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六种误区大起底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2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进入5月份后,岭南地区的空气潮湿闷热,疲倦、困乏、感觉身体被掏空,很多人会选择拔罐的方式让身体“松一松”。
近日,济南一女士拔罐导致背部烫伤如“黑洞”,让很多拔罐爱好者大吃一惊,著名歌星齐秦也曾因拔火罐致烧伤。
看似简单操作的拔罐,其实学问很多,很多人更是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导致出现健康隐患。
误区 1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很多患者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每当起罐的时候,都是依依不舍。
而部分患者在家一拔就是留置30分钟,甚至1小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李湘力解释,其实,拔罐治病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夏季一般时间10分钟。
身体不好的老人、小孩和体型较瘦的人,拔罐的时间更要减半。
如留罐时间太长,则可能导致皮肤起水泡、破损甚至感染,而且时间过长会耗泻阳气,不利于养生。
通常也建议选用小罐具,这样便于处理意外情况。
误区 2拔罐后颜色越深效果越佳李湘力说,正常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体内有热邪。
罐印紫黑而暗则一般表示寒凝血淤。
罐印白色而灰,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那表示风邪或湿症。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湿气重。
可见,拔罐后并一定要出现紫黑的罐印才是拔除了病邪之气。
中医学认为,拔罐后观察皮肤的颜色可以了解身体的状况以及自身体质情况。
通过罐印颜色判断自身情况,才是科学的拔罐。
误区 3拔罐后要起水泡,才是将湿气拔出来了广东岭南湿地,很多人有“湿气重”的观点,认为拔火罐一定要拔出水泡了,才能祛除湿气。
李湘力认为,拔火罐后出现水泡,要立即咨询医生。
中医学认为拔罐可以散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起到调节阴阳、强身健体的作用。
而现代医学也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
拔火罐后出现了水泡,常常是由于留罐时间太长,患者局部皮肤较薄引起的。
养生热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拔火罐是中医流传至今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活血行气、消肿驱寒。
早在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火罐的原型。
在里约奥运会上,泳坛老将菲尔普斯背着暗红色的火罐印记出现在赛场,拔罐这股“来自中国的神秘力量”于是横空出世,成了赛场内外的超级“网红”。
接下来的多场比赛中,大家很容易就被中外运动员身上圆圆的红色“印章”所吸引。
而当人们对拔火罐的喜爱程度蔓延到了全球,质疑声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拔火罐的那些真相,让大家拔得明白,拔得开心!误区一:拔罐可以减肥。
真相:不能,拔罐减肥法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挨饿。
知乎上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拔罐减肥的经历。
减肥馆告诉她,拔罐可以刺激人体的要穴和神经来促进代谢,抑制胃酸,调节内分泌,效果好的话一个月就能瘦二三十斤。
但技师同时也告诉她,以后你要坚持每天早上两个鸡蛋、中午一只鸡腿、晚上一根黄瓜。
最后她确实瘦了40斤,但原本的红光满面也变成了满脸痘,头发掉了大半,月经停了三个月,还得了慢性胃炎。
拔罐减肥?扯,这不就是节食减肥吗?拔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紧张和人体疲劳。
而像这种躺在床上拔几个穴位就能变瘦的疗法,则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商家想钱想疯了,二是你又刚好想瘦想傻了。
误区二:拔罐可以祛湿气。
真相:不能,祛湿主要靠内治,拔罐只是刺激了皮肤局部的血液循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庄礼兴曾说:“拔罐可以祛湿排毒,这是坊间对这种疗法最大的误解。
”沿海的南方人饱受湿热困扰,所以千方百计想祛湿。
恰好拔罐的时候,热量和压力会让皮肤产生一层水雾。
商家想赚钱,所以乘机告诉你:看,你体内好湿!湿是什么?中医认为,湿的本质是水。
它主要是通过大小便和汗液排出。
所以祛湿基本靠内治,只有调理脾胃和坚持运动,才能真的达到祛湿的效果。
拔罐拔出来的水,其实是人体的组织液,并不是传说中的湿气。
中医拔罐的十大注意事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尖于《中医拔罐的十大注意事项》的内容,具体内容:拔罐在我国的中医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常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虽然说拔罐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能够治疗我们身体的很多毛病,但是并不是说拔罐就非常的安全。
如果在拔罐•. •拔罐在我国的中医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常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虽然说拔罐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能够治疗我们身体的很多毛病,但是并不是说拔罐就非常的安全。
如果在拔罐的时候不注意一些小细节和注意事项的话,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我现在就列出这十种事项,希望读者注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了解他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够做好万全准备,才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在想要做好拔罐工作,那么首先就需要知道和了解拔罐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够打好预防针,将来拔罐的时候就知道有哪些禁忌了,拔罐的时候才能够成竹在胸。
拔罐的注意事项1、拔罐的时间和间隔需要科学的把控有些人认为拔罐能够令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所以总是一有时间就拔罐,这是不正确的行为。
这样会导致皮肤质量变糟糕,而且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重度淤青。
2、不注意体质胡乱选择拔罐方法如果患者没有分清楚自己的体质,胡乱进行拔罐,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达到保健的效果,反而会令身体越来越糟糕,适得其反;3、不是任何身体都能够拔罐如果患者具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和其他学也行疾病,或者是皮肤容易过敏的,其至一些孕妇都是不能够进行拔罐的。
4、不是任何部位都能够进行拔罐心脏附近。
肚脐部分、皮肤比较细嫩的部位、乳头等等都是最好不要进行拔罐,如果一定要进行,那么最好在淤青消失之后再次进行;5、拔罐之后立即洗澡立即洗澡拔罐的坏处就立刻凸显出来了。
其实,拔罐就是令我们的皮肤受到伤害,变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对外界的抵抗力下降。
不当拔罐损害健康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驱除罐内的空气,利用其负压,吸附皮肤,在局部造成微小的皮下淤血,这种小创伤能刺激人体自身功能(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很多人会在家里为自己拔拔罐子,希冀慢慢吸出病灶,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筋骨酸楚等不适。
但在日常使用中,有很多人还是对拔罐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拔罐虽然要求简单,但如果不注意一些禁忌,反而会损害健康。
误区1:拔罐后就洗澡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
因为拔罐会在局部造成皮下淤血,皮肤会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
特别是有些人喜欢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
夏天出汗多,在拔罐前最好先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后再拔罐,以免影响火罐的吸附。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2小时。
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误区2:拔得时间越长越好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泡才是达到了拔罐的效果。
还有人一次不成就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拔,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
因为罐拔得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泡,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极有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罐时间应该是在10~15分钟。
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年人或小孩,时间更要减半,另外,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
误区3:拔胸口、肚子很多人认为,我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
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
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罐。
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
如果用拔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
误区4:老新产品差别大拔罐又称“拔火罐”、“拔罐疗法”、“拔管子”或“吸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祛湿拔火罐预防哪些误区
导语:一个人湿气很重是不利于健康的,特别是天气很潮湿的时候,一些朋友会出现湿气,很多人会去选择用拔火罐的方法来去除身体的湿气,但是拔火罐
一个人湿气很重是不利于健康的,特别是天气很潮湿的时候,一些朋友会出现湿气,很多人会去选择用拔火罐的方法来去除身体的湿气,但是拔火罐是讲究专业技术的,如果是想自己在家进行拔火罐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祛湿气拔火罐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些误区,那么有哪些预防误区呢?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
对于中医来说,治疗像风湿关节炎这种湿气较重的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拔火罐,将湿气“拔”出来。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
同时,许多疾病也可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中年的筋骨疼痛,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
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医用拔火罐的治疗风湿是有效的,但是要特。
拔罐禁忌及注意事项
拔罐,又称火罐、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拔罐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促进经络的通畅,达到调节气血、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等作用。
但是,拔罐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在使用时特别注意。
1. 温度禁忌:拔罐时,需要用火烧罐口,然后将罐子贴在皮肤上。
因此,拔罐时要避免在热天或燥热的环境下进行,以免皮肤被烫伤。
2. 疾病禁忌:对于有皮肤疾病、出血性疾病、热性疾病(如发热、中暑等)、癌症患者、孕妇等人群,应禁止拔罐。
3. 腰椎禁忌:腰椎部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区域,拔罐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在腰椎部位进行拔罐。
4. 饮食禁忌:拔罐后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酒精等,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5. 时间禁忌:拔罐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
对于初次接受拔罐的人群,建议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逐渐增加拔罐时间。
6. 皮肤禁忌:拔罐需要在皮肤上制造负压,因此皮肤如果有创伤、烧伤、瘢痕等情况,不适合拔罐,以免加重伤口。
总之,拔罐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也需要遵循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你想进行拔罐疗法,请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拔罐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以达到疏通经络、驱寒祛湿、缓解疼痛等作用。
然而,拔罐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注意事项,否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拔罐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一、拔罐前的注意事项1、评估身体状况在拔罐前,应先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病、出血性疾病、孕妇、经期女性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拔罐。
此外,如果近期有过手术、骨折、外伤等情况,也需要谨慎考虑。
2、选择合适的体位拔罐时应选择舒适、稳定的体位,以便于操作和保持一定的时间。
常见的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
同时,要确保拔罐部位能够充分暴露,且不会因体位的改变而影响拔罐效果。
3、清洁皮肤拔罐前要清洁拔罐部位的皮肤,去除污垢、油脂和汗液,以保证罐与皮肤的良好接触。
可以用温水清洗,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4、告知医生过往病史如果正在接受其他治疗或服用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判断是否适合拔罐以及确定拔罐的方案。
二、拔罐中的注意事项1、控制拔罐时间拔罐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 10 15 分钟为宜。
如果拔罐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水疱、淤血等不良反应。
对于初次拔罐或身体虚弱的人,拔罐时间应适当缩短。
2、观察皮肤反应在拔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的反应。
如果出现疼痛加剧、皮肤变色、水疱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拔罐。
3、保持放松拔罐时要保持身心放松,避免紧张和肌肉收缩。
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影响拔罐的效果,甚至导致拔罐部位的不适。
三、拔罐后的注意事项1、避免着凉拔罐后,皮肤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不要立即洗澡、吹空调或风扇,以免寒湿之气侵入体内。
2、不要抓挠拔罐部位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这是正常的反应。
不要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3、注意休息拔罐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调整。
必须避免拔火罐也有误区拔火罐是非常传统的养护方法,我们可以用拔火罐的方法促进健康。
这对我们的养生也有好处。
特别是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很多不良状况。
具体...拔火罐是非常传统的养护方法,我们可以用拔火罐的方法促进健康。
这对我们的养生也有好处。
特别是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很多不良状况。
具体的拔火罐情况该怎么办?大家不知道这个。
一起看看吧。
拔火后洗澡拔火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拔火罐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放火后洗澡。
我觉得这很舒服,其实很不对。
这时的皮肤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所以一洗澡皮肤就容易破裂和发炎,反而容易影响我们的健康。
特别是洗冷水澡的话,因为皮肤毛孔张开,所以容易感冒。
其实正确的洗澡时间是拔罐后的1~2小时。
拔罐后,注意保温,洗澡水的温度高一点,可以拔罐养生。
抽出时间越长越幸运,拔火罐的时候必须注意。
现在很多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很多人认为只有去掉水疱才能起到拔火罐的效果,其实是错的。
拔出火罐的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水疱,可能会伤害皮肤,引起皮肤感染,因此我们在拔出火罐时也需要控制时机。
实际上正确的拔火罐的时间是10~15分钟。
如果是身体不好的老人和孩子,只有把时间减半,才能更健康。
在同一个位置重复拔火罐时,要注意不能一次拔两次,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火可以产生效果。
其实这样做的话,会对红肿、破损等皮肤造成伤害。
这也容易引起我们身体不适,所以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地方拔刀提高治疗效果。
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拔火罐。
拔火罐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平时必须注意方法。
拔火罐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误解。
这个时候自然容易影响我们的健康。
所以,平整拔火罐时要注意方法和方法。
用合理的方法拔火罐促进我们的健康。
在家自行拔罐避开这些误区第一篇:自行拔罐需要避开的误区自行拔罐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中医疗法。
在家中使用自行拔罐可以有效地缓解颈肩腰椎病等疾病,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人却不太懂得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甚至会因为拔罐不当而导致身体不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家自行拔罐需要避开的误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误区一:位于脊柱的穴位也可以拔罐很多人在拔罐时,都会以为位于脊柱的穴位也可以进行拔罐。
实际上,中医认为,脊柱是人体中神经和经络的交汇处,不宜进行脊柱穴位的拔罐。
如果非要拔罐的话,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或者疼痛,甚至还可能会刺激神经和血管,引起严重的后果。
误区二:拔罐时间过长拔罐时间过长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拔罐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会选择拔罐时间过长。
但是,事实上拔罐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瘀斑,导致局部血管的阻塞和损伤,可能还会引起局部皮肤感染。
所以我们在拔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避免拔罐时间过长。
误区三:拔罐时使用红酒或者白酒很多人在自行拔罐时会使用红酒或者白酒,在拔罐前先涂抹一些酒精等饮料。
但是,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因为在拔罐时酒精很容易蒸发,导致拔罐杯容易掉落,甚至还可能会烧伤皮肤。
所以我们在自行拔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使用酒精等饮料。
误区四:拔罐时使用过冷和过热的水在自行拔罐时使用过冷和过热的水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过冷的水容易导致人体局部冻伤,过热的水则容易导致皮肤烧灼。
所以我们在自行拔罐的时候一定要使用适温的水,不要过热或过冷。
误区五:拔罐时使用不合适的拔罐器具在自行拔罐时,使用不合适的拔罐器具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很多人认为使用一些小瓶子或者塑料杯就可以拔罐了,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因为这些器具密闭性不好,很容易导致罐与皮肤之间的空气渗入,使得拔罐效果大打折扣。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专业的拔罐器具,保证拔罐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在自行拔罐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上述误区,选择好的拔罐器具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拔罐的功效。
龙源期刊网
拔罐六种误区大起底
作者:张华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7年第09期
看似简单操作的拔罐,其实学问很多,很多人更是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导致出现健康隐患。
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
很多患者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每当起罐时,都是依依不舍。
而部分患者在家一拔就是留置30分钟,甚至1小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李湘力解释说,其实,拔罐治病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夏季一般时间10分钟。
身体不好的老人、小孩和瘦人,拔的时间更要减半。
建议选用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如留罐时间太长,则可能导致皮肤起水泡、破损甚至感染,而且时间过长会耗泻阳气,不利于养生。
误区二:拔罐后颜色越深效果越佳?
李湘力說,很多人觉得拔罐后一定要出现紫黑的罐印才是拔除了病邪之气,其实不然,通过罐印颜色判断自身情况,才是科学地拔罐。
中医学认为,拔罐后观察皮肤的颜色可以了解身体的状况以及自身体质情况。
正常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体内有热邪。
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
罐印白色而灰,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湿气重。
误区三:拔罐后要起水泡?
很多人认为拔火罐一定要拔出水泡了,才能祛除湿气。
李湘力解释说,拔火罐后出现水泡,要立即咨询医生。
中医学认为拔火罐可以散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起到调节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