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沪教版)同步复习训练: 化学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12
教学内容计算题教学过程真题在线1. 某农田计划施用品牌的优质尿素(化学式CO(NH2)2)25kg,其中含氮量为42%则品牌的优质尿素中尿素的含量约是A. 100%B. 89.9%C. 46.7%D. 80%2.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A.5g B.10g C.20g D.50g3. (5分)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1)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是.(2)取废水样品147g,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NaOH溶液(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和NaOH反应)至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现象是.总共消耗6%的NaOH溶液20g.试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写出计算过程)4.三个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需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图32-1 图32-2 图32-3【小组1】:设计如下图32-1装置:取该样品溶液20.0 g倒入锥形瓶(75.0 g)中,再加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 g。
实验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5. (7分)为了测定某含杂质的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配制100 g19.6%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3)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计算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变式训练1.某校初三(1)班学生去湖光岩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
专题七计算综合1.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进行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___?(2)计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
2.根据如图信息进行计算(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入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1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 g。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
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
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
计算:(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5.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
向盛有3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上图所示,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向147克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容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7.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8.我市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托盘天平称取了5份石灰石样品,分别加入各盛有20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假设杂质不反应),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编号 1 2 3 4 5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2.5 25.0 37.5 50.0 62.5生成CO2的质量/g 4.4 7.5 13.2 17.6 17.6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1)实验编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一章化学的魅力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4分,)1. 今年,墨西哥甚至全球正在爆发甲型流感,人类正在着力研制抵抗此病毒的药物.由此体现了化学的作用是()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C.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D.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水银C.黄金D.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完全正确的是()A.物质,选取试剂,操作方法:通入氧气并加热B.物质,选取试剂盐酸,操作方法:加入盐酸反应C.物质,选取试剂稀硫酸,操作方法:洗气D.物质,选取试剂盐酸,操作方法: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4. 为了纪念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合成了新药品B.化学为人类开发新材料C.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出现许多新型学科D.化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产生的源泉,是化学理论创立的基础B.我国古代的炼丹术为化学积累了大量的实验知识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D.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说明化学对于人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6. 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A.烧杯B.量筒C.试管D.集气瓶7.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B.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C.可以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实验室中的蔗糖和食盐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8. 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A.碳酸钠和碳酸钙B.硝酸钾和硝酸钠C.纯碱和烧碱D.硫酸钠和氯化钠9.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增加食盐B.减少食盐C.增加砝码D.调节平衡螺母10. 进行过滤操作,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漏斗D.玻璃棒11.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甲时,将甲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质量为,游码指示的刻度为,则固体甲的质量为()A. B. C. D.12. 下表给出了在和时、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请分析有关数据,判断利用结晶法从、的混合物中提纯时,使用哪种溶剂的回收率最高(已知混合物含,含)()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3. 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可能的原因是()A.酒精灯不用时没盖上灯帽B.灯芯外露部分已烧焦碳化C.酒精灯内的酒精量只有酒精灯容积的D.火焰的温度低不能点燃酒精14. 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A.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B.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道尔顿C.最早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D.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点燃氢气,先验纯,再点燃D.加热试管里固体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6.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钠离子________ 两个氧分子________ 16.(2)从纯碱溶液、烧碱溶液、硝酸银溶液三种试剂中,选择适当试剂进行除杂,将其溶质的化学式写在横线上: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钙:________;②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________.17.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微粒.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悬浮的微粒.(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方法.(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4)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的方法.18. 海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海水蒸发得到的粗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钙等杂质.根据表、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表:海水中的主要成分表:几种盐的溶解度原因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9.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19.(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最原始的元素是________.20. 表中错误元素名称或符号加以改正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1. 草木灰是农村常施用的钾肥,下列是某同学探究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过程,将(1)中仪器填入(2)并回答问题:(1)供实验的仪器:.玻璃棒.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漏斗.蒸发皿(2)实验操作(用仪器编号填写):①用蒸馏水浸出草木灰中的钾盐,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要________.②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________.③将滤液蒸发,所用的仪器除、、外还需________.(3)将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放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4)如果要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应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来验证.22.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知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通过以上叙述你有何感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一章化学的魅力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4分)1.【答案】B【解析】由题意,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判断回答本题.2.【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答案】D【解析】除杂问题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附杂方法有物理除杂和化学除杂,其中化学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答案】D【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5.【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实验的作用来分析;.根据古代炼丹术的作用来分析;.根据原子分子论的提出来分析;.根据化学的功能来分析.6.【答案】A【解析】能加热的仪器又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据此解答.7.【答案】D【解析】、从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去分析;、从未经清洗的滴管内残存的药液去分析;、从实验室里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去分析;、从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去分析.8.【答案】A【解析】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进行分离的物质,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9.【答案】B【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在称量过程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说明药品加多了,减少药品即可10.【答案】B【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11.【答案】B【解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12.【答案】C【解析】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物质时,被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越大越好,所含杂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越小越好,并且在规定的温度内,最好要能彻底把杂质留在溶液中.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3.【答案】A,B【解析】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去分析以及燃烧的条件去分析.14.【答案】A,C【解析】、我国在西汉时代的《淮南万毕术中》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因此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15.【答案】A,B【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加热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6.【答案】,,【解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利用物质的具有的性质来解答,注意除杂时不要带入新的杂质.17.【答案】过滤;(2)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萃取;(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剩余的为氯化钠,故答案为:蒸发;(4)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冷却后可得到纯净水,故答案为:蒸馏;(5)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而氧化钙受热稳定,故可以用加热分解法来分离,故答案为:加热分解.本题答案:(1)过滤;(2)萃取;(3)蒸发;(4)蒸馏;(5)加热分解.【解析】(1)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不溶用过滤;(2)根据分离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微溶用萃取;(3)根据分离固体与液体相溶用蒸发;(4)根据液体和液体相溶、除去液体中难挥发的物质用蒸馏;(5)根据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来回答.18.【答案】硫酸钙,硫酸镁,在这五种物质中硫酸钙的溶解度最小,其次是硫酸镁.【解析】根据这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9.【答案】、、;;;,,,,【解析】(1)根据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元素的原子序数分析解答,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2)根据地壳及空气中的元素含量分析解答;20.【答案】【解析】根据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1.【答案】;②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漏斗过滤,故答案为:;③在蒸发液体时,一般用蒸发皿,并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到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答案为: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溶液,【解析】(2)、①浸泡草木灰应该是口大容积大的仪器,还要有加速溶解的搅拌,②掌握过滤要有过滤装置和固定漏斗的装置.③将滤液蒸发,所用的仪器除、、外还需,将滤液蒸发要用耐高温的瓷质装置,(3)通过加盐酸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确定阴离子,进而写出化学式.(4)考虑硫酸根的鉴定,利用钡离子进行.22.【答案】解:①要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②要勤思考、勤动脑、勤实践,敢质疑、敢否定、勇创新.③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培养自己正当好奇心,激发探索创新意识,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合理即可给分)【解析】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认真阅读材料,对比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从学科学和用科学角度进行回答.。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能力点1题干已给纯净物质量能力点剖析从题干中找出恰好完全反应时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气体或沉淀的质量),该纯净物的质量,可从题干中直接读出或通过坐标曲线、实物图、表格数据分析等获取。
例1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 2KNO2+O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24 g氧气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求解时,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纯净物的质量为______。
例2向16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40 g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曲线如图所示。
则计算时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的纯净物的质量为________。
例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来富集镁,操作流程图如下: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代入的纯净物质量为________。
能力点2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差计算纯净物质量能力点剖析题干会给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利用质量差计算相关量(常为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计算公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装置质量)-(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装置质量)。
例4某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
取100 g 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 g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 g 溶液。
(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求:计算该工业废水中H2SO4的质量时,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纯净物的质量为________。
例5向20 g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时,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纯净物的质量为________。
例6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和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求所用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的纯净物质量为________。
能力点3根据固体质量分数计算纯净物质量例7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冶炼生铁。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O2。
计算:(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
(结果精确到0.1%)答案:5g 16.3%【解析】【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
【详解】(1)设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解析:5g 16.3%【解析】【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
【详解】(1)设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2HCl=CaCl+H O+CO322210044x 2.2g10044=x 2.2gx=5g(2)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y,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zCaCO+2HCl=CaCl+H O+CO↑32227311144z y 2.2g10044=y 2.2g7344=z 2.2gy=5.55gz=3.65g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3.65g=36.5g 10%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55g+6g-5g=6.55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55g100%16.3%36.g+6g-2.2g⨯≈ 答: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为16.3%。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2.鱼类运输时需要不断增氧,过氧化钙(CaO 2)是一种常见的制氧剂等。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 2+2H 2O=2Ca(OH)2+O 2↑。
某次运输时用掉150g 含过氧化钙为96%的样品,请计算:(1)样品中CaO 2的质量(2)理论上可以制得质量为多少的氧气?答案:144g 、32g 【解析】(1)150g 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150g=144g ; (2)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解析:144g 、32g 【解析】(1)150g 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150g 96%⨯=144g ; (2)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CaO 2+2H 2O=2Ca(OH)2+O 2↑ 144 32 144g x144144g =32x解得x=32g 答:样品中CaO 2的质量为144g ,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3.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供氧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H 2O═4NaOH+O 2↑,将一定量的Na 2O 2加入到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来的总质量减少了1.6g (水的挥发忽略不计),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某同学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小组进行了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 )的比例式为_____; (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4)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用数据说明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 (5)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MgCl2+2NaOH =2NaCl+Mg (OH )2↓ 83:95 氯化镁的质量从9.5g 逐渐成0,而氯化钠的质量从8.3g 变成20g 32% 【解析】 【详解】 (解析:MgCl 2+2NaOH =2NaCl+Mg (OH )2↓95x =58 5.8g83:95 氯化镁的质量从9.5g 逐渐成0,而氯化钠的质量从8.3g 变成20g 32% 【解析】 【详解】(1)实验中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2NaOH =2NaCl+Mg (OH )2↓;(2)(3)(5)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22MgCl 2NaOH 2NaCl Mg(+=+958OH)011758xyz5.8g958011758===x y z 5.8gx =9.5g y =8gz =11.7g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 )的比例式为95x =58 5.8g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17.8g ﹣9.5g ):9.5g =83:95;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7.8g-9.5g+11.7g10%+37g+5.8g ﹣200g ﹣17.8g =25g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g25g×100%=32%。
(4)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用数据说明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 氯化镁的质量从9.5g 逐渐成0,而氯化钠的质量从8.3g 变成17.8g ﹣9.5g+11.7g =20g ; 【点睛】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氯化镁的化学性质,同时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测试基础卷试题一、选择题1.“肥料是粮食的粮食”。
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直接将空气中的氢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氮肥。
田间试验测定,1亩大豆可固氮8kg 左右。
(1)若将8kg 氢气与氮气化合合成氨气(NH 3),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
(保留1位小数)(反应原理为:223N +3H 2NH 一定条件)答案:3kg【解析】【详解】(1)设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x ,x≈45.3kg答: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45.3kg 。
解析:3kg【解析】【详解】(1)设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x ,223N +3H 2NH 6348kg x 634=8kg x一定条件x≈45.3kg答: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45.3kg 。
2.近日网路传言用不锈钢水壶烧水会导致锰中毒。
专家实验证明,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不锈钢水壶烧开水并无明显风险隐患,但不建议用于酸性和碱性环境中。
查阅资料:锰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它的活动性比铁强,MnSO4 溶液为浅红色。
(1)写出Mn 与CuSO 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 。
(2)MnO 2常用作H 2O 2制取O 2的催化剂,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 3)制取MnO 2,过程如下:步骤1:将22t 菱锰矿粉碎;步骤2:往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 2SO 4溶解MnCO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的现象是 ;步骤3:把生成的MnSO4 再与NH4HCO3 反应后得到11.5t MnCO3,MnCO3 再经过煅烧、 氧化转变为MnO2,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如下:计算理论上能制得MnO2 。
答案:(1)Mn+CuSO4=MnSO4+Cu (2)MnCO3+H2SO4=MnSO4+CO2↑+H2O ;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8.7t【解析】试题分析:Mn 与CuSO4解析:(1)Mn+CuSO4=MnSO4+Cu (2)MnCO3+H2SO4=MnSO4+CO2↑+H2O ;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8.7t【解析】试题分析:Mn 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Mn+CuSO4=MnSO4+Cu;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写出化学方程式MnCO3+H2SO4=MnSO4+CO2↑+H2O,反应的现象是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11.5t×55/115=X×55/87,解得X =8.7T。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同步练习试题(1)一、选择题1.军事上常用氢化锂(LiH )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 2O =LiOH+H 2↑.现将12g 氢化锂与991g 水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无LiOH 析出,求: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
答案:3g 【解析】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LiH 与H2O 反应时的质量比是8:2,故12g 氢化锂与991g 水反应时,水有剩余,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解得x=3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g解析:3g 【解析】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LiH 与H 2O 反应时的质量比是8:2,故12g 氢化锂与991g 水反应时,水有剩余,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22LiH +H O LiOH 82gx+H 12↑= 812g=2x,解得x =3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g 。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鱼类运输时需要不断增氧,过氧化钙(CaO 2)是一种常见的制氧剂等。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 2+2H 2O=2Ca(OH)2+O 2↑。
某次运输时用掉150g 含过氧化钙为96%的样品,请计算:(1)样品中CaO 2的质量(2)理论上可以制得质量为多少的氧气?答案:144g 、32g 【解析】(1)150g 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150g=144g ; (2)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2CaO2+2H2O=2Ca(OH)2+O2144解析:144g、32g【解析】(1)150g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150g96%⨯=144g;(2)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2CaO2+2H2O=2Ca(OH)2+O2↑144 32144g x144 144g =32x解得x=32g答: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144g,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并对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得到氧气多少克________?(2)最多能回收二氧化锰多少克________?(3)回收后的一种物质可以作肥料,它属于______肥,要回收反应后的物质需要用到操作有哪些?答案:8克;5.75克。
教学内容计算题(二)教学目标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金属的相关计算3.溶液配制教学过程真题在线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后生成15 g Z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2.为了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分别为( )A.2.24;4. 98 B.2.24;6.40 C.3.36;5.12 D.3.36;4.98二、金属和合金的相关计算1.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 )A.1:1 B.2:3 C.3:2 D.4:32.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稀盐酸B.氯化镁溶液C.硫酸铜溶液D.硫酸亚铁溶液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配置1.要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晶体和蒸馏水分别多少g?2.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4mL 20%的H2SO4(密度为1.14g/cm3),需要98%H2SO4的体积是()A.1.8mL B.5.6mL C.7.8mL D.10.2mL溶液的稀释与浓缩1.把100克98%的硫酸稀释成10%的硫酸,需加水()A、880克B、800克C、88克D、100克2.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加入5克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单元专项训练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900t 含Fe 2O 364%的赤铁矿石,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铁的质量为_____t .(计算过程不必写出,只需填写结果答案即可)答案:【解析】 【详解】设1900t 这种矿石,可炼出生铁质量为x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纯Fe2O3质量=1900t×64%=1216t 纯Fe 质量=x•(1﹣5%)=x•95%,解得x =896解析:【解析】 【详解】设1900t 这种矿石,可炼出生铁质量为x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纯Fe 2O 3质量=1900t ×64%=1216t 纯Fe 质量=x •(1﹣5%)=x •95%232Fe O +3CO2Fe +3CO 1601121216tx 95%⨯高温1601121216t x 95%=⨯ ,解得x =896t 答:理论上可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是896t 。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煅烧250吨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分解),完全分解后质量变为151吨,求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答案:4%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
设生成99t 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
解得解析:4%【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32 CaCO CaO+CO5644x99t ↑高温5644=x99t解得 x=126t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26t100%83.4% 151t⨯=。
化学计算
1.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G8-1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G8-1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2.工业上用100 t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A.56 t
B.58.3 t
C.70 t
D.72.9 t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生产火箭燃料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少量偏二甲肼X,可用双氧水处理排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8H2O2
2CO2↑+N2↑+12H2O,则X的化学式为。
(3)85 g双氧水加入w g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后,留下混合物质量仍为85 g,则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4.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
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C、H、N原子个数比为。
(2)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3)54 g对苯二胺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与g二氧化碳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5.如图G8-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G8-2
(1)20 ℃时,将15 g的甲物质放入50 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20 ℃时,欲将150 g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减小一半,需要加水g。
(3)某同学欲将20 ℃时300 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 g×20%=(300 g-x)×40%
解得:x=150 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
6.[2018·德州]向盛有10 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加入80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7.[2018·徐州]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 35%~48%)。
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一化工厂生产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了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
(1)用37%的浓盐酸配制200 g 7.3%的盐酸,需要加水(密度为1 g·mL-1)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采集该化工厂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20 g,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盐酸。
当溶液的pH=7时,消耗盐酸100 g,判断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
(写出计算过程)
8.[2018·梧州]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 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G8-3所示。
请计算:
(1)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图G8-3
9.[2018·黔南]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 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G8-4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图G8-4
10.[2018·遂宁]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g。
(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填“>”“<”或“=”)7。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有解答过程)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G8-5所示。
图G8-5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为测定某废水(溶质为HCl、NaCl)中HCl的含量,甲、乙两位同学采用不同方法:
(1)甲同学:酸碱中和法。
取50 g废水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G8-6所示,求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
图G8-6
(2)乙同学:沉淀法。
改用AgN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C
2.B
3.(1)-1(2)C2H8N2
(3)2.5w%(或×100%)
4.(1)163∶4∶1
(2)108C∶H∶N=18∶2∶7
(3)132
5.(1)20%(2)150
(3)不能,20 ℃时300 g 20%的甲溶液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后甲固体同时析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6.(1)3.3
(2)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3.3 g
=x=7.95 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9.5%。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9.5%。
7.(1)160.5
(2)解:设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HCl质量为100 g×7.3%=7.3 g。
NaOH+HCl NaCl+H2O
40 36.5
x7.3 g
=x=8 g
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0%。
35%<40%<48%,达到高浓度标准。
答:电解槽中NaOH溶液达到高浓度标准。
8.(1)40
(2)65.1
(3)解:设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SO4+2NaOH Cu(OH)2↓+Na2SO4
160 98
x 4.9 g
=x=8.0 g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0%。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0%。
9.(1)0.4(2)14.6%
(3)解:设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为x,与Fe反应消耗HCl的质量为y。
Fe+2HCl FeCl2+H2↑
56 73 2
x y0.4 g
=x=11.2 g
=y=14.6 g
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00%=12.5%。
答: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2.5%。
[解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可知,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4.6%。
-
10.(1)11.3
(2)<
(3)解:设20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x=1.96 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11.(1)10
(2)解: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080
10 g x
=x=8 g
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
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2.(1)解:设废水中HCl的质量为x。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质量为40 g×10%=4 g。
HCl + NaOH NaCl+H2O
36.5 40
x 4 g
=x=3.65 g
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00%=7.3%。
答: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2)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