理消化又有化学消化。
()34.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 )35.维生素及补药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36.有人认为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37.人的发育是从婴儿的出生开始的。
()38、因为激素能够调节生长发育,所以青少年应该经常服用一些激素制剂。
( )39、青年人患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时,必须注射,口服无效。
( )四、识图题(每空1分,共17分)40.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的1所指的是,4所指的是,6所指的是, 7所指的是(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经叫;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l的途径叫。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含氧的血变成了含氧的血。
41.右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l)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 ]__ ___内有滑液和[ ] ______覆盖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_______。
(2) [ ] ______是由坚韧的组织构成,它把相邻的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加之[ ] 和[ ]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关节十分牢固。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42.在“探究在口腔中的变化”时,需要的材料是新鲜的馒头、清水、口腔中取的_ __、碘液,并且要注意实验时水浴温度控制在_ __℃。
43.在探究骨成分的实验中:(1)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泡于15%的盐酸中,经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软。
这是因为骨成分中的溶解于盐酸中,剩余的成分是。
(2)将一段骨放到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轻敲这段骨便粉碎。
这是因为骨中的,燃烧掉后,剩下是脆而硬的。
44.将40只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两组,甲组的饲料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乙组的饲料不加甲状腺激素。
甲组的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青蛙,乙组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若要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一个你认为合理的实验。
(2)在实验中,乙组是起作用。
(3)留心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不同,但都与周围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
六.分析说明题(每空2分,共8分)45.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自然灾害之后发生的疾病一般包括:和水密切相关的疾病;和人类密集有关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
材料二: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调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的饮用水。
若饮用不清洁的水,容易引起传染病。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严防并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这种免疫类型为免疫。
79中李晓菊初一生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BDADB;6—10:DDCDA;11—15:BDCDC;16—20:BDCCA。
二、填空题三、判断题30、× 31、× 32、× 33、√ 34、√ 35、× 36、√37、× 38、× 39、√四、识图题40.(1)右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2)肺循环体循环(3)多动脉少静脉41、(1)5 关节腔 3 关节面关节软骨(2)4 关节囊结缔 1关节头 2 关节窝五、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