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片树叶 北师大版-最新教学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7.68 KB
- 文档页数:3
《一片树叶》教案优秀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一片树叶》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片树叶》教案篇一比较满意自己设计的导课与结尾布置作业:以小诗开头,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环保的自觉性;以小诗布置作业结尾,既结合课文内容,深化了知识,又前后呼应,体现了本课教学的完整性。
还比较满意自己设计的活动教具,美观、实用、有趣、帮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课文:当满树的绿叶被喜欢小椿树的小动物们一片片摘下后,小椿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与树枝了,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便不难了;当“小动物”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将小树叶再“还回”小椿树身上时,树叶上的生字朋友纷纷向小朋友们招手,孩子们既感到新鲜有趣,又积极认读生字,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是有两点疏忽了:一、在请学生评、讲之前,如果先整体地轮读一遍课文,效果会更好,小评委也不要太多;二、在第四环节,回味生字时,如果时间不够,不要再找小老师上前讲讲怎样记住的生字,既保证了下课时间,整节课也照样完美。
《一片树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体验个性化朗读。
2.懂得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真爱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这节课学习课文《一片树叶》齐读课题。
2.课件播放树叶图片。
师充满激情地描述。
3.课件出示小椿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小椿树的样子。
【点评:课始,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小椿树的喜爱之情,在运用中理解欣赏和赞叹的意思,这体现了把握教材,灵活处理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二,理解感知,读好课文(一)有一群小动物,它们也很喜爱这课小椿树,它们是怎么赞叹小椿树的呢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用笔画一画小动物们赞叹的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片树叶“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教材分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描写小兔子、小猴、小熊都喜爱小黄牛栽下的小椿树,但小椿树依旧被他们摘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告诉小孩们应该严于律己,认识和行动要统一,也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一片树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松鼠珍惜树叶的情感。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受小松鼠珍惜树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叶有什么作用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树叶的故事——《一片树叶》。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读完课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松鼠为什么珍惜这片树叶?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小松鼠珍惜树叶的原因。
四、课堂互动a.小松鼠为什么把这片树叶看得那么重要?b.你认为小松鼠珍惜树叶的做法值得学习吗?为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松鼠珍惜树叶的原因。
2.我们要向小松鼠学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你的收获。
2.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小松鼠珍惜树叶的情感。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互动1.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巩固生字词。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小松鼠在树叶上玩耍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小松鼠珍惜树叶的情感。
2.我们要学习小松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你的收获。
2.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小松鼠珍惜树叶的情感。
二、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寓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一片树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一片树叶)师:这是什么?谁能用一句话生动地描述它?生:这是一片树叶。
生:这是一片碧绿的树叶。
……师:看到这片树叶,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述,也可质疑)2.师:这么美丽的一片树叶,对小树有什么作用呢?生:树木就是需要这一片一片的树叶生存。
生:树叶能进行光合作用,给树木制造养分。
……3.(多媒体出示一片片翠绿的树叶,一株株茂密的大树)师: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一片树叶,正是这一片片翠绿的树叶,组成了一株株茂密的大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板书:一片树叶)(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几种小动物?他们分别是怎样对待小椿树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五个小动物的名称及小椿树。
)2. 指名读课文,思考:小动物们爱小椿树吗?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爱护小树?读读有关自然段。
(注意:同学读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帮助。
读完师生互评)(1)小组合作释疑。
(2)小组汇报。
生:小黄牛知道爱护小树。
因为……生:他们都喜欢小树。
生:除了小黄牛外,他们都摘了一片树叶。
生:小黄牛爱护小树,小猴……不爱护小树。
小黄牛爱护小树,其它小动物知道爱护小树,可是没有爱护。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小黄牛“栽”小树,“为了保护好小树……‘请爱护小树’”体会小黄牛爱小树的良苦用心。
其它小动物都喜欢小树,但程度不同,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体会到从表面看他们真的很爱护小树。
然后指导有感情地读一读。
)3.师:当小兔、小猴、小熊来过之后,可能还有哪些动物来过?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的作用)4.师:每一位动物朋友都知道小树应该爱护,但是也都认为摘一片树叶没有关系,结果怎么样呢?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小椿树会怎么想?生答:没有了树叶,我。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片树叶》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片树叶》教学设计《一片树叶》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21-22第四单元第2课。
《一片树叶》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讲小黄牛载下了一棵小椿树,第二部分(2-8自然段)讲每一个从小树旁路过的小动物都纷纷被小椿树吸引并摘下了小椿树叶。
第三部分(9自然段)讲小黄牛发现小椿树的叶子一片也不剩了。
文章通过小兔子、小猴子、小熊等小动物破坏小树,最后小椿树变得光秃秃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爱护树木,也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学情分析】本文字词部分在第一课时已经得到解决,二年级学生通过读文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本文“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还没有深入理解。
通过本课品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引读等形式,孩子们深入感受文章。
通过角色表演感受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最终明白爱护花草树木要从小事做起,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教学目标】1.复习课文生字词,理解“掐”、“摘”、“揪”等动词。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要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剪的椿树叶子、小兔子、小熊、小猴子、小山羊、小猪头像【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到来。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那你感受到春天都有哪些变化呢?(学生答)看来啊春天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可就在这时,有一棵小树却连一片叶子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一片树叶”(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齐读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一片树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设计理念】以生为本读演感悟【教材分析】《一片树叶》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本文通过描写小兔子、小猴、小熊都喜爱小黄牛栽下的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
可见问题不是出在懂不懂道理上而是出在每个人能不能自律上。
告诉孩子们应该严于律己,认识和行动要统一,也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这篇课文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教育意义都很大。
它还采用拟人手法,让小动物用人的语言方式去交流,符合了孩子们心理特点,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
孩子乐于接受,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的能力,充满了求知欲。
现在是他们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见解独特。
他们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已有一定的正确认识,有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得,但有时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甚至找借口,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开脱,也就是说有时不能自律。
“知行要统一”的道理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小动物的故事也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说说、想象、写写、演演中品味语言,感悟文意。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表演读文。
2.读演感悟,展开想象,抓住小动物的言行,体会其心理。
3.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并在生活中知道爱护树木。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图片、多媒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小动物们言行不一致,小错酿大果,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知”的道理。
做到“知行统一”。
四、教学准备本文属童话故事,我想不妨按照故事的顺序来讲述。
《一片树叶》教案精选7篇《一片树叶》教案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教师韩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一片树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一片树叶。
》写的是一群小动物采用了不同方式爱护一棵小树的故事,小兔子、小熊、小猴都喜爱小黄牛栽的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
可见问题不是出在懂不懂道理上而是出在每个人能不能自律上。
他们懂得大道理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且找借口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开脱,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不统一。
这篇课文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教育意义都很大。
它还采用拟人手法,让小动物用人的语言方式去交流,符合了孩子们心理特点,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
孩子乐于接受,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倡导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现代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越早越好,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没有停留在让学生会读、理解这个层面上。
课文中没有把所有小动物摘树叶的镜头展现给学生,而用了一个省略号。
因此我利用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想象表演这些小动物的动作。
课文的结尾我还设计了小猴子回来,看见一片树叶都没有了会说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些对教材加工、重组的环节,极大的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把学生的思维从书本导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并且能在读中提出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法定位(1)教学目标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是他们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见解独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语文北二下第四单元一片树叶【教学目标】1.认字16个,学会用查字典、读拼音、同位交流合作、学会倾听等方式认识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几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
3.试着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的内容,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途。
5.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地爱护树木,怎样才能保护树木,并且与自身相结合,真正地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真正地做到诚实守信。
6.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认字,尤其是学会通过倾听别人的朗读认识生字。
2.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既肯定优点,又能指出不足。
3.学会真正的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难点】“一片树叶”与一棵树的关系【教学素材】1.小椿树图片。
2.歌曲《小树小树快快长》。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小黄牛最爱植树了。
你看它在山坡上栽了一棵小椿树,小树长的多好啊,为了保护这棵树,小黄牛特意设置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爱护树木”,可是仅仅过了一天,当小黄牛来浇水时却发现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树叶哪去了?你们想不想帮帮小黄牛?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片树叶》,你就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读读课题。
(课件出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赶快翻到27页,读读课文。
如果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就把它画出来,用你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明白吗?2.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大屏幕咱们把生字齐读两遍,生字没有读熟练的同学,不要担心,第一遍,你仔细听周围同学读,第二遍你再大声读好吗?(课件出示)3.谁想自己试试读一下生字?(指名读)那让他当小老师领着我们一起读读好吗?3.这一次咱们换换方式,开火车读怎么样?(开火车读)4.老师去掉拼音,小火车还能开的这么好吗?拿出生字卡,老师出示一个生字,你们同桌俩赶快从生字卡中找出这个字,大声读出来行吗?5.小组先互相交流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样子。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明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春天来了,我们会想起去植树,小黄牛也想去植树,于是,它栽下了一棵小椿树,看,这棵小树有着嫩嫩的叶子,长得生机勃勃,多可爱啊!可是仅仅过了一天,这棵小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一片树叶。
揭示课题.(幻灯片1)板书:一片树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读一遍课文,出示(幻灯片2)围绕课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分组读)。
3.这些字宝宝你们读得这准,那么课文你们会读得更准。
(再读课文,并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是棵什么样的小树,吸引了这么多的小动物?(欢快地抖动着)多么有生命力的小树呀!
(2)小黄牛是怎么保护它的?(小黄牛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爱护小树”。
)
2.学习第二--八自然段。
(1)这么美的小树,小动物们可喜欢它了。
看,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走过来了,你们谁能读一读小兔子夸小树的话.(指名读,男/女读)如果你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你想不想去赞美它?小兔子就是这种感觉,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遍。
(2)不仅小兔子喜欢小树,小猴子也很喜欢小树。
看看小猴子一发现小树苗,便欢呼起来,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欢呼?(高兴的时候.指名说)谁来读一读小猴子喜欢小树的话。
还在什么情况下会欢呼?(兴奋,过生日的时候,考100分时)
(3)过了一会,又来了一只小熊,请在课文中找到这一自然段,看看小熊是怎么夸小树的?(学生读)
小熊对小树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请你带着动作和表情,再读一读。
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棒,现在找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表演
请同学们像他们这样一个读,一个表演。
(3)小动物们那么喜欢小树,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来.(出示幻灯片) 再指名读.(引导发现它们的动作很轻,)齐读.为什么动作很轻呢?为什么只摘一片叶子呢?(说明它们都没想要伤害小椿树,认为自己的错误小。
)(小动物知道应该爱护小树,但是它们都认为自己只摘一片树叶没关系。
)
(4)于是,接着,小山羊走过,_采_走了一片叶子。
小猪走过,拿走了一片叶子。
3.学习第九自然段。
仅仅过了一天,小黄牛来浇水时,发现小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他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变得(目瞪口呆)
你是小黄牛,会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
小动物们又回来了,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队讨论) 五、总结全文
小错误的累积有可能酿成大错误,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是小错误就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爱护一草一木,而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