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84.50 KB
- 文档页数:17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2)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风向多变6、种植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 ,行距6m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 ,东西向为3m 。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1、 水源类型位置;2、 地形地貌 ;3、 地块形状;4、 土壤地质;5、 降水量灌溉区风速 ;6、 风向;7、 对象;8、 社会经济条件; 9、 生产管理体制;10、 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等情况。
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
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喷灌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85%。
灌溉试验资料:该地区位于淮北地区,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32%(占容重,下同),凋萎系数为田间持水率的60﹪。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田工程的建设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农民的增收,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从总体上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本文主要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田灌溉;规划;设计前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一个涉及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项目。
灌溉计划是农田水利工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发展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步。
通过灌溉计划选择适当的灌溉设计标准,正确确定灌溉项目的布局并设计灌溉项目,对于水土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灌溉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1.农田水利工程及灌溉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其重要。
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促进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这包括对农业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使种植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对我国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而言,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规避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农田灌溉又是耗水大户,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实现省水节水、循环用水,是农田水利工程又一重大作用。
而农田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最下游项目,是衔接农田水利工程与农田之间使其有效结合的环节,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是否能达到目标,实现利用价值。
因此,其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1 全面适用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应着眼于下游,并结合现状水利设施来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时要结合农田水利的现状结构、整体布局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尽可能保持其稳定性,使灌溉规划能符合农作物的需求,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每个地方的农田地质情况都不同,气候环境也不一样,因此农作物的需水量不同,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去规划设计。
喷灌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一、前言喷灌工程是一种将水以雾化的方式喷洒在农作物上的灌溉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喷洒范围广、喷灌均匀、灌水量可调节等。
因此,喷灌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喷灌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规划阶段1. 调研与分析在进行喷灌工程规划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对地理环境、水资源、农作物种植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土壤类型、降水量、气候特点等的分析,确定喷灌工程建设的地点、灌溉方式和水源选择等。
2. 目标设定喷灌工程的规划需要根据地方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和灌溉需求制定具体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
3. 方案比较在制定喷灌工程规划时,可以比较不同的喷灌技术和设备,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喷灌方案。
比较的关键因素包括成本、效果、可持续性等。
4. 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目标设定和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喷灌工程规划方案,包括工程建设的规模、时间节点、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详细规划。
三、设计阶段1.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的设计是喷灌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喷灌的方式,可以根据农田的形状、农作物的品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灌方式。
然后需要设计灌溉管道和喷头的布局,根据农田的地形和水源的位置确定管道和喷头的设置位置。
2. 水源设备选型喷灌工程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源设备。
根据水资源的情况,可以选择自流管、水泵等水源设备,同时需要考虑能源消耗、水质等因素。
3. 自控系统设计为了提高喷灌工程的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选择安装自动控制系统。
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需水情况和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自动调节喷灌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灌溉效果。
4. 安全系统设计在喷灌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设备的设置。
例如针对高压水源的安全阀、水泵启动停止自动控制设备、自动防止过载保护系统等。
五、案例分析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小麦种植基地,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农业专家采用了喷灌工程灌溉。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一、引言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是一种利用喷灌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农田的特点、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设计和规划农田喷灌系统,以达到高效、节水和经济可行的灌溉效果。
二、农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1)实现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提高农田灌溉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2.原则:(1)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灌溉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合理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节约性原则:设计应力求节约用水,减少用水量和用水成本。
(3)适应性原则:设计应根据农田特点和作物需水状况进行规划,以适应不同土地和作物的特点和需求。
(4)灌溉设施技术先进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并采用最先进、最适合的喷灌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灌溉的效果和工作效率。
(5)灵活性原则:设计应灵活调整,能适应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确保农田灌溉的连续性和适时性。
三、农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步骤1.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调查和采集农田的土壤条件、地貌、作物要求的水量、降雨量、温度等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农田喷灌系统的需求和要求。
2.喷灌系统布局和设计根据农田的大小和形状,确定灌溉区域的布局和位置,确保灌溉设施的合理安排和较佳的工作效果。
同时,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条件,确定灌溉设施的种类(比如喷头、喷灌管、喷灌机等)和数量。
3.喷灌系统管网设计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和需水量,设计和计算喷灌系统的管网。
根据地方规定和喷灌技术要求,确定主管网和支管网的尺寸、长度、水压和流量等参数,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供水。
4.喷灌控制和调度设计根据农田的需水状况和作物的生长需要,设计和选择喷灌控制器和自动阀门等设备,用于控制灌溉的时间、水量和频率。
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制定适当的喷灌调度表,确保灌溉的准确和适时。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也被称为喷头灌溉系统,是一种灌溉农田的常用方式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喷头和水管,将水喷洒在作物的根部,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该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状况、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以及灌溉设备等。
下面将介绍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要点。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测定和分析。
了解土壤的质地、土壤的透水性、持水能力以及土壤的化学性质,可以帮助确定喷灌系统的设计参数。
例如,含沙量高的土壤可以选择配备较大的喷水头,以确保水分能够充分渗透进土壤;而持水能力较低的土壤则需要更频繁的灌溉。
其次,需要考虑到作物的需水量。
每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确定喷灌系统的灌溉频率和持续时间。
可以通过科学测算或参考相关数据,确定每次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再次,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素都会对喷灌系统的灌溉效果产生影响。
高温和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水分容易蒸发,因此需要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
而湿度较高的地区,则需要减少灌溉频率,以免导致作物过湿。
另外,喷灌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供水设备和水资源的情况。
喷灌系统需要配备管道、过滤器、水泵等设备,以及充足的水源。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确保供水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并且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此外,在水资源有限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雨水收集等方式,以减少水的浪费。
最后,还应考虑到喷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喷灌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较长,但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检查水管的漏水情况、清洁喷头和过滤器、清除管道中的污物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科学施肥,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综上所述,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状况、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以及供水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灌溉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确保农田作物的基本水分需求,及时供给农田所需的水量。
2.对于不同作物的需水性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合理制定灌溉计划,提高灌溉效果。
3.通过设计,降低农田灌溉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设计原则1.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农田的水分供给。
2.依据作物的需水特性,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和技术。
3.考虑农田地形和土壤状况,确保灌溉水的均匀分布。
4.根据农田面积、作物种类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
5.考虑农田周边环境,减少水污染和土壤侵蚀风险。
三、设计要素1.灌溉水源:确定灌溉水源的类型和位置,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水源,例如地下水、河流、水库等。
2.引水工程:设计合适的引水渠道和泵站,确保灌溉需要的水量能够顺利从水源输送到田地。
3.灌溉设施:设计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渠道、管道、喷头等,确保灌溉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到农田。
4.灌溉计划:根据作物的需水特性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包括灌溉频率、灌溉量等参数。
5.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计自动化的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整灌溉参数,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和效率。
6.水资源管理:考虑农田周边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合理分配水资源,严格控制农田用水的量和质。
总结起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设计合适的灌溉设施以及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这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节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是由水源取水,经过水泵加压(自压系统除外),再通过各级压力管道,送至竖管及喷头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
其中固定管道式多是将干、支管均埋入地下。
半固定管道式多是将干管铺设在地上,支管位于地面,灌完一片后挪移到另一片,它们的管道设计方法基本一致。
机组式喷灌系统则有所不同,这里重点讲述固定管道式喷灌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内容(一) 原则1、管道工程分级喷灌系统较小时,管道分成两级,干管和支管;有三级管道时分为干管,分干管和支管;有四级管道时,分总干管、干管、分干管和支管。
最末一级,带有喷头的工作管道,称为支管。
连接喷头与支管的管道称竖管。
2、管道布置原则(1)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尽量短,管径小,造价省,有利于防止水击。
(2) 山丘区布置喷灌系统时,普通应使干管沿主坡向布置,支管则平行等高线布置。
(3) 管道布置应考虑各用水单位的需求,便于用水管理,有利于进行轮灌分组。
(4) 平原地区,支管尽量与作物耕作方向一致。
(5) 充分考虑地块的地形变化,力求使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
管线纵剖面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尽量避免管线浮现驼峰。
(6) 管线的布置应结合排水系统,道路林带,供电系统及行政村的规划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
(二)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 、勘测和采集基本资料:(1) 地形图,(2) 土壤,(3) 气候,(4) 水源,(5) 农作物,(6) 动力供应,(7) 交通,(8) 农业生产现状。
2、确定喷灌区域根据水源、地形、土壤、农作物及经济条件,确定喷灌区域的范围和面积。
3、计算喷灌用水量,进行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
4、确定喷灌系统类型,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设计,也可以选两种以上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5、计算工程、设备统计表、编制概预算。
6、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三) 主要设计成果1、喷灌工程规划设计说明书一份。
2、喷灌工程平面布置图,管道、沟渠纵剖面图,管道结构示意图,建造物设计图(泵站、泄水井、支墩、镇墩、农桥等)。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方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关系着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
而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灌溉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必须进行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既是一项科学技术活动,也是一项工程实践活动。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 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原则灌溉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合理利用水源,保障灌溉用水,降低建设成本,争取经济效益,确保灌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农田水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规划设计的对象要明确,包括坡耕地、平地、小流域等地质条件以及不同农作物的需要。
这样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难度和建设成本。
最后,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保证灌溉工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方法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水量计算、设计分配、计算数值和方案选择等。
水量计算是灌溉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它是灌溉工程设计的基础。
计算灌溉系统的水量,要考虑到土地性质、气候条件、水源状况、灌溉模式等因素,以此确定出合理的灌溉水量。
设计分配是为了保证各种作物灌溉水量的均衡和合理性,包括平整度、坡度、坡位等因素的考虑。
通过设计分配,避免因灌溉不当引起土地浸泡等问题,从而使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计算数值是为了掌握灌溉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并从中得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计算数值方法包括模型法、统计法、试验法等。
方案选择是在灌溉规划设计的最后一步,目的是为灌溉项目选出合适、有效、经济的设计方案,达到规划设计的目的。
3. 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实现过程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课题选取、调查勘察、方案设计、比较评价等步骤。
首先是课题选取,确定规划设计的范围和任务目标。
其次是调查勘察,了解地理条件、行政区域、水利资源、农业生产等情况,以确定规划设计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