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九年级语文中考默写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专题复习测试题:默写篇九年级全册九年级上册1、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色的诗句2、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其中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3、王维《使至塞上》中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追求的两句诗,。
4、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5 、《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7、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8、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19、李商隐的《无题》中,用两个比喻句表达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这两个句子是,。
(也常用来歌颂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10 、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写相思之情的句子11.某中学的吴老师带病坚守在三尺讲台,直至倒下。
她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 ,”的真实写照12 、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工整,情致缠绵的名句13 、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有一句被誉为“ 奇偶佳对” ,这一句14、苏轼与弟弟天各一方,中秋时节,难以团圆。
于是他在《水调歌头》中,借一轮圆月表达了作为兄长的一份美好祝愿。
这两句是:,1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16.毕业了,你和好友将天各一方。
这时,你会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祝福朋友218.中秋佳节,小方想给远方的朋友寄张明信片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祝愿,请你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选出合适的两句推荐给他:,。
19、中秋明月映照着浅浅的海峡,遥望台湾,思念亲人,人们不禁吟诵苏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词:“ ,。
”20、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河南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1. 古诗默写。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
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______”[《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______,③______”(《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④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
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⑤______,⑥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⑦______,⑧______”(《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2. 古诗文传世名篇众多,其魅力令人难以抗拒。
读下面的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 梦回大唐:诗仙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淋滴尽致地抒发对友人行的忧虑和关切;诗圣杜甫“白头搔更短,______ ”,细致传神地表达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诗佛王维“ ______ ,归雁入胡天”,委婉含蓄地流漂泊无定的孤寂感受。
(2) 穿越大宋:苏轼的“左牵黄,右擎苍,______ ,千骑卷平冈”尽显狩猎狂态;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______ ”再现战斗场景;范仲淹的“ 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怀乡心理。
(3) 游历明清:张岱借“ ______ ,______ ”(《湖心亭看雪》)描出了大寒地冻、万籁俱寂的画面;纪昀以“然则天下之事,______ ,______ ,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道出了遇事不可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主题古诗文名句自然美景陶弘景盛赞山川美景,“① ______ ,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都是人间仙境。
苏轼因为“② 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而寻友夜游,沉醉其中。
家国情怀兵临城下,李贺巧用鲜明色彩对比凸显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③ ______ ,④ ______ ”(《雁门太守行》);心系山河,杜甫借一个细微的动作,以此表达满满愁绪“⑤ ______ ,⑥ ______ ”(《春望》)。
中考语文经典古诗词默写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_______《行路难》)(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
(李商隐《________》)(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果心意相通、相互理解,那么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在咫尺。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2. 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亲爱的同学们: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
绿杨城郭,生态宜居。
“草树知春不久归,①”(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②”(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文化遗产,享誉世界。
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
“③,④”(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
苏中古城,人杰地灵。
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⑤,⑥”(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⑦,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骨肉相连“⑧。
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
⑨”(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被誉为“独绝千古”。
九年级语文上册默写集锦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词五首《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肠断白苹洲。
(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地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辛弃疾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
九年级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一、古诗文默写1.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以下四句。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请默写《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以下四句。
答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5.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以下四句。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现代文默写1. 请默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描述百草园的一段文字。
答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 请默写《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亲送他上火车的一段文字。
答案: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3. 请默写《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描写荷塘的一段文字。
答案: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三、文言文翻译1. 请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2. 请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通过复习旧知识而获得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四、文学常识填空1.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李白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
专题04 诗文默写一、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二、考试内容名句名篇默写是必考题型。
考查范围为九上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和第三、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九下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六单元和第三、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
考查内容上诗、文、词、曲并重,名句与非名句并重。
三、考试题型默写题型有三大类: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迁移运用默写。
1.直接型默写:是重点考查的形式,这类题分为“给上句,写下句”和“给下句,写上句”两种情况。
2.理解型默写:这类题往往从内容、情感或写法的角度给出要求,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选定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有时,题干给出的标点符号和横线数量,对准确筛选句子也能起到提示作用。
3.迁移运用默写:这类题通常给出现实情境,解答这类题时,可先透过现实情境,挖掘其深层内涵,再与所学的文言诗文相联系,确定语句(往往是名句)作答。
四、方法技巧做好记忆型默写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2.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诗文,要厘清文章层次,把握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注意抓关键词语。
3.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三清三不”——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卷面整洁,不写连笔字、不写繁体字、不添减笔画。
五、应考对策1.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尤其对诗文中的名句要熟练背诵,反复书写。
比如写景句、主旨句、议论句等。
2.分类整理。
例如:分类整理写春、夏、秋、冬的名句,写风、花、雪、月的名句,写惜时、爱国、友谊的名句等。
六、知识清单九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一、现代诗歌理解默写《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二、文言文理解默写《岳阳楼记》3.《岳阳楼记》(范仲淹)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态)《醉翁亭记》3.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湖心亭看雪》三、古诗词理解默写《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词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月夜忆舍弟》3.诗中写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长沙过贾谊宅》1.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3.《长沙过贾谊宅》诗人用曲折的笔触暗讽当今皇上唐代宗昏聩无能的诗句是:4.描绘出一幅荒村日暮图,象征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表现诗人对不合理现实《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2.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又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3.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咸阳城东楼》《无题》1.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2.运用双关谐音、比喻的修辞写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常3.运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感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的《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也有时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2.下阕与少年时无忧无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3.用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许多忧愁不能明说,只能通过对天气的感知,来表达九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理解默写《鱼我所欲也》1.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总会以《鱼我所欲也》中的“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教学设计石河子一四一团中学唐妍玲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复习旧知识,思考新方法,获得更多的收获。
(一)、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二)、既然是为中考而复习,请先了解相关要求。
(出示幻灯片) 相关链接一:《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57篇。
相关链接二:中考语文对古诗词的考查:1、积累默写,2、古诗词赏析。
体现于“积累与运用”板块。
(三名:名篇、名段、名句)一、考试要求:能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所列古诗文,主要考察古代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
分值(8分)二、复习方略:1.确定范围。
《考试说明》所列古代诗文(古诗37首,古文20篇)为重点。
2.识记原则。
重点放在那些有较深的文化积淀、较强的积极意义的名句名篇上。
常考句子类型:主旨句、重点句、抒情句、议论句、描写句、哲理句。
3.复习要求:定要动口背、动脑解、动手写,背诵达到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死去活来的三重境界。
4.采用合适的记忆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真题探究:(出示幻灯片)(2013、2014、2015新疆兵团卷真题)题型。
(四)根据题型,把握考点及应对方法:了解中考古诗文默写的常见题型及示例。
(1)续写型默写: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示例:默写: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理解型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庆市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含解析)重庆市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一、句子默写1.(2022·重庆·重庆巴蜀中学校考一模)默写填空。
主题词古诗文名句出处四季风景几处早莺争暖树,(1)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国破山河在,(2)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野芳发而幽香,(3)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塞下秋来风景异,(4)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纷纷暮雪下辕门,(5)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飞渡江洒江郊,(6)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哲理思考(7)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对故乡的眷念是中国人永远的情感,这种感情在王湾、马致远和崔颢的笔下都有体现,请任选一个诗人的作品,写出连续两句:(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重庆南岸·统考三模)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1)班级要办一期以“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在展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
展板栏目古诗文句子出处立志奋斗①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②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遭遇困境③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饿其体肤。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走出低谷⑤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重振信心⑥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展板完成后,同学们纷纷在展板后留言。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
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塞下曲》)2、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3、__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塞下曲》)4、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
6、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相见欢》)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9、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_____________《龟虽寿》)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复习研学案(学生版)一、考点诠释: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掌握名篇名句。
二、典型例题:(一)、客观题(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C.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诗经》)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E.理还乱,剪不断,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F.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解析:正确为:AD 。
B项是典型的语句顺序错乱,C项是把“在水之湄”与下文的“在水之涘”的顺序调换,迷惑性很大,E项是把“般”写成“番”,两者同韵,F把“洛”写成同音字“落”。
(2)(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攘除奸凶,还于旧都。
E.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F.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前堂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C,E。
A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信”与下文的“必以情”调换;B项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正确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项“兴复汉室,攘除奸凶”前后顺序调换F项把“堂前”错换成“前堂”。
(二)、补写类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①洞庭之东江水西,_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②散入珠帘湿罗幕, ________________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④万籁此都寂, ________________ 。
海源中学校本教研——中考语文默写专题
考点:古诗文句子默写题型:填空题难度:较低难度
历年中考真题
1.根据提示填空。
(①~⑤题必做,⑥⑦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春冬之时,,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⑤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暗含在最困难时往往会发生转机的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⑥在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⑦请你写出古诗词中暗含某一成语的连续的两个句子
“,”。
(课内外均可)(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临沧2010年卷)2.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④,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⑥请你写出古诗文中表达爱国情怀的连续的两个句子
“,”。
(课内外均可)(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临沧2011年卷)
3.根据提示填空。
(①~③题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6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无题》)
②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③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我们应该具有李白《行路难》中
“,”的自信心和远大理想。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
“,”。
⑤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连续的两个句子
“,。
”
(课内外均可)(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临沧2012年卷)
4.根据提示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③“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我们想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④《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中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
⑤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⑥小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小草,给我们带来蓬勃的生机。
请写出带有“草”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临沧2013年卷)
5.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6)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
想的自然环境:,。
(云南省2014年卷)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句子是:
“,。
(6)小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小草,给我们带来蓬勃的生机。
请写出带有“草”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云南省2015年卷)
题型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
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
纵观近五年的语文中考题,背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
一.直接型——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
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各区中考中都出现的题型。
例:①春冬之时,,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怒江2010年卷)
②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怒江2011年卷)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无题》)
(怒江2012年卷)
二.理解型——这一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
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
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
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例: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
(怒江2012年卷)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中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怒江2013年卷)
③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云南省2013年卷)
三.迁移型——这类题是新出现的题型,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的灵活性、综合性。
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的储备量时,才能从容不迫。
这类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①小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小草,给我们带来蓬勃的生机。
请写出带有“草”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云南省2015年卷)
②“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我们想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怒江2013年卷)
③在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怒江2010年卷)
四.运用型——这一类型题重在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
只有在灵活运用中才能真正检验出考生对所积累内容的理解。
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需要考生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
这类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能力,因有语境的限制,其答题范围也往往是有限的。
例:①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云南省2014年卷)
②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连续的两个句子“,。
”
(怒江2012年卷)
③请你写出古诗词中暗含某一成语的连续的两个句子“,。
”
(怒江2010年卷)
解题要领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答这一类型试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平时博闻强记——无论如何考,万变不离其宗,没有平时扎实的积累,再好的方法,都是纸上谈兵。
当然,在积累过程中,也是有些规律可循的。
例如:一是名篇名句,必须反复巩固;二是含易混易错字的句子(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的前“生”后“身”),必须牢记不错位;三是抒情、议论、写景且有表现特色的句子、修辞手法上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练习的时候要一定多加注意;
二.书写必须正确——这类题的考试要求是,错、别、漏、加字都不得分,所以,默写时必须要绝对忠于原作;三.卷面务求美观——针对要求的“错、别、漏、加”不得分原则,即使考生认为正确,但一旦卷面模糊看不清,也照样无法得分。
所以,在答题时,一是要注意笔画到位,正确书写;二还要注意字间间距,保持整体清晰美观;
四.审题务必仔细——尤其是理解性默写,千万不可张冠李戴;迁移性默写要做到问答对口;
五.答题不求贪多——有可以选择可以放弃的选项(比如:“根据提示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尽量不要贪多图全,首先选择有绝对把握的选项进行答题,放弃可以放弃的选项,以保证后面试题的答题时间。
陈胜开整理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