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课程纲要
- 格式:ppt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25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物理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生授课时间:44课时设计者:八年级物理备课组背景学生在八年级上期已经学习了声、光、热等部分物理知识,具备了基本的物理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例如速度、重力、摩擦力、杠杆、浮力等概念,所有的科学内容在引入时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加强了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和各种技术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的力学探究活动内容丰富,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会探究方法,形成探究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目标1、通过体验、实验等过程,理解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及其相关概念(压强、功、功率、能量)的形成过程,知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机械能转化等物理规律的前提条件、形成过程。
3、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组装杠杆、滑轮组等简单机械,掌握机械效率、杠杆平衡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知道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等物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能有意识地应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树立环保和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内容实施1、课程资源(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学案:根据校情、学情编制导学案。
(3)网络:科学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
(4)多媒体:科学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过程。
(5)试卷:根据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命制的试卷。
2、实施策略(1)学案:建议实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模式,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制相应的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导学。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开发教师:王成毕建波王海燕张云波课程名称:八年级下册物理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物理,授课教师:八年级物理老师授课时间:42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2.通过控制变量和典型分析的方法,掌握电路分析和电路计算的初步方法。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3.基于对物理电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体会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4.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教育意义。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课程内容与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教材,对教材资源、教学参考资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节。
2、练习:课本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配套练习册》及导学案的思考练习。
3、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发实用教具,以提高实验和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4、其它资源:社区资源、网络、期刊《中学物理》等自制:根据需要制作的图片,录像,实物模型等。
二、教/学方式1.自主学习法:通过导学案引领学生思考阅读教材与学习卷,初步掌握知识概况,自主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与学习卷的预习题目。
2.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班级学生教师之间提出问题研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3.合作探究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大的,或应用性的知识以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4.实验教学法:加强探究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物理提纲一、力和运动1. 力的定义和计算•什么是力?•力的计算公式•力的单位和量纲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定义•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性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定义•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关系5. 弹力和重力•弹力的定义和特点•弹簧的伸长和弹力的关系•重力的定义和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物体自由下落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二、声音和光1. 声传播的特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关系•声波的传播特点和性质2. 声音的性质•声音的音调、音强和音色的概念和特点•音速、频率和波长的关系•声音的衰减和共鸣现象3. 光的传播•光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4. 光的折射和色散•光的折射规律和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光的色散现象和反射率对颜色的影响5. 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的反射规律和反射率的概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镜面反射的运用和成像规律三、电和磁1. 静电现象•静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原理•静电的应用和防护措施2.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单位和量纲•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3. 电路和电压•简单电路的构成和基本元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4. 磁现象和磁力•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磁铁引力和磁铁斥力的原理5.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的应用和电磁波的产生四、热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热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温度计和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热传递和传热•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和特点•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区别和应用•温度差和热传递速率的关系3. 相变和状态变化•相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状态变化和温度变化的关系4. 热量计算和热平衡•热量计算和热平衡的基本原理•热量守恒定律和热平衡原理•热平衡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措施5. 温度和热的应用•温度的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热的应用和利用效率的计算•温度调节系统和实际应用案例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提纲,包括了力和运动、声音和光、电和磁以及热和热学的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下期物理学科课程纲要(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八年级物理(下)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授课时数:55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郑州八中八年级物理备课组课程目标1.通过八(下)的学习,能进一步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物理学习自信心和不怕困难的决心。
避免较早分化。
2.通过生活中的导线、橡胶、铅笔芯、二极管等了解物质的导电性;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信息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点及其应用。
通过网络和科学世界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通过生活中的常用家电,电灯、电扇、暖霸、电池等,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通过课本学习,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4.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通过生活中家用电器的使用,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通过课本插图及观察家里或教室的电路,了解家庭电路。
5.通过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及指南针的使用,知道物质的磁性、地磁场、电磁波。
通过奥斯特实验、发电机、电动机,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了解电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电学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有从收集的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7.有将家庭电路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意识,乐于思考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课程内容与安排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第六章电压电阻(共8课时)1.与教材同步新课教学。
(4课时)2.总结和习题讲评(2课时)3.本章测验及讲评:(2课时)通过网络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信息,在课堂上展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必学课程教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下册设计教师:设计日期:2011年1月31日适用年级:八年级下期课时:55-60学时(18-20周,每周3学时)【课程目标】一、学习目标物理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奇的学科,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入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原来学生的影响——物理难学、害怕电、动手能力差和计算能力欠缺等)还存在一些为难情绪,因此,想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电学的学习逐渐产生兴趣,进而慢慢喜欢这门学科。
1、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并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了解焦耳定律。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5、了解简单的磁现象,以及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物理原理。
知道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6、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以及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7、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重难点重点: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3、小灯泡电功率的测定和安全用电。
4、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难点: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对电功率的和焦耳定律的。
3、从电压和电阻的角度来说明安全用电。
4、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原理。
【课程内容】教材的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丰富生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基本内容第六章主要给出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然后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第七章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